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裔阿婆理髮60年:一把剪刀也要好好服務

2020-12-22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鄭巧蕊只服務女顧客,而上門的都是熟客,幾乎是巫裔。(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nbsp&nbsp&nbsp&nbsp中國僑網12月21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馬來西亞加央82歲高齡的華裔老人鄭巧蕊自1962年經營理發生意,初期收費25仙,而如今時隔57年曆經通貨膨脹,物價樣樣大漲,但其收費也只是漲至現在的2令吉50仙。此外,在她小小的店裡,也可以看到種族和諧的美好畫面。

&nbsp&nbsp&nbsp&nbsp人稱「Toknya」(意即老嬤)的鄭巧蕊坦言,她現在只是把理發生意視作打發時間,而且那也不是勞力活,能繼續營業,唯她不再為顧客電發,只是簡單理髮。

&nbsp&nbsp&nbsp&nbsp她不急不徐地說:「老咯,不要做那麼多了。我現在只剩下一把梳子、一把剪刀。」

&nbsp&nbsp&nbsp&nbsp雖說如此,她工作起來時卻一點也不馬虎,依舊注重理髮的服務素質,使用高品質剪刀,以示對顧客的尊重,也代表了她對工作的熱忱與認真。

&nbsp&nbsp&nbsp&nbsp鄭巧蕊初期對記者的採訪有些許抗拒,並擔心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登上報章,成為新聞人物,會引人詬病,而一度婉拒受訪。

&nbsp&nbsp&nbsp&nbsp「數年前有電視臺登門要求訪問,我都拒絕了。我不要出名,只想好好地理髮。我也知道之前採訪我的記者在『偷偷』拍照、記錄……」

&nbsp&nbsp&nbsp&nbsp後來,她因為理解記者的用心、誠意和職責,才終於肯點頭,願意讓記者拍照,隨之也侃侃而談。

&nbsp&nbsp&nbsp&nbsp鄭巧蕊回憶起62年前,她特地到檳城學理髮,從學徒做起,直至1962年婚後回鄉,在住家開業。

&nbsp&nbsp&nbsp&nbsp她說,以前她和其他人一樣,除了理髮也為女顧客電發,但隨著年紀漸長,現代美發院也四處林立,她就決定停止電發服務。

&nbsp&nbsp&nbsp&nbsp「現在上門的都是女熟客,幾乎是巫裔,一些從年幼時期已登門,直到成家立業了,也繼續找我理髮,有些則已在外發展,過年過節才回來,會特地上門找我。」

&nbsp&nbsp&nbsp&nbsp她駝著背邊替顧客理髮邊告訴記者說:「有時,我覺得累了,就把門關起來,暫作休息。只要體力還行,就繼續做,但是沒能追得上時代的腳步了,簡簡單單為她們修發就好。」

相關焦點

  • 理髮師手抓10剪刀
    理髮師手抓10剪刀 2010-02-23 08:40     來源:新華網-臺灣頻道     編輯:張蕾  據臺灣TVBS報導,10把剪刀一次拿在手上剪髮,實在不容易!臺北一位68歲的理髮師洪武雄,竟然在半世紀前就學會了,憑著自己的一身手藝打天下。
  • 瘋狂的理髮師,普通理髮師用剪刀理髮,而他卻用砍刀
    當然理髮師也不例外,或許有人會覺得理髮師的工作很簡單,並沒有太多的創造空間。如果你是這麼想的話,那麼請做好準備,因為今天絕對會讓你改觀。讓你看看才華橫溢的理髮師都用些什麼工具。普通理髮師一般用到的是剪刀、電推刀、剃鬚刀,還有各種梳子和洗髮液。但是你見過用電鋸理髮嗎?畫面中這名男子手裡拿的就是電鋸,這些工具可不能亂用,雖然看起來有點嚇人但的確是沒錯。
  • 老手藝|這個理髮師傅,理髮已60餘年了...
    >在理髮這個行業上一幹就是60多年他有什麼故事一起來看鐘石泉在為村民理髮「唰唰唰……」隨著電推子聲音響起,一簇簇頭髮掉落,「唰唰唰……」剪刀上場,推不均勻的頭髮被平剪落在地鍾石泉的傳統理髮工具這個「理髮店」沒有門店,也沒有招牌,理髮師是平富鄉大潭村的一位老匠人,名叫鍾石泉,背有點佝僂,卻總是一張笑臉迎人。他的理髮攤就在家門口,門前一條小溪緩緩流過。理個髮7塊錢,價格親民,手藝精湛,還能上門服務,受到村裡尤其老人和小孩的拍手稱好,被稱為「行走的理髮鋪子」。
  • 醫生變「託尼」 一把剪刀剪遍醫療隊
    四川前往武漢的醫療隊裡也有一位特殊的「託尼哥」,他變身理髮師,在武漢駐地,用一把剪刀為16名同事剪掉頭髮。杜貴鵬2月13日早上8點,接到緊急通知後,核工業四一六醫院17人的醫療隊迅速集結,晚上8點到達了武漢。
  • 一把剪刀,滿腔熱情,「愛心理髮師」何麗珠義務理髮35年
    本報記者 龐維雙 本報通訊員 張曼 攝影報導年近七旬的何麗珠,是新華區道東街道辦事處化建社區的一名老黨員。從1984年開始,她堅持為身邊的同事、鄰居義務理髮,幫助了數不清的人。自學理髮:幫助身邊同事何麗珠並不是專業的理髮師。年輕時,她在「十三化建」工作,經常跟著施工隊伍東奔西走。那時候,由於工作緊張、工地偏僻,工人們沒時間也沒地方去理髮。熱心的何麗珠便萌生了給大家理髮的念頭。
  • 馬來西亞柔佛州警察總部迎來首位華裔副總警長
    中新網5月8日電 據馬來西亞《詩華日報》報導,日前,馬來西亞柔佛州警察總部迎來首位華裔副總警長。現年55歲的許國振出生在吉打州首都亞羅士打,畢業於馬來西亞理科大學社會科學系,之後也在馬來西亞理科大學完成公共管理碩士學位。自1991年開始在警隊服務,至今已服務長達29年。現年60歲的沙菲益在警隊服務了34年3個月,在卸下職務後將回到登加樓,他將回歸平淡生活,閒暇時會從事本身的愛好釣魚。
  • 當外國人拿起剪刀在家自己理髮,畫面太辣眼睛
    「不應該那麼難,」你站在鏡子前,手裡拿著一把生鏽的廚房剪刀,對自己說。由於隔離,你的街角髮廊被稱為非必要行業,這意味著你的頭髮不會很快得到專業的護理。但是有些人已經受夠了,畢竟,春天是梳洗打扮的好時機,而自我隔離式理髮是唯一可用的服務。結果是搞笑的DIY髮型,從簡單的壞髮型到「有趣的」。
  • 調查:2018年馬來西亞華裔月薪平均數漲幅最高
    中國僑網10月29日電 據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報導,馬來西亞國家統計局10月初出版《馬來西亞薪酬調查報告》,顯示2018馬來西亞公民的月薪中位數增長6.6%,而華裔的漲幅最低,僅從2017年的2440林吉特增至2018年的2460林吉特,漲幅只有0.8%。
  • 為了讓華裔孩子學好中文 馬來西亞的華小拼了……
    馬來西亞華文小學(下文簡稱「華小」),顧名思義,是以中文作為主要教學媒介的小學,也是大馬華裔子弟接受基礎教育的地方。近年來,由於華裔生育率降低和城市化進程加劇等因素,華小的華裔生源不斷縮減。根據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2018年發布的報告,過去十年間,華小在校生人數減少了11.2萬。
  • 最燃爆二次元動畫《刺客伍六七》:一把剪刀闖天涯
    而今一部同樣無釐頭,也相當二次元的動畫《刺客伍六七》已經在全網上線,與當年的周星馳相似的是,動畫中的男主角伍六七,更是集歡樂與高能於一身,憑藉一把神出鬼沒的剪刀,成為了動畫界最「豹笑」的殺手。電影《一本漫畫闖天涯》,和這部憑藉「一把剪刀闖天涯」的動畫《刺客伍六七》,儘管相隔了將近二十年,周星馳與伍六七也儼然兩個世界的人物,但他們對現實生活的戲謔,以及所帶來的腦洞大開的歡樂,卻有許多一脈相承的地方。當然,在《刺客伍六七》上,我們看到了一個更燃的新世代,好的藝術作品,總是與時俱進,引領著受眾的審美感知。
  • 宅家如何理髮?他們拿起剪刀做起了「Tony老師」
    但眼看著理髮店開門遙遙無期,可嘆相思無用,於是有些人拿起剪刀,買來電推,搖身一變,自己做起了「Tony 老師」!老爹自信滿滿地接過推剪,還不忘小吹了一把當年做知青時給人理髮的輝煌歷史。興許老爹真行吧!心一橫,頭一梗:「來吧!」或許是藝高人膽大,老爹並沒按照最簡單的方案給我推圓頭,而是煞有介事地推了鬢角:「修一修,等會用剪刀給你打個碎發,穩當得很。」見老爹如此專業,我安心的閉上眼睛休息。
  • 紐約華埠37年「最老」美髮店關閉 80%顧客是華裔
    與往常不同的是,一張醒目的告示29日張貼在上海美發廳的門外,「本店即日起結束37年生意,在此向新老顧客致最誠摯謝意」,一段簡短的漢字及英文告示,正式宣告這家老牌理髮店的謝幕。華裔美髮師胡剛強於1982年開設上海美發廳,直至2年前回中國臺灣養老,便交由妻子黃柏詩負責打理。這家位於宰也街10號的老牌理髮店,一開就是37年。
  • 馬媒:為了讓華裔孩子學好中文 馬來西亞的華小拼了
    近年來,由於華裔生育率降低和城市化進程加劇等因素,華小的華裔生源不斷縮減。根據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2018年發布的報告,過去十年間,華小在校生人數減少了11.2萬。人數少於150人的「微型華小」共有600所,佔華小總數的46.2%。
  • 孕婦開發廊創業,一把剪刀剪出千萬財富
    在短短5年時間裡,她用一把剪刀,剪出了千萬元的財富。1999年,雷長碧下崗,為了生存,幹了很多工作,後來,當她發現美髮沙龍生意很火爆,她下定了決心創業。可是沒有技術怎麼開理髮店,她找到沒法師傅,但是人家也不願意教一個這麼大的人,最終的堅持讓美髮師動容,受他為徒。為了練習她的手藝,她挨家挨戶為她的鄰居免費理髮。
  • 省人大代表李海燕:從一把剪刀到一所大學
    |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徐兵文朱哲攝影從一把剪刀到一所大學,她用了39年。李海燕艱苦創業的故事,許多周口人耳熟能詳。據了解,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1606萬,老齡化率16.7%。2019年,河南全省已經登記的80歲以上老年人中,80~89歲197萬人;90~99歲的28萬人;100歲以上的8029人。龐大的人口基數和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使得養老依舊是當下的突出問題。
  • 您為我們阻斷病毒,我們為您剪去「煩惱」|株洲共青團志願理髮服務...
    「團團志願理髮服務」上線啦「tony老師」化身青年志願者將「理髮店」開到各值守點免費幫防控一線人員理髮一個塑料凳,一張圍布,一把剪刀,一把梳子,青年志願者開始工作了。由於奮戰在一線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員每天都非常忙碌,很多人的頭髮都已經長了,青年理髮師耿志遠自發加入理髮青年突擊隊,2月18日一整天,他一直忙活在各防疫工作點,為一線工作人員理髮,中間未休息,茶水都沒有喝一口。伴隨著他手中揮舞的剪刀,不一會兒,一個個精神抖擻的髮型就剪好了。
  • 統計稱馬來西亞人口約3270萬人 華裔比率降至22.6%
    中國僑網7月16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馬來西亞統計局(DOSM)總監莫哈末烏茲爾透露,馬來西亞2020年的人口有大約3270萬人,相較於去年的3250萬人,增長了0.4%。莫哈末烏茲爾15日發文告指出,馬來西亞統計局15日發布了《馬來西亞當前人口估算報告》,公布了馬來西亞2019年與2020年的人口數據,這是使用2010年的人口普查為基準,並根據國民登記局、移民局、高等教育部與聯合國難民署(UNHCR)的記錄進行更新,而估算出的人口數據。
  • 10分鐘10元,快剪理髮受熱捧
    本報長沙訊 10月17日下午,長沙韶山南路某超市,60歲李娭毑走進一家理髮店,往購票機塞入10元,拿號後直接坐下,不到10分鐘就完成修剪。離店時,儘管脖子上還有些碎發,但李娭毑仍覺得很滿意,「省時又省錢。」時下,這種「不洗頭不辦卡不推銷」的平民化、標準化修剪服務正在長沙悄然興起,受到不少市民的熱捧。
  • 每周二為老人「1元理髮」 美髮店敬老服務獲好評
    自去年偶然得知,該美髮店每周二上午給老人理髮只收1元時,他便沒再到其他店理髮。每次來,除了理髮,他還能和其他老人聊天泡茶,單一的老年生活著實增添了不少樂趣。這家美髮店從2014年4月起,每周二上午為老人一元理髮,至今已堅持4年又7個月。其他時間裡,他們還會帶著理髮師下鄉義剪。在該店的帶動下,周圍有七八家美髮店加入到其行列中,為老人們提供「力所能及」又溫暖人心的理髮服務。
  • 馬來西亞華裔男歌手排行:張棟梁墊底 第一是那個「白衣王子」!
    馬來西亞華裔男歌手排行:張棟梁墊底 第一是那個「白衣王子」!馬來西亞華裔男歌手排行,張棟梁曹格上榜 其中兩人曾是個組合!5、張棟梁作為聲控我覺得他的聲音更迷人,蘇蘇的。還有他的笑容很溫柔很有親和力。他當年正火的時候,離開演藝圈,去學表演三年,回來之後籤了新公司,重點轉移到馬來西亞了,他現在可是馬來西亞的周杰倫啊,2016年的有一個頒獎典禮他入圍的全得了獎,可謂了豐收滿滿,並且2016年還擔任了我要唱好歌的導師。4、品冠品冠最大的武器是嗓音——華語地區最華麗男中音,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