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防長公布在東南亞建軍事基地計劃 專家:加劇中英緊張關係

2020-12-27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資料圖:英國國防大臣 加文·威廉姆森(Gavin Alexander Williamson)。(拖拽圖片可查看大圖)

(參考消息網1月2日報導)港媒稱,英國《星期日電訊報(The Sunday Telegraph)》援引英國國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Gavin Williamson)的採訪報導稱,英國計劃在加勒比和東南亞建立兩個新的軍事基地。分析人士警告說,英國計劃在東南亞建新的軍事基地,可能會使該地區的戰略形勢進一步複雜化。目前,該地區已經海上爭端問題不斷,同時也是中美之間的地緣政治對抗的前沿。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月1日報導稱,本周,英國國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在接受英國《星期日電訊報》採訪時公布了這一計劃,新的東南亞軍事基地的候選地點包括新加坡和汶萊。

專家認為,如果進展順利,此舉可能給中國及其亞洲鄰國的關係蒙上陰影,如果未來一艘英國軍艦靠近南海屬於中國的島嶼,那麼會進一步加劇中英之間的緊張關係。2018年8月31日,英國「海神之子」號船塢登陸艦(HMS Albion L14)未經中國政府允許,擅自進入了中國西沙群島的領海,中國海軍依法對英國這艘軍艦實施了查證識別,並且予以警告驅離。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研究所教授許利平說:「這顯然是針對中國炫耀武力的姿態,顯示了區域外大國意欲密切參與南海爭端。」

威廉姆森說,英國將在「幾年內」開設兩個新的軍事基地,其中一個在加勒比海,並稱這將幫助英國在脫歐後重新成為「真正的全球參與者」。《星期日電訊報》報導援引他的話說:「這是我們國家自二戰結束以來最重要的時刻,我們可以以不同的方式重塑自己,我們實際上可以在世界舞臺上發揮世界期待我們發揮的作用。」報導稱,此舉標誌英國從上世紀60年代撤出東南亞和波斯灣軍事基地的政策發生了轉變。

上海政法學院的專家倪樂雄也說,該計劃進一步證明,英國和其他美國重要盟友正在調整步伐,與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在中國問題上的強硬立場日趨保持一致。他還說:「華盛頓會感到高興。」許利平也認為,華盛頓應該會支持英國在該地區建立軍事基地的計劃。

報導還稱,中國專家同時質疑海軍基地計劃的可行性。倪樂雄說,儘管英國雄心勃勃,希望恢復其作為全球大國的往日榮光,但在多年來一直在與預算短缺問題作鬥爭以保持強大的軍事威懾力的情況下,英國能否承擔得起建設更多海外基地的計劃仍有待觀察。儘管2018年英國軍費開支有所增加,但自冷戰結束以來,英國軍隊縮減了大約一半。另外,此舉在英國也遭到批評,包括工黨議員盧克·波拉德(Luke Pollard),他在推特上對威廉姆森的計劃提出了質疑。他問道:「這方面的預算在哪裡?哪些預算將被削減以支付這些擴張?」(編譯/王惜夢)

相關焦點

  • 習近平將訪英 英國期待開啟中英關係「黃金時代」
    英國和中國都希望習近平此次訪英為兩國的互惠互利奠定基礎。在英格蘭北部的重建項目上——包括HS2高速鐵路的總值118億英鎊的合同——英國正在尋求中國的投資。 FT稱,英中兩國的溫馨關係與美中之間的謹慎關係形成對比,標誌著倫敦和華盛頓在外交政策的一個重大問題上分道揚鑣。上月習近平訪美之旅在一定程度上被網絡間諜和南中國海戰略競爭等問題定調。
  • 建軍事基地囤積兵力,臺軍強化臺灣東部地區防禦
    因此,臺灣當局近年來強化東部防禦兵力及軍事設施的建設,重點建造抗炸力強的地下基地、向東部快速移動的交通線等基礎設施。利用13條鐵路公路西兵東運    目前,臺陸軍在東部只有2個守備旅,即128守備旅駐防花蓮,119守備旅駐防臺東,共約7000人的兵力。如果戰事爆發,2個守備旅顯然無法防守住臺灣島東部300多公裡的防線。
  • 中美防長通話釋放積極信號 美方稱還沒有美防長訪華的消息
    【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郭媛丹】在當前中美關係正面臨建交以來最困難、最複雜的局面之際,6日中美兩國防長通話一個半小時,表示要保持對話溝通,保持穩定,這無疑對外釋放了積極信號。北京時間6日晚間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同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通電話。
  • 中國同英國的關係
    【政治關係】1998年朱鎔基總理與布萊爾首相實現互訪,雙方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建立中英全面夥伴關係。1999年江澤民主席成功訪英,這是中國國家元首對英國的首次國事訪問。2004年5月,溫家寶總理對英進行正式訪問,兩國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建立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同意建立兩國總理年度會晤機制,並確定兩國重點合作領域。
  • 滬倫通因中英政治關係緊張被叫停?外交部回應
    這一良好傳統充分體現了中方對發展中非關係的高度重視,是中非友好歷久彌堅的有力證明。  今年是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0周年,也是落實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的重要一年。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訪非期間,將秉持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真實親誠理念和正確義利觀,同非方深入溝通對接,推動落實習近平主席同非方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和論壇北京峰會成果,推進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弘揚中非傳統友誼,推動雙邊和中非關係實現新的發展。  問:據報導,朝方稱,在美方取消對朝敵視政策前,朝鮮將繼續推進戰略武器開發。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中英關係怎麼了?駐英大使劉曉明:英國變了
    英國議會跨黨派中國小組副主席克利夫頓-布朗爵士、議會跨黨派中國小組副主席洛根、議會上院議員戴維森勳爵、英中貿協榮譽主席沙遜勳爵、沃爾布魯克俱樂部主席帕倫博勳爵、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佩裡、中國英國商會主席毛士真、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中國防務政策專家溫玫雅、皇家三軍防務與安全聯合研究所亞太及中國問題專家溫麗玉等英國政商學界嘉賓以及韓國、寮國駐英大使,歐盟、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墨西哥、阿根廷、緬甸、巴西、
  • BBC問疫情是否影響中英關係 我駐英使館公使回應
    所謂「獨立調查」毫無益處針對是否應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新冠病毒源頭的提問,陳公使表示,病毒起源是嚴肅的科學問題,必須由科學家和醫學專家來回答,不應將之政治化。目前世界各國正在全力以赴抗擊疫情,這個時候談所謂「獨立調查」,既分散精力又分散資源,其政治目的昭然若揭,沒有人會同意,對任何人都沒有任何益處。
  • 【軍事外交論壇】哈格爾的軍事外交「方程式」
    新加坡國立大學黃靖教授評價,「阮晉勇的講話稿很長,裡面有些矛盾之處,說明越南內部存在著矛盾心理。」2012年,時任美國防長帕內塔受越南邀請,重訪前美軍基地越南金蘭灣,越南借美國遏制中國的意圖明顯,也事實上增加了中國的猜疑。平衡術的濫用,讓阮晉勇和哈格爾充滿矛盾。中越關係不好,對美國有利。中國不斷上升的政治和經濟實力,意味著世界比過往任何時候都需要中國。
  • 日本學者:北京對臺軍事威懾加劇,或攻取東沙回應「美臺關係」
    據臺媒報導 知名日本國際關係學者小笠原欣幸近日在《外交家》期刊上撰文表示,北京持續使用「懲罰臺灣」的語言,對臺軍事威懾加劇,不會就這麼算了,它必然是某些行動的先聲,現在必須認真看待解放軍的軍事行動。不過,解放軍目前不太可能登陸臺灣,因為這樣的軍事行動要以小規模傷亡的代價來獲得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北京還有其他選擇,其中之一就是對東沙島施加壓力並直接佔領。解放軍從去年開始頻繁地派出戰機與偵察機巡航臺灣,直到今年秋天,偵察機進入臺灣防空識別區頻率迅速升高,在廣東與浙江沿海的軍事演習亦接連不斷。
  • 參觀黃永勝在老家建131絕密軍事工程,村裡人介紹,可以防原子彈
    隨後,在要對面那座山上建的那山洞也逐漸傳開了,原來是中央在華中地區腹地建造一個隱蔽的堅固的、能防核彈的、又能對全國軍事行動進行有效指揮的總指揮部,難怪村裡人都不知道。由於是時任中央軍委總參謀長黃永勝,於1969年1月31日籤署命令,所以,這個工程的代號為「131絕密軍事工程」。
  • 緊張的中英關係,增加了中國對英國投資的不確定性
    五年前,中英兩國曾經籤署一項協議,將把位於倫敦濱河的35英畝的廢棄區域改造成一個繁華的金融中心。如今,由於英國脫歐和中英關係發生降溫,開發商徐衛平將這裡建造成另一個金絲雀碼頭的願景,看起來像是海市蜃樓。
  • 中國駐英大使:文化交流借鑑將成中英關係一大支柱
    據外交部消息,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5月29日在英國杜倫大學演講,就建立什麼樣的中英關係發表看法。劉曉明表示,中英關係中,彼此的核心利益就是雙方的政策「紅線」,不能被越過。    劉曉明說,今年是中英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40周年。人們在40年前可能無法想像今天兩國各領域交流與合作的密切程度。
  • 日本砸錢鼓勵民間研發軍用技術 或加劇局勢緊張
    3年60億日元經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防衛省打算未來3年為這項軍用技術研發基金提供60億日元(約3.6億元人民幣)經費,計劃把約20億日元經費列入2015財年防衛省預算申請。  這項基金計劃以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模式為藍本,由防衛省公布數個研究課題,向提出最佳方案的大學等機構分配經費,研究成果除用於防衛省裝備品開發外,也可轉為民用。消息人士確認,防衛省眼下提出的研發課題包括用於警戒監視的雷達技術和用於飛機機體的新材料。  在新《防衛計劃大綱》中,日本政府已明確表示,將擴大與大學和研究機構的聯合,積極利用可應用於防衛的「民生技術」。
  • 第七屆中英創業計劃大賽項目決賽交流會在英舉行
    中國日報網3月18日電(信蓮) 當地時間3月15日,第七屆中英創業計劃大賽項目決賽項目交流會在東安格利亞大學諾維奇商學院隆重舉行,由廣州市海歸協會承辦的中國區總決賽前三名獲獎團隊應邀參加,交流會由中央電視臺一套導演及主持人唐穎女士主持。
  • 俄要在古巴建核潛艇基地?俄專家:這是對美退出《中導條約》的回應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俄羅斯可能在古巴建立海軍核潛艇基地」,俄《獨立報》17日以此為題稱,俄海軍總司令葉夫梅諾夫16日啟程,開始對古巴進行為期6天的工作訪問。有俄羅斯專家認為,這是俄對美國退出《中導條約》的回應。報導稱,葉夫梅諾夫將參觀古巴海軍設施和部隊。專家認為,俄海軍總司令此訪將幫助古巴建設海軍,完善其海軍基地設施。
  • 軍事專家:美國所謂「自由航行」違反國際法
    針對有報導稱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將於5日登上「羅斯福」號航母,通過馬來西亞附近的南海,再次宣示美要保障航行自由,中國軍事專家5日指出,美國所謂的「航行自由」,是美國依靠強大的海上軍事力量,對其他國家的主權、管轄權進行挑釁,是違反國際法的。據報導,美國防長卡特日前還重申美國將繼續維護「航行自由」,並要求各方立即停止在南海的開發和軍事化活動。
  • 中國駐英大使:中英關係遭遇困難 責任完全在英方
    中新社倫敦7月31日電 (高天胤 張平)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30日在記者會上表示,中英關係遭遇困難,責任完全在英方。在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於當日就中英關係舉行的線上中外記者會上,劉曉明指出,近來中英關係遭遇一系列困難,面臨嚴峻形勢。中國沒有變,變的是英國。中英關係遭遇困難,責任完全在英方。
  •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中英關係遭遇困難責任在英方 中國沒有變,變的...
    本文轉自【中國駐英大使館】;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就當前中英關係舉行網上中外記者會2020年7月30日,劉曉明大使就當前中英關係在使館舉行網上中外記者會。英國議會跨黨派中國小組副主席克利夫頓-布朗爵士、議會跨黨派中國小組副主席洛根、議會上院議員戴維森勳爵、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佩裡、英中貿協榮譽主席沙遜勳爵、沃爾布魯克俱樂部主席帕倫博勳爵、中國英國商會主席毛士真、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中國防務政策專家溫玫雅、皇家三軍防務與安全聯合研究所亞太及中國問題專家溫麗玉等英國政商學界嘉賓出席。
  • 專家:習近平訪英對中歐發展意義重大
    中外專家及官員認為,此訪不僅會極大推進中英關係,對中歐總體關係發展也將具有重要意義。中國駐比利時大使曲星說,這是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以來又一次歐洲之行,去年他訪問了荷蘭、法國、德國和比利時。這體現出中國對歐洲的戰略具有非常強的連續性。中國希望看到一個聯合、強大、發展的歐洲,同樣歐洲也希望中國進一步改革發展繁榮。
  • 專家視角 | 胡波:南海局勢—脆弱而緊張的和平(2020年9月)
    作者簡介胡波:北京大學海洋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南海局勢進入新一輪動蕩,而新冠疫情以來,部分爭議方和域外國家變得日益焦慮,各種軍事、外交和經濟動作不斷,南海形勢愈發緊張,各大媒體甚至都在談論中美南海戰爭。影響南海局勢的因素究竟有哪些?未來最可能的發展走向是什麼樣的?這些都需要做冷靜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