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博物館日報(第187期):趕快去看!南京博物院藝術館四個臨時...

2020-12-20 新華網客戶端

·熱點新聞 / Headlines

【南京博物院藝術館四個臨時展覽提前閉展】南京博物院藝術館的四個臨時展覽因新展更替,將提前於2019年12月8日結束展期,新展覽將於12月15日開展。提前結束的四個展覽分別是:

「氣格俊邁——明末清初書法作品展」「海上畫派繪畫藝術特展(下)」「江山如此多嬌——傅抱石創作毛主席詩意畫特展」「雄健蒼渾——胡小石楷行書精品展」。

《毛澤東沁園春雪詞意圖》/傅抱石(圖片來源:南京博物院)

【廣東美術館將臨時閉館】廣東美術館因布撤展工作安排,12月1日-5日閉館,12月6日 「廣東畫院建院60周年優秀作品展暨院史研究展」開展並向公眾開放。

廣東美術館外觀(圖片來源:廣東美術館)

【成都博物館妙會正式開啟】日前,2019「這禮是成都」首屆成博妙會文創跨年大集亮燈儀式在凱德廣場舉行。亮燈儀式現場布置精美、燈光絢麗,設置有雙面酷炫木馬,吸引眾多成都市民打卡拍照。亮燈儀式當天更有許多精彩活動,其中「少兒繪畫」讓成都博物館及館藏文物在孩子們天馬行空的創意中再添活力。此次亮燈儀式的啟動,標誌著成博妙會的文創跨年集市活動的開啟。集市將於2020年1月12日結束。

活動現場小朋友根據成博藏品繪製的帆布包(圖片來源:成都博物館)

【「新中國70年,鎮館之寶70件」文物和檔案故事網上徵集活動評審結果公布】今年4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在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國家檔案局辦公室、共青團中央宣傳部聯合指導下,中國青年網、北京衛視《檔案》欄目聯合主辦的「新中國70年,鎮館之寶70件」文物和檔案故事網上徵集活動正式啟動。活動吸引了全國200餘家組織機構報送作品,並徵集到網友投稿近5萬部,作品總播放量已突破7億次。近日,經專家評審、網友投票及多方評議後,此次活動評出「最震撼網民的70件『鎮館之寶』」「十佳網紅講解員」「網絡人氣十佳作品」及「優秀組織者」。

【邯鄲市博物館新logo(標識)方案投票開始】邯鄲市博物館新址開館在即,該館委託設計工作室構思了新的Logo。經篩選,確定了五個方案,最終方案將結合觀眾投票結果和專家意見選出。投票將於12月25日截止。

邯鄲市博物館新Logo(標識)方案之一(圖片來源:邯鄲市博物館)

·展覽資訊 / Exhibitions

【中國】湖南省博物館:2019第七屆「藝術長沙」雙年展將於2019年12月7日在湖南省博物館盛大啟幕。本次展覽舉辦場館隊伍規模宏大,形成了「三館一線」的參觀新形式。十位藝術家陣容強大,藝術呈現形式也更加多樣化。由中南傳媒、湖南美術出版社主辦,美侖美術館承辦的「藝術長沙」平行展也將在同期舉辦。本次展覽將於2020年2月6日結束。

2019第七屆「藝術長沙」雙年展宣傳圖(圖片來源:長沙美術館)

【中國】青島市博物館:11月27日,海南省民族博物館展覽「技奪天工 藝韻流芳——黎族世界非遺走進青島」在青島市博物館開幕。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源遠流長,以口傳身授的方式代代相傳,在中國棉紡織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次展覽分為「黎族紡織原料」「黎族紡染織繡技藝」「多彩黎錦」「傳承與弘揚」四部分,用130餘件展品講述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傳承與發展的故事。本次展覽展期至2020年2月。

展覽「技奪天工 藝韻流芳——黎族世界非遺走進青島」展覽現場(圖片來源:青島市博物館)

【中國】溫州博物館:11月28日,溫州博物館舉辦「戲說生活——館藏戲曲文物展」。溫州是南戲故裡,是中國戲曲的發源地之一。戲曲源於生活,又融入生活。它在溫州一直十分繁榮盛行,以多種形式活躍在溫州歷史舞臺,演繹出自己獨特的文化魅力。為弘揚、傳承戲曲文化,讓文物活起來,溫州博物館特舉辦本次展覽,通過百餘件行頭、劇本、木雕、石雕、瓷器、銀器等歷史文物和資料的展示,讓觀眾了解戲曲文物背後的故事,感受戲曲文化博大精深的底蘊和內涵。本次展覽將於2020年3月8日結束。

「戲說生活——館藏戲曲文物展」展覽海報(圖片來源:溫州博物館)

【中國】保定市博物館:11月27日,「紅色記憶――保定抗戰電影特展」在保定市博物館開幕。此次展覽分「戰火中的創作者」「時代裡的記憶者」「記憶裡的傳承者」三部分,共展出老式電影機,電影膠片,抗戰文物等共計87件(套),希望觀眾能夠通過這些經典的紅色影視和實物,牢記抗戰精神,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不斷拼搏奮進。本次展覽展期為半個月。

「紅色記憶――保定抗戰電影特展」展覽現場(圖片來源:保定市博物館)

【美國】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展覽「草間彌生:每天我都為愛祈禱」(Yayoi Kusama EVERY DAY I PRAY FOR LOVE)正在位於美國紐約的卓納畫廊舉行。草間彌生作為20世紀和21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在當代藝術史上佔據獨特的地位。她早期受到20世紀60年代波普藝術和極簡主義的影響,創作了極為個性化的作品,引起了全球範圍內廣泛的關注及共鳴。她的作品經常使用「點」這樣的重複元素,來隱射微觀及宏觀的宇宙。本次展覽介紹了這位藝術家標誌性系列畫作《我永恆的靈魂》(My Eternal Soul)中的新作。該展覽將於12月14日結束。

展覽「草間彌生:每天我都為愛祈禱」現場 Yayoi Kusama

【英國】泰特利物浦美術館(TATE LIVERPOOL):泰特利物浦美術館將自12月13日舉辦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在世藝術家之一、美國藝術家西斯特·蓋茨(Theaster Gates)(生於1973年)在英國的首個大型展覽「西斯特·蓋茨:混合物」(THEASTER GATES: AMALGAM)。展覽以馬拉加(Malaga)的歷史為出發點,探討了美國種族、領土和不平等等複雜而交織的問題。19世紀,馬拉加這個美國緬因州海岸小島上,居住著一個種族混雜的社群。1912年,州長下令將馬拉加居民強制轉移至大陸,但卻未向他們提供住房、就業或支持。此次展覽將以雕塑、裝置、電影和舞蹈的形式來回溯這段歷史。此次展覽的亮點包括一部2019年的新電影《馬拉加之舞》(Dance of Malaga),由美國著名舞蹈家凱爾·亞伯拉罕(Kyle Abraham)編舞,蓋茨的「黑暗僧侶」(The Black Monks)樂隊提供影片配樂。樂隊受藍調和福音音樂啟發的聲音貫穿於整個展覽,引領觀者進入沉浸式的「森林」裝置。西斯特·蓋茨是一位積極關注社會議題的藝術家,在芝加哥生活和工作,早年曾學習城市規劃。其代表項目,是在芝加哥南區(South Side, Chicago)重新開發廢棄建築以供社區使用。這讓人聯想到利物浦格蘭比(Granby)地區正在進行的同類項目。蓋茨展現了藝術如何改變許多地方並且改善當地民眾的生活。展覽將持續至2020年5月3日。

電影《馬拉加之舞》(Dance of Malaga)靜止畫面/2019年 Theaster Gates and courtesy of the artist.Photo : Chris Strong

·行業發布 / Professional Publications

【「第八屆博物館教育·北京論壇」在北京開幕】11月27日,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博物館學會主辦的「第八屆博物館教育·北京論壇」在北京開幕。「博物館教育·北京論壇」是北京地區堅持多年的教育品牌,每次論壇都緊扣時代脈搏,就博物館教育的熱點、困惑進行交流與探討,已在同行業務中起到了較好的引領帶動作用。本次論壇以「讓文物活起來——博物館教育與研學」為主題,邀請教育部門、學校方面和博物館方面的領導、學者闡述對青少年研學教育和博物館研學的思考和目前面臨的困境,指出未來發展的方向。來自全國各省市26家博物館和北京地區40餘家文博單位的社教從業者,圍繞各自博物館開展的研學案例進行了分享,共同談論博物館教育與研學的開拓創新,以及對未來可持續性發展有效路徑的多樣性思考。

【首都師範大學舉辦「殊方未遠:中國考古學國際化的視域與維度暨第五屆全國青年考古學者論壇」】11月29日,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舉辦「殊方未遠:中國考古學國際化的視域與維度暨第五屆全國青年考古學者論壇」。本次論壇以「殊方未遠:中國考古學國際化的視域與維度」為主題,立足近年來中國考古學的最新發現,聚焦國際化視野下的中國考古學新進展,邀請全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考古文博機構正式入職的45歲以下的青年考古學者加入討論。

【2019中國邢窯工藝傳承創新與文化產業發展大會在臨城召開】近日,由中國古陶瓷學會傳承委員會、臨城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19中國邢窯工藝傳承創新與文化產業發展大會在河北省臨城縣召開。臨城是唐代邢窯遺址的首次發現地,被譽為「邢瓷故裡」。 目前邢臺境內已發現邢窯相關遺址近60處,其中臨城縣境內15處。會上,中國古陶瓷學會傳承專業委員會授予臨城縣人民政府「中國邢窯工藝傳承創新示範縣」稱號,授予臨城縣邢窯文化博覽園「中國邢窯傳承創新培訓基地」稱號,為中國古陶瓷學會傳承專業委員會首批會員頒發證書。與會專家就邢窯工藝、邢窯工藝傳承以及工藝創新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問題進行了研討,旨在推動邢窯工藝研究、傳承、創新,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徑,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並以此促進文化產業發展。

博物館日報聯繫郵箱:museumdaily@iartmuseum.org

《新華·博物館日報》欄目由新華網客戶端、國際博物館信息中心和《藝術博物館》雜誌聯合出品,目前分為「熱點新聞」「展覽資訊」「行業發布」三大板塊,致力於打造全球博物館信息的權威發布平臺。國內新聞主要面向公眾讀者,以提供博物館界熱點新聞、文化藝術領域動態和重要展覽資訊等內容為主,同時發布行業新政策、新動向。國際新聞主要集中發布全球博物館行業動態和發展趨勢,側重於服務文化管理者和博物館從業人員。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相關焦點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31期):展覽「1420:從南京到北京」在首都博物...
    ·熱點新聞 / Headlines【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臨時閉館】浙江大學寒假期間,藝術與考古博物館於2020年1月18日至2月19日閉館,2月20日起面向公眾開放。: 1月17日,展覽「1420:從南京到北京」在首都博物館拉開了帷幕。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一百七十一期):《上新了·故宮》第二季即將開播
    評委就從664件來稿作品中初評入圍的40件作品模型進行了公正、嚴謹的評選,獲獎作品涵蓋了港城文旅創意設計、文博創意衍生品設計、「非遺+」傳統工藝創意設計、港城特色工業創意設計四個主題。設計內容有紀念品伴手禮、辦公用品、玩具、包裝設計等多個方面,獲獎作品在形式、材料、工藝及審美特質、實用功能、使用方式上充分展現青年的創新魅力。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02期):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12月18日將舉辦...
    【齊河博物館群初具規模 19個博物館2021年開園】經過八年規劃建設,位於德州齊河博物館群的山水、園林和古典建築都已初具規模。齊河博物館群計劃於2021年7月1日全部建成開放。到目前,已經建成的主題博物館共有5座,分別是珍藏館、書畫藝術館、根雕藝術館、地礦博物館和古典家具博物館。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十六期):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在江蘇揚州奠基
    位於溧陽燕湖公園畔的溧陽市博物館,以東漢蔡邕所製作的焦尾琴形狀為造型,總建築面積18319平方米,展區總面積1.1萬平方米。展廳共三層,1至2層是博物館,主要分三個主題區域,一是4500萬年前中始新世中華曙猿,二是千秋金瀨話溧陽,三是瀨水風情;第3層是規劃館。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32期):海南省博物館春節期間將舉辦多場活動
    另,春節期間將開放「『奮鬥新時代 美好新海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海南發展成就展」「海南村老歌——臨高百歲老人寫真展」 「陶瓷中國——當代龍泉青瓷大師作品展」 「請到省博來做年 海口年俗展示」四個臨時展覽。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68期):南京紫金山昆蟲博物館即將正式開放
    北京魯迅博物館淘寶平臺直播活動宣傳圖(圖片來源:中國國家文物局)【南京紫金山昆蟲博物館即將正式開放】近日,南京紫金山昆蟲博物館結束了其試運營階段,即將正式開館。南京紫金山昆蟲博物館內景(圖片來源:南京紫金山昆蟲博物館)【中國民族博物館發布「2020中國民族影像志攝影雙年展」徵稿啟事】「中國民族影像志」是中華各民族珍貴的歷史文化藉助於影像來完成的物質化記錄和書寫。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22期):廣東惠州東坡紀念館正式開放
    廣東惠州東坡紀念館內景(圖片來源:澎湃新聞)【2025年山東爭取20個以上的遺址公園對公眾開放】山東省政府新聞辦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稱,到2025年山東省將爭取20個以上的遺址公園對公眾開放。據介紹,山東將提出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省級文化遺址公園,做好各類大遺址展示利用項目,到2025年爭取20個以上的遺址公園對公眾開放;出臺《社會文物鑑定評估管理辦法》,促進文物市場活躍有序發展;在加強工業遺產、農業遺產、水下遺產保護,實施文化遺產走出去方面也提出了明確要求。這些新舉措,對推進文物合理利用,激發文物事業發展活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都是極大的政策紅利。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82期):鄭州將三年建設100家以上博物館
    ·熱點新聞 / Headlines【世界地球日活動周|地學博物館在行動】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活動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宣傳活動周為4月20日至4月26日。修繕後的符卿第變身慈城藥商博物館,將布置「敬仰先賢」、知名中醫藥堂號、名中醫義診館、科普互動區等功能空間,計劃在5月1日前完成布展,5月中旬對外開放。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11期):「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中國...
    展覽包括「孔子的生平與思想」「儒家學說的形成與發展」「儒家學說的國際傳播」「孔子題材藝術作品」四個部分。該展覽匯集了自新石器時期至當代的珍貴文物、古籍以及藝術品240餘件(套),總共700餘件,其中包括41位當代藝術家創作的40餘件孔子文化題材美術作品,是國家博物館第一次系統展示孔子思想形成、發展以及傳承的歷史,力圖為觀眾和研究者講述孔子文化的思想脈絡與深遠影響力。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30期):漢字雷射照排系統科研實物入藏國家...
    【故宮啟動「故宮零廢棄」垃圾分類項目】1月16日,由故宮博物院和萬科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的「故宮零廢棄」垃圾分類項目正式籤約啟動。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和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代表雙方為項目啟動揭幕。項目合作為期2年,期間分兩個階段逐步推進,即故宮博物院「零廢棄辦公」和故宮博物院「零廢棄遊覽」,旨在將故宮博物院打造成為國際領先的零廢棄博物館。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199期):甘肅夏河丹尼索瓦人研究入選2019年度...
    第四屆山西文博會序廳(圖片來源:澎湃新聞)【美國藝術家「KAWS」成為美國民間藝術博物館新理事】近日,位於紐約的美國民間藝術博物館(American Folk Art Museum)選出了四位新理事:當代藝術家「KAWS」(本名布萊恩·唐納利[Brian Donnelly])、薩比哈·阿爾·赫米爾(Sabiha Al Khemir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66期):江西三灣改編紀念館完成VR數字展廳...
    西安博物院(圖片來源:西安博物院)【受疫情影響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預計將虧損一億美元】因新冠疫情在紐約持續惡化,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自3月13日起關閉其主館以及布勞耶、修道院博物館兩個分館,閉館預計將持續至7月。該館主席兼執行長丹尼爾·韋斯(Daniel H.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52期):瀋陽故宮等8家博物館17日恢復對外開放
    北京魯迅博物館「雲博物館」直播活動宣傳海報(圖片來源:北京魯迅博物館)【無錫博物院恢復開放】根據無錫市疫情防控情況及上級部署要求,無錫博物院及下屬周懷民藏畫館、程及美術館、張聞天舊居和無錫碑刻陳列館於2020年3月17日起,全面恢復對外開放。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八十三期):中國戲曲百戲博物館在江蘇崑山奠基
    【2019「景德鎮博物館之夜」開啟】日前,景德鎮市博物館之夜活動啟動儀式在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舉行。今年的博物館之夜活動,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將聯合景德鎮民窯博物館、樂平博物館、浮梁縣博物館共同舉辦。在接下來的八九月份,共計將有16個夜間開放日。
  • 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南京博物院,有一條民國街,免費的網紅拍照地
    南京、華東地區唯一的特大城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2600多年的城市建設史和500多年的城市建設史,南京的景點非常多,自然和人文景觀都非常豐富,除了有名的夫子廟、中山陵,國家4A級景點南京博物館也很有價值。
  • 南京博物院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這裡有一條民國街,免費拍照
    華東地區唯一的特大城市——南京,是一座擁有2600多年建城史和500多年建都史的具有悠久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享有「六朝古都」之稱。旅遊景點很多,無論是自然還是人文景觀都很豐富,除了著名的夫子廟和中山陵之外,國家4A級景區南京博物院也是很值得參觀的。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86期):學習強國推出「雲遊博物館」服務專區
    展覽由鎮江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湖州市博物館、鎮江博物館承辦。展覽以清代為時間軸、江南作空間場,分「畫中美人」「鏡裡容顏」「閨閣日常」「閒情雅趣」四個單元,展示出清代與女性有關的書法繪畫作品、首飾、服飾、紅妝,以及用於閨閣陳設的清供品等百餘件(組)文物,以「男性凝視下」的文人視角,揭示清代江南女性的日常生活和獨有的藝術美感。展覽持續至6月21日。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61期):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遺址公園5月1日...
    該活動以博物館藏品為切入點,通過文物背後的故事的解讀,將其承載的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智慧與精神傳遞給社會大眾尤其是青少年,以中華人文精神為身處疫情中的人們帶去動力。本次明星公益計劃上線來自湖北省博物館的6件文物,分為6期視頻,每期3-4分鐘。
  • 南京各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你了解幾個?
    朱自清說南京是古董鋪子,走在南京的路上,隨意踢出一腳,提到的那塊磚就很可能是件文物。南京文物多,博物館自然就不少。據一份官方數據顯示,南京有52家在江蘇省文物局備案的博物館(紀念館),另外還有近200家各類特色陳列館。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25期):「瑞鼠吐寶——庚子鼠年新春生肖文物圖片聯展」將在天津博物館開幕
    為了辦好此次展覽,策展團隊多次赴山東考察韓光友先生收藏的民俗文物,從14大類、20餘萬件藏品中凝練主題,挑選展品;館內也多次召開專題會議,一起頭腦風暴,並邀請民俗專家李世明老師作為學術支持,最後確定按照年俗、民俗、婚俗和工匠精神四個單元來闡釋展覽主題。本次展覽將於3月8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