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文學的童鞋們肯定拜讀過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康橋,就是著名的劍橋大學
徐志摩曾滿懷深情地說:
「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
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
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
作為世界知名學府,
劍橋大學究竟有怎樣的魅力及實力?
我們邀請了正在劍橋大學就讀的
君明學子Vivian學姐
向我們展示屬於劍橋大學的獨特一面。
Vivian
劍橋大學 | 城市規劃、發展與更新碩士
---------------------
本科:中山大學 | 公共管理學
GPA:3.9/4.0 IELTS:7.5
學校概況
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是一所世界頂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學,採用書院聯邦制,坐落於英國劍橋。劍橋大學在眾多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及廣泛的影響力,被公認為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
2019-20年度,劍橋大學位居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3,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7 、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9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世界第3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聲譽排名世界第4。
校園環境
劍橋位於倫敦北面50裡以外的劍橋郡。劍橋郡本身是一個擁有大約10萬居民的英格蘭小鎮。這個小鎮有一條河流穿過,稱為「劍河」(又譯作「康河」)。
劍河是一條南北走向、曲折前行的小河,劍河上架設著許多橋梁,其中以數學橋、格蕾橋和嘆息橋最為著名,劍橋之名由此而來。
劍橋大學本身沒有一個指定的校園,沒有圍牆,也沒有校牌。絕大多數的學院、研究所、圖書館和實驗室都建在劍橋鎮的劍河兩岸,以及鎮內的不同地點。
(詩情畫意的劍橋大學校園)
專業介紹
目前我在劍橋大學就讀的項目是Mphil in planning, growth and regeneration,屬土地經濟系,簡稱PGR。
制定與實施空間政策來宏觀管理經濟增長是一個複雜且漫長的過程,需要具備跨學科知識和技能的專業人員以國際視角參與其中。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與空間背景下,劍橋大學規劃、發展與更新碩士項目應運而生。
由於項目的class profile非常多元,PGR項目課程設置和任課老師的專業方向也比較廣泛,主要有planning、urban modelling、real estate finance、spatial economics。課程難度不算高,對於像我一樣之前沒有接觸過城市規劃的學生比較友好。
關於學習
我的班上大概20人,中國同學佔了將近一半,其他同學來自英國本地、美國、澳大利亞、菲律賓、馬來西亞、加拿大、新加坡、保加利亞、以色列等國家。
同學的背景也十分多元,有本科就是規劃專業的,也有像我一樣之前讀公共政策的,還有一些來自自然地理、經濟學、社會學、旅遊管理等專業。另外,還有一些同學有非常豐富的工作經驗,不過總體上來說還是以應屆生為主。
(我和我的同學們)
劍橋一年共三個學期,一個學期只有八周。前兩個學期上課,每學期選四門課,最後一個學期的時間基本都在寫碩士論文。第一學期3門必修,1門選修。第二學期2門必修,2門選修。
必修課主要是urban and environmental planning, planning and housing policy, research method。選修課可以在系裡其他項目(environmental policy、real estate finance)的課程選,也有少許其他系(比如development studies)和我們系合作的公共課程。
雖然念上了傳說中「放假比別人早,上課比別人晚」別人家的大學,但是卻開始羨慕起身邊學期長的同學。
因為上課時間短,老師每周的課程基本都會像introduction一樣,學生不需要掌握全部的內容,只需要在其中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延伸。在PGR,學習主要以自主探究和圓桌討論為主,側重的不是特別細節的知識,而是思考問題的方式。有時候我們同學之間也會吐槽所學太過寬泛,不夠具體。
有一次supervision的時候,項目裡一位中國老師跟我們說,他剛到劍橋念碩士的時候也有這樣的感受,但這都是因為,在劍橋念書的時間很短,而知識的吸收和轉化是需要時間的,所以先不要急著評價學到的東西有沒有用,耐心積累,才有收穫。
所以,當大家如願收到了夢校的錄取,請記得,這僅僅是一個開始,而學習是一個持之以恆的過程。
學期剛開始也許你也會像我一樣期待、失望、迷茫,但是留學的魅力,可能就是踏出舒適圈,接受不同老師不同學科不同文化的碰撞吧,在戰勝困難的經歷中認清方向,用新的視角審視自己的現在和未來。
而在劍橋這個平臺,與世界頂尖的專業人士一起拓展知識的邊界,接觸最前沿的觀點和學術成果,探索改造世界的方法論,真是最讓人振奮的事了。
關於生活
劍橋是學院制(書院制),大學內分為兩套獨立的系統:
學校(university-school-department/faculty)和學院(college)。
學校負責學生的學習,學院負責學生的生活。因此我們認識新朋友一般都會問,「你在哪個department」和「你在哪個college」。這樣子的設置是為了給學生製造機會,與來自各個專業的學生接觸和交流。
劍橋總共31個學院,在申請的時候我們可以填上我們偏好的學院,也可以選擇接受隨機分配。一般來說,有名的學院比如trinity(三一)、King’s(國王)、St John’s(聖約翰)學院,這些學院一般比較靠近市中心,歷史悠久建築有氣勢。
但這些學院都比較難申請,而且因為學院學生人數多,不一定能分配到學院內的宿舍。大院小院各有好處。總的來說,劍橋不是一個完整的校區,學系、學院甚至學院的宿舍都分散各地,選擇學院/住宿的時候最重要的還是看與學系的相對位置。
劍橋生活最有名應屬formal dinner了,看過哈利波特的同學應該對這個不陌生。每個學院都有不同的formal schedule,在劍橋,基本上每天都有formal,同學們也會到不同學院的formal打卡。
對於一個學生來說,10-15磅能吃上starter,main course,dessert真的是非常划算(雖然你總能在一些學院遇到黑暗的料理)。
(很有儀式感的晚餐)
因為牛劍以前是貴族學校,formal dinner算是一種上層社會的傳統社交方式,晚餐禮儀中也有許多非常明顯的「上流」定式和貴族觀念。但是,formal dinner確實是同學之間、同學和老師之間很好的社交機會。
我認為以上羅列的這些體現了劍橋最重要的價值觀之一:鼓勵交流。在交流中學會怎麼自信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在交流中和來自不同背景的人觀點碰撞、拓展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不舍結尾
感謝有此機會,我能把留學時光娓娓道來。每每回顧出國前後的時光,不短不長的求學之路,發現劍橋大學的一切已悄悄烙印在我的點滴裡。
寫到最後,希望同學們都能收穫夢校的offer,都留下精彩的留學故事~
/////////////////////////////////////////////////
如需要了解更多實時資訊或留學建議,可諮詢[君明留學Drea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