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家庭中,因為年輕人忙於工作,通常無暇顧及孩子,所以通過會請老人幫忙來照顧孩子的吃穿住行,以及孩子上下學的接送問題。
不過,說到教育問題,大多是由父母親自管教的,畢竟知識更新迭代,讓老人來輔導作業相對來說比較困難。
而且很多時候,因為隔代親的緣故,長輩通常不忍心看到孩子吃苦,如果爸爸媽媽在學習上對孩子上過於嚴厲,反而會因此鬧出家庭矛盾。
前段時間,就有一位爺爺,因為心疼孫女暑假班太多,偷偷給孫女放水,結果導致了「家庭戰爭」
的爆發。
原來,暑假期間兒子兒媳給孩子報了很多暑假班,並制定了嚴格的作息時間,孩子每天都睡得比較晚,為了讓孩子早晨多睡會,老人就沒叫孩子起來,結果兒媳發現孩子8點了還躺床上,就回來批評了孩子,並責怪老人太過於縱容孩子。
不過,除了偷偷給孩子放水得爺爺奶奶,還有一對爺爺奶奶得行為獲得了網友得高贊。
這對爺爺奶奶的孫女還在上幼兒園大班,離上小學一年級還有一年的時間,爺爺奶奶已經拿起了一年級的語文、數學課本,開始預習一年級的課程,為以後輔導孫女做作業做好準備。
多數家長可能會在幼兒園大班的第二個學期開始給孩子報幼小銜接,但是自己上陣提前一年預習的家長應該還是不大有的,畢竟一年級的知識還是相對簡單,對輔導的大人來說應該沒有多大問題。
孩子爸爸就奇怪地問,還有一年才開始上小學呢,有必要這麼早預習嗎?
孩子爺爺則回答:我們的腦子能跟你們的比嗎?
看到這個視頻,網友們紛紛表示很羨慕。
網友A:真心羨慕有這樣用心的爺爺奶奶,我孩子的爺爺奶奶怕是忘記他們還有個孫子了。
網友B:大號滿級了,爺爺奶奶準備練個小號。
網友C:有這種爺爺奶奶是福氣,這樣的爺爺奶奶給我來一打。
還有的網友甚至發出靈魂拷問:難怪當初我考不上北大,原來是缺這麼一對爺爺奶奶。
不得不說有這樣的爺爺奶奶的確很給力,即使頭髮已經花白,也願意為了孫女重新拿起書本。而家庭環境給予孩子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
不到6歲就認識3000多字,熟練背誦580多首詩的「小神童」王恆屹應該被許多人所熟知了。
記得他在節目中背出《蜀道難》的時候把我家孩子驚得目瞪口呆,畢竟這篇文章中很多字大人有些都認不出來,別說流暢地把整篇背下來了。
而他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因為奶奶很喜歡詩詞,所以很小的時候,奶奶就給他念唐詩和《三字經》等,孩子慢慢地就記住了。
除了背下詩句,王恆屹還認識詩中的作者、典故和文字,孩子的優秀,除了本身的聰明之外,跟從小奶奶給他創作的耳濡目染的詩詞環境是分不開的。
作家陳丹青曾說過:
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把生命感、價值感喚醒。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優秀,不過優秀的孩子背後離不開家庭成員的努力。希望孩子更優秀,家長可以試試這樣做:
如果希望孩子愛看書,家長平時在家中也可以備些書,閒暇之餘可以跟孩子一起靜靜翻閱;如果希望孩子愛動腦筋,家長也可以時常引導孩子去思考,而不是直接給一個答案;如果希望孩子專注力更好,家長就不要在孩子玩耍或者學習時經常去打斷。
許多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比別的孩子成長的更早一點、更快一點,但是每個孩子的身體、精神發育軌跡各不相同,孩子的成長,最需要的是喚醒,而不是催熟。
有的家長為了希望孩子早別的孩子一步,不斷地催促孩子去學習,給孩子的課餘生活報了滿滿的課外班,不讓孩子有一點喘氣的餘地,反而會抹殺孩子的學習興趣。
你家孩子的教育是由誰管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