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事件年年有,但近幾年好像特別多,尤其是有關學校和老師的。
從老師暑假不許出市區,手機不許欠費的「自由」限制;到老師暑假需要巡視河塘,以免學生玩水溺水;再到學生視力不好,家長鬧到學校說是老師不給調座位,現場動手將老師的臉弄花……
都說貧窮能限制一個人的想像力,但即便收入並不高的教師群體,他們的想像力早已經被一個個奇葩的身邊同行案例,搞得接受一切天馬行空和突破常規。
正所謂蝨子多了不怕咬,今天筆者再為各位老師朋友分享一個奇葩新聞——學生高考落榜向老師索賠38萬,到底怎麼一回事一起來看。
01 高考落榜生向老師索賠巨款
據現代快報報導:近期,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奇葩案件。一名高三學生因為自己沒有考上大學,一怒之下將自己的老師告上法庭,他認為老師教學中處罰不當使自己無法安心上課,導致成績下降才沒有考上大學。
因此,該學生向法院起訴,要求班主任林老師退還自己父母送去的購物卡和燙頭、宴請等費用,外加精神撫慰金38 萬元。
到底老師教學中存在哪些處罰不當的行為,居然能讓學生無法安心上課?原來是該學生就讀宿遷市沭陽某中學高三班期間,擔任該班班主任的林老師制定了對違紀學生處以2 至5 元不等罰款的班規,鄭某因違紀累計被罰款70 元,但實際並未未收取鄭某的罰款。
用該名學生的話來說:老師還用其他手段體罰自己,致使他不能安心上課,成績下降才沒有考上大學。除此之外,老師的妻子還經常到自己母親金某經營的理髮店去燙髮、染髮,都不給錢,還收取購物卡或現金。
對此,老師表示,他依照校紀校規和班委會的規章管理班級,學生因為被通報批評等原因,會被處罰1 至2 張水票(約2 至4 元),並由班級生活委員收取用於獎勵學習先進的同學。
對於鄭某母子二人主張的惡意處罰及毆打等內容並不屬實,而且自己並未收受過鄭某及其家人送出的購物卡,妻子也不存在「染髮、燙髮不給錢」的行為。
最後,由於鄭某母子倆無法提供相應證據,法院駁回了他們的訴訟請求。
02 學習不好到底能不能怪老師?
慶幸的是法院最終沒有判罰這名老師,或許他讓學習不好的學生拿出水票,用來獎勵學習好的學生這種方式有待商榷,但是這些錢並沒有進入他的腰包,更為重要的是他也是想用這種方式來激勵學習不好的學生,能夠迎頭趕上,賺回自己的水票。
但是他可能並沒有料想到,能有學生會因為水票被收上來,搞成心理陰影直接影響高考成績。我們並不是心理專家,難以界定兩件事之間是否存在必然聯繫,但是通過這件事,我們需要討論的是孩子學習不好到底能不能怪老師?
其實,這個答案古人就曾給過,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何為老師?傳道授業之人;何為修行?學業、技藝的進取與長進,在這個過程之中,師傅只起著引導作用,學業或技藝上的鑽研與提高,還得靠學子自身的努力。
在如今的教育體制下更是如此。
以筆者學校為例,每位老師都很敬業,每個人都帶著幾十個人的大班,中午不休息改作業,備課,晚上加班加點也是常事兒。好多老師都是大學畢業,甚至研究生畢業,孩子們是出了校門又進校門,滿腔抱負,想做一番事兒,想把課教好,我們老師們在一起聊天,經常討論的也是現在的教育應該怎麼做。可現實是怎樣的呢?
首先,老師的工作真的沒有大家想的輕鬆,一位中國教師每天要做多少工作?別以為只有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處理日常班務、與家長溝通……除了上述這些外人知道的工作,老師還有大量的時間精力,被耗費在那些和教學無關的事務上。比如,參加各種會議和評比、接待學校來訪者、迎接各個部門進行的檢查、組織各色節日和紀念日的活動……因此,有老師笑稱「忙到懷疑人生」。
其次,老師真的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學生。每個班級都有好幾十人,真正做到對每個學生負責可能是老師的初衷,但是並不是每個學生都想學好,遇到能溝通的學生和家長還好,但是遇到蠻不講理或者一心棄學的孩子,不管老師如何苦口婆心真的於事無補。
更讓人害怕的一個趨勢其實也正在蔓延到每位老師心頭,那就是現在的老師壓根不敢管學生,更別提學生成績不好採取相應措施了。
03 老師管學生究竟管出了多少事?
現在的老師為什麼都不敢管學生?因為管了,就可能丟掉飯碗,嚴重地可能還要進醫院、進看守所。
2018年10月15日,湖南株洲縣淥口鎮育紅小學的何老師罰自習遲到較久的學生按慣例罰站。其中一個被罰站的學生,向家長打電話哭訴,自己被老師「打耳光」。在派出所當副所長的爸爸,把何老師從學校直接帶到派出所,關押在審訊室長達7個小時。事後,何老師在微信群裡寫到:我勤勤懇懇教書,為什麼會受到一個這樣的待遇?
2019年1月,河北邯鄲的徐老師對遲到的學生進行處罰。此舉引起了家長強烈不滿,跑到學校指責和質問。學校迫於壓力,把徐老師予以開除,並且學校做出公開道歉。
我一個當老師的朋友也說:「現在的情況是,學生敢犯錯,而老師不敢管。怎麼管呢?說輕一點沒用,說重一點,萬一出事了怎麼辦。被投訴辭退調崗,還算是輕的。」
就現實而言,很多家長都是一邊說著孩子在學校裡就交給老師,另一邊卻又不能看到孩子接受任何懲罰,就是我們必須承認的一個事實:對於老師如何管理學生,沒有一個具體的細則。雖然每個人都承認,學生犯錯誤了就應該受到一定的懲罰,否則不利於孩子的成長,但究竟應該怎樣懲罰犯錯誤的學生,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04 真正好的教育一定寬嚴相濟、獎懲分明
很多家長一聽到孩子被老師批評了,被老師懲罰了,不是關心孩子為什麼被批評了,被懲罰了,是不是沒交作業、上課不專心、與同學打鬧、頂撞老師呢?反而是心裡直接就急了起來,甚至害怕孩子受到欺負了。
我們能理解家家把孩子當寶貝的心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現在的教育有時瀰漫著「在家中,父母捨不得管,在學校,老師不敢管」的氣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孩子學習不好真的能怪老師麼?一次次令老師寒心的案件,早已構建出一條條心裡紅線,很多老師不是不想管,真的是怕管出事啊。
可一味的遷就和讓步,盲目的鼓勵和寬容,真的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嗎?每個人都是有惰性的,當孩子覺得學習吃力,不如放飛自我輕鬆自在,再加上沒有正確的家庭教育引導,又缺乏老師的有效管理,或許只能培育出溫室的花朵,無法教養出參天的大樹。
這种放任式的教育慘痛失敗的案例還少嗎?有人曾問李雙江打孩子嗎?李雙江說:「不打,捨不得,有時真想打,但不能打,勸說,我們嚇唬一下。還沒有打,自己的眼淚先掉下來了……」
家長捨不得打、捨不得罵,老師在批評孩子時瞻前顧後、縮手縮腳。其結果,很多孩子蹬鼻子上臉,脾氣越來越大,任你怎麼給他講道理都不管用。那些問題孩子更加驕橫跋扈,我行我素,自毀前程。李雙江的兒子李天一,就因涉嫌輪姦被判刑10年。
好的教育,必然是寬嚴相濟、獎懲分明的;好的老師,必然是管教同步、嚴慈同體的。
一個人有了敬畏之心,才能自覺約束自我,不做出格越軌之事。古語說:「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規,糾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可假如你捨不得教育孩子,社會會狠狠地教育他!與其等待孩子將來被社會敲打得頭破血流,不如從小教孩子有所敬畏,敬畏生命,敬畏尊長,敬畏規則。
而只有負責的老師才管學生!而且,管你最嚴的那個老師,愛你最深!
所以,對孩子要求嚴厲的老師,不要心生敵意,反而要心懷感激。因為,只有負責的老師才會頂著種種壓力和風險,去苦口婆心或大動幹戈地管教你。
他期待你成才變好,才如此出力不討好。這是傳道授業的悖論,也是為人師者的深情。
本文轉自教師君,內容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司觀點,請讀者僅作參考;文章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