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有什麼用?」
「國內不好嗎?就一定要去國外讀書?」
「留學不就為了多個文憑,回國好找工作…」
……
這樣的論調,可能絕大部分留學生都聽到過,起初都會心裡有些膈應,聽多了也就「笑而不語」。
對很多沒有留學經歷的人來說,留學在他們心中的認知就停留在了「出國鍍金」、「回國好找工作」,而箇中滋味和帶來的影響只有當事人最有發言權。
在知乎上以「留學」為關鍵詞,排在前列的有這麼一個話題,瀏覽量超2400萬,近2500條回答:
「出國留學會對人的一生有多大的影響?」
截圖來源:知乎
有人提到「留學不只是『讀碩士』這樣簡單的意義」:
MIT金融碩士
曾在地產公司工作,後轉行做金融
留學帶給我的絕不是「讀碩士」這樣簡單的意義:它是一次挑戰,讓我有更強大堅定的信心去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難題;它也讓我真正認識到了自己的潛力——如果我渴望成為什麼樣的一個人,那就勇敢去做。
一年半的時間,我獲得了一個頂尖名校的碩士學位,並且成功地從房地產轉到了金融行業,做上了那個曾經覺得光鮮無比但遙不可及的工作。和女朋友異地一年多之後,我們重新在一起生活,反而能更好地解決之前存在的隔閡和矛盾,變得更加成熟和理智。這也算是留學帶給我的一份意想不到的驚喜吧。
有人提到了「留學對自己的成長認知帶來了巨大改變」:
匿名用戶
只要肯跳出自己的圈子,細心觀察周圍的人和事並且努力學習,出國留學對你一生的影響將會十分巨大。
因為你在國外遇到的所有人和事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告訴你:這世界上有很多種活法,你要想清楚自己最想要的那一種是什麼。
你沒必要把自己局限在一個框架裡,一個傳統裡,抑或是一個區域,一個國家裡。
你更沒必要遵循別人給你指定好的路,沒必要活成別人眼裡成功的樣子,沒必要被社會推著走,或者被peer pressure強迫著努力。
世界這麼大,生而為人,多出去看看,為自己真正想要的幸福去努力。
有人在留學後驚喜地發現「學習方法原來可以多種多樣」:
Jimmy.Y
沒有教授填鴨式地灌知識點,沒有教科書,更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
教授不停地拋出一個又一個話題跟你互動式地討論,分析,論證;
各領域最新最前沿的Journal, paper, published book告訴你一個又一個新的發現;
所有的理論都是可挑戰的,只要你能夠拿出足夠的實證證據和研究支撐。
之前,小曼找到了來自劍橋大學教育學的張博士,跟她聊到了留學經驗、自我成長相關話題時,也同樣提到了她在留學期間找到的學習方式。
加上張博士自身專研教育學,便跟小曼分享了她對「留學的意義」的看法:
「留學是一個知識和心性共同成熟的過程,在留學的過程中,學術能力得到提高,知識得到增加,眼界得到開闊。但與此同時最重要的是培養了批判的思維、自立自強的心性和獨立生活的能力。這些在我看來是比知識更珍貴的財富,可以在我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變得更加獨立,獨立地做學術,獨立的思考問題,獨立地生活。」
學習能力的提高、思維能力的改進、看待事物的認知提升……這些都是張博士在交流中提到的高頻詞。
圖片來源:網絡
當走出國門,來到完全陌生的國家進修學業,自小接觸的教育理念不可避免的會與國外教育觀發生衝突,如何看待中外教育之間的差異,成了很多留學生走出國門時需要適應的部分。
在交流中,小曼感受更多的是接觸中外教育給張博士帶來的巨大影響,在她身上,中外教育帶給了她終生受用的能力提升。
因此,小曼這次邀請到了張博士為大家帶來最新的線上講座。
中外教育帶給我的3個超硬核能力!
講師介紹
張博士
劍橋大學教育學博士
倫敦大學學院應用語言學、教育技術雙碩士
劍橋大學教育學院本科生導師、研究助理、助教
曾獲國際學生獎學金多次,發表SSCI論文多篇
適宜人群
廣大希望以優異成績,獲得學位的本科、碩士、博士在讀生,以及意願出國留學的同學。
課程主題
Part1. 差異 | 中外教育差異在哪裡?
Part2. 收穫 | 為什麼要去留學?
Part3. 分享 | 受益一生的學習方式!
講座時間
2020年6月10日 周三
中國時間 20:00 - 21:00
英國時間 13:00 - 14:00
找到同名V綠工號,
回復「1」,
即可報名本次線上公開課。
另外,在講座開始之前
同學們如果有相應問題的話
可以留言告訴小曼
入選後張博士將在講座Q&A環節中詳細為你解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