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32期):海南省博物館春節期間將舉辦多場活動

2020-12-20 新華網客戶端

·熱點新聞 / Headlines

【宜昌博物館發布春節假期開放時間及分時全預約參觀公告】春節假期,宜昌博物館除夕至初六(2020年1月24日-1月30日)正常開放。為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宜昌博物館更以春節為契機,策劃了內容豐富、新穎活潑的「闔家歡 鬧新春」系列活動;全國博物館首創的戶外展示區--《古城記憶》特展和《數字展廳》同期正式開放。另,為營造良好參觀環境,維護安全秩序,提供優質服務,自2020年1月22日起,宜昌博物館將實行實名制分時段全預約參觀。

宜昌博物館外觀

【關山月美術館將臨時閉館】根據國務院2020年節假日安排,春節期間,關山月美術館對外開放時間安排如下:1月24日(除夕)、1月31日(初七)閉館,1月25日至1月30日(初一至初六)開館,2月1日起恢復正常開館時間。

【李自健美術館春節期間將休館5天】新春期間,李自健美術館開放時間安排如下:1月24日(除夕)至28日(初四)閉館,1月29日(初五)正常開館。

李自健美術館(圖片來源:李自健美術館)

【海南省博物館春節期間將舉辦多場活動】2020年春節將至,為做好觀眾接待和服務工作,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海南省博物館將對開放時間進行調整,具體安排如下:1月24日(除夕)上午開館半天,開館時間9:00-12:00。1月25日-1月27日(初一至初三,三天延時開放到夜間),開館時間:9:00-21:00。1月28日-1月30日(初四至初六),開館時間:9:00-17:00。另,春節期間將開放「『奮鬥新時代 美好新海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海南發展成就展」「海南村老歌——臨高百歲老人寫真展」 「陶瓷中國——當代龍泉青瓷大師作品展」 「請到省博來做年 海口年俗展示」四個臨時展覽。

【收藏家黃勖夫即將啟動X美術館,旨在捕捉中國的「千禧一代精神」 】在目睹自己籌建的木木美術館(M WOODS)躥升至中國藝術界的最前沿之後,青年藏家黃勖夫(Michael Xufu Huang)深刻感受到了中國社會對當代藝術的渴求。以此為契機,他在去年9月宣布將離開其於2014年創建的木木美術館,並與商業夥伴Theresa Tse合作,準備為新一代中國藝術家開闢一個全新藝術空間,並希望用新美術館的首次展覽來體現中國的「千禧一代精神」。黃勖夫表示:「X美術館將在中國打造一個獨特的藝術空間,為年輕人創造展示才華的機會,開幕展將會為美術館定下學術基調。」該展名為「我們是如何開始的」,將展出33位40歲以下中國新一代藝術家的作品,其中包括崔潔的未來主義城市景觀,以及關小幽默的古怪青銅雕塑。策展人Poppy Dongxue Wu說:「展覽將回顧技術的發展,從多個角度理解技術如何影響生產方式,並預測本世紀20年代,藝術與媒體和技術之間的關係。」該展也是黃勖夫規劃的三年展的第一屆,這個三年展探討中國當代藝術及其發展,並以新興藝術家為重點。黃勖夫稱:「X美術館是一個鼓勵創新和激發可能性的藝術空間,並不是一個炫耀個人收藏的地方。」黃勖夫系紐約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理事,X 美術館的建立受到該館的啟發。他想展示科學家、工程師、設計師及藝術家的作品,「X」這個名字強調了這種跨學科的態度,使美術館成為了「跨越」大洲、世代和思想的孵化器。美術館將於今年3月17日在北京朝陽區開幕。

北京X美術館的外部渲染圖 Courtesy of the X Museum

·展覽資訊 / Exhibitions

【中國】湖南省博物館:1月15日,由湖南省博物館傾力策劃,並聯合長沙大觀文化共同打造的迎新春中國傳統文化專題展「齊家——明清以來人物畫中的家族生活與信仰」在湖南省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將目光聚焦於以往公眾並不太關注的明清寫實類人物畫,試圖從明清以來的傳統祖宗畫和行樂雅集圖、風俗人物及道釋神仙圖中,解讀中國文化、中國傳統。展覽遴選了60件左右明清以來的人物畫及相關展品,分「敬祖——宗法禮制」「 悅己——閒居雅集」「享神——風俗信仰」三個部分,向觀眾展現了明清以來,傳統中國家族社會和普羅大眾的生活與信仰。展覽將展出至6月15日。

展覽「齊家——明清以來人物畫中的家族生活與信仰」展覽海報(圖片來源:湖南省博物館)

【中國】縉雲縣博物館:1月16日,由縉雲縣委宣傳部、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縣博物館承辦,七裡古典民俗文化博物館協辦的「盛世吉祥——中國傳統吉祥紋樣迎春展」在博物館一樓臨時展廳開幕。展覽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吉祥紋樣的發展演變,以館藏文物展示和紋樣展示的方式,從中國傳統吉祥紋樣的歷史發展脈絡引入整個展覽內容。第二部分為吉祥紋樣的表現形式,這個部分分類介紹了傳統吉祥紋樣諧音、象徵、文字等表現形式,以各種傳統紋樣的案例,讓觀眾對吉祥寓意在紋樣中的運用方式有初步的認識。第三部分為此次展覽的主展區,該區域分別以「建築家居聚吉祥」「服飾織物蘊吉祥」「器物盛吉祥」三個實物場景板塊來展示,分別以吉祥紋樣在建築構件、家居器物、服飾織物上的綜合應用和詳細的註解,讓觀眾在近距離的觸摸中感知和認識吉祥文化。此次展覽將持續兩個月時間。

「盛世吉祥——中國傳統吉祥紋樣迎春展」展覽現場(圖片來源:縉雲縣博物館)

【中國】良渚博物院:日前,「見證——良渚申遺之路展」在良渚博物院試開放,以新聞式的視角、紀實感的故事、現場感的表達,首次全景式展現良渚古城遺址申遺背後的歷程,這也是國內首次揭示中國申報世界遺產全過程的主題展。該展覽通過80件實物、99幅圖片,以及多個互動新媒體,揭開那些不為人知的動人故事,再現了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那激動人心的13分鐘審議過程。故事化、國際化、現場感,是本次主題展覽的獨特之處。紀錄片式的講述方式,讓觀眾在觀展中能感受到緊張的時間感,以「年」「天」「分」「秒」為節奏演進,跟隨著申遺之路的腳步,讓人親身感受申遺過程的真實現場。

【中國】德清縣博物館:1月15日,由湖州市博物館、德清縣博物館共同主辦的「聯藝——湖州·德清館藏楹聯精品展」在德清縣博物館開展。本次展覽集湖州市博物館、德清縣博物館館藏清代以來名家楹聯精品數十餘副。楹聯,又稱對聯、對子,是漢族先民在本民族的發展歷程中,自發自覺地,根據漢語、漢字的特點,採用民族精神和物質文化等多種成果而創造出的一種獨特的文化體裁,廣泛地應用於社會交際和裝飾藝術之中。楹聯的歷史源遠流長,它吸收了先秦文學以及漢晉南北朝駢文的歷史養分,成形於隋唐,發展與兩宋,明代成熟,清代以後達到鼎盛,具有雅俗共賞的獨特魅力。本次展覽將於4月15日結束。

「聯藝——湖州·德清館藏楹聯精品展」展覽現場(圖片來源:德清縣博物館)

·行業發布 / Professional Publications

【國家文物局通報2019年度文物消防安全工作和節前突查暗訪情況】1月16日,國家文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督察司負責人向媒體通報了2019年度文物消防安全工作和春節前組織的突查暗訪情況,並就文物消防安全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為做好文物系統冬春火災防控工作,督促各地加強火災隱患整治力度,確保春節期間文物安全,2019年12月到2020年1月,國家文物局派出四個工作組,分赴山西、河南、山東、安徽、湖北、江西、四川、貴州8個省份,會同省級文物行政部門,對部分重點文物、博物館單位存在的火災隱患、安全管理問題和違法建設行為,進行了隨機突查暗訪,共抽查文物、博物館單位75處,其中國保單位47處(第八批國保單位16處),省級及以下文物保護單位11處,博物館17處,發現各類文物安全隱患和問題260餘項。對於此次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管理問題和違法建設行為,國家文物局將進行跟蹤督辦,要求各地加大整改力度,進一步加強執法巡查和安全檢查。

【《博物館能源管理體系建設與實施指南》團體標準發布】1月15日,《博物館能源管理體系建設與實施指南》團體標準發布會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在大力倡導建設節約型社會,踐行綠色發展戰略,實現綠色低碳發展藍圖和願景的今天,博物館這一類特殊性質的公共建築節能也越來越受到高度重視,不僅要確保博物館內各專業系統安全、正常運行,而且還要從節能減排、經濟運行的角度考慮,加強目標管控能力,提升能源管理績效,將節能意識上升到行為自覺,充分發掘節能潛力,實現節能提質增效。為此,國家博物館開展了能源管理體系試點建設工作,並在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的技術支持下,牽頭用標準化手段將體系建設經驗和基礎成效向國內同行推廣,首都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河北博物院、山東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等單位積極響應參與。通過廣泛調研、多次討論、專家諮詢、徵求意見、專家審查修改後,根據最新的國際標準ISO 50001形成了今天發布的《博物館能源管理體系建設與實施指南》團體標準。此團體標準的發布,對於提升博物館類公共機構能源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為進一步挖掘博物館類公共機構節能潛力、探索制度化可持續的管理機制提供了解決方案,成功地發揮了博物館類公共機構在全社會節能中的表率作用。

【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學術新刊《博物館管理》創刊號出爐】迎新春,中國國家博物館為文博界學術期刊百花園再添新丁。經過近半年的籌備,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主管、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的《博物館管理》創刊號於2019年底正式與讀者見面。《博物館管理》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創刊,季刊,16開,公開發行,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10-1654/G2。創刊號內容包括了寄語、創刊詞、特約稿、博物館發展趨勢、展覽管理、觀眾管理、會議綜述等多個欄目和豐富的內容。《博物館管理》創刊號的出爐,標誌著致力於新時代中國博物館運營管理科學化、現代化的研究邁出了堅實的步伐,鋪就了美好的願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館管理》創刊號上不僅刊登有於2019年11月初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首屆「中國博物館五十人論壇」會議綜述,「特約稿」欄目中還刊登了四位博物館管理和研究領域名家的論文,以回應時代關切,就柔性智庫建設和博物館管理創新、功能拓展、智慧化建設、新技術應用等話題展開深入探討。

博物館日報聯繫郵箱:

museumdaily@iartmuseum.org

《新華·博物館日報》欄目由新華網客戶端、國際博物館信息中心和《藝術博物館》雜誌聯合出品,目前分為「熱點新聞」「展覽資訊」「行業發布」三大板塊,致力於打造全球博物館信息的權威發布平臺。國內新聞主要面向公眾讀者,以提供博物館界熱點新聞、文化藝術領域動態和重要展覽資訊等內容為主,同時發布行業新政策、新動向。國際新聞主要集中發布全球博物館行業動態和發展趨勢,側重於服務文化管理者和博物館從業人員。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相關焦點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82期):鄭州將三年建設100家以上博物館
    ·熱點新聞 / Headlines【世界地球日活動周|地學博物館在行動】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活動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宣傳活動周為4月20日至4月26日。為普及地球科學知識,宣傳自然資源國情國策,引導公眾樹立生態文明理念,中國地質博物館將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讓公眾足不出戶參與進來。該館將於4月20日-4月24日 每晚19:00 、4月25日-4月26日每日15:00,連續推出七部特別引進的國外重磅科技電影,在騰訊視頻、央視頻、新華網等多平臺同步播出。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31期):展覽「1420:從南京到北京」在首都博物...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外景【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發布春節開放公告】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20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要求,並結合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的實際情況,2020年春節期間開閉館時間調整如下:1月24日周五(除夕)至27日周一(初三)閉館,1月28日周二(初四)正常開館,歡迎廣大觀眾參觀。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68期):南京紫金山昆蟲博物館即將正式開放
    博物館將在直播平臺舉辦向魯迅像獻花的活動,表達對魯迅先生的敬意;通過向廣大觀眾展示展廳裡的10餘件文物珍品,如魯迅在日本的醫學筆記、魯迅在杭州採集的植物標本等,追憶魯迅偉大而光輝的一生,使大家進一步感悟魯迅思想和精神;並展示該館新近研發的與魯迅有關的6種有特色的文創產品,如《魯迅用箋》、「金不換」毛筆、北大校徽等,使廣大觀眾一飽眼福,讓廣大觀眾把自己喜歡的文創產品帶回家。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178期):國家植物博物館建設即將全面展開
    ·熱點新聞 / Headlines【第二屆長三角文化博覽會將在上海青浦舉辦】11月21日至24日,第二屆長三角文化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7.2館和8.2館隆重舉辦,面積5.4萬平方米,規模超過首屆文博會兩倍。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02期):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12月18日將舉辦...
    徐悲鴻藝術專項基金將以徐悲鴻起始的中國百年藝術教育、藝術歷程作為主軸系統向海內外介紹中國文化藝術思想,彰顯和傳承徐悲鴻的藝術理念和愛國情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徐悲鴻思想和藝術遺產。徐悲鴻藝術專項基金開展各種社會文化、藝術教育、海內外展覽與文化交流以及藝術沙龍、社會公益等系列活動,促進民族文化的發展,增強中國經典藝術的民族凝聚力與國際影響力,使之成為中國與世界的溝通與交流的紐帶之一。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86期):學習強國推出「雲遊博物館」服務專區
    方案包含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自5月4日開始,主要內容是重啟工商業;第二階段自5月18日開始,內容是重啟教育、理髮、婚喪儀式、體育、私人聚會等活動,博物館亦可在該階段重開;第三階段將從6月8日以後開始,餐飲、酒店、旅遊等行業可能在該階段逐步重啟。禁足令解除過程中,口罩將是重要物資,人們在公共運輸工具和學校內必須佩戴口罩,病毒檢測能力和流行病學追蹤力度也將得到大幅度加強。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十六期):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在江蘇揚州奠基
    位於溧陽燕湖公園畔的溧陽市博物館,以東漢蔡邕所製作的焦尾琴形狀為造型,總建築面積18319平方米,展區總面積1.1萬平方米。展廳共三層,1至2層是博物館,主要分三個主題區域,一是4500萬年前中始新世中華曙猿,二是千秋金瀨話溧陽,三是瀨水風情;第3層是規劃館。
  • 博物館裡過大年 春節活動精彩紛呈
    在博物館不斷融入百姓生活的過程中,「博物館裡過大年」已成為許多人歡度春節的首選。春節期間,多地博物館開展了多種展覽和活動,讓廣大觀眾走進知識的殿堂,開啟不一樣的文化假期。吉林春節期間,吉林省110家博物館,春節精心籌辦了各類「金豬拱福」題材的館藏豬文物展、豬文化圖片展系列陳列展覽,總計舉辦陳列展覽159項。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30期):漢字雷射照排系統科研實物入藏國家...
    《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對漢字信息處理技術的報導(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孔子博物館發布有關春節期間開放時間的公告】孔博春節期間開放時間如下:除夕(1月24日)全天閉館;正月初一(1月25日)至正月初六(1月30日)正常開放,開放時間為9:00-17:00,16:00停止入館;正月初七(1月31日)至正月十五(2月9日)每周五、周六開放夜場,開放時間延長至21:00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22期):廣東惠州東坡紀念館正式開放
    ·熱點新聞 / Headlines【廣東惠州東坡紀念館正式開放】從北宋紹聖元年(1094年)到北宋紹聖四年(1097年),蘇東坡寓居惠州兩年多,作詩詞、雜文多達587篇,數量僅次於其在黃州的750多篇。這在蘇軾文學生涯乃至中國文學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25期):「瑞鼠吐寶——庚子鼠年新春生肖文物圖片聯展」將在天津博物館開幕
    ·熱點新聞 / Headlines 【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2020年春節及藝考期間將臨時閉館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187期):趕快去看!南京博物院藝術館四個臨時...
    此次亮燈儀式的啟動,標誌著成博妙會的文創跨年集市活動的開啟。集市將於2020年1月12日結束。本次展覽舉辦場館隊伍規模宏大,形成了「三館一線」的參觀新形式。十位藝術家陣容強大,藝術呈現形式也更加多樣化。由中南傳媒、湖南美術出版社主辦,美侖美術館承辦的「藝術長沙」平行展也將在同期舉辦。本次展覽將於2020年2月6日結束。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52期):瀋陽故宮等8家博物館17日恢復對外開放
    【北京魯迅博物館利用5G技術進行網上直播奉上精神大餐】為滿足和豐富廣大人民疫情防控期間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貫徹落實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在移動》項目計劃,中國博物館協會、北京魯迅博物館與中國移動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易訊無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近期精心打造、強力推出了「雲博物館」5G直播公益活動,旨在匯聚全國博物館資源,打造一個集內容和服務為一體的線上博物館平臺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199期):甘肅夏河丹尼索瓦人研究入選2019年度...
    山東博物館外觀(圖片來源:山東博物館)【孔子博物館將開放夜場參觀】為滿足廣大群眾的文化需求,豐富夜間文化生活,為觀眾提供獨特的夜間參觀體驗,孔子博物館於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2月9日每周五、周六開放夜場(1月24日農曆除夕全天不開放),期間開放時間延長至晚21點。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11期):「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中國...
    琴臺美術館位於漢陽月湖畔,造型起伏多變,地下一層,地上兩層、局部加層,功能豐富,建成後將成為武漢文化藝術活動活躍區。唐豐陵陵園遺址發掘現場俯拍圖(圖片來源:三秦網)【東北老工業基地藝術影像數位化互動博物館正式上線】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東北老工業基地藝術影像數位化互動博物館的籌備工作順利完成。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兩百一十三期):「會飛的花——世界珍稀蝴蝶展...
    她1956年在慕尼黑初次展出繪畫,1989年在紐約舉辦了首次個人畫展,曾在德國、烏克蘭、瑞士、捷克、美國、義大利、法國、以色列、巴西、加拿大等國舉辦畫展,成為世界知名藝術家。多國的博物館、美術館收藏了她的繪畫作品。艾瑪因中醫而喜愛中國文化,因德籍天津人劉依松先生而結緣天津,並將自己的作品捐贈給了天津美術館。該展覽將於2020年2月29日結束。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八十三期):中國戲曲百戲博物館在江蘇崑山奠基
    據介紹,中國戲曲百戲博物館坐落於正儀古鎮,將採用「1+N」的設計理念,即主館加老街上的各類戲曲小館和戲曲傳習所的形式,建設「無邊界」的戲曲博物館群落。主館總建築面積約1萬平方米,旨在打造一座兼具展示、互動、研究、演出的戲曲博物館,以便更好地保存、展示、研究戲曲珍貴資料。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61期):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遺址公園5月1日...
    該活動以博物館藏品為切入點,通過文物背後的故事的解讀,將其承載的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智慧與精神傳遞給社會大眾尤其是青少年,以中華人文精神為身處疫情中的人們帶去動力。本次明星公益計劃上線來自湖北省博物館的6件文物,分為6期視頻,每期3-4分鐘。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66期):江西三灣改編紀念館完成VR數字展廳...
    西安博物院(圖片來源:西安博物院)【受疫情影響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預計將虧損一億美元】因新冠疫情在紐約持續惡化,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自3月13日起關閉其主館以及布勞耶、修道院博物館兩個分館,閉館預計將持續至7月。該館主席兼執行長丹尼爾·韋斯(Daniel H.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一百七十一期):《上新了·故宮》第二季即將開播
    【「2019全球藝術館高峰會議」在上海舉辦】日前,「2019全球藝術館高峰會議」作為「上海藝術交易月」核心學術活動,在上海富豪東亞環球酒店舉行。本次展覽將於12月12日結束。「正青春——第十五屆上海青年美術大展」宣傳海報(圖片來源:劉海粟美術館)【中國】甘肅省博物館:11月12日,首屆「大路西行——中國油畫作品展(2019)」將在甘肅省博物館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