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受到過炎症困擾。
小到毛囊炎、咽炎,大到肺炎、腸胃炎,雖然大多數情況下炎症並不致命,且容易痊癒。
但是,一旦炎症失控,就會擾亂人體功能。
炎症會致癌
炎症是臨床常見的一個病理過程,可發生於各個組織和器官。
日常生活中以感染性炎症居多,它是是機體對於刺激的一種防禦反應。
一旦部分機體「遇襲」,炎症反應隨時可能發生,常見的有胃炎、鼻炎、扁桃體炎、肺炎、肝炎、腎炎等。
你或許認為,炎症都是「小病」,吃點「消炎藥」就能好。
但它可能發展成多種疾病,治療也不能亂來。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的一項報告顯示,世界上1/6的癌症是由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這些感染便是老百姓俗稱的「炎症」。
這是因為,當人體內長期存在炎症或是無法抑制炎症的發展時,就會攻擊人體組織,這對癌症的誘發、促進、惡性轉化、侵襲和轉移等過程都起到推動作用。
炎症不除傷全身
有時候,引起炎症的原因並沒有消失,會讓炎症變成一種長期的、對身體有害的狀態,甚至誘發下列疾病——
1
精神抑鬱
在2015年的一項研究中,表明炎症也會誘發情緒低落、食慾不佳、睡眠質量差等抑鬱症狀。
2
危及心血管
血管中脂肪斑塊的形成會引發慢性炎症,吸收白細胞,進而形成血栓,最終導致心臟病發作。
3
引發糖尿病
體重的增加、肥胖,多表現為血脂、血糖的增加。
一旦脂肪增多,會分泌更多的炎症因子,使得免疫系統異常活躍,導致脂類的代謝異常,進而增加患上糖尿病的風險指數。
4
損傷骨骼
若是炎症發生在骨關節,會出現疼痛與僵硬感。
有時,骨腸道炎症也會損傷骨骼,因為炎症會阻止人體吸收鈣、維生素D等構建骨骼的營養素。
5
誘發癌症
病毒感染是誘發癌症的一大原因。
醫學界已明確,宮頸癌與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有關。
另有研究表明,肝癌與肝炎病毒有關,鼻炎癌與皰疹病毒感染有關,胃癌與幽門螺旋桿菌有關。
預防炎症,常吃抗炎菜
其實,預防炎症很簡單,除了從生活習慣上預防,正確的飲食也能幫我們對抗炎症。
1
三文魚
三文魚含有抗炎成分ω-3脂肪酸,對預防許多疾病都有幫助。
2
海帶
海帶富含纖維素,有抗腫瘤和抗氧化的功效。
3
十字花科蔬菜
西藍花、紫甘藍、圓白菜、菜花等十字花科蔬菜富含抗氧化劑,能有效抑制炎症損傷。
4
藍莓
藍莓不但可以減少炎症,而且可以防止大腦老化和預防癌症以及老年痴呆。
5
姜
姜具有對抗炎症和控制血糖的作用。
6
大蒜
儘管在研究中的表現不穩定,但是大蒜的確可以幫助對抗炎症、調節血糖和控制感染。
7
綠茶
綠茶含有抗炎的類黃酮成分,是一種絕佳的抗炎飲品。
8
紅薯
紅薯含有豐富的複合碳水化合物、纖維、β-胡蘿蔔素、錳和維生素B6、維生素C,可以幫助體內的炎症康復。
促炎飲食要少吃
1
精緻穀物
高血糖也會讓身體的炎症反應上升,少吃甜食和精米白面,增加一餐中雜糧、薯類和蔬菜的比例,也有助控制餐後血糖,預防和緩解炎症。
2
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會升高有害膽固醇,引起炎症、肥胖和胰島素抵抗。
含有反式脂肪的食物包括油炸食品、快餐、焙烤食品,比如花生醬,以及含有氫化油、人造黃油、植物油的食品。
3
紅肉和加工肉
炎症時應該少吃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紅肉。
4
酒精
長期飲酒會對多個器官造成刺激,最終可導致癌症。
5
人工食品添加劑
阿斯巴甜和味精是兩種食品添加劑,它們可觸發炎症反應,大家儘量少吃。
資料:養生中國
編輯:劉佳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