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毛豆豆
近日有一則知乎熱帖,被上百萬人圍觀,孩子對媽媽說:「錢是爸爸掙的,你什麼都不幹」的話題引起廣大網友的熱議。
當媽以後在家全職帶娃還是繼續上班,相信是很多人面臨的最大難題。家人對你的期待變了,現在一切要以孩子為重。當外面的世界總在不斷否定你,媽媽會越來越懷疑自己的價值。
最近有一個這樣的視頻。視頻裡的兒子義正嚴辭的對著母親說:「你花的都是他(爸爸)的錢」。「你等能掙到五千以上,我都算你牛了」「你、你都這麼差,你還管我呢?」
那可是母親十月懷胎,歷經千辛萬苦走了一趟鬼門關才生下來的親生骨肉。可在他眼裡,因為不掙錢,就變成了很「差」的媽媽,這些年對家庭的付出全部熟視無睹。
家長的言行對於孩子來說影響非常深遠,父母的談吐、為人處世,對待金錢的觀念,都會在潛移默化之間影響孩子。
在《還珠格格》中憑藉「晴兒」一角為觀眾所熟知並一炮而紅的王豔,22歲就嫁入豪門從此過上令人豔羨的闊太生活。
她日常生活有多豪呢?據說他們家坐擁「王府世紀」,以勞斯萊斯代步,既可以坐在空中花園裡喝咖啡,也可以悠哉地欣賞紫禁城,室內遊泳池和私人健身房什麼的都是標配,就連她家兒子玩捉迷藏,都是玩找錢的遊戲,一找就是幾萬的零花錢。
可是,生活富足的背後,卻是無比糟糕的親子關係和家庭教育。即便王豔停掉所有工作專心在家相夫教子也無法養育出禮貌溫和有修養的孩子。
在一次綜藝節目中,由王豔親手帶大的兒子球球,竟然面對著鏡頭罵王豔是豬頭,還打過她一個耳光,球球平時也是一旦不順心意就拿王豔出氣。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球球竟還公然吐槽王豔:「媽媽零花錢只給1千,與爸爸的2萬比起來簡直太小氣」。「我媽媽喜歡購物,但購物了之後她就是放那兒不用、不吃,整個浪費我爸的錢。我爸每天賺錢賺得多,一天能賺十幾萬,但是她卻天天浪費,最高是一半。」
從節目中可以看出,小小的球球在說起媽媽王豔時,稚嫩的語氣和表情中都透著一股小小的鄙夷與嫌棄。
在一般孩子的眼中,父母就是他們的superstar,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一個偶像,可是,從王豔兒子的口中,卻感覺到了王豔的「一無是處」。
曹雲金離婚事件當年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從結婚到生子的間隔來看,雙方是奉子成婚,卻又在孩子剛滿一歲時突然離婚。整個婚姻,幾乎自唐菀孕期開始,到哺乳期結束終止。
結婚、離婚,本是娛樂圈裡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其離婚的聲明,卻在網上引起許多人吐槽。曹雲金經紀人之後作出回應,稱兩人是和平分手,至於孩子的撫養問題已經經過協商,由雙方共同撫養。而曹雲金經紀人後面又說:曹雲金和唐菀自結婚以來就一直無收入,都是男方在養家。
這句話引起了眾多網友的激烈反彈,有網友說,為什么女性犧牲了自己的所有來照顧家庭,無怨無悔的付出,卻成為男人眼中的「原罪」?多少個日日夜夜無止境的哺乳、換尿不溼、照顧孩子。在男人眼裡,一句「女方無收入」就可以毀掉全職媽媽的所有成果?明顯這個說法是不公平的。
要想平衡好工作與家庭,那麼一開始便應該考慮周全。
1.考慮家庭的經濟來源和支撐,決定是否需要一人辭職
家庭經濟壓力大、男性掙得特別多時,特別容易抱怨和嫌棄。媽媽在決定全職之前應先好好想想,男方的工資是否足夠支撐一家人的生活,並保證生活質量不受影響:如果能,可以考慮全職;如果不能,再議;自己是否能夠接受伸手要錢的嫌棄和落差?如果能,能堅持多久?把可能出現的問題先預設好結果,再做決定。
2.商量決定,誰來全職顧家
古代的生產力低下,男性是主要的勞動力,需要承擔辛苦的勞作,沒辦法在家裡帶孩子。可現代社會,女性也能和男性一樣工作、掙錢,甚至,有的媽媽掙的比爸爸多。當一個家庭必須有一個人來做出犧牲時,爸爸和媽媽應該互相商量、決定由誰來帶娃,而不是爸爸直接指定媽媽辭職顧家。
3.明確家庭和工作需要承擔的責任分別是什麼,肯定對方的付出
有些家庭的經濟條件尚可,一人全職已成必然。那麼夫妻雙方必須做好分工,誰照顧家庭,誰負責工作?工作的人要明確照顧家庭的人做了哪些犧牲,照顧家庭的人也應知道工作的人承擔了些什麼,雙方都應該心存感激,肯定對方的付出。
4.參與孩子的成長,分工合作卻不定位缺失
網絡上有個詞語叫做「喪偶式婚姻」,指夫妻中的一方冷漠對待家庭、不承擔家庭義務,雖不喪偶卻比喪偶更可怕。因此,兩人雖有所分工,但爸爸也要承擔起照顧家庭的責任。時間可以稍微少一點,但不能缺席。家是最溫暖的地方,夫妻之間應該相互理解、相互體諒,少一分嫌棄,多一分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