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養育弊端多?隔代養育有益三代人,年輕的父母都該看一看

2020-12-23 銀花育兒

因為疫情對收入的影響,閨蜜一直計劃著,等孩子上了幼兒園,就找一份工作去,最好是能接送孩子的工作。

孩子8月份送去了幼兒園,經過一個月,孩子適應得不錯,閨蜜也決定去找一份工作,可是現實卻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巴掌。

找了一圈,發現能接送孩子的工作根本找不到,前幾天她決定去做兼職,這樣時間自由,不耽誤接送、照顧孩子。

可是兼職的收入,讓她覺得很失望。一個小時十塊錢,從上午9點,到下午3點,6個小時,也只能賺60塊錢,除了這60塊錢,沒有其它任何保障。

閨蜜說:「如果我有人幫忙照顧孩子,我也可以去上正常班了,起碼社保是能給交上的。」

如果父母不能全職照顧孩子,那麼最適合照顧孩子的人應該是家裡的長輩。但是面對隔代教育,一直非常有爭議:

一方面,年輕人的工作忙碌,需要老人幫忙照顧孩子,才能有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另一方面,老人照顧孩子的弊端,也常讓媽媽們吐槽並抱怨,「老人育兒觀念落後,不懂得科學餵養」、「老人不注意衛生,讓孩子穿開襠褲、接觸到細菌」、「總擔心孩子著涼,給孩子穿太多衣服」。由於擔心老人的養育方式影響孩子的成長,也加重了一些父母養娃的焦慮。

心理學作家朱迪斯哈裡斯在《教育迷思》一書中,用眾多的證據證明,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教養並不能決定孩子的成長,真正具有影響力的是同輩群體以及家庭以外的經驗。

而那些過分誇大隔代養育弊端的「專家」,是在販賣焦慮。所以今天我來說一說隔代養育的好處。

隔代育兒的好處

1.孩子的成長環境會更有安全感

一個人同時慈愛有加,又能在該嚴肅認真的時候有效管教,還能夠把所有生活細節安排周到,是非常難的。而家庭成員之間因為角色的差異,反而能互相補充。

母親或父親按社會規矩來要求孩子,老人對於第三代更加有耐心,也更加細緻周到,會給予他們更加無私的關愛,對孩子的喜怒哀樂會直接滿足和回應,孩子會處於一個充滿愛的氛圍中,這給孩子提供了安全感和支持,能幫他們渡過童年一些不好的經歷。

牛津大學安.布坎南教授的一份研究也表明:和老人關係比較親近的孩子,在情感和行為方面的問題都會較少,並且更善於面對生活中創傷性的事件。例如,父母離異或者學校的霸凌。

2.解決了年輕人的後顧之憂

把孩子交給自己的父母照顧,年輕人父母會更加放心。老人在帶孩子方面有豐富的經驗,能把孩子照顧得很好。

而年輕的父母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工作,為家庭創造更豐富的經濟條件。

3.讓孩子傳承家庭教育的美德

老人身上有很多傳統美德,比如勤儉、節約、細心、包容等,我家爺爺奶奶就是具有傳統美德的老人。

我家孩子很喜歡玩水,經常會把盆裡放滿一盆,再倒掉,她覺得很好玩。

爺爺奶奶過來後,把洗澡的水用來洗衣服,洗衣服用的水用來衝廁所,孩子也是看在眼裡,有次我洗臉,水流開得大,孩子直接批評我說:「媽媽,你太浪費水了」,然後就幫我把水龍頭關小了。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繼承了中國家庭教育的美德,因為跟祖輩親近,也懂得尊重別的老人。

4.為老人的退休生活帶來了快樂

我們鄰居張阿姨老兩口,退休後一直幫兒子帶孫子、孫女。

原本張阿姨老伴從工作崗位退休後還有不適,沉默寡言,常常自己發呆。可是自從帶孩子後,生活忙碌又充實。

也有研究證明,看著孩子長大的老人的平均壽命會延長5年,老人更快樂,也能更長壽。

雖然老人帶孩子有很多好處,對一家三代都有利,但是我不贊成將孩子全權交給老人來撫養,尤其是3歲前的孩子,這個階段是孩子建立安全依戀的關鍵期,如果父母與孩子沒有依戀,會影響親子關係,也會影響以後的教育。

因此,最理想的狀態是老人幫忙照看,父母主動、積極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來,負責孩子的教育。

老人也不易,理解萬歲!

據國家衛健委統計,我國現有隨遷老人近1800萬,佔全國2.47億流動人口的7.2%,其中專程去照顧晚輩的比例高達43%。

帶孩子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差事,對於精神和體力都是考驗。按理說,老人退休後應該享受較為清閒自在的生活,但老人出於對子女的愛和體諒,願意繼續發揮餘熱,照顧孫輩。

如果老人是到其它城市幫子女帶孩子,對老人來說就更不容易了。他們通常會很難將子女的家真正當成自己的家,會沒有歸屬感;同時還要努力適應新環境;老人不僅要背井離鄉,有可能還要分隔兩地,體會著沒有彼此陪伴的孤獨。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因此,當我們和父母有分歧,在溝通時要考慮到父母的感受,不要抱怨、指責,小事上不計較,原則性的問題要堅持,並用和諧的方式溝通。

有一位心理學家曾經說:「孩子來自另一個世界,而老人即將要去另一個世界了,兩者都與另一個世界相近,在這一點上是相同的。」

作為年輕人來說,有老人幫忙照看孩子是有福氣的,有老人照看的孩子是幸福的,有孩子陪伴的老人是快樂的。

但隔代養育的過程中需要溝通和技巧,額外的愛不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只要方法得當,我們的家會更加溫暖、快樂、幸福!

高級育兒師,關注母嬰健康和0-10歲孩子的養育和教育,獲取更多育兒資訊,歡迎關注銀花育兒!

相關焦點

  • 隔代養育弊端多?隔代養育有益3代人,年輕的父母都該看一看
    如果父母不能全職照顧孩子,那麼最適合照顧孩子的人應該是家裡的長輩。但是面對隔代教育,一直非常有爭議:一方面,年輕人的工作忙碌,需要老人幫忙照顧孩子,才能有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另一方面,老人照顧孩子的弊端,也常讓媽媽們吐槽並抱怨,「老人育兒觀念落後,不懂得科學餵養」、「老人不注意衛生,讓孩子穿開襠褲、接觸到細菌」、「總擔心孩子著涼,給孩子穿太多衣服」。
  • 隔代養育有利有弊,年輕父母如何應對隔代養育差異?
    導語:知道自己帶娃最好,但回歸現實,絕大多數年輕父母都不可避免,需要老人幫忙帶孩子。老人帶孩子是現在社會普遍現象。寫此文只是想探討一下隔代養育利與弊,希望幫助那些不得已把孩子交給老人的父母,以此減少一些焦慮。育兒不僅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科學。
  • 《隔代養育》:用祖輩智慧,化解「三代同堂」難題
    「隔代養育」已經成為普遍的社會現象。根據統計,80%的中國老人在不同程度地參與到養育第三代過程中。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中,祖輩和兒女輩、孫輩與親家的衝突並不鮮見。論壇現場。10月25日,上海家長學校重陽節主題活動暨「隔代養育智慧叢書」新書發布會在上海開放大學舉辦,叢書共分為五冊,從隔代養育的理念與方法、祖輩的心理健康、祖孫三代關係的處理等五個角度出發,闡述祖輩參與隔代養育的價值,分析隔代養育中存在的問題;這套叢書,也是國內第一套多學科、多視角、多層面研究並指導祖輩養育的通俗讀物。
  • 《隔代養育》:用祖輩智慧,化解「三代同堂」難題
    隔代養育」已經成為普遍的社會現象。根據統計,80%的中國老人在不同程度地參與到養育第三代過程中。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中,祖輩和兒女輩、孫輩與親家的衝突並不鮮見。」新書發布會在上海開放大學舉辦,叢書共分為五冊,從隔代養育的理念與方法、祖輩的心理健康、祖孫三代關係的處理等五個角度出發,闡述祖輩參與隔代養育的價值,分析隔代養育中存在的問題;這套叢書,也是國內第一套多學科、多視角、多層面研究並指導祖輩養育的通俗讀物。
  • 孩子養育中祖輩只能當配角 隔代養育智慧還有哪些?
    「書中明確提出:孩子養育中祖輩只能當配角。」上海開放大學副校長王伯軍在今天舉行的上海家長學校重陽節主題活動暨「隔代養育智慧叢書」新書發布會上說。隔代親是我國傳統文化在家庭生活中的生動體現,祖輩參與第三代養育是我國家庭教育的一大特色與亮點,全國有80%的老人在不同程度參與養育第三代。年輕的父母,承擔著很大的工作和生活壓力。工作之餘養育下一代已經相當不易。
  • 隔代養育,真的毀孩子一生嗎?
    弊端三:影響孩子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阻礙個性發展而絕大部分「隔代養育」的問題主要是,孩子出生的頭幾年,新手爸媽沒有主動承擔起孩子吃喝拉撒睡的任務,一方面可能工作繁忙,一方面可能父母雙方離異。每當你要跟老人提意見時,多設身處地為老人想,心存感激地去溝通,那麼你的口氣和方式都會不大一樣,效果也會更好。
  • 「智慧祖輩」分享隔代養育三個錦囊
    圖說:「智慧祖輩」分享隔代養育經驗 來源/主辦方提供上海家長學校重陽節主題活動暨「隔代養育智慧叢書」新書發布會,昨天在上海開放大學舉行。上海開大副校長王伯軍說,積極開展「建設和美家庭、培育智慧父母、推廣科學育兒、提升隔代養育」等各項活動,這是為了讓廣大祖輩在家庭中都能成為智慧的長者,享受天倫之樂,與孫輩共度幸福晚年。「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祖輩在幾十年的生活中積攢了豐富的人生經驗,每一位祖輩都是一本「書」,這本「書」記載了他們的智慧、人生與家風。
  • 隔代養育如何乘風破浪?影響3代人,國寶級兒童心理大師給出答案
    、三歲半到五歲左右、三代同堂。今天我們主要講講有關三代同堂的部分,我從中找到了隔代養育乘風破浪的答案。 二、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毫無拘束的三代同堂平井信義老爺爺家三代同堂,三個子女結婚,生子,算起來這個大家庭至少有16口人。這麼多人住在一起,還能和睦相處,毫無拘束感?
  • 「父親養育」和「隔代養育」
    本次我們的共讀內容是《父親養育》和《隔代養育》。 大家都知道,「養孩子是媽媽的事」是我們許多人心底根深蒂固的觀念,但近代心理學的大量研究提醒著我們一件事情:爸爸對孩子的自我形象、自我價值感的影響,比媽媽更大。也就是說決定孩子未來「夠不夠自信?覺得自己夠不夠好?」的人,更多的是爸爸。 那麼,為什麼今天爸爸在育兒生活中常常缺席呢?
  • 隔代帶娃的痛點在哪?國內首套多學科多視角祖輩養育叢書送上錦囊
    曾有調查顯示,國內76.7%受訪者表示年輕父母工作壓力大,沒有精力和時間照顧孩子;32.0%受訪者指出社會缺乏對年輕父母的幫助機制,孩子只能交給老人。隔代養育這一特殊卻又常見的現象,存在哪些痛點?面對從中衍生出的親子互動話題,有何妙計錦囊?日前,「隔代養育智慧叢書」分五冊,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遠東出版社出版,圍繞教育學、心理學、家庭人際關係學、家庭生態學和家庭幸福學等層面探討,是全國第一套多學科、多視角、多層面研究並指導祖輩養育的通俗讀物。
  • 「隔代養育」到底是被誰妖魔化了?婆婆,媽媽,還是專家?
    寫了一篇,很多大段大段的留言,很多人看哭了!說實話作為孩子媽媽,作者有些吃驚,從什麼時候,美好的隔代養育竟然變成了大家心口的痛?原生家庭的罪,父母養育不當的罪,讓很多年輕的父母膽戰心驚,焦慮不安!而「隔代養育的罪」,也把爺爺奶奶拖下了水,對孫子的愛,也變得戰戰兢兢!
  • 0~3歲寶寶,隔代養育的困惑如何解決?
    0~3歲寶寶,隔代養育的困惑如何解決?日本心理大師,60多歲爺爺級別的平井信義提出了他的解決辦法,一起來看看吧。目前我們很多家庭的情況,爸爸媽媽要上班。那麼,養孩子的話,有可能是爺爺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幫忙養育孩子。
  • 隔代教育總遭吐槽?學會「規則驅使」很有效,解決隔代養育大煩惱
    並且王先生也發現爺爺奶奶對孩子的愛有些過多,由於他的父母年輕的時候一個是單位裡的幹部,一個是中學老師,本都是很有文化的人,他也認為他們能帶好孩子。但是最後都會發現隔代教育的壞處可能會給孩子的未來帶來影響,它所帶來的弊端其實是很難完全規避的。
  • 奶奶超市暴打孫女,隔代「親」還是「虐」,隔代人養育孩子的弊端
    導讀:奶奶超市暴打孫女,隔代「親」還是「虐」,隔代人養育孩子的弊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奶奶超市暴打孫女,隔代「親」還是「虐」,隔代人養育孩子的弊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老人帶孩子煩惱多,對孩子的好處卻很珍貴,隔代不養育也不隔離愛
    隔代養育飽受詬病,但是很多家庭卻又不得不接受這樣的安排。老齡科研中心調查顯示,我國有66%以上的老人幫子女照顧孩子,2歲半以前的孩子,主要由老人照顧的高達70%。很多朋友享受著父母幫帶孩子帶來的便利,卻不時吐槽隔代養育給自己帶來的苦惱。隔代養育是逃不開的現實,到底是好是壞,父母心裡要有一桿秤。
  • 三歲女兒不聽話,外公動手把媽媽打了:隔代養育真的是洪水猛獸嗎?
    讓人感慨老人寵愛孩子的同時,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又一次擺上了臺面: 隔代養育究竟可不可取? 汙名化的隔代養育 「由於西方隔代汙名化以後,我們覺得老人都是有問題的,帶孩子都是錯的。」
  • 隔代養育問題多,還總激化「婆媳矛盾」?一家人各司其職是關鍵
    許多父母覺得迫於生計,不得不將孩子丟給長輩,外出工作也是無可奈何。他們以為,這種隔代養育頂多會讓孩子跟自己不親近,殊不知還有可能會造成更大的負面作用,甚至會激化婆媳矛盾。閨蜜小美的工作非常忙,經常顧不得自己三歲的女兒,只能將孩子交給婆婆照顧。寶寶在婆婆家生活,母女二人經常一個星期才能夠見一次,有時候可以感覺到孩子對自己親近,但是大部分的時候可能都感覺不到寶貝喜歡自己。
  • 隔代育兒:學會與父母和解
    讓隔代照料更能發揮替代性功效,緩解成年子女的壓力,降低育兒成本,對家庭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請好好愛那個幫你帶孩子的人。隔代撫養不如隔代幫忙曾接待過一位來訪者,她講述的家庭紛爭讓我記憶深刻。老人的孫子三歲了,從十個月時就由她和老伴照看。最近,她給孫子選了一家離家很近的幼兒園,當她告訴兒子時,卻遭到了反對。兒子找了家私立幼兒園,離家有一段路程。
  • 隔代育兒:學會與父母和解
    讓隔代照料更能發揮替代性功效,緩解成年子女的壓力,降低育兒成本,對家庭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請好好愛那個幫你帶孩子的人。隔代撫養不如隔代幫忙曾接待過一位來訪者,她講述的家庭紛爭讓我記憶深刻。老人的孫子三歲了,從十個月時就由她和老伴照看。
  • 身為"周末父母"還嫌老人沒帶好娃?隔代養育需要被正確對待
    每次提到隔代養育,大家都是說老人溺愛孩子,卻從未想過為人父母在養育孩子方面的缺失。甚至寶寶六個月以後,在小區裡遛娃的大部分都是老人。隔代養育是一個無法迴避的現象,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有很多。1 年輕人要上班掙錢養家,無法帶孩子。尤其是在正規單位上班的父母,產假結束,就需要馬上回到工作崗位,自然需要家裡有老人幫忙帶娃。2 媽媽心疼女兒帶娃辛苦,主動要求幫忙帶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