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者:北京對臺軍事威懾加劇,或攻取東沙回應「美臺關係」

2020-12-19 銳看臺灣

據臺媒報導 知名日本國際關係學者小笠原欣幸近日在《外交家》期刊上撰文表示,北京持續使用「懲罰臺灣」的語言,對臺軍事威懾加劇,不會就這麼算了,它必然是某些行動的先聲,現在必須認真看待解放軍的軍事行動。不過,解放軍目前不太可能登陸臺灣,因為這樣的軍事行動要以小規模傷亡的代價來獲得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北京還有其他選擇,其中之一就是對東沙島施加壓力並直接佔領。

解放軍從去年開始頻繁地派出戰機與偵察機巡航臺灣,直到今年秋天,偵察機進入臺灣防空識別區頻率迅速升高,在廣東與浙江沿海的軍事演習亦接連不斷。外界對解放軍的連續的軍事動作有各種研判,其中包括佔領東沙島。此一推測久久未見實現,可能與美國總統大選有關,現在大選結束,拜登也即將在1月20日宣誓就職,解放軍攻取東沙島行動可能就在拜登上任後展開,成為拜登總統任上首個臺海危機。

解放軍空軍與海軍巡弋臺海周邊曾在2019年達到高峰,後來受制於疫情,解放軍相關軍事行動有所緊縮。疫情全球大流行加劇美中關係緊張,又逢美國總統大選,外界不少分析都認為美方可能挑起南海或臺海軍事衝突,但終究北京有足夠戰略定力,未給川普機會挑起戰端。

這幾個月來解放軍連續軍事演習,顯示北京已做好決定,不論是誰當選總統,這段時間美臺關係的走向必須有所回應。既然美國大選顧慮已消除,該是付諸行動的時候了。

外界最早判斷解放軍可能佔領東沙島的是日本共同社在5月發出的獨家報導,當時分析認為這是個有限的軍事行動,對美國有震撼的作用,對臺灣也有教訓的效果,戰事時間短、規模小,不至於擴大為高強度衝突,國際上的影響比較容易處理。

相關焦點

  • 日學者預測:北京「懲罰臺灣」不會就此算了,或攻取東沙強化威懾
    據臺媒報導 知名日本國際關係學者小笠原欣幸近日在《外交家》期刊上撰文表示,北京持續使用「懲罰臺灣」的語言,對臺軍事威懾加劇,不會就這麼算了,它必然是某些行動的先聲,現在必須認真看待解放軍的軍事行動。不過,解放軍目前不太可能登陸臺灣,因為這樣的軍事行動要以小規模傷亡的代價來獲得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北京還有其他選擇,其中之一就是對東沙島施加壓力並直接佔領。解放軍從去年開始頻繁地派出戰機與偵察機巡航臺灣,直到今年秋天,偵察機進入臺灣防空識別區頻率迅速升高,在廣東與浙江沿海的軍事演習亦接連不斷。
  • 拜登上任解放軍就攻東沙島?這是日本學者寫的「劇本」
    這回是日本學者寫的「劇本」  【兩岸快評第1098期】  當地時間12月14日,美國選舉人團共538位選舉人按照各州選舉結果投下選舉人票,確認民主黨人拜登贏得美國大選,成為下屆美國總統。拜登即將在明年1月20日宣誓就職。隨著就職日期不斷臨近,對於拜登時代兩岸關係及臺海局勢變化,各方均有不少猜測。
  • 拜登上任,解放軍就攻東沙島?這回是日本學者寫的「劇本」
    報導稱,最早判斷解放軍可能佔領東沙島的是日本共同社,該媒體在今年5月發出獨家報導,稱這將是一場有限的軍事行動,對美國有震撼作用,對臺灣也有教訓效果,戰事時間短、規模小,不至於擴大為高強度衝突,國際上的影響比較容易處理。這一報導過後雖然引發各界關注,但所謂東沙演習、攻佔東沙等情況並未出現。
  • 2020年解放軍攻臺?兩岸「主戰場」已經轉移!
    ,但由於美國國會已經通過的「國防授權法」已經在相當程度上深化了美臺軍事交流,所以雙方已不再將這一國防工業會議作為「高層對話」的主要平臺。他也強調,新書的重點不在2020,而是為提醒美臺讀者,臺灣目前面臨的真實威脅。所以,並非易思安有「機密消息」確定解放軍會在2020年攻臺,而是為了美臺進一步提升安全防務合作關係製造輿論,同時渲染臺海緊張局勢,好為接下來新一波的美國對臺軍售造勢。
  • 媒體:島內臆測解放軍會拿下東沙群島 為何如此不安?
    那就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美國頻頻派出高官訪臺以及加大對臺軍售力度,使得外界產生了大陸有可能會採取有限度的軍事行動來報復蔡英文當局的猜測。而在島內一些分析人士看來,大陸最有可能採取的軍事動作,不是武力拿下金門、馬祖與澎湖列島,更不是直接拿下臺灣本島,而是一舉拿下東沙群島。
  • 臺媒稱大陸攻東沙有一箭三雕之效:教訓臺灣、警告美國、推進統一
    據臺媒報導 美國大選結束,拜登也即將在1月20日宣誓就職,解放軍攻取東沙島行動可能就在拜登上任後展開,成為拜登總統任上首個臺海危機。東沙與大陸距離300多公裡,與臺灣及菲律賓各距400多公裡,如果從近幾個月大陸軍機巡航臺灣路線來看,除了少數幾次短暫穿越「海峽中線」外,絕大部分都是以偵察機進入臺灣西南海域的防空識別區後,再折返廣東,航線位置大約都在東沙島與臺灣連線的中間地帶。
  • 日專家:解放軍直接奪取東沙沒懸念,登陸臺灣島不太可能
    日本專家於近日表示,解放軍不可能直接登陸臺灣島,但極大可能會對東沙群島進行施壓並佔領東沙群島。在臺海局勢發生變化的同時,南海局勢也在同一時間發生變化,美海軍不斷派遣軍機軍艦在南海挑事,並在南海舉行雙航母軍事演習。對於中國來說,南海局勢以及臺海局勢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中國還面臨著來自美國政府及其盟友的刻意針對。
  • 預演「武統」,為什麼從東沙群島開始?
    易攻難守的東沙群島而在這場演習之後,有外媒透露在海南島附近的南海區域,還有一場演習將開始。那場演習的目標據說非常明確——奪佔臺軍目前控制的東沙群島。正因如此,臺省媒體承認,臺軍在東沙島、太平島的防務已經成為外界關注焦點。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則認為,東沙群島、太平島有「易攻難守」、「無險可守」共通點,如果展開閃電奪島行動,「守方」很難防禦。所以,只能將防禦建構在國際秩序之下。
  • 港媒:「解放軍擬演練奪東沙」震動臺島,顯示大陸戰略威懾實力與決心
    東沙群島資料圖。(圖片來源:臺媒)日本共同社日前一篇報導在臺灣激起千層浪:「解放軍計劃在8月舉行以『奪取臺灣下轄東沙群島』為假想目標的登陸演習」。臺灣軍方當天緊急聲明「能確保東沙安全」,島內專家紛紛猜測解放軍此舉是「意圖打通航母通向太平洋通道」、「為南海防空識別區做準備」。香港中評網15日發表評論也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昨天起在渤海灣舉行長達兩個半月的軍事演習。因為演習時間長、戰區跨度大,520又臨近,外界分析這次演習的目的包括威懾「臺獨」,為必要時武力解決臺灣問題做準備。
  • 解放軍一旦攻臺蔡英文咋辦?美慌急出一毒招
    而且臺灣媒體也引述了最新情報顯示,在蔡英文上臺之後美臺加緊了更多軍事聯繫,多次在臺灣、在美國舉行了美臺的軍事工業,包括軍事的秘密的會議,而且也有很多的情報流出來,我們匯總給大家一個報告。蔡英文特別提到美國給臺灣更多的軍事方面的建議,希望臺灣整體的提升戰鬥力,美國會提供幫助來應對可能解放軍隨時對臺灣的打擊。
  • 防大陸軍演奪島,臺海軍陸戰隊移訓東沙群島
    外媒報導傳出,中國大陸可能在8月實施以奪東沙群島為想定的軍事演訓後,由於東沙只有臺灣海巡兵力駐守,過於單薄,據透露,臺軍方已增強東沙島戰備,並以移地訓練名義,派出海軍陸戰隊兵力進駐東沙島,以防大陸軍演奪島;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前天視導南部臺軍基地,與東沙指揮官進行視訊,由蔡辦新聞稿內容來看
  • 蓬佩奧稱解除「美臺關係」中自我限制 專家:對臺採取怎樣措施由...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郭媛丹 徐可越 楊升】 當地時間9日,美國國務院宣布「解除『美臺關係』中的自我限制」, 擔任歐巴馬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高級主管的埃文·梅代羅斯將此決定描述為「最重要的公關噱頭」。中方專家認為,中方反對任何形式的美臺官方往來,中方一定是要堅決維護國家主權,進行針鋒相對的回應。
  • 潘飛:蔡英文真的能夠處理好臺美關係嗎?
    近期,部分民進黨學者和大陸學者圍繞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是否有能力處理好兩岸關係和維持臺海和平穩定進行了一些交鋒,且不乏激烈言辭。其中個別綠營人士在為蔡英文辯護過程中,將6月份蔡英文訪美受到所謂「高規格」接待和美方「友好」回應作為蔡英文能夠處理好臺美關係的重要例證。
  • 學者:蔡英文的臺美棋局與如意算盤
    臺當局「外交部」提出發展臺美關係的五大策略中提出了「建立升級版臺美夥伴關係」(另外四個策略是關注川普政府人事布局、爭取籤署雙邊貿易協議、持續推動「臺美軍事合作及交流」、充實健全美國國會友臺力量等)。就是說,建立「升級版的臺灣夥伴關係」是蔡英文當局希望的「更實質友好的臺美關係」。只是目標確定容易,要落實卻困難。
  • 蓬佩奧宣布高官將訪臺,外交部:美方將為其錯誤行為付出沉重代價
    此前一天,就在川普號召其支持者發起「內戰」之際,他的政府對外也打出一張「臺灣牌」——美國國務院罕見地高調公布,臺美將在北京時間7日7時30分以視頻方式進行「政治軍事對話」,針對區域安全形勢、臺美軍事合作等進行討論。一邊是美方主動高調,一邊是臺方刻意低調,蔡英文當局看來是想避免給外界留下「到最後一刻還不肯與川普解綁」的印象。
  • 蔡英文稱將深化臺美夥伴關係,國防部回應
    記者: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近日聲稱,臺將持續爭取美對臺支持,深化臺美夥伴關係。請問對此有什麼評論?任國強:中方堅決反對美臺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民進黨當局妄圖挾洋自重、以武謀「獨」,註定是螳臂當車、自取滅亡。我們決不會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侵犯和分裂祖國的神聖領土。
  • 臺灣專家:三種情勢下,大陸可能武力攻臺
    據中評社報導 臺灣淡江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嶽8日在一場座談會上就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1月20日就任後的陸美臺新局指出,美國雖然會持續抗中,但美中關係將進入「管控」危機,美國對臺軍售與對臺「外交」提升恐將不會有重大意外,更不會以刺激北京為策略。他也提出大陸是否武力攻臺要看三大紅線。
  • 美國人給了蔡英文一個「危險消息」:北京攻臺最可能選11月這周
    美大選對臺灣可能是危險?前美國海軍副部長作出驚人論斷:北京攻臺最可能選11月這周解放軍9月18日開始在臺海附近組織實戰化演練,美國華盛頓智庫「哈德遜研究所」海權中心主任克羅普希(Seth Cropsey)認為,美國近期大選,可能會陷入黨派對立,從而減少幹預大國衝突的可能,這對臺灣來說是危險的。他由此宣稱,「11月3日這一周,可能是北京攻臺的最好時機」。
  • 臺「國防報告」渲染大陸攻臺 轉移倒扁注意力
    臺灣「國防部」29日公布的這份報告厚達234頁,著重描述了解放軍「犯臺軍事部署」,並預測解放軍武力攻臺的「可能性」。報告中首次聲稱解放軍到去年年底已經部署了784枚東風系列短程飛彈,並且以每年75至100枚的速度增加。兩岸多名軍事觀察家不約而同地指出,這份報告有明顯的要轉移島內民眾對「倒扁」的注意力、以及為對美軍購案開道等政治意圖,是一份政治考量大於軍事判斷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