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新聞 / Headlines
【第二屆長三角文化博覽會將在上海青浦舉辦】11月21日至24日,第二屆長三角文化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7.2館和8.2館隆重舉辦,面積5.4萬平方米,規模超過首屆文博會兩倍。本屆博覽會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一市三省黨委宣傳部共同發起舉辦,將突出「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的辦展定位,力求打造成為立足長三角,吸引全國、全球優秀文化產業資源的產業合作交易交流平臺。
【中國消防博物館重新開放】經歷了遷址升級的中國消防博物館,已於日前重新面向社會公眾開放,並於開館當天舉行了正式開館後的首場開放活動。中國消防博物館新館展陳面積近一萬平米,由序廳、防火防災體驗廳、「文化· 傳承」展廳、「烈火·榮光」展廳、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組建展廳、國際交流與合作展廳及臨時展廳等組成。升級復展後,中國消防博物館的展覽內容和功能更加全面,展陳理念和技術更為先進,宣教職能和形式更加豐富,全面展示了中國消防歷史文化沿革、新中國消防事業發展成就,以及在「全災種、大應急」背景下,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嶄新形象,是我國消防行業唯一的國家級主題博物館。
中國消防博物館展廳內部(圖片來源:文博在線)
【國家植物博物館建設即將全面展開】日前,國家植物博物館核心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及主館方案國際徵集招標評標工作在昆明舉行。經過投標單位沙盤展示、述標、閉門評審、票決等程序,以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錦秋為組長的評標專家委員會明確了入圍設計單位,並匯報了評標入圍結果。
【戰國曾侯乙編鐘與盛唐古琴上演「跨時空」協奏】 湖北省博物館與山東博物館11月17日首次通過5G直播聯動,使戰國曾侯乙編鐘與盛唐古琴這兩種跨越千年的樂器上演「跨時空」協奏。兩地博物館通過5G直播、影像投屏技術,在5G高速度、低延時下實現「跨時空」協奏。湖北省博物館編鐘樂團與古琴演奏家高培芬「跨時空」演繹了4套曲目,分別是《楚商》《關山月》《梅花三弄》與《竹枝詞》,氣勢恢宏的戰國編鐘古音與悠揚的唐代琴韻交織,為聽眾帶來沉浸式體驗。
「跨時空」協奏現場
【從底比斯流散至納粹德國:古代酒杯終返希臘】一件公元前6世紀的陶器曾被授予首屆現代奧運會馬拉松冠軍、挑水工斯皮羅斯·路易斯(Spyros Louis),但在那之後便不知所蹤。2012年,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National Archaeological Museum)開啟了針對這件陶器的調查。直到兩年後,該館一位考古學家才在德國明斯特大學(Universitt Münster)發現了這件黏土紅色底黑色人物陶器。據調查,陶器失蹤後於1934年落入一位親納粹的考古學家之手,曾由其轉交納粹首領赫爾曼·戈林,後又於1986年被其出售給明斯特大學。日前,這件出土於底比斯的雙耳杯正式由明斯特大學歸還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
這件公元前6世紀的陶器將在雅典進行展出,在那之後將由位於奧林匹亞的一座介紹奧運會歷史的博物館收藏 Photograph: Orestis Panagiotou/EPA
·展覽資訊 / Exhibitions
【中國】山東博物館:11月16日,「香光馨遠——董其昌書風展」在山東博物館二樓11號展廳正式開展。本次展覽共展出展品76件(套),計97件,時間跨度五百餘年。展品以山東博物館館藏為主,並得到天津博物館和濟南市博物館的展品支持。展品陳列以時間先後為序,分三章共六個小節,依次講述了「董其昌要超越的目標」「董其昌的師友」和「董其昌的追隨者」三個主題。展品選擇以名家書作為主體,也不避館閣體和普通書手書作,力圖貼近書寫文化的歷史本原,讓展品來講述董其昌書風的歷史流變。展覽將於2020年2月16日結束。
「香光馨遠——董其昌書風展」展覽現場
【中國】廣東美術館:11月19日,廣東美術館舉辦展覽「註疏韶華——廣州雕塑院優秀成果回顧展(1956-2019)」。本次展覽以廣州雕塑院歷年來參展全國性展覽的作品為切入點,匯集廣州雕塑院70餘件入選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全軍美術作品展覽、中國體育美術作品展覽等全國性重要美展的優秀雕塑作品,側重梳理歷年來的創作成果,嘗試做一個較為完整的系統性回顧,也是一次階段性總結。本次展覽將於11月28日結束。
挑戰/俞暢/1989年/銅(圖片來源:廣東美術館)
【中國】原·美術館:11月16日,「2019 iArt青年藝術計劃」在重慶原·美術館正式開幕。經過一個多月的開放徵集,本次「iArt青年藝術計劃」總計收到來自多個國家/地區的近6000件作品,投稿藝術家數量多達621位。組委會經三輪篩選,在海量投稿中選出40組入圍2019 iArt的青年藝術家,並將其作品置於原·美術館中展出。本次入圍作品共57件,涵蓋架上、雕塑、裝置、新媒體影像等多種種類,題材豐富、形式多樣。本次展覽將於12月29日結束。
「2019 iArt青年藝術計劃」入圍作品展覽現場(圖片來源:原·美術館)
【中國】廈門寶龍藝術中心:11月19日,廈門寶龍藝術中心舉辦展覽「時刻:中國百年電影海報展」。作為「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的官方配套展覽活動,該展覽是第一次以電影海報的形式,系統性梳理並呈現了橫跨百年的中國電影發展史。本次展覽以時間為軸,以《再生花》《西廂記》《橋》《光榮人家》等絕版經典海報為體,一一梳理百年電影的大事件;同時,打造沉浸式聲影互動觀展體驗,讓觀眾猶如漫步在影片所記錄的時代,享受一場視覺盛宴。本次展覽將於12月18日結束。
電影《白毛女》海報(圖片來源:廈門寶龍藝術中心)
【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近日,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展覽「能源」(Energy)。「能源」是所有物種必不可少的生命燃料,更是人類孜孜以求的對象。對於新能源的探索和對現有能源的開發推動了整個社會的進步,形成了不同風格的文化,改變了景觀,甚至引發了戰爭。在20世紀,從物品到建築物再到整個城市,一切構想的出發點都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力。到了21世紀,許多設計師都已經意識到他們在這些破壞性活動中起到的作用和承擔的責任,並據此進行了調整。本次展覽以「能源」為主題,旨在展示過去幾十年中技術的進步,並就未來的替代能源進行探討。本次展覽將於2020年1月26日結束。
風力掃雷機/馬蘇德·哈薩尼(Massoud Hassani)/2011年/竹子和可降解塑料/221 x 221 x 221 cm Gift of the Contemporary Arts Council of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英國】扇子博物館(The Fan Museum):近日,「半常設陳列:第二部分,2019年秋冬」(SEMI-PERMANENT DISPLAY: PART TWO, AUTUMN/WINTER 2019)在扇子博物館舉行。作為博物館半常設陳列的第二部分,該陳列繼續討論了春季舉辦的第一部分中涉及的主題以及觀點,但展示了更多來自於扇子博物館的珍貴展品。本次展覽被安排在兩個展廳之中,再次呈現西方的扇子如何吸收與展現不同時期盛行的品味和裝飾風格,同時捕捉它們初露鋒芒時的時代精神。本次展覽有一部分關注扇子的第二「黃金時代」19世紀中後期,旨在探索扇子製作的復興,以及從法國到俄羅斯宮廷的整個歐洲皇室對扇子的推崇扶持。陳列將於12月29日結束。
摺扇/法國/約1865 HA Collection 425
·行業發布 / Professional Publications
【法國裡昂紡織博物館與中國絲綢博物館籤訂合作備忘錄】11月17日,在上海歷史博物館館長胡江一行陪同下,法國裡昂紡織博物館(Musée des Tissus et des Arts décoratifs)館長伊絲卡拉蒙特蒙黛(Esclarmonde Monteil)女士來到中國絲綢博物館參觀考察,雙方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如何加強館際合作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館長趙豐和蒙黛女士分別代表兩館,續籤了合作諒解備忘錄。在接下去的幾年裡,兩館將繼續加強展覽、人員互訪、紡織品修復鑑定及研究等領域的國際合作。
【黑龍江博物館協同發展聯盟成立大會順利舉行】日前,黑龍江博物館協同發展聯盟成立大會在黑龍江省博物館舉行。黑龍江博物館協同發展聯盟是在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下,由黑龍江省博物館主辦,聯合了省內國有綜合性博物館(含省直屬、地市、縣級博物館)、民族和民俗博物館,部分行業博物館、高校博物館、民辦博物館等80餘家單位共同參與合作的組織機構。聯盟的成立將針對藏品展覽展示、藏品徵集與保護、學術研究、人才培養、社會教育、公共服務、文化產業發展等方面展開交流與合作,充分整合資源、交流經驗、凝聚智慧、共謀發展。
博物館日報聯繫郵箱:
museumdaily@iartmuseum.org
《新華·博物館日報》欄目由新華網客戶端、國際博物館信息中心和《藝術博物館》雜誌聯合出品,目前分為「熱點新聞」「展覽資訊」「行業發布」三大板塊,致力於打造全球博物館信息的權威發布平臺。國內新聞主要面向公眾讀者,以提供博物館界熱點新聞、文化藝術領域動態和重要展覽資訊等內容為主,同時發布行業新政策、新動向。國際新聞主要集中發布全球博物館行業動態和發展趨勢,側重於服務文化管理者和博物館從業人員。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