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看不到孫女 男子為父母起訴「隔代探視權」

2020-12-20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01月28日訊最近,寧波中院終審判了一個案子,跟最近幾年頻頻引發關注的「隔代探視權」有關。

  起訴的男子姓王,4年前跟前妻離婚,5歲大的女兒跟著前妻生活。

  離婚時,雙方約定,王先生每周可探望女兒一次,具體探視時間和方式由雙方協商,但履行了幾年,王先生覺得不盡如人意。

  「離婚後3年,前妻屢屢拒絕我的探視,一共才安排我們父女相見10來次,每次都是上午接走,晚飯後接回,有時還提前終止。」

  「去她父母家接孩子,老丈人還常常對我惡語相向,甚至還要動手,給探視造成了很大障礙。」

  更讓王先生不安的是,他父母在外地,年老體弱行動不便,一直很想見孫女,「但我們離婚後,祖孫只見過一次面,說起來都讓人心酸。」王先生說,他父母多次希望孫女寒暑假或是春節期間能回老家團聚。

  為此,起訴時,王先生提出探視的方式為「帶走逗留式」,女兒正常學習期間,他每周可以帶走1次,每次12個小時;寒暑假和法定節假日,他享有假期一半時間探視。

  但庭上,王先生的前妻提出,不是她不配合探視,而是男方每次都搞「突然襲擊」,弄得家人很被動,因此沒能很好執行。她還提出反訴,稱王先生從未撫養過女兒,好幾次探視都弄得女兒感冒發燒,而且王先生脾氣暴躁,經常情緒失控,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請求法庭終止其探視權。

  對此,王先生堅決否認。

  法院審理後認為,探視權的行使,不僅能夠滿足父母對孩子關心、撫養和教育的情感需要,而且可以減輕孩子的家庭破碎感,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考慮到孩子即將進入學齡階段,學習和生活的安排與父母雙方離婚時已發生較大變化,每周一次的探望方式已不利於女方正常履行撫養義務。法院最終判決,王先生對女兒的探視方式為每月2次,每次1天,可帶走;暑假自放假之日起可連續5日探視,寒假自放假之日起連續3日探視。

  一審判決後,王先生的前妻不服,提起上訴。近日,寧波中院維持原判。

相關焦點

  • 「隔代教育」是原罪嗎?年輕父母靠老人帶孩子,卻又指責老人縱容
    中國教育專業委員會曾做過一項家庭調查,得出這樣一組數據:老人帶孩子的比例,幼兒園前為77.7%,幼兒園期間是72.9%,小學階段60.1%(農村高達90%以上)。由此可見,大多數的中國家庭,孩子基本上都是老人幫忙照顧的。
  • 隔代探視權詳解
    微法官,你身邊的法律專家,這裡聚集了一批專業的法律人,為你遇到的法律問題提供精準專業免費的解答,更能為你打官司提供全程的指導
  • 起訴孩子探視權需要哪些手續,起訴孩子探視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在孩子的撫養權沒有得到之後,那麼自己就需要給撫養費以及擁有了探視權,這個探視權是屬於自己的基本權利,一般是沒有辦法消除的,那麼起訴孩子探視權需要哪些手續,起訴孩子探視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 老夫妻喪子為探望孫子起訴被駁回,如何獲得隔代探望權?
    庭審中,老兩口認為,作為喪子老人,對有血緣關係的孫輩進行探望,既是老人獲得精神上的慰藉,同時也能彌補孩子失去的父愛,能帶給孩子更多關愛,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兒媳趙女士不同意老兩口的主張,辯稱丈夫在世時,公婆就挑撥其和丈夫的關係。
  • 奶奶超市暴打孫女,隔代「親」還是「虐」,隔代人養育孩子的弊端
    導讀:奶奶超市暴打孫女,隔代「親」還是「虐」,隔代人養育孩子的弊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奶奶超市暴打孫女,隔代「親」還是「虐」,隔代人養育孩子的弊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大伯讓11歲孫女睡個懶覺成了「縱容」:「隔代教育」並非原罪
    中國教育專業委員會曾做過一項家庭調查,得出這樣一組數據:老人帶孩子的比例,幼兒園前為77.7%,幼兒園期間是72.9%,小學階段60.1%(農村高達90%以上)。由此可見,大多數的中國家庭,孩子基本上都是老人幫忙照顧的。
  • 孫女受委屈,奶奶教孫女懟媽媽—如何在隔代養育中實現「共贏」
    很多爺爺奶奶對自己的孫子孫女尤其的疼愛,疼愛到會跟兒子兒媳婦「對著幹」。在當今有60%-80%的家庭是隔代養育,這個背景下,如何在尊重老人固有觀念的基礎上,實現對孩子最好的養育呢?所以很多父母都會吐槽,自從有了孩子,自己的家庭地位是一落千丈,孫子孫女被寵上了天。如何看待「隔代親」「隔代親」本身沒有問題,會給孩子帶來安全感,以及成長中不一樣的輕鬆快樂。而如果老人過度溺愛孩子,孩子也因此變得「無法無天」,驕橫跋扈,養成了不良習慣。
  • 隔代教育矛盾多?這三類老人帶孩子勝過父母,家裡有孩子的都看看
    一定有人跟你說過:「千萬別讓老人進行隔代教育,矛盾多不說,還會毀了孩子」,但事實真的是如此麼?隔代教育真的不可以麼?在我看來,這三類老人帶孩子勝過父母,建議家裡有孩子的都看看。,卻讓大家大跌眼鏡,教育出這樣的孩子,竟然是一位年老的奶奶,自家父母只是普通打工族。
  • 爺爺躲廚房給孫女碗裡挑肉:隔代親,到底有多親?
    老人寵起孩子來,簡直要把人暖哭!近日,成都一位網友分享的一段視頻,又一次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是隔代親。這名網友表示,當天準備吃飯的時候,爺爺一直躲在廚房裡不出來。她因為好奇,便悄悄跑去廚房看,正巧發現爺爺正在給她的碗裡挑肉。看到爺爺一臉慈愛的為孫女「加餐」,不少網友都動情地說:「這一定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一碗飯!」
  • 隔代養育有利有弊,年輕父母如何應對隔代養育差異?
    導語:知道自己帶娃最好,但回歸現實,絕大多數年輕父母都不可避免,需要老人幫忙帶孩子。老人帶孩子是現在社會普遍現象。寫此文只是想探討一下隔代養育利與弊,希望幫助那些不得已把孩子交給老人的父母,以此減少一些焦慮。育兒不僅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科學。
  • 老人帶娃會帶壞孩子?善用「隔代教育」優勢,孩子更容易成才
    長時間照顧的結果是,有時候父母想教育子女的時候,因為老年人的溺愛,不讓孫子孫女受到責罵,而不讓父母說孩子。2、讓孩子和父母疏遠由於年輕夫婦要忙於工作,孩子出生以來就一直住在老人身邊,孩子每天能看到父母的時間只有晚上父母下班星期六休息的時候。
  • 老人帶孩子煩惱多,對孩子的好處卻很珍貴,隔代不養育也不隔離愛
    隔代養育飽受詬病,但是很多家庭卻又不得不接受這樣的安排。老齡科研中心調查顯示,我國有66%以上的老人幫子女照顧孩子,2歲半以前的孩子,主要由老人照顧的高達70%。很多朋友享受著父母幫帶孩子帶來的便利,卻不時吐槽隔代養育給自己帶來的苦惱。隔代養育是逃不開的現實,到底是好是壞,父母心裡要有一桿秤。
  • 老人要不要給兒女帶娃?隔代撫養很糟心,現在流行「隔代幫忙」
    很多寶媽因為工作、經濟等各種原因無法獨自照顧孩子,以至於老人幫忙帶孫子孫女,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為兒女帶孩子不是老人必須做的事,但是心疼兒孫的老人往往無法推脫,不忍心看著小家庭陷入困境。因此,在有了寶寶以後,父母與小夫妻好好溝通一下,交換雙方意見,包括如何照顧月子、如何帶孩子、帶到幾歲都提前商量。
  • 隔代教育孩子到底好不好?日本人的做法,值得老人借鑑
    文/可馨育兒 有老人帶孩子是咱中國國情的普遍現象,大部分老人只要有這個能力,也是非常願意帶孫子孫女的,減少自己兒子負擔的同時,又能和孫子孫女在一起,隨著讓老人帶孩子任務的開始,隔代教育問題也會接憧而來,隔代教育對孩子到底好不好,其實,這樣做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 「超努力爺爺奶奶」火了,為孫女提前自學功課,比考研還認真
    因此,大多數年輕的爸爸媽媽一想到「隔代育兒」,就覺得「累感不愛」、頭皮發麻,以至於能自己帶,儘量不麻煩老人帶。可最近走紅的這對爺爺奶奶,卻顛覆了大家對於「隔代育兒」的認知。「超努力爺爺奶奶」火了,為孫女提前自學功課,「比考研還認真」
  • 老人參與帶孩子,作為父母,該如何糾正「隔代教育」出現的弊端?
    即使是父母有很強大的教養能力,但他們也不太願意將孩子全部交給父母,只是父母參與的孩子教育生活中已經成為了一個趨勢。02父母想法中,「隔代教育」會有這些好處隔代教育為什麼會出現呢?03除了正面影響,「隔代教育」也有這些壞處教育孩子,真的有我們所想像的這樣簡單,孩子是一個不確定的個體,他們的成長,每天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和老人過度的接觸,也並不一定能夠讓他們成為一個比較優秀的人,而大部分情況下,很有可能對父母以及孩子產生這些影響。
  • 隔代養育弊端多?隔代養育有益3代人,年輕的父母都該看一看
    如果父母不能全職照顧孩子,那麼最適合照顧孩子的人應該是家裡的長輩。但是面對隔代教育,一直非常有爭議:一方面,年輕人的工作忙碌,需要老人幫忙照顧孩子,才能有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另一方面,老人照顧孩子的弊端,也常讓媽媽們吐槽並抱怨,「老人育兒觀念落後,不懂得科學餵養」、「老人不注意衛生,讓孩子穿開襠褲、接觸到細菌」、「總擔心孩子著涼,給孩子穿太多衣服」。
  • 隔代養育弊端多?隔代養育有益三代人,年輕的父母都該看一看
    但是面對隔代教育,一直非常有爭議:一方面,年輕人的工作忙碌,需要老人幫忙照顧孩子,才能有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另一方面,老人照顧孩子的弊端,也常讓媽媽們吐槽並抱怨,「老人育兒觀念落後,不懂得科學餵養」、「老人不注意衛生,讓孩子穿開襠褲、接觸到細菌」、「總擔心孩子著涼,給孩子穿太多衣服」。由於擔心老人的養育方式影響孩子的成長,也加重了一些父母養娃的焦慮。
  • 韶山市隔代家庭教育講座進鄉村
    「我孫女越大越不聽話,還愛頂嘴,真不知該怎麼管?」「兒子責怪我們不會教孫子,說壞毛病都是我們慣出來的,要怎麼教才對呢?」彭輝老師不愧為資深家庭教育講師,開講之前的簡短遊戲活躍了課堂氣氛,接下來的現場調查又調動了爺爺奶奶們聽課的興趣以及參與互動的積極性。
  • 隔代養出的孩子更自私自利?和老人的教育分歧,該如何解決?
    隔代撫養中,經常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孩子犯錯了,年輕父母會嚴厲批評教導,要孩子樹立正誤觀念,而這時,老人就會出言維護,「他還是個孩子,他能懂什麼」,把孩子護在懷裡,哄著說「奶奶給你做好吃的」「姥爺帶你去玩」等等。然而,隔代親並沒有讓孩子親近老人,反而會讓孩子很容易對老人發脾氣,動不動就指揮老人幹這幹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