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那個有著一周一更夢想,但是實際上兩周一更的那隻水貨君。我覺得更多可能是天氣寒冷(海南20幾度),凍住了我的大腦,以至於無法思考,所以更新慢了。嗯,大概就是這樣導致了更新慢了。
如果你送我酒系列,就差一個威士忌,一個白蘭地了。威士忌應該是做得比較多,其中跟逗比水爺在辦公室搞雞蛋清,就屬於比較不錯的經歷。所以還是先講講威士忌吧。
因為威士忌類型比較多,以至於味道差別也挺大,所以調酒配方一般都會說明是什麼類型的威士忌。下面這些喝法都是基於最低端款的芝華士12做的,如果感興趣也可以換成別的類型來試試,所以下面就默認你送的是芝華士12了,還有務必言行合一哦,年輕,就是想到就要去做!可以私我要地址,或者轉帳我也能接受(手動滑稽)。送我一瓶威士忌這件事務必要說到做到!
如果有人送我第一瓶威士忌
威士忌當然是淨飲第一位了,芝華士12屬於調和威士忌,雖然有挺多人看不起芝華士(不管因為代言人還是別的什麼),不過這款真是入門威士忌的不錯選擇。當然你要是在夜店酒吧喝到的,其實是假酒的概率還蠻大的。加冰塊,口感柔和許多。許多店喜歡用那種圓球球的冰塊混著威士忌喝,一方面是冷卻的作用,另一方面是融化沒那麼快,不會太衝淡酒的味道。大概這樣:
當然,用那種鋼的冰塊來冷卻倒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至於哪種更好那就是見仁見智了,畢竟還是有人喜歡變化的口感的。
另外,在夜店裡先不管真假,芝華士也是最常見的用酒。但是直飲沒有那麼好入口,所以一般是配上軟飲(冰紅茶,冰綠茶,水晶葡萄之類的),然後放進一個超大透明的酒桶端上來,一桌子的人打著喝。
如果自己在家的時候也可以這麼來喝,跟伏特加類似,1比6的比例就不錯,如果覺得酒味重就多加軟飲,酒味輕就少點軟飲。雖然也不是所有軟飲都適合,但是可以用來玩的還是蠻多的,又方便,隨時可以玩。
如果有人送我第二瓶威士忌
我會選擇做一個威士忌司令,原方用的是混和威士忌,但是因為你送我的是芝華士嘛,那就用芝華士來完成了。1茶匙(5毫升左右)的糖用1盎司(30毫升左右)檸檬汁及1茶匙的水來融化,再倒入2盎司的威士忌,攪拌均勻之後,倒入到半杯冰的杯子之中。放入一片橙子作為裝飾,拍完照就可以噸噸噸了,大概長得這個樣子:
如果有人送我第三瓶威士忌
第三瓶就當然要來個隆重一點的啦。一款用蛋清來完成的酸味波士頓。聽起來很清新,喝起來也不差,就是喝過之後餘韻確實有點腥是真的。這應該是當初玩的時候第一款用雞蛋來做的酒,還算是比較新奇的。跟水爺討論著如何將蛋清和蛋黃分開,最後的做法是。。。敲了一個小縫,用雞蛋殼濾出蛋清,蛋黃會被卡住,達到分離的目的。
雪克壺中加入冰塊,然後倒入1盎司的檸檬汁,1茶匙的糖漿以及你送我的芝華士(原方用的是波本威士忌)2盎司,最後才是放入一個雞蛋的蛋清,並用力搖勻。雞蛋建議選擇新鮮的,不然怕肚子疼。濾入雞尾酒杯中,加入櫻桃和橙片做裝飾,拍照完就可以喝掉了。
大概好看的樣子是這樣。
到這裡,今天就不收威士忌啦,雖然只送了三瓶酒,但是畢竟也有了四種喝法了。其實威士忌與其說是雞尾酒的一款基酒,不如說是獨立的一個體系更恰當。味道的豐富和做法的不同使得他的地位比葡萄酒差距並不大。從原料的選取到做的過程,當然最明顯的表現還是最終呈現的口感。
除了產地不同代表不同的風味之外,一個地區的原料組成及製作工藝也可以導致味道差別不小。不那麼準確但是可以大概的區分,便是日本威士忌口味應該是所有中口味最輕的,適合純飲或者佐餐酒。而蘇格蘭威士忌(芝華士12,格蘭芬迪)則應該算是標準威士忌,泥炭味有一些,但沒有那麼難接受。而相對應的,老酒鬼可就更偏好那股泥煤味了,美國威士忌有許多就這類型的。
最後,那些打算送我一瓶威士忌的,不要猶豫啦,行動起來啊,想到說到做到可是你的人生信條啊。真的,風裡雨裡,我在這裡等你。
-----
-----
歷史上的如果
如果你對飲品相關的內容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