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歲孩子對媽媽說「錢是爸爸掙的,你什麼都不幹」,你怎麼看?

2020-10-03 準媽媽帶你走進生活


先抽他兩巴掌...

然後解釋老媽在做什麼

一個六七歲的孩子不懂事,說出那種話或許是自己看出來那樣,或許是其他人說給他聽的。

扇兩巴掌,會讓他覺得那麼說的不對的,下次不能再說了。

當然,扇完後(等他哭完),還是要解釋母親一直在幹什麼,孩子並不是自然而然長大六七歲的....


看到這樣的話心寒唄,個人感覺這些觀念都是父親灌輸的唄,難免會抱怨所以孩子就覺著看起來是這樣的

作為孩子兩歲的娘,我看到是受不了的心寒吧,因為看管一個孩子真的很累,我才30歲看一個兩歲的孩子都覺得累,而且我是那種精力很充沛的人

看到這些我想我也準備好以後孩子不理解我的情況,因為只有做了父母才會真正的理解


是的,媽媽什麼也不幹,所以今天媽媽就要教你怎麼洗衣掃地拖地洗碗筷擦地板清潔桌椅了,以後你每天都要做好,不然媽媽會打你。

這個問題還不簡單?那你就什麼也別幹讓他體會兩天不就明白了。到時候再讓崽總結一下,媽媽都幹什麼重要的工作即可。

在一個孩子的世界觀裡 身邊形形色色的聲音都在告訴他們只有賺錢才是人生的意義

舉個例子來說 一個孩子會覺得一個月賺10萬塊的爸爸是英雄,但他們不會覺得天天接送他四趟 早起晚睡 半夜起床照顧她的媽媽是英雄 這是為什麼呢?

是因為在孩子身邊很多大人他們其實隱隱約約都透露出錢是體現一個人價值的標誌 這個時候其實往往是家長該跟孩子灌輸一個價值觀的概念 他們不應該讓孩子認同 賺錢=在家庭的責任


孩子雖然小,但是家長應該多多引導。

永遠不要小看了母親在家裡的角色,是可以和掙錢的父親相提並論 或者有過之而不及。

這個孩子的父親要多多引導孩子認識母親的角色以及重要性,不然久而久之孩子就更加的蔑視母親角色,造成極差的家庭關係。

相關焦點

  • 孩子對媽媽說「錢是爸爸掙的,你什麼都不幹」,你怎麼看?
    大家好呀,我是還在公司加班的萌媽~今天有讀者問,一個六七歲的孩子對媽媽說:「錢是爸爸掙的,你什麼都不幹!」聽得她感到心寒,卻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我看了一眼鍋裡小火燉煮的牛肉,心想現在揭開蓋子,熱氣散走了又得多煮一會,等於是浪費了燃氣,於是堅持不肯給他:不行,肉還沒燉好,等一會飯做好了我再叫你啊,乖。5歲的他把小臉一拉,皺起眉頭,嘟起小嘴,滿臉寫著不高興:哼,給一塊肉吃都不行嗎?我一會去找爸爸,反正錢都是他賺的。他話音未落,我的內心立刻炸裂了。
  • 孩子對媽媽說「錢是爸爸掙的,你什麼都不幹」!只看娃不工作被嫌棄
    文/毛豆豆 近日有一則知乎熱帖,被上百萬人圍觀,孩子對媽媽說:「錢是爸爸掙的,你什麼都不幹」的話題引起廣大網友的熱議。 當媽以後在家全職帶娃還是繼續上班,相信是很多人面臨的最大難題。家人對你的期待變了,現在一切要以孩子為重。
  • 六七歲的孩子對媽媽說: 錢是爸爸賺的,你啥都不幹,你怎麼看?
    既然知道社會和民眾對在家照顧孩子的家長的看法,還是選擇不出去工作,而是在家做全天侯的免費保姆,就應該有這個勇氣承受別人的說嘴,哪怕是你的孩子這樣說你。這才是剛開始呢!如果你再不出去工作,你的家庭地位,社會地位將會越來越低,因為你沒有為社會做貢獻哈!偷偷地問一下,你自己在繳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吧?
  • 如果孩子對你說,錢是爸爸掙的,你什麼都不幹,怎麼回答孩子
    不知道孩子家裡長輩教的看著身邊的孩子,在想如果哪天孩子也這麼問我,我應該怎麼回答?其實5.6的孩子雖然已經有了意識,但也在於誰對他好的範圍裡,他會用自己的眼睛觀察到誰做的最多,那畢定是在家裡照顧他那個人做的最多:陪他睡覺,給他泡奶,帶他上幼兒園,給他做飯,陪他玩,教他擦屁股,更多的是親近和依賴媽媽。
  • 6歲孩子:錢是爸爸掙的,你什麼也不幹!媽媽的回答很機智
    算了,自己的孩子自己帶。於是,從出了月子到現在,蜜糖6歲,孩子一直是由蜜糖媽媽一個人帶大的。都說全職媽媽辛苦,可是辛辛苦苦一整天,沒有看得見的收入,在別人眼裡就會變得沒有價值。然而,女兒卻毫不猶豫的脫口而出:「錢是爸爸掙的,你什麼也不幹!」
  • 「錢都是爸爸掙的,你什麼都沒做」,你應該怎麼回答?
    最近朋友告訴我,她的孩子突然對她說「錢都是爸爸掙的,你什麼都沒做」,聽到這句話時她愣住了,不知道怎樣回答孩子,心裡也覺得特別委屈,不斷地問自己:「我真的什麼都沒做嗎?我辭去工作回來照顧家庭,到底是對是錯?」
  • #與孩子一起學習#七歲小女孩愛看弟弟小雞雞怎麼辦?
    被偷襲後,我有點尷尬,不好發火,也不好責備她,就對她說:大人的雞雞不能摸,這樣不禮貌。豬大寶壞壞地笑笑不說話。就這樣,豬大寶時不時還會犯這種「小錯誤」,每次一犯錯,我就摁住她,喊:豬媽媽快來看呀!豬大寶在幹什麼?豬大寶自知有錯,連連求饒:不要跟媽媽說。我說:那好!以後不許這樣啦!爸爸也是有尊嚴滴!晚上兩個豬寶寶睡著後,我很嚴肅地跟豬媽媽說:大寶長大了,有好奇心了,咱該怎麼跟她解釋呢?
  • 人生,過「七個七年」,看「三個平凡」
    年底總有年底的總結,人生總有人生階段的總結,有人喜歡幹總結的事兒,比如最近看到的一個日本版的《人生七年》,英國BBC那個片子火了之後,日美南非都出了自己的七年。不知道中國啥時候也能出個自己的七年。估計變化最大的中國版本《人生七年》一定會是最震撼的七年。人多不說,變化也是最大的。人生有幾個七年?中國的這些連起來的七年真不一般。
  • 家長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賺錢辛苦、我們家不富裕」的態度嗎
    前言今天在 KFC,看到一個爸爸帶著孩子來買兒童套餐,坐下吃的時候爸爸和孩子說:「你吃這一頓飯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錢」,孩子看起來有 7、8 歲了,雖然沒說話,但感覺孩子是聽懂了的。一旦父母對孩子有了「付出感」和「犧牲感」,就會自覺十分不易十分偉大,潛意識裡認為孩子虧欠了自己。當這種感覺傳達給孩子,孩子隨之產生的就是負疚感,以及安全感的嚴重缺失。吃一頓肯德基——這頓飯得花我多少工資。買一個玩具——為了你這個玩具爸爸媽媽想要的什麼什麼就不能買了。
  • 33歲女大學生畢業10年不工作,竟是因為媽媽說了這幾句話……
    33歲的女大學生範某,大學畢業十年了,至今還在家啃老。並不是因為不求上進,而是因為她有嚴重的心理障礙,一跟陌生人說話就緊張。深入了解後才發現,這一切早有源頭:從小到大,她都是在父母的打擊和否定之下成長的。高中,她愛設計,媽媽卻看都不看:「這有啥用?學習去!」她喜歡雕刻,媽媽說:「你喜歡管啥用?喜歡啥你也幹不了。」
  • 3 歲前的孩子,都是不記恩的「白眼狼」
    聽說 3 歲之前的孩子都沒有記憶,真的還是假的? 真的吧,我家娃 4 歲半,去年帶她出去玩的事就不記得了…… 我自己 3 歲之前的事情好想還真不記得,不知道孩子會不會記得。 ……嗯,「孩子 3 歲前沒有記憶」,這個說法 是真的。
  • BIMBOX漫畫:我們怎麼看「BIM騙子」
    把這些故事和觀點拼湊到一起,整片森林大概的樣子浮現在眼前,我們把看到的東西叫做「建築信息化行業生態」。今天,我們把這個「生態」是怎麼來的,現狀是什麼樣,未來可能會怎麼演化,講述給你,無論你是新技術的反對者、迷茫的從業者、希望抓住機遇的創業者、還是一名普通的看客,都希望能帶給你一些有態度、有深度的洞察與思考。
  • 我掙的錢,想怎麼花就怎麼花,你有啥資格管?
    我掙的錢,想怎麼花就怎麼花,你有啥資格管?你能做到我就去工作。你請人就去請,我樂得清閒。下班就有飯吃什麼都不用做,又不用帶孩子,多好。我看出來,你老公不願意讓父母看到家裡他不滿意的地方,如公婆來了,對你也不滿意,咋辦?你咋這麼不懂事情?燒一頓令人滿意的飯菜招待公婆,你行嗎?
  • 家長會被點名爸爸崩潰:在孩子教育上偷懶的父母,掙再多錢也惘然
    是的,這就是抖音視頻「爸爸家長會被老師點名不回消息崩潰大哭:要加班開會實在回復不過來」點讚量最高的評論。家長會上爸爸傷傷心心地哭著:「我怎麼能不關心(孩子)呢?天天加班到凌晨,我不可能時時刻刻來盯著你們那啥東西。你們老打電話給我,我不是不想接,而是開會沒時間接啊!」這條視頻,我相信但凡是刷抖音的朋友,都曾刷到過。
  • 那個髒兮兮的木工,月薪2萬:你為什麼掙不到錢?
    他們認為整天風裡來雨裡去的,每天灰頭土臉的,對人笑臉相迎的工作就比較低端,即使掙到錢,也很低端。這也是很多人工資低的原因,他們寧願窩在寫字樓的一方天地裡,拿著低廉的工資,也不願去幹那些在他認為有違體面的事。這些工作真得丟人嗎?不,只要不偷不搶、不違背道義和法律,那麼這錢掙的就沒什麼好丟人的。
  • 」給另一半差評,就是在孩子心裡「扎刀子」
    她性子溫婉、隱忍,每次被老公數落,都沒怎麼反駁,怕吵架對孩子不好。她私下裡和老公說,希望他能改改這個毛病,他卻不以為然:「說說而已,你也可以批評我啊!」 生活裡,有很多父母,總是不自覺地給另一半、或者是互相給對方「打差評」、貶損對方。
  • 「我花的都是爸爸掙的錢,你憑什麼沒收?」全職媽媽的痛莫過於此
    「全職媽媽」的處境一直都是備受爭議的事情,即便她們自認為是為了孩子和家庭而犧牲了事業機會,也少有人對她們的辛苦付出給出足夠的尊重。不是說丈夫們都具有這樣的「劣根性」,實際上「全職爸爸」們的境遇比她們還要「悽慘」,沒有什麼性別歧視,或許人性本就如此。
  • 你見過哪些父母驚豔到你的教育方式?這1000個父母,請打包送給我!
    有很多父母,總是急於讓孩子成功。別人家的花都開了,為什麼自家的這棵小苗,還一直長不高?於是,各種催肥,施壓:「你怎麼這麼笨啊?」「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死腦筋?」可是他們忘了,自信,才是成功的底色。比成績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自信。
  • 孩子「犟」起來沒法管?那是因為你沒用這些方法
    >2-4歲「秩序敏感期」,什麼東西放在什麼位置,什麼人要做什麼事,他都要「嚴管」;3-4歲「執拗敏感期如果他一哭鬧你就繳械投降、事事由他,這樣有可能會讓他在一次次試探中得寸進尺,「作」起來一發不可收拾。
  • 「錢都是爸爸賺的,你什麼都不做」,寶媽面對6歲孩子的話深思
    ,你什麼都不做」,寶媽面對6歲孩子的話深思思思本來是個職場白領,在大學畢業後,努力奮鬥轉正了,也取得了一點成績。這天,思思跟寶寶在家玩,不知怎麼的,說到了買東西的話題,沒想到孩子脫口而出:「錢都是爸爸賺的,你什麼都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