當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

2021-02-06 洞見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有段話一直非常喜歡:

「到了一定的年紀,我們終將明白,這個世界上最苦的不是黃連,而是咽回去的眼淚;最累的不是負重的肩膀,而是難以喘息的心。」

同樣,這個世上最有力的不是高亢的宣誓,而是一聲不響的沉默。

有些人不喜歡沉默這個詞,覺得它很憋屈。

因為一個人只有遭遇了生活的暴擊,才會丟掉一身輕狂,變得沉默寡言。

不可否認,有些人的沉默是因為無奈,有些是出於妥協。

但真正的沉默,是看清之後的不爭,是看透之後的不言。

以前心裡想什麼就會說什麼,逢人就說,句句掏心,但是後來歷經生活的坎坷波折後,就變得越來越不想說了了。

不是沒話說,而是沒人懂。

不是沒有情緒,因為你知道多說沒有意義。

有時候,你心血來潮跟對方傾訴,只要一點寬慰的甜藥水,結果卻等來一盆冷水。

「你是不是太敏感了?」

「多大點事,至於麼?」

又或者,嘴裡說著「我懂」,但所有的安慰都顯得隔靴搔癢。

我想,一個人長大的標誌就是深刻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生活是冷是暖,是苦是甜,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哪怕關係親密的人,你也會有覺得孤獨、不被理解的時刻。

而成長就是要升級心的過濾網。

如果你非要把自己的悲歡寄托在別人身上,註定只能頻頻失望。

後來,走著走著,我們都學會了留一份沉默給自己。

不再刻意偽裝、不再著急傾訴,更不再聲嘶力竭地爭辯。

交心的話說給懂你的人聽,這樣的人或許不多,一兩個足以。

而那些不懂你的人呢?

就不必多費口舌了,在這些人面前,一萬遍傾訴也換不回一句貼心話,說多了反而還會成為別人眼中的笑話。

所以,與其抱怨,不如沉默,踏踏實實地過好自己的生活。

年輕的時候,總是特別喜歡跟人訴苦,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必定會拉著父母朋友講個不停。

但是年紀越大,卻越來越喜歡沉默的感覺。

因為有些話,不必說。

想起前不久,看楊冪的一個採訪,主持人哭訴自己很辛苦,並問「你是不是不大會說你真的辛苦了「這種話。

楊冪的回答雖然扎心但卻很真實:

「有,我會在心裡說。但是,你憑什麼要別人理解你的辛苦呢?你往下看看,其實每個人很辛苦。


給我們送外賣的人不辛苦嗎?節目組蹲在地上對半天稿子不辛苦嗎?」

只不過有些人呼天搶地、捶胸頓足;

而有些人則學會了咽下委屈和淚水,逼自己強大。

後來,走著走著,我們都學會了留一份沉默給自己。

不再向別人哭訴自己有多倒黴、多不容易,而是慢慢地把嘴閉上。

因為只有小孩子遇到事才找人訴苦,成年人都是默默扛。

活在這個世上,每個人都是自顧不暇,如果你幸運的話,當你沮喪時,懂你疼你的人會遞過來一把傘,但他們也只能遞給你一把傘。

畢竟生活是自己的。

我們總要學會一個人走進風雨,扛過所有的難。

有些話說出口,不如沉默。

不論是陌生人,還是親朋好友,與人相處,總有些看不順的事,也總有些不可避免的矛盾。

這個時候,有一條準則要時刻謹記心中:

能夠說的,一定要說清楚;不能說的,就應該保持沉默。

尤其是生氣的時候,人會說很多氣話。

你可能只是想要發洩一下情緒,但說出去的話,就是潑出去的水,再後悔也是枉然了。

畢竟現實生活不是網絡,沒有撤回鍵讓我們選擇。

刀瘡易去,惡語難消。

有時候,能真正傷害到人的不是刀子,而是傷人的話。

人生浮沉,天知道有多少話脫口而出後,就成了一生都無法彌補的遺憾。

後來走著走著,我們都學會了留一份沉默給自己。

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問的不問,即使不得不說,也要在開口前多一份思慮。

記得有人曾說:

「潑婦罵街往往口若懸河,走江湖賣膏藥的人更能滔滔不絕,然而我們並不承認他們會說話。」

因為說話不能是意氣之爭,而應該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我們每個人都應有為自己說過的話負責的能力,每說一句話前,也要想一想,自己的這句話能讓問題更好解決嗎?

如果不能,那就不如把嘴閉上。

開口說話人人都會,但能夠做到在該沉默的時候沉默,才是成年人的擔當。

這一路走來,吃過許多虧,受過很多委屈,也有過很多失誤……

後來走著走著,我們都也不願再說什麼了。

但選擇沉默,並不是無可奈何,而是因為我們變得成熟了。

願我們都能修一顆淡然之心,不焦不躁,不卑不亢,笑對人生的風風雨雨。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洞見君↓↓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哦 

相關焦點

  • 當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
    有一句話說:「挫折經歷得太少,才會覺得雞毛蒜皮都是煩惱。當你經歷越多真實與虛假,看清了世界的真相之後,反而沒有那麼多的酸情。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中年以後,常常會覺得孤獨,常常會沉默不語。因為每天一睜開眼,周圍都是要依靠你的人,你自己卻無人可以依靠。
  • 當一個人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深度好文)
    文|上官青曼關注我的文字,溫暖你的心靈。還記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你變得越來越不愛說話了?壓力再大,內心再難過,也不想去求同情求安慰。頂多自己蒙頭睡一覺,醒來就對自己說「除了生死都是小事,沒什麼大不了的」還記得是從什麼時候,你不再心直口快,不再嬉笑怒罵,開個玩笑也得看場合,擔心口無遮攔得罪人。
  • 當一個人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
    當一個人越來越沉默,什麼也不說,不是不知道說什麼,而是覺得說什麼都無所謂了。那是一種經歷過萬千努力後的絕望,那是在費盡千辛萬苦後的放棄,那是對一個無法改變的人,一段無法延續的情的灰心喪氣。都說「哀莫大於心死」,而沉默不語,則是心死之前,最後的掙扎。
  • 當你越來越沉默,什麼都不想說
    因為只有交流,而且是不停交流,讓對方察覺並接收到你的意圖,你的目的才有可能會實現。而沉默的人,基本已經放棄了對別人的期望,不再有所期待。因為他們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有義務替你做些什麼。所以,你對他人的期待,其實是一種苛求與乞討。
  • 當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深度好文)
    網上有這麼一句話:「沉默,是金。」我卻覺得,如果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這不是懦弱,不是妥協,而是意味著,你看淡了很多事,看輕了很多人,你變得越來越成熟。後來,慢慢長大,發現越來越喜歡沉默的感覺。不再急著與人辯駁自己的看法,逐漸明白,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片海裡,經歷不同,三觀不同,對一件事的看法也一定會有所不同。道同則同行一段,道不同則不相為謀。不再把自己所有的喜怒哀樂都寄托在別人的身上。覺得跟誰在一起舒服,就多多交往,如果覺得累了,選擇沉默,慢慢遠離便是。
  • 當一個女人越來越沉默,什麼也不想說
    天生喜歡把喜怒哀樂寫在臉上,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說就說,恨不得全世界都能聽到她的呼聲。而當一個女人變得越來越沉默,那是她的心受傷了,越來越不想說,那是她真的心寒了,失望了,把心中的千言萬語化不言不語,抑或是簡短的兩個字「沒事」,
  • 如果某一天,你變得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話
    如果在某一天,一個人開始變得越來越安靜,越來越不願意表達,可能是他的內心有一些疲憊。有時候我們特別想要找一個人好好說一下內心的苦楚,但是當話已經到了嘴邊時,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也不知道具體該找誰說,哪怕說出來也頂多只是得到幾句安慰,但很少有人真正能夠理解你的內心。
  •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慢慢活成了「啞巴」,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
    2019年中的時候,家裡出了點事,忍著誰也沒說。遠在鄭州的朋友,這些年其實很少聯繫,不知怎麼得知了消息,深夜打了通電話過來,兩人東拉西扯說了一陣,他欲言又止,我也不知道該怎麼提及這陣子的遭遇。最後朋友撂下一句:「有什麼事兒用得上我幫忙的,你開口就是。」
  • 當一個女人越來越沉默,越來越安靜……
    點擊右上角藍字就可以關注我哦【 有人說,成年人的崩潰,都是悄無聲息的,小孩子才大張旗鼓。生活上,工作上,事業上,包括愛情皆是如此。】當一個女人還願意跟你掰扯,還想嘮叨囉嗦你,還願意費盡心思跟你一起改變,說明她打心底裡依然愛著,儘管表面上會說過激的話,會短暫離開,會不理睬,但她心裡還有你。一旦女人越來越沉默,越來越安靜,越來越不想說,那麼問題就比較嚴重了。有些人不是不在乎,而是在乎了又能怎樣?
  • 【夜聽】當一個人越來越沉默……
    你多久沒和任何人說過話了?每次打開通訊錄,看著一個又一個熟悉的名字,很想聯繫他們,卻不知道說什麼好。 以前你很活潑,很健談,現在,你似乎越來越習慣沉默,不想對別人敞開心扉。 我問朋友,如果一個人變得沉默,你覺得他變了,還是他懂了?
  • 為什麼自己變得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話?
    一天,朋友問「自己好像越來越不喜歡說話了,以前有看不慣的事,管他人多人少的都會說上幾句,現在可以視而不見了,大家閒聊時,總喜歡發表自己的看法,現在更喜歡聽著,你說這是成熟了還是老了?」「你現在快樂還是以前快樂嗎?」
  • 當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
    下面有個回應的解決方案獲得很多人的贊同:「愛冷戰的人你退一步他肯定退十步,你可以把你的不滿意面對面地和他說清楚。問他能不能改,能不能做個有擔當的男人。遇到事不說獨當一面至少要跟你保持同一戰線吧,改不了就離。」塗磊曾說過:「真正能毀掉一段感情的,不是爭吵,也不是移情別戀,而是逃避。」一段感情裡,最讓人受傷的,就是逃避和拖著。
  • 當一個女人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願意說話
    有人說: 「一個女人嘮叨你,是愛你的深度。」深思熟慮。一段關係中,最害怕的不是憤怒的爭吵,而是關心的沉默。女人天生就是情緒化的動物,女人比男人更能自由地表達自己,而男人則比較保守。然而,如果有一天,一個女人突然變得沉默,不想多說,那麼,她的心已經冰冷。
  • 如果有一天,你變得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話
    從前很嗨的你,多久沒唱歌了,同學會開了好幾次,為什麼總是你缺席。人都有選擇逃避困難,選擇舒適的本能,人的性格也是隨著時間和生活經歷而改變的。原來樂觀的你,現在變得沉默了,這不是什麼心理疾病,只是潛意識對外界環境刺激的一種本能反應。
  • 一個死心的女人,會說這幾句話,變得越來越沉默
    一個死心的女人,會說這幾句話,變得越來越沉默。1.「你走吧」,看到他,就很討厭,直接趕他走,眼不見為淨。當一個女人,決定趕他走的時候,就會說「你走吧」。如果男人死皮賴臉不願意走,反而會激怒她,或者他接著說一句「你不走,我走」。
  • 沉默的大多數:一個人越來越沉默,是因為心走到了盡頭
    因為身份決定了地位,地位決定了話語權,坐在什麼位置上就說什麼話,一樣的話,分誰來說;一樣的事,分誰來做。斤兩不同,說服力自然也不同。就像一句話說的「你沒權沒勢,說的再有道理都像是放屁,你有權有勢,即便放屁也有道理」,這就是殘酷的現實,屁股決定腦袋,再決定嘴巴。
  • 女人深愛一個人,卻變得越來越沉默的心態
    她保持著最初的清醒,愛你愛得深沉。愛情,雖然縹緲無形,但是,它卻會通過一個人的情緒,通過一個人的言行舉止表現出來。女人深愛一個人時,她的言行舉止中藏著溫暖與愛,她的情緒中帶著幸福感與甜蜜感。而當她越來越感覺愛情在流逝,抓不住時,她也會變得越來越沉默。
  • 為什麼我們越來越不想說話了
    作者:薄言(富書籤約作者)知乎上曾經有人問過一個問題:為什麼平時外向活潑的人,有時會突然不想說話?其中有一個回答說:在人前開心講笑話的是你,在人後孤獨地沉思的是你,不矛盾,無非這兩件事,都令你感到快樂罷了。
  • 為什麼企業裡的職工越來越沉默了?網友說:沉默可以避免很多事
    老話說「禍從口出」、名言警句說「沉默是金」,在銷售類型工作的培訓中更有一句「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遇到神仙不說話」。由此可見,沉默不代表閉嘴不出聲,它不僅是一種表達方式,有時候更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企業中人事關係較為複雜,工作中內部溝通、外部協調、上下級匯報和實際業務的執行都需要員工選擇合適的表達方式,才能夠達到目標。
  • 手機裡的好友越來越多,我越來越不想說話了
    無論你在幹什麼,心情好壞與否,微信那頭髮來一句「在嗎」,就能將你強迫拉進需要營業的世界。以至於到現在,我越來越不想聊天了,因為聊天實在是太太太太太費時間了。昨天晚上,當我打開在追的電視劇,準備就著晚餐開啟一天的「快樂時光」時,朋友給我發來消息,開始講述她和男友之間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