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養育中祖輩只能當配角 隔代養育智慧還有哪些?
此時,祖輩出手相助,為年輕的父母分擔教養壓力,成為了許多祖輩的共同選擇。為了尋找智慧的祖輩,2019年12月24日,上海開放大學、上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通過「育孫寶」微信公眾號向全國來疼發起「祖輩參與養育第三代的故事」徵文活動。活動吸引了很多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參與,通過自己的經歷,分享自己轉變教育觀念,促進孫輩健康成長的體會。
-
《隔代養育》:用祖輩智慧,化解「三代同堂」難題
「隔代養育」已經成為普遍的社會現象。根據統計,80%的中國老人在不同程度地參與到養育第三代過程中。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中,祖輩和兒女輩、孫輩與親家的衝突並不鮮見。論壇現場。10月25日,上海家長學校重陽節主題活動暨「隔代養育智慧叢書」新書發布會在上海開放大學舉辦,叢書共分為五冊,從隔代養育的理念與方法、祖輩的心理健康、祖孫三代關係的處理等五個角度出發,闡述祖輩參與隔代養育的價值,分析隔代養育中存在的問題;這套叢書,也是國內第一套多學科、多視角、多層面研究並指導祖輩養育的通俗讀物。
-
《隔代養育》:用祖輩智慧,化解「三代同堂」難題
隔代養育」已經成為普遍的社會現象。根據統計,80%的中國老人在不同程度地參與到養育第三代過程中。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中,祖輩和兒女輩、孫輩與親家的衝突並不鮮見。」新書發布會在上海開放大學舉辦,叢書共分為五冊,從隔代養育的理念與方法、祖輩的心理健康、祖孫三代關係的處理等五個角度出發,闡述祖輩參與隔代養育的價值,分析隔代養育中存在的問題;這套叢書,也是國內第一套多學科、多視角、多層面研究並指導祖輩養育的通俗讀物。
-
隔代帶娃的痛點在哪?國內首套多學科多視角祖輩養育叢書送上錦囊
隔代養育這一特殊卻又常見的現象,存在哪些痛點?面對從中衍生出的親子互動話題,有何妙計錦囊?日前,「隔代養育智慧叢書」分五冊,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遠東出版社出版,圍繞教育學、心理學、家庭人際關係學、家庭生態學和家庭幸福學等層面探討,是全國第一套多學科、多視角、多層面研究並指導祖輩養育的通俗讀物。
-
這個重陽節,是時候討論「尷尬」的隔代教育
10月25日是重陽節,70多歲的張老伯,花了近三小時從上海金山區輾轉趕到上海開放大學,來「隔代養育智慧叢書」發布會現場「取取經」。隔代教育,大家並不陌生。「隔代養育智慧叢書」分五冊,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遠東出版社出版,圍繞教育學、心理學、家庭人際關係學、家庭生態學和家庭幸福學等不同層面探討,是全國第一套多學科、多視角、多層面研究並指導祖輩養育的通俗讀物,叢書從隔代養育的理念與方法、祖輩在隔代養育過程中的角色定位、祖輩的心理健康、祖孫三代關係的處理、祖輩參與養育的樂趣這五個角度出發,闡述祖輩參與隔代養育的獨特價值,分析隔代養育中存在的問題
-
聚焦隔代教養問題 上海長寧區首開「祖輩家長課堂」
隨著社會發展、家庭規模縮小、年輕父母工作壓力加大,隔代教養已經成為中國城市的社會性趨勢。上海市長寧區首次開設了「祖輩家長課堂」,探索兒童科學教養模式,處理隔代教養和親輩教養矛盾等方面的需求,有效地推動和諧家庭的建設。
-
【日記星球】外婆日記 (第110篇)隔代養育老人要先行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上海 晴今天下午,趁著宥達達睡覺,在阿基米德電臺收聽《祖孫三代的新關係》,這是上海遠東出版社出版的「隔代養育智慧叢書」之一。內容涵蓋隔代養育的理念與方法、親子教育與祖輩教育的合力形成、祖輩的終身學習、祖孫三代關係的處理、隔代養育的趣味故事等
-
隔代養育,真的毀孩子一生嗎?
從學區房、工作、孩子教育,再到婚姻家庭、婆媳關係,甚至是隔代養育,這部劇可真是相當現實了!祖輩的一些教育理念比較落後,對寶寶心理發展的特點缺乏正確的認知。比如,茜茜的奶奶思想還停留在她那個年代 —「地主家的大小姐只需要等待嫁個好人」。
-
百萬家庭迎創建 | 學隔代教育之道 做智慧祖輩家長
百萬家庭迎創建 | 學隔代教育之道 做智慧祖輩家長 2020-09-08 15: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99%祖輩沒有學習過兒童教育的知識,隔代教育到底好不好?
中國是國際上少數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國家。 據相關研究,95%以上父母是沒有學習過兒童教育的知識,99%的祖輩沒有學習過兒童教育的知識。隔代教育的類型01、完全隔代教育 孩子與父母長期分離,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完全由祖輩承擔。
-
孫雲曉:父母為主、祖輩適當參與的兒童養育方式利於家庭發展
非常高興參加搜狐的養育大會,名稱很短,但切中要害。沒有「養」就沒有「育」,養育必須是緊密的聯繫在一起。我今天講一個比較微觀的問題,就是兒童養育過程中的祖輩參與問題,隔代養育的問題。現在兒童養育受到越來越高度的重視,生二胎成為時尚。我認為生一個二孩、二寶,勝過請個家庭老師。但是問題就來了,孩子這麼重要,誰來養育?
-
老人帶孩子煩惱多,對孩子的好處卻很珍貴,隔代不養育也不隔離愛
隔代養育飽受詬病,但是很多家庭卻又不得不接受這樣的安排。老齡科研中心調查顯示,我國有66%以上的老人幫子女照顧孩子,2歲半以前的孩子,主要由老人照顧的高達70%。很多朋友享受著父母幫帶孩子帶來的便利,卻不時吐槽隔代養育給自己帶來的苦惱。隔代養育是逃不開的現實,到底是好是壞,父母心裡要有一桿秤。
-
三歲女兒不聽話,外公動手把媽媽打了:隔代養育真的是洪水猛獸嗎?
讓人感慨老人寵愛孩子的同時,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又一次擺上了臺面: 隔代養育究竟可不可取? 汙名化的隔代養育 「由於西方隔代汙名化以後,我們覺得老人都是有問題的,帶孩子都是錯的。」
-
隔代養育弊端多?隔代養育有益三代人,年輕的父母都該看一看
一個小時十塊錢,從上午9點,到下午3點,6個小時,也只能賺60塊錢,除了這60塊錢,沒有其它任何保障。閨蜜說:「如果我有人幫忙照顧孩子,我也可以去上正常班了,起碼社保是能給交上的。」如果父母不能全職照顧孩子,那麼最適合照顧孩子的人應該是家裡的長輩。
-
東湧一周簡訊│本期主題:就業、教育、隔代養育
本次培訓邀請全國婦聯特聘家庭教育專家、暨南大學兒童創新研究所研究員哈英敏進行授課,以小組磋商、案例分析、交流分享的形式開展。為引導家長及看護人更新教養觀念,特別是針對隔代養育的普遍現象, 8月6日上午,由南沙區婦聯主辦的「和家庭、重家教、正家風」家庭教育系列活動,在魚窩頭村委員會開展,共吸引了約60名居民參加。
-
隔代養育的煩惱到底如何破?
兩代人思想觀念上存在差異實屬正常,可是要用不同的育兒方式養育同一個孩子,日積月累的矛盾終有爆發的一日,相信每個有孩子的家庭都有細數不清的無奈。在我國,隔代育兒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在《中國城市家庭教養中的祖輩參與問題調查報告》數據顯示,有近八成的家庭,是祖輩參與教養的。其中幼兒園前為77.7%,幼兒園期間是72.9%,到小學階段仍佔60.1%,農村祖輩教育更是高達90%以上。
-
父母缺位、祖輩越位!「錯位」的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傷害究竟有多深
這樣一條新聞,表面看著好笑,但蘊含其中的關於隔代教育的辛酸,卻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會懂!隔代教育:看不慣又離不開?但是,由於父母和祖輩之間的年齡差距,關於孩子教育的種種分歧也隨之而來——而教育觀念的不同,甚至會進一步激化家庭矛盾。很多寶媽無論如何都無法忍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孩子「過時」的教育方式,甚至開始糾結要不要放棄工作回歸家庭,但在沉重的經濟壓力面前,往往一切只能妥協。
-
隔代教育的三大現狀 祖輩父輩都要關注的問題
隔代教育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一種常態,而根據實際情況表示,隔代教育中也是有利有弊的。現在,隔代教育的現狀大致可以分為三點,無論是祖輩或是父輩,都應該及時關注。隨著時代、社會的變化以及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現在的新晉年輕爸媽們在寶寶誕生之後很快就要恢復到從前的工作狀態。
-
隔代教育,就真的一無是處嗎?網友:未必!
離異、單親、隔代,這三個詞撞到一起,大都是和不良少年有關係的。然而,因為龔民外公外婆的優良教育,即使是隔代教育,是單親家庭,這個孩子仍然得到了很好的培養教育。從小跟著外公外婆長大的龔民,在他們有意識地培養下。
-
隔代養育之痛:兩代人的育兒隔閡,你們這樣做,大家皆大歡喜
說起隔代養育,大部分人會想到留守兒童,也就是長時間與父母分離,不得不與奶奶姥姥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但今天我想說的隔代養育,可能更為普遍。小A的煩惱朋友小A和媽媽經常因為如何教育孩子產生分歧。比如小A認為,應該讓孩子少吃零食多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