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做父母的為提高孩子學習和勞動的積極性,喜歡用物質或金錢來獎勵孩子看上去是件好事情,鼓勵孩子學好確實是個不錯的辦法。但是大家有沒有人注意到一個細節問題,孩子如果過份的看中了你給他的錢和他通過勞動或學習獎勵給他的錢,甚至他積攢垃圾變賣的錢都屬於孩子自己所有,父母連碰也不能碰一下,當父母不能支配孩子掙來的錢時,這個孩子心態上就會形成了我的就是我的,誰也別想花我的!孩子一但形成了這種想法和做法,把錯誤的信息當做正確的事情去做,總認為這種做法就是絕對正確,那你這個孩子長大後,會很自私,很不孝順,具體會有如下幾個方面的表現。到真的是這樣情況發生,孩子長大後做父母的在後悔也沒有用了。
一,他長大後掙的錢不會交給父母保管,總會跟父母在經濟上劃分的很清楚。形成了他花父母的錢理所應當,而父母想花他的錢難上加難。
二,不顧家只講個人利益和自己享受,沒有一家人整體利益的概念。
三,與朋友和親人相處怕吃虧,喜歡與別人AA制,在團隊中整體利益和整體意識差。
四,結婚後夫妻關係在金錢面前分的比較清,自己掙的錢總想自己管不讓老婆碰,一般家庭不會太和睦,嚴重了還會離婚。
五,由於自己過份自私,在工作單位過份看重金錢和利益,工作中進步和事業發展都不會很順利。
六,創業中因過份追求利益很難帶動一個團隊整體發展,很多員工會因老闆過份扣門紛紛離職而去,創業失敗率很高。
七,自私的孩子長大後奉獻和犧牲精神差,不但對父母不孝順,對其他人也不會太好,做事情總是私字當頭,不利於他今後人生發展。
八,自私與貪婪是相輔相成的,自私的孩子長大後一般比較懶惰。
自私的危害性後果遠不值這些,但我們做孩子父母的應提前知道提前管理就會避免不該發生的事情。
在生活中調動孩子們的勤儉節約愛勞動愛學習好習慣的為法很多,關鍵是不要讓孩子把錢看的很重,要在教會他們怎樣掙錢和會掙錢時,談化他們金錢獨享意識。在給孩子物質和金錢獎勵時,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孩子愛家比愛自己更重要。培養孩子們愛父母、愛家人、愛別人、愛集體和愛社會,做事情一切要從集體和整體利益出發,教會孩子們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讓孩子掙得的每一分錢都主動交給父母、交給這個家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