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還在公司加班的萌媽~
今天有讀者問,一個六七歲的孩子對媽媽說:
「錢是爸爸掙的,你什麼都不幹!」
聽得她感到心寒,卻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其實,一年前,我家5歲的小萌,還真說過這樣的話。
當時我正在廚房準備晚飯,土豆燉牛肉的醬香味從廚房一路飄到客廳,混合著九月新米特有的飯香,把小萌從兒童房吸引到了廚房門口。
他雙手攀在廚房門口的臺子上,眼巴巴地看著我:
媽媽,我餓了,能不能給我一塊肉吃?
我看了一眼鍋裡小火燉煮的牛肉,心想現在揭開蓋子,熱氣散走了又得多煮一會,等於是浪費了燃氣,於是堅持不肯給他:
不行,肉還沒燉好,等一會飯做好了我再叫你啊,乖。
5歲的他把小臉一拉,皺起眉頭,嘟起小嘴,滿臉寫著不高興:
哼,給一塊肉吃都不行嗎?我一會去找爸爸,反正錢都是他賺的。
他話音未落,我的內心立刻炸裂了。
那時候,我已經做了5年全職媽媽,平時自己在家帶兩娃。
早教班沒給報,自己教了;
課外班沒給上,自己教了;
繪本課沒花錢,自己讀了;
保姆阿姨沒請,自己做了;
衣服沒給多買,自己縫了……
在家裡,我經常開玩笑跟萌爸說:
嗨,我這幾年,幹啥啥不行,省錢第一名。
偶爾找他要錢還信用卡的時候,會甜言蜜語幾句:
哎呀,家裡賺錢都靠你,辛苦了呢!
這些話,想必被小萌聽到耳裡,記在心上,於是他才覺得賺錢都靠爸爸,爸爸更有話語權。
於是,我把小萌拉到黑板邊,給他算了一筆帳。
沒錯,這是你爸每個月賺的錢,8000元到手,我們都可著這錢來花。
這叫收入。
買菜得花錢吧?吃肉得花錢吧?做飯的水、電、氣,都得花錢吧?
你玩的樂高得花錢,從商店裡買;你畫畫用的紙和筆,也得從網上買;就連你最喜歡的泡泡槍,也是花錢買的,對吧?
這叫支出。
能賺錢是挺厲害,但會花錢也是一門學問。
就拿100元來說,你爸在樓下買20元一斤的菇娘果兒,買5斤,到頭了;說不定遇到耍秤的,也就4斤。
你看看媽媽買的菇娘果兒,喏,就這兒
10元一斤,100元能買10斤,店家還送,相當於你吃到了兩個5斤,還要更多。
同樣花100元,買4斤和買10斤,哪個厲害?
對了,你不是喜歡住旅遊住酒店嗎?
以前我們定個市中心的快捷酒店,早餐都沒有的那種,要花幾百塊。
後來媽媽開始玩五星級酒店,做了萬豪金挑,後來又升級到白金卡,匹配SPG白金,希爾頓鑽石,GHA黑卡,帶你們出去玩,哪次不是幾百塊就能升級到套房,有免費的行政酒廊,酒店還給你們送迎賓禮物?
好,說完了花錢的部分,咱們接著看黑板。
你的elsa袍子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當然不是啦,是我花了一整個白天給你做的,對吧?
你愛吃的土豆燉牛肉,只花了50元的材料錢嗎?
當然不是了,你上飯館看看去,50元能買到這麼大一鍋嗎?
這些東西之所以便宜,是因為媽媽親手做的,沒給媽媽錢呀!
爸爸把時間花在工作上,拿時間換到了錢;
媽媽把時間花在持家上,拿時間換到了對錢的合理安排:怎麼才能買到划算的紙尿褲潤膚露,什麼時候蹲點搶券秒殺湊單低價入手一堆繪本玩具;
爸爸和媽媽一起,拿時間換來了對你們的陪伴:照顧你們的飲食起居,陪你們讀繪本、玩玩具,看著你們一點點成長。
每個人賺的錢是不一樣的,但每個人擁有的時間卻是一樣的。
爸爸用時間賺錢;媽媽用時間花錢。
都是為了讓我們的家更好。
小萌瞪大眼睛看著滿黑板的符號、數字和文字,已然懵了。
我到廚房關了火,盛出了熱氣騰騰的土豆燉牛肉,放到桌子正中央的餐墊上,夾了一筷子,在碗裡分開,又晾了晾,再餵給兩小隻的嗷嗷待哺的娃。
好吃嗎?我問道。
好吃!媽媽做的飯,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小萌歡呼起來。
媽媽是世界上最好吃的!3歲的小乖也跟著喊了起來。
❤️
一年以後。
現在的我,成為了職場媽媽,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周末媽媽」。
公司在創業期,我加班到夜裡十點以後是常事,常常是回家以後孩子已經睡了,醒來的時候孩子已經上學了。
關於他們一點一滴的成長,我常常錯過。
以前買超級飛俠的玩具,買那種蛋糕擺件,便宜小隻。
現在買超級飛俠的玩具,一口氣買夠6個大型的,買完還問:你們還有什麼想要的,跟媽媽說。
昨天在家休息,6歲的小萌給我展示了他最近畫的畫、得的獎章、看過的書
聊了好一會以後,我問他:
媽媽現在也出去賺錢了,你覺得好嗎?
他想了想,歪著腦袋說:
也挺好的。但是呀,我還是希望有一天,爸爸繼續賺錢,你只需要會花錢就好了。
如果你家孩子這麼對你說,你會怎麼答?評論區聊聊唄!
END
編輯:萌媽 排版:萌媽
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僅用作排版美觀
如有侵權請告知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