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82期):鄭州將三年建設100家以上博物館

2020-12-18 新華網客戶端

·熱點新聞 / Headlines

【世界地球日活動周|地學博物館在行動】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活動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宣傳活動周為4月20日至4月26日。為普及地球科學知識,宣傳自然資源國情國策,引導公眾樹立生態文明理念,中國地質博物館將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讓公眾足不出戶參與進來。該館將於4月20日-4月24日 每晚19:00 、4月25日-4月26日每日15:00,連續推出七部特別引進的國外重磅科技電影,在騰訊視頻、央視頻、新華網等多平臺同步播出。4月22日、26日每日14:00該館將推出兩場直播講解活動,帶您「雲遊」中國地質博物館。4月20日-4月26日,該館將推出自然資源知識競答、「我的地球記憶」專屬照片製作等活動。

【慈城藥商博物館即將開館】目前,坐落於寧波市慈城鎮符卿第的藥商博物館正在進行布展工作。符卿第始建於明嘉靖年間,現存建築為清代中晚期重建,建築面積約2200平方米,由廳堂、後樓、廂房等組成。 明清以來,慈城籍人士中出現許多從事傳統國藥業的成功者,足跡遍布大江南北。修繕後的符卿第變身慈城藥商博物館,將布置「敬仰先賢」、知名中醫藥堂號、名中醫義診館、科普互動區等功能空間,計劃在5月1日前完成布展,5月中旬對外開放。

慈城藥商博物館(圖片來源:慈城藥商博物館)

【讓文物和經濟都活起來,杭州海塘遺址博物館遇上時裝秀】4月20日,「潮起錢塘時尚秀,衣啟2020男裝發布會」在位於杭州市江幹區的杭州海塘遺址博物館如期舉行。這是江幹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發揮自身優勢,為屬地企業衣邦人提供的一次文化助推復工接力服務。江幹區文廣旅體局局長餘梅芳表示,將綜合利用好博物館、非遺館等場館的場地和文化積澱優勢,讓企業文化、時尚「潮流」展現在博物館的時空棧道上,讓古老的文物走進普通人的生活。

【美國國家美術館歸還猶太銀行家後人的畢卡索作品進入藝術市場】畢卡索作品《女子頭像(Head of a Woman)》近日由美國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Art)歸還給德國猶太人銀行家保羅·馮·孟德爾頌-巴託爾迪(Paul von Mendelssohn-Bartholdy)的後人。僅一周之後,這幅畫在拉裡·高古軒(Larry Gagosian)的幫助下,以1千萬美元估價進入市場。這幅粉彩畫作於1903年,高古軒稱,與畢卡索「藍色時期」其他紙本作品相比,這件畫作完成度極高。馮·孟德爾頌-巴託爾迪於1912年將其買入,並在納粹掌權後被迫賣給納粹。美國國家美術館在2001年通過捐贈獲得此畫。馮·孟德爾頌-巴託爾迪家族認為此畫為自己所有,要求美術館予以歸還,但該館一直否認這種主張的正當性,認為沒有證據表明納粹曾佔有此畫。儘管如此,美術館還是在3月30日將作品的所有權轉讓給了該家族,稱只是為了「避免昂貴的訴訟費」。據《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消息,該家族的後人早在去年9月就與高古軒取得聯繫準備售賣,原因是家族後人人數眾多,作品歸還後難以進行利益分配。家族後人表示將把部分售賣所得用於資助原猶太人藏品歸還事業。

《女子頭像》/畢卡索/約1903年/紙底粉彩畫/31×29.7 cm 2020 Estate of Pablo Picasso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Courtesy Gagosian.

·展覽資訊 / Exhibitions

【中國】長沙博物館:4月29日起,長沙博物館將舉辦「山川出雲天下雨——晚清民國湖南繪畫藝術特展」,展出齊白石、陳少梅、蒼崖、沈翰、蕭俊賢等為代表的藝術名家作品70餘件(套),為觀者呈現一幅幅近現代畫家筆墨下的瀟湘人文。據悉,此次展覽由長沙市文化旅遊廣電局主辦,長沙博物館、衡陽市博物館承辦,展期為4月29日至5月29日。

花卉圖/雷悅/近現代/20×55cm/長沙市博物館藏(圖片來源:長沙博物館)

【中國】金陵美術館:4月17日,吳毅藝術館在金陵美術館開館,金陵美術館典藏吳毅作品展同步開放。該項目由金陵美術館籌劃多年,在疫情期間經吳毅先生認可,籤訂各種協議籌備而成。此次藝術館展出作品均為吳毅捐贈作品,題材豐富,有山水、花鳥、書法、速寫,涵蓋了吳毅各個時期的創作。

吳毅藝術館展覽現場

【中國】保國寺博物館:4月18日是國際古蹟遺址日,今年的主題是「共享遺產、共享文化、共享責任」。圍繞這一主題,寧波市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通過線上線下雙融合方式,線上推出鳥類文物遺存展、防災科技展,線下推出免費參觀、專家講座等系列惠民活動,讓公眾零距離參與古建保護、共享文化遺產。

保國寺博物館

·行業發布 / Professional Publications

【鄭州將三年建設100家以上博物館】《鄭州市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實施方案》於4月17日印發,方案表示鄭州市將加快推進未來三年100處以上遺址生態文化公園建設,積極構建全國文物分布密集型城市全域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加快推進未來三年100家以上各類博物館建設,打造城市重點文化 「會客廳」。《方案》提出,鄭州市要打造國家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以「一帶三核」(即打造黃河文化帶和「天地之中」文化核心展示區、黃帝文化核心展示區、鄭州商代王城文化核心展示區)為抓手,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建設黃河文化帶、大運河文化帶和黃河國家博物館等一批精品博物館、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舉辦世界大河文明論壇,打造展示黃河文明重要窗口、國際級的黃河文明尋根勝地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觀光體驗目的地等中華文明標識,建設國家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和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鄭州市將開展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建設革命文物資料庫和革命文物數字博物館,利用革命舊址、名人故(舊)居等打造紅色紀念館,規劃建設革命文物片區紅色文化旅遊精品路線,組織開展重大節慶革命文物宣傳活動,重點推進鄭韓故城、鄭州商城、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積極支持新密魏長城納入國家長城文化公園建設。

【嘉興南湖區文物保護區域評估地面調查和初探工作完成】根據《浙江省文物保護區域評估工作指引》的要求,嘉興市文物保護所配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開展嘉興市本級的文物保護區域評估工作。從去年開展工作到今年4月份,嘉興市本級整體已完成了秀洲區、南湖區的地面調查及地下初探工作,平臺單位已委託省考古所開展正式的考古勘探工作。今年3月至4月中旬,嘉興市文保所對嘉興市南湖區科技城平臺進行了文物保護區域評估,目前已完成地面調查和初探工作。地面調查中,考古人員確認該平臺包含了雀幕橋遺址、曹莊磚橋等不可移動文物;地下初探時,兩處古文化遺址、三處疑似區域被發現。嘉興市本級文物保護區域評估工作整體進展順利。

博物館日報聯繫郵箱:

museumdaily@iartmuseum.org

《新華·博物館日報》欄目由新華網客戶端、國際博物館信息中心和《藝術博物館》雜誌聯合出品,目前分為「熱點新聞」「展覽資訊」「行業發布」三大板塊,致力於打造全球博物館信息的權威發布平臺。國內新聞主要面向公眾讀者,以提供博物館界熱點新聞、文化藝術領域動態和重要展覽資訊等內容為主,同時發布行業新政策、新動向。國際新聞主要集中發布全球博物館行業動態和發展趨勢,側重於服務文化管理者和博物館從業人員。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相關焦點

  • 鄭州要建黃河國家博物館!還要建設100處以上遺址生態文化公園
    建設黃河國家博物館;三年內,建設100處以上遺址生態文化公園;推進大運河文化帶納入國家大運河文化公園建設;推進鄭韓故城、鄭州商城、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日前,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鄭州市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 近一年過去,鄭州百家博物館建設的如何了?
    自2019年5月16日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三年內謀劃建設各類博物館100家以上」的目標已過去近一年,這個鄭州市近幾年來重要的文化發展戰略落實的如何?又面臨哪些問題?作為此戰略中重要一環的民營博物館建設又有哪些難點呢?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178期):國家植物博物館建設即將全面展開
    中國消防博物館展廳內部(圖片來源:文博在線)【國家植物博物館建設即將全面展開】日前,國家植物博物館核心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及主館方案國際徵集招標評標工作在昆明舉行。經過投標單位沙盤展示、述標、閉門評審、票決等程序,以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錦秋為組長的評標專家委員會明確了入圍設計單位,並匯報了評標入圍結果。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十六期):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在江蘇揚州奠基
    【江蘇溧陽博物館項目獲國際建築設計榮譽獎】上元書院團隊規劃設計、蘇皖集團負責實施建設的溧陽博物館項目,近日喜獲2018美國建築大師獎(Architecture MasterPrize)文化類建築設計榮譽獎(Honorable Mention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 Cultural Architecture)。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52期):瀋陽故宮等8家博物館17日恢復對外開放
    ·熱點新聞 / Headlines【瀋陽故宮等8家博物館17日恢復對外開放】瀋陽故宮博物館、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瀋陽審判日本戰犯法庭舊址陳列館、張氏帥府博物館、瀋陽金融博物館、東北陸軍講武堂舊址陳列館、新樂遺址博物館、瀋陽汗王宮遺址陳列館於今日(17日)恢復對外開放。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68期):南京紫金山昆蟲博物館即將正式開放
    疫情防控期間,餘德耀美術館實行網絡實名制預約參觀,觀眾需提前在美術館官微或西岸藝術季售票平臺進行預約,每日預約參觀人數上限300人,瞬時接待量不超過100人。預約碼僅為入館憑證,如參觀展覽仍需購票。美術館暫停團體和人工導覽服務,觀眾需全程佩戴口罩,排隊和觀展時需保持1.5米以上距離。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32期):海南省博物館春節期間將舉辦多場活動
    對於此次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管理問題和違法建設行為,國家文物局將進行跟蹤督辦,要求各地加大整改力度,進一步加強執法巡查和安全檢查。【《博物館能源管理體系建設與實施指南》團體標準發布】1月15日,《博物館能源管理體系建設與實施指南》團體標準發布會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86期):學習強國推出「雲遊博物館」服務專區
    太畝頭遺址發現於2019年當地的房地產建設項目,在項目前期地方文物部門的考古勘探中發現存在地下遺蹟現象,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確認,為新石器時代至夏商之際古遺址,為確保工程建設中的地下文物安全,確定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由於太畝頭遺址面積較大,達6000平方米左右,預計考古發掘工作將持續一年左右。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三十七期):廣州科學館和廣州博物館將相繼開工
    】5月28日,廣州市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舉行,會上廣州市發改委主任曾進澤透露,廣州科學館項目將爭取年內開工,廣州博物館項目力爭明年開工。目前,市發改委已將美術館、博物館、文化館、粵劇院及市第一人民醫院整體擴建工程5個項目列入廣州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點項目庫。將科教城、華僑博物館、廣州醫科大學新造二期工程等34個項目列入2019年市重大項目「攻城拔寨、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作戰圖。
  • 鄭州市積極推進博物館建設
    記者昨日從市文物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已擁有正式備案的各級各類博物館38家,其中國有11家、行業5家、非國有22家,三級以上博物館7家,館藏文物30萬件,珍貴文物10萬件,平均每年舉辦各類展覽100個,主題宣傳社教活動300場次,接待觀眾500萬人次,一個「主體多元、結構優化、特色鮮明、富有活力」的博物館體系正在形成。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02期):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12月18日將舉辦...
    【齊河博物館群初具規模 19個博物館2021年開園】經過八年規劃建設,位於德州齊河博物館群的山水、園林和古典建築都已初具規模。齊河博物館群計劃於2021年7月1日全部建成開放。到目前,已經建成的主題博物館共有5座,分別是珍藏館、書畫藝術館、根雕藝術館、地礦博物館和古典家具博物館。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22期):廣東惠州東坡紀念館正式開放
    廣東惠州東坡紀念館內景(圖片來源:澎湃新聞)【2025年山東爭取20個以上的遺址公園對公眾開放】山東省政府新聞辦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稱,到2025年山東省將爭取20個以上的遺址公園對公眾開放。據介紹,山東將提出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省級文化遺址公園,做好各類大遺址展示利用項目,到2025年爭取20個以上的遺址公園對公眾開放;出臺《社會文物鑑定評估管理辦法》,促進文物市場活躍有序發展;在加強工業遺產、農業遺產、水下遺產保護,實施文化遺產走出去方面也提出了明確要求。這些新舉措,對推進文物合理利用,激發文物事業發展活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都是極大的政策紅利。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11期):「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中國...
    東北老工業基地藝術影像數位化互動博物館的建設,是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之一,由東北師範大學申報,東北師範大學傳媒科學學院承擔主要工作。項目歷時兩年,陸續完成了老工業基地名錄遴選、各地市檔案館走訪、原始素材搜集、多媒體素材數位化修復、影像資料二次創作、網站建設等工作,共投入人力300餘人次,於2019年末完成了文獻資料歸檔、網絡資料庫建設、門戶網站搭建、移動端適配等工作。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31期):展覽「1420:從南京到北京」在首都博物...
    館方表示,此次收穫的豐富藏品將促進電影學者的研究,讓人們關注從非洲裔美國人視角講述的故事。盧卡斯敘事藝術博物館致力於以視覺敘事藝術啟迪當代人和後世,讓不同背景的受眾感受敘事藝術的魔力。該館將展示插圖、繪畫、漫畫、攝影、電影腳本、戲服等藏品,並將通過教育活動讓參觀者以新穎方式親近敘事藝術。其館舍位於洛杉磯,由著名中國建築師馬巖松設計,於2018年3月開工建設,預計2021年晚些時候竣工。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199期):甘肅夏河丹尼索瓦人研究入選2019年度...
    會上還為獲得優秀組織獎和優秀展示獎的44家單位代表以及獲得「工藝美術神工獎」「最美志願者」「最美講解員」的44名獲獎者代表進行了頒獎。據了解,為了讓更多群眾切身感受第四屆山西文博會的魅力,運用虛擬實境技術全景打造的第四屆山西文博會VR展館也即將上線。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66期):江西三灣改編紀念館完成VR數字展廳...
    西安博物院(圖片來源:西安博物院)【受疫情影響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預計將虧損一億美元】因新冠疫情在紐約持續惡化,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自3月13日起關閉其主館以及布勞耶、修道院博物館兩個分館,閉館預計將持續至7月。該館主席兼執行長丹尼爾·韋斯(Daniel H.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61期):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遺址公園5月1日...
    該活動以博物館藏品為切入點,通過文物背後的故事的解讀,將其承載的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智慧與精神傳遞給社會大眾尤其是青少年,以中華人文精神為身處疫情中的人們帶去動力。本次明星公益計劃上線來自湖北省博物館的6件文物,分為6期視頻,每期3-4分鐘。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25期):「瑞鼠吐寶——庚子鼠年新春生肖文物圖片聯展」將在天津博物館開幕
    值此鼠年新春到來之際,中國文物報社聯合30多家文博機構,甄選數百件以鼠為題材的文物、藝術品和珍貴標本,以及其他生肖文物,向廣大公眾奉上圖文展覽。 展覽開幕式嘉賓參觀現場(圖片來源:廣西民族博物館) 【中國】徐州博物館:1月18日,徐州博物館將舉辦「鄉俗•新歲——中國民俗百物展」。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八十三期):中國戲曲百戲博物館在江蘇崑山奠基
    據介紹,中國戲曲百戲博物館坐落於正儀古鎮,將採用「1+N」的設計理念,即主館加老街上的各類戲曲小館和戲曲傳習所的形式,建設「無邊界」的戲曲博物館群落。主館總建築面積約1萬平方米,旨在打造一座兼具展示、互動、研究、演出的戲曲博物館,以便更好地保存、展示、研究戲曲珍貴資料。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一百七十一期):《上新了·故宮》第二季即將開播
    本次展覽將於12月12日結束。「正青春——第十五屆上海青年美術大展」宣傳海報(圖片來源:劉海粟美術館)【中國】甘肅省博物館:11月12日,首屆「大路西行——中國油畫作品展(2019)」將在甘肅省博物館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