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網11月21日訊(記者 陳靈 黃耿煌 文/圖) 每個月到位於南安官橋新村街的利來美髮店剪頭髮,成為75歲老人楊承地的習慣之一。自去年偶然得知,該美髮店每周二上午給老人理髮只收1元時,他便沒再到其他店理髮。每次來,除了理髮,他還能和其他老人聊天泡茶,單一的老年生活著實增添了不少樂趣。這家美髮店從2014年4月起,每周二上午為老人一元理髮,至今已堅持4年又7個月。其他時間裡,他們還會帶著理髮師下鄉義剪。在該店的帶動下,周圍有七八家美髮店加入到其行列中,為老人們提供「力所能及」又溫暖人心的理髮服務。
老人對服務讚不絕口 理髮店成「泡茶點」
從門口看,這家美髮店和其他美髮店一樣,裝修新潮,店員穿著時尚。周二上午9點多,店裡客人不多。穿過店內,走到後院,眼前竟是另一番景象——三十多位老人圍坐一起,有的在這一側泡茶,有的在那一側聊天,仿佛老年協會的老人正在舉辦活動。靠圍牆處立著5面鏡子,鏡子上方掛著一幅橫幅:善行天下,從頭做起,關愛老人,一元理髮,收入支持公益事業。鏡子前,8把理髮專用椅呈兩排擺放,理髮師已就位。

楊承地是第一批剪髮的客人。「還是按照上個月的剪法麼?」店長周長江幫他圍好,確認老人對髮型的意見後,拿起工具熟稔地修剪起來。「他們對老人是真的有愛心!」楊老伯一邊「享用」服務,一邊笑著說,以前,他到別的店理髮,基本都要15元,「來這裡剪後,一年可以節省一百多元!我們過去吃過苦,比較節省,捨不得花15元剪一次頭髮。」十多分鐘後,楊老伯對鏡子裡的自己很滿意,掏出1元錢投入桌上的愛心箱。
70歲的陳水治阿婆正坐著「排號」等待,她也是店裡的熟客,「經常來,已經記不得來幾年了,和他們聊聊天也很高興。」黃秀惠阿婆亦讚不絕口:「不僅手藝好,服務態度也好,很受老人歡迎,經常四五十個老人同時等著。店裡如果來客人,店員怕我們等太久,都優先給我們剪。」
服務老人1.2萬人次 收入捐出做公益
「2014年初,在手機上看到同行為流浪漢剪頭髮的新聞,內心受到觸動,便想著我們也可以做些什麼。考慮到工作較忙,周邊老人也多,不如幫老人義剪。」周長江說,他提出這個想法後,立刻得到老闆李宣普的支持。
經過協商,他們定於每周二上午9點半到11點在店內為老人免費理髮。令人意外的是,老人並不「買帳」。「很少有老人來,我們問了一下,老人們有的說不愛到店裡來,有的說不愛剪免費的。」他們便將後院「改造」成理髮室,象徵性地收1元理髮費。漸漸地,來理髮的老人越來越多。「很神奇的是,有的老人年輕時是朋友,後來因嫁到別的村不再往來,幾十年後竟在這裡碰上了。於是,這裡也成為老人聚會的場所。」
4年多來,他們店「名聲在外」,不僅官橋鎮的老人來剪,南安市區、晉江等地的老人也來。李宣普粗略統計了一下,至今已舉行200多場,服務老人1.2萬人次。他們把這筆收入捐給網絡求助平臺上有需要的人。平時,他們還到官橋鎮周邊鄉村以及晉江內坑鎮深圳村、安海鎮下洪村義剪。村裡贈送的錦旗,高高地掛在這個特殊的「理髮室」牆上。
讓員工懂得尊老敬老 帶動其他從業者加入
與此同時,李宣普在官橋的另一家店也推行這項善舉。「店裡大多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最初是看著我們剪,後來也自動自發地加入,」店長袁玉單說,「剪完後,老人會笑著拉他們的手,跟他們道謝、道別,這對剛進社會的年輕人來說是很不一樣的體驗。有時老人的子女來理髮時,也會再次道謝。這些溫暖的感謝,讓員工們感到自己正在做敬老的好事。」
「堅持做一元理髮,不僅關愛了老人,也給我們的員工帶來很大的收穫,」李宣普說,讓員工特別是年輕人得到歷練,懂得尊老敬老、感恩回饋,傳遞正能量。他們也希望,有越來越多同行加入到行列中。周長江說,就他所知,周邊已有七八家美髮店開始推行一元為老人理髮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