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你們家裡用的鍋,會經常換嗎?反正在我們家,只要鍋不漏就能一直用。但我這觀念,在一次採訪後,就徹底改變了。
11月13號,我接到了一個採訪任務,去邢臺三廈鑄鐵有限公司,探索那裡的創新密碼。
邢臺三廈鑄鐵有限公司產品展示大廳。
鍋,在國外可是快消品,就是我到了三廈鑄鐵後首先被顛覆的認知。
第二個讓我驚訝的事情是,三廈鑄鐵展廳裡擺放的鍋,多數是我從來沒見過的,顏色有赤、橙、黃、綠、青、藍、紫,鍋蓋把手更是各種形狀,鍋底也並不局限於圓形。
不過,最讓我驚訝的則是,這家1999年在一個小縣城(邢臺市隆堯縣)成立的企業,如今已經是中國鑄鐵搪瓷行業標準制定者,出口額連續多年全國第一、產品在北美市場佔比50%、歐洲市場佔比40%……也就是說,光是美國,就有一半家庭所用的鍋產自這裡。
它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為了弄清楚這裡頭的奧秘,我緊追著總經理張軍祥不放,張經理的回答也特別樸實:「就是了解消費者的需求,然後盡全力去滿足。」
得益於企業創始人有外貿的從業經歷,再加上鑄鐵行業在邢臺市隆堯縣很常見,技術門檻也不高,所以公司剛成立時,就把目光放在了國際鍋具市場上。
出國一考察,他們對鍋是快消品的實際也感到驚訝,於是迅速轉變思想,加大技術研發上的投入,不斷優化創新設計。
許豔豔採訪三廈鑄鐵有限公司設計研發部經理。
具體是怎麼做的呢?
張軍祥舉了一個例子,為了實現產品在高溫時0有害物質析出,三廈鑄鐵沒有把賺來的錢投入到擴大再生產上,而是斥資100萬元買了一臺質譜儀,對產品進行檢測、改進、再檢測、再改進,就是從消費者的健康考慮,把產品安全放在首位。
就是這樣一次次在細節上的精益求精,在技術上的傾力投入,在設計上的推陳出新,對消費者的用情用心,三廈鑄鐵達到如今的行業地位也就不足為奇了。相信這樣的企業,未來在轉戰國內市場後也會有不俗表現。
邢臺三廈鑄鐵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採訪結束後,我也考慮我們家是不是應該換口鍋了。在當前這樣一個消費升級的時代,老百姓願意為優質產品買單,願意為優質服務買單,買單這樣簡單的舉動就是對一家優質企業最直接的認可和鼓勵。在當前構建「雙循環」新格局的推進下,「十四五」期間的中國消費市場無疑將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消費升級趨勢明顯。消費者一次次的購買行為背後,定會催生出更多立足技術創新、設計多元、回應消費者需求的企業,它們必將在新的市場格局中綻放光芒!
來源丨長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