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劉曉林 作為全球最純粹展示技術方向的頂級車展,3月6日開幕的日內瓦車展媒體日便人群熙攘,每一個展臺發布會前都圍滿人群,每一輛新車揭開帷幕時都掌上響起。在「今年人怎麼這麼多」的感慨背後,是汽車新技術革命已進入全面競爭環節的映射。從全球汽車業巨頭,到汽車科技公司、新創汽車品牌,車企在新能源和智能移動交通方案領域的探索正在為日內瓦車展帶來新的熱潮。
通用汽車不參加日內瓦車展的慣例,讓日內瓦車展成為德國幾大車企集團,尤其是大眾汽車的主場,在對「重新定義移動出行」的強調中,大眾意欲在未來城市智慧交通模式探索中扮演主導角色的野心也再次彰顯。
深耕歐洲市場的日韓系汽車品牌同樣全力出擊日內瓦車展,展示出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路線和新成果。四家並不為業界熟知的中國汽車新勢力品牌也成為日內瓦車展上的特殊力量,在以新能源超級跑車和多功能電動MPV作為敲門磚的同時,中國新勢力展示的創新型技術路線,也從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突破角度引發諸多關注。
移動出行解決方案:大眾的340億
盟主宣言
汽車業面臨的改變不僅僅是從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的轉變,也不單是智能化浪潮的侵襲,而是對城市交通系統的重新規劃。作為向移動出行方案提供商身份積極轉型的汽車製造商之一,日內瓦車展前夜的大眾之夜上,大眾汽車集團CEO穆倫除了再次強調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的願景之外,還表示將努力成為全球移動出行網絡的資源整合者,並展示了大眾在個人移動出行方案上的全球試驗現狀。
穆倫再次提起大眾超過340億歐元的投資計劃,到2022年,這筆巨資將投向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搭建數位化網絡以及全新的移動出行服務。同時,針對全球不同城市的不同交通特徵,大眾汽車宣布,已聚集集團各部門、各品牌旗下的200位「未來規劃師」,正在對全球大城市直至2030年的交通趨勢展開研究。
同時,大眾與庫卡(Kuka)公司開展合作,打造了首款可移動的電動汽車充電機器人「CarLa」,並通過收購新創公司打造的全新移動出行服務品牌MOIA,將從今年開始啟動「共享出行」的試驗項目。此外,在已經與多個城市開展實施了50多項合作項目後,大眾針對城市個人移動出行解決方案的整體試驗,將在德國漢堡全面啟動。
而作為產品支持,大眾汽車集團具有 L5級別無人駕駛汽車——SEDRIC在日內瓦車展上以校車的「身份」亮相,並宣布團旗下的一個品牌將對其進行系列開發。奧迪旗下首款電動車型——續航裡程達到500公裡的奧迪Q6 e-tronx在日內瓦車展上亮相,並將在今年夏天推出。大眾旗下I.D品牌的旗艦型無人駕駛汽車也大眾之夜登場,而保時捷Mis-sion E、首款大眾汽車品牌I.D將在明年陸續亮相。
雖然與CES相比,日內瓦車展更著力於展示傳統車企巨頭們在汽車製造上的新技術和成果,但致力於展示個人移動出行解決方案的並非大眾一家。2016年12月,三星斥資80億美元吞併了全球知名汽車音響公司哈曼卡頓HarmanKardon的母公司哈曼國際(Harman International)。2017年12月,哈曼國際在以色列啟動國際網絡安全智能交通分析和研究測試中心(SMART Range)。本屆日內瓦車展,哈曼以汽車解決方案的領軍企業和移動出行方案提供商的身份參展,SMART Range生活實驗室展示的智慧城市中的場景引發現場關注,其涵蓋了未來交通系統的所有面向,以及對智能交通系統抵禦網絡威脅能力的評估和驗證。
新能源交鋒:豪車挑戰特斯拉 日韓
全面出擊
新能源汽車仍佔據了日內瓦車展的主要面積。而最讓人興奮的就是豪華品牌在新能源汽車上的集體發力。包括奧迪、奔馳、保時捷、賓利、捷豹等品牌皆展出了最新電驅動車型。而無論設計還是性能上,都被業界冠上了足以挑戰特斯拉的高位水平,並認為傳統汽車製造商開始在新能源汽車上展現出優勢。而各款車同臺競技的背後,是各汽車品牌在新能源技術路線上的較量。
大眾旗下三大豪華車品牌集體推出電動車型。除了被奧迪股份公司管理董事會主席施耐德稱為「最漂亮的商務豪華車」——全新奧迪A6L外,奧迪在推出新產品上的誠意還體現在首款奧迪品牌電動車奧迪Q6 e-tron,基於電氣化quattro技術,奧迪Q6 e-tron quattro量產版原型車擁有超長續航以及快速充電能力。
保時捷Mission E Cross Turis-mo則在內置雙驅動電機的帶動下,續航裡程可超過500公裡,0-100公裡/時的加速只有3.5秒;賓利則帶來了全球首款超豪華插電混合動力汽車——添越插電混動版,通過先進電動技術與全新V6汽油發動機的結合,該車純電模式續航裡程超過50公裡,並可在電動、混動及保持模式三種模式下進行切換。該車將在2018年下半年在部分區域和市場陸續開啟預定工作。
作為德系豪車的主力,奔馳除了展出第三代奔馳A級和新的C級車外,還展示了其首個柴油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同時攜旗下新能源品牌——EQ全系車型亮相,並為smart EQ fortwo/forfour兩款全新電動車型舉行了全球首發。為實現到2022年推出50多款電力驅動車型的目標,奔馳正在投入約100億歐元用於純電動車型的生產和研發。相比之下,寶馬的展車仍以傳統燃油新車為主,新能源產品並未有所展示。
此外,捷豹首款純電動產品I-PACE在日內瓦車展上的發布,成為被業界聚焦的話題。I-PACE採用兩臺電動機和81kWh的電池組,最大功率為400馬力,純電動續航裡程為500公裡,被認為可以秒殺特斯拉Model X 。
顯然,在以高端技術解決充電和續駛裡程兩大問題,以及不損失駕駛樂趣方面,豪華品牌陣營在新能源上的表現讓業界頗為興奮,並且被認為傳統車企在與特斯拉的新能源較量中,已經呈現出優勢。
除了豪華車陣營,與往屆日內瓦車展相比,展示車企在不同的新能源汽車技術成為所有汽車企業的展示重點,尤其是日韓系。堅持混動技術的豐田,帶來了卡羅拉插電混動版;日產再次向外界展示了全新一代LEAF;本田Urban EV宣布準備將其量產,預計2019年正式開啟預訂;現代汽車則首次發布了KONA EV電動車型,兩款新車最大續航裡程分別為300公裡和470公裡。
作為日產同盟的雷諾,同樣在新能源上展開布局,此次攜換裝了全新電動機的ZOE R110車型在日內瓦車展亮相,歐洲的雷諾ZOE和美國的雪佛蘭Bolt,被認為是目前在兩個市場上賣的最好的電動車。
中國新創車企:新能源的多元化技術
路線嘗試
日內瓦車展將一小半的參展面積留給了非傳統整車製造商,具有中國基因的四家新創高端跑車企業成為其中較引人關注的一支力量。產品高端,有突破性技術和發展空間,這被認為是日內瓦車展對申請者的主要標準。
雖然在國內知之者甚少,但作為一家地道的中國本土汽車研發公司泰克魯斯·騰風(Techrules)已是第三次參加日內瓦車展。本次車展,其最新研發的超級跑車賽道版車型「至仁RS」全球首發。這款增程式電動超跑的核心技術,便是騰風與航天科工合作研發的「微型燃氣輪機電動車增程技術動力系統」。這套動力系統將航空動力技術引入到汽車領域,由於同時可以使用汽油、柴油,乙醇、天然氣等多種燃料帶動運轉,該系統被認為比傳統增程電動車技術更為環保,且成本更低。
這項技術也是能夠連續三年獲得日內瓦車展準入的主要原因,泰克魯斯·騰風的聯合創始人及執行長靳新中(William Jin)表示,「之所以選擇日內瓦車展,一是為了在最高國際平臺上展示這項技術,第二是為了給該項技術樹個旗幟:這是中國企業首先發明的。」
靳新中稱,該技術正在通過兩條路徑進入商業化,一是與國內商用車企業達成合作,將其開發微型燃氣輪機電動車增程系統搭載到商用車車身上,實現在公共運輸和商用運輸上的應用。同時,泰克魯斯·騰風謀求與國內乘用車整車企業合作,或者自建生產基地,進行增程式電動乘用車的開發和生產。
而另一家參展車企正道汽車也選擇了同樣的技術路線,在與義大利合作公司賓尼法利納籤署四年開發合約後,正道汽車也得以借賓尼法利納的展臺展示其超跑HK GT。正道超跑是繼 2017年推出豪華轎車H600、五座 SUVK550、七座 SU-VK750之後,正道集團(1188.HK)與義大利賓尼法利納公司合作的第四款電驅動概念車。
正道的技術路線同樣是「新一代基於高功率電池的增程式電驅動汽車」,即以清潔高效的發電機增程器和石墨烯超級電池組成動力組合。正道方面同樣認為這是現階段更適合推廣的新能源技術模式。
除了主推微型燃氣輪機增程式新能源車的兩家新創車企外,產學研結合的綠馳汽車,同樣在日內瓦車展舉行了「金星」超級轎跑的全球首發儀式。技術資料顯示,該跑車採用大容量的100kwh三元鋰電池和雙電機四驅的純電動驅動總成,最高時速286km/h,續航裡程652km,採用碳纖維骨架底盤,和傳統、無線兩種充電方式。
此外,作為杜拜的中東地區第一個阿拉伯高性能超級跑車品牌W Motors的合作夥伴,中國公司艾康尼克(ICONIQ MOTORS)此次也與W Motors攜手亮相日內瓦車展。W Motors是《速度與激情7》中超跑Lykan的母公司,相比之下,ICONIQ Motors並未走耀眼的超跑路線,而是帶來了首次亮相歐洲市場的MPV電動車——IConIQ SEVEN的VIP版。據悉,雙方在2014年便開始研發這一獨特的多功能電動MPV項目。
業內觀點認為,無論哪種技術路線,四家中國車企在日內瓦的亮相以及對新能源技術路線的多樣化嘗試,都為中國企業在日內瓦車展上爭取到了更多展示和合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