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貸款公司如何分類,受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的約束嗎?

2020-09-05 西安屈律師

網貸在2020年的大趨勢下成了「喪家之犬」、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8月20日新的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的修改版本,加速了網貸公司的市場清退工作。對於利率被調整到15.4%很多「貸友」又開始動起了小心思。有人問:原先的網貸利息是按照原來的規定來還是按照現在的新規定來?有人問的更直接:玖富、中原、平安普惠等這些的貸款要不要還?它們是不是不受《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的決定》的約束?本文就這些問題,進行一下探討。


一、網貸的常見種類。

1、P2P網貸。也就是投資人通過網絡貸款平臺將自己的資金借給借款人,本質屬於個人對個人的借款形式,網貸平臺只是起一個「居間作用」或者「介紹作用」。

2、現金貸(包含消費貸),也叫小額貸款公司。其本質是一類消費性質的貸款,由於審批快、放款快在2018年之前發展極其瘋狂。但2018年國家下發了《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要求必須「持牌」經批准才能經營放貸業務。

3、套路貸。其本質也是現金貸,只不過是借「貸款為名」行違法之實。套路貸一般會通過虛增借貸金額、惡意製造違約、肆意認定違約、毀匿還款證據等方式形成虛假債權債務,並藉助訴訟、仲裁、公證或者採用暴力、威脅以及其他手段非法佔有被害人財物。這個屬於違法甚至犯罪行為。


二、以上幾種貸款形式,是否屬於民間借貸範疇?是否受《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的決定》的約束?

答案是肯定的,屬於。P2P本質就是個人借給個人,當然屬於。而對於現金貸相對複雜一些,有些人說:別人是持牌機構,人家不是民間借貸。這種認知是錯的。

按照《修改決定》的規定:民間借貸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經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從事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因發放貸款等相關金融業務引發的糾紛,不適用本規定。

我們有一個案例非常經典,也給網貸的性質認定起到了指導意義。(2016)最高法民申2827號明確指出,像富登小額貸款(四川)有限公司是經金融主管機構設立的發放貸款業務的資格,但其不是金融機構,所以屬於《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約束的範圍。再比如:(2018)湘01民終2631號等多個已經生效的判決書都確認了網貸屬於民間借貸的概念。

所以,嚴格意義上講,融資擔保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典當行、小額貸款公司、投資諮詢公司、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等都是民間借貸約束的主體,而金融機構是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批准設立並履行監管職責的機構,如小額貸款公司,是由其省級政府的金融主管部門批准設立,而不是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所以受到民間借貸的約束。


據此,我們就能看出,我們通常所說的平安普惠、中原貸款等等都是受到《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的決定》約束的。

三、對於法院已經受理或者正在審理或者已經審理完結尚未下判或者已經判決的民間借貸案件能否使用新的15.4%的利息規定。

1、已經判決的。這一類肯定是不能使用15.4%的最新利率規定,因其已經是生效判決書,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已經賦予了該類判決書的強制執行力。

2、已經受理或者正在審理或者已經審理完結尚未下判。這些都不能適用15.4%的新的利息規定,因為民事法律一般不具備溯及力,意思是說新的民事法律不能規制出臺生效之前的行為,法律具有穩定性和可預測性,如果能夠適用,就背離了《立法法》關於法的溯及力的規定。

(本文由屈律師原創,歡迎關注可獲取更多法律知識)

相關焦點

  • 新修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受海外關注
    該司法解釋將有力地促進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良性健康發展,持續增強市場主體的發展動力和活力,保持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推動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司法解釋還體現了民法典關於「禁止高利放貸」的原則精神,對規範民間借貸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受到海外媒體的普遍關注。《紐約時報》在8月20日當天即對司法解釋的發布情況進行了報導。
  • 民間借貸糾紛新司法解釋實務問題解析
    2020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新修正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民間借貸糾紛新司法解釋或新司法解釋),朋友圈一時間熱鬧非凡,大家紛紛轉發、評論。其中最主要原因在於民間借貸糾紛一直是民事領域數量最高發的案由,與大家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關。
  • 民間借貸二三事(附司法解釋)
    本文只說主流觀點,小額貸公司不屬於金融機構。在司法實踐中,大多數相關的裁判規則是:此類主體屬於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雖然經營的相應貸款業務需要金融主管部門審批,但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金融機構,相應的法律關係及糾紛處理受《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的調整。典型的裁判文書為(2019)最高法民申2218號。
  • 民間借貸利率新規全解讀 ——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的修改在仲裁中適用...
    新《規定》修訂核心條款—— 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規則的修訂 本次修訂中,最受市場關注的莫過於對於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規則的修訂,其主要內容如下: (一)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從年利率24%修改至LPR(一年期)的四倍 針對該調整,首先需先明確LPR的含義,LPR
  • 再見,24%——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解讀
    此次《新司法解釋》出臺後,2015年9月1日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原司法解釋》」)中以24%和36%為基準的「兩線三區」標準被徹底取代。民間借貸中約定的年利率不超過同期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四倍的,人民法院予以支持。
  • 平安銀行24%借貸利率超LPR4倍被駁回!金融機構受民間借貸利率約束?
    》(以下簡稱《規定》),將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調整為一年期LPR的4倍。《規定》發布後,不少金融業人士產生了疑問:《規定》修訂以前發放的貸款利率是否受新規約束?《規定》在約束民間借貸的同時,是否能對金融機構貸款行為產生約束?《規定》修改前發放的貸款是否受新規約束?
  • 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四大變化
    2020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新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對相關內容進行了重大修改。北京一中院的法官結合審判實踐為大家帶來細緻解讀,以期對新司法解釋的理解有所裨益。
  • 法釋〔2020〕27號司法解釋會放任小額貸款公司貸款利率無限高嗎?
    讓我們不妨先看看網絡上流傳版本的第一頁內容。圖片中內容顯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適用範圍問題的批覆》(法釋〔2020〕27號)於2020年11月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15次會議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下調,以後借錢利息更低了嗎?
    根據《規定》,民間借貸利率最高保護上限將錨定一年期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四倍,從而取代2015年發布《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中「以24%和36%為基準的兩線三區」的規定。以2020年8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3.85%的4倍計算為例,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為15.4%,相較過去24%和36%的利率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 民間借貸,小額貸款公司,能不能放貸?
    我是杭州鄒祺明律師,這期節目我們來討論小額貸款公司能否放貸及利息的問題。現實中的民間借貸有兩類,一類是個人之間、個人與企業、其他組織之間及企業、其他組織相互之間;第二類以小額貸款公司為組織化的、經常出藉資金的行為。
  • 法院終審:金融機構不適用民間借貸4倍LPR約束!
    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判決認為,本案系金融借款糾紛,根據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第一條第二款的規定,經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從事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因發放貸款等相關金融業務引發的糾紛,不適用該司法解釋。
  • 如何認定職業放貸人?民間借貸司法解釋修改後禁止民間職業放貸
    民間借貸司法解釋修改後禁止民間職業放貸一雖然在最高人民法院修改後的司法解釋裡沒有「禁止民間職業放貸人」的字眼,但是,從民事司法保護這個角度來說,實質上就是禁止了民間職業放貸這種行為。但是,有一個關鍵問題在這個司法解釋裡並沒有進一步的細化,那就是,什麼是民間職業放貸,怎麼認定?
  • 最高法民間借貸利率上限不約束持牌金融機構?法院:金融機構的貸款收益不應高於民間借貸
    借貸利率規定對金融機構約束更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最早是於2015年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55次會議通,並於2015年8月首次發布。2015年這一版司法解釋,明確規定:民間借貸,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及其相互之間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
  • 民間借貸司法解釋條文解讀
    第二十二條 借貸雙方通過網絡貸款平臺形成借貸關係,網絡貸款平臺的提供者僅提供媒介服務,當事人請求其承擔擔保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網絡貸款平臺的提供者通過網頁、廣告或者其他媒介明示或者有其他證據證明其為借貸提供擔保,出借人請求網絡貸款平臺的提供者承擔擔保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同上一條。
  • 民間借貸利率超4倍LPR不受保護,如何影響貸款市場?一文讀懂→
    五是統一司法裁判標準的現實需求。近幾年每年約有兩百餘萬件民間借貸糾紛案件湧入人民法院,在目前法律或者行政法規沒有專門規範民間借貸利率標準、人民法院又不能「拒絕裁判」的情況下,如何劃定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是人民法院公平公正處理民間借貸案件的前提條件。
  • 最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的時間效力問題
    民間借貸司法解釋修改後,這幾天很多朋友詢問關於司法解釋的時間效力問題。關於這個問題在司法解釋的第三十二條有明確的說明。第三十二條 本規定施行後,人民法院新受理的一審民間借貸糾紛案件,適用本規定。借貸行為發生在2019年8月20日之前的,可參照原告起訴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確定受保護的利率上限。
  • 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最糟糕的一條竟然是它,這是為什麼?
    今天是林教頭談民間借貸法律問題的第三十一堂課: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最讓法官和律師燒腦的一條。我們照例先來看一下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第三十二條的規定:第三十二條(本司法解釋最後一條)本規定施行後,人民法院新受理的一審民間借貸糾紛案件,適用本規定。
  • 快準狠的民間借貸司法解釋最新修改-高利貸一去不復返
    8月20日被屏蔽的文章,重新發一下試試「快」——雖然LPR4倍的說法已經很早就有傳聞,但是最高法以如此速度修改民間借貸司法解釋,還是很讓人吃驚的。巧合的是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機制也是從8月20日開始的,8月20日這個日子對民間借貸來說絕對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2020年的8月20日可以算的上民間借貸的歷史性時刻了。
  • 確定了,金融機構借款合同等金融糾紛,不適用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
    11月12日,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消息稱,在與借款人洪某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中,平安銀行溫州分行貸款利率不受限於「一年期溫州中院指出,本案系金融借款糾紛,根據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第一條第二款的規定,經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從事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因發放貸款等相關金融業務引發的糾紛,不適用該司法解釋。
  • 民間借貸司法解釋新修改後,個人還能放貸嗎?
    來源: 煙語法 煙語法明 昨天(8月20日),最高法頒布了新修訂的《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簡稱《若干規定》,規定,最高人民法院以前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準,自2020年8月20日起,人民法院新受理的一審民間借貸糾紛案件,適用本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