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陽老趙」:我和「新青年」是「室友」

2020-12-20 青少年愛國主義網

  新華社上海11月22日電(記者郭敬丹 吳振東)73歲的上海市民趙文來已經搬進寬敞的新居兩年了,但幾乎每周他都要回老房子看看。

  他這是對舊居所的眷戀,更是對一段歷史深厚的敬意。

  老趙的老房子位於上海市南昌路100弄2號,人們習慣稱之為「老漁陽裡2號」。這幢看似平平無奇的石庫門建築,見證了早年建黨的歷史風雲——100年前,中國共產黨發起組在此成立,同時,這裡還是《新青年》編輯部舊址。

  1978年,趙文來妻子的單位把這幢房子分給他們「有條件」居住。「條件」包括房屋結構不能動,臥室東牆上記載相關歷史的漢白玉石碑不能移、不能擋等等。

  從1978年到2018年,老趙一家在此整整居住40年,其間對房子沒做任何裝修,家具是量好尺寸後去買的,衣櫃、大櫥等比較高的家具都是靠西牆擺放,屋內陳設也幾乎沒變過。

  「雖然一開始我對那段歷史沒什麼了解,但這麼多人來參觀,說明這肯定不是一般的房子,我也愈發珍視它。」老趙說。

  老趙記得,有兩位北京來的學者臨走時和他說:「你住在這裡很榮幸,這座房子是有靈魂的。」

  2014年,老趙加入漁陽裡歷史文化研究會,每周固定時間和會員們學習、交流中共黨史,對「自家房子」的歷史也越來越清楚。

  參觀者越來越多,最多時一天能有近百人。老趙自己準備了講解詞,為參觀者義務講解,擔心參觀者大老遠來卻遇上自己不在家,他就把電話號碼貼在門上。「我講得並不好,不專業,但他們都願意聽,也很尊重我。我知道,這是因為大家尊重這座老房子,對紅色歷史心存敬意。」

  「守門」40年,老趙結交了很多朋友。他有一本留言本,上面寫滿各地參觀者的感受、心得。「我最喜歡和大學生交流,他們有朝氣、有見識,我能跟他們學習,他們能自發來到這裡了解光輝的歷史,我真是高興。」

  守護好百年老屋,守護好紅色歷史,老趙視為己任。「我不是共產黨員,但對黨極有感情。」講到這,他情緒有些激動:「我是母親生的第11個孩子,家裡最小。以前生活太苦,10個哥哥姐姐全都沒養大。我從小就聽母親說,要不是共產黨建立了新中國,哪裡還會有你這個人?」

  「我一輩子感謝共產黨。」老趙說。

  2014年,上海市文保部門對老漁陽裡2號進行了修繕。隨著上海「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不斷深入,2018年,這裡被列入革命遺址保護項目,房屋徵收工作啟動。老趙一點沒猶豫,一家人告別了老房、老弄堂。

  人離開,情結在。老趙常「回家」看施工的進展,門窗按原來樣式做了新的,牆壁「修舊如舊」,柱子換了新木頭……每一處變與「不變」,老趙記在心上。近些年,他學會了使用微信,給自己取名「漁陽老趙」。

  今年7月,「老漁陽裡2號」作為紅色紀念場館對外開放。「星火初燃」史跡陳列展在此展出,參觀者絡繹不絕。老趙受邀參加了開館儀式,笑容滿面。

  「我是個普普通通的退休工人,沒啥大能力,但我會一直關注漁陽裡,我打心底裡希望大家都來漁陽裡,了解星火初燃的紅色歷史。」他說。(參與採寫:記者許東遠、蘭天鳴)

相關焦點

  • 「漁陽老趙」:我和「新青年」是「室友」-新華網
    老趙的老房子位於上海市南昌路100弄2號,人們習慣稱之為「老漁陽裡2號」。這幢看似平平無奇的石庫門建築,見證了早年建黨的歷史風雲——100年前,中國共產黨發起組在此成立,同時,這裡還是《新青年》編輯部舊址。  1978年,趙文來妻子的單位把這幢房子分給他們「有條件」居住。「條件」包括房屋結構不能動,臥室東牆上記載相關歷史的漢白玉石碑不能移、不能擋等等。
  • 誰是「學霸室友」?什麼是「革命人的愛情」?漁陽裡發布18門「微...
    圖說:微團課是廣受青年喜愛的理論宣講新形式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陸梓華)「信仰的味道有點甜——陳望道的故事」 「學霸室友——劉少奇的故事」「革命人的愛情——任弼時的故事」……看到這些有趣的題目,你是否有興趣去了解一下他們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
  • 「秘密搖籃」將建成紅色紀念館 老漁陽裡2號恢復歷史風貌
    原標題:「秘密搖籃」將建成紅色紀念館 老漁陽裡2號恢復歷史風貌具體房屋修繕和布展事宜將會同黃浦區一起通盤考慮拿出方案。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陳毅、潘漢年等上海市領導就曾走進這間屋子,建議將這裡與中共一大會址、博文女校共同組成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的一館、二館和三館。老漁陽裡2號大門口雖掛著「陳獨秀故居」和「《新青年》編輯部舊址」的市級文物保護銘牌,但它更為重要的歷史意義還沒有從中體現出來。
  • 大國腳印|漁陽裡:點亮中國的破曉之光
    ▲ 漁陽裡是早期馬克思主義傳播的中心(圖為上海復刊的《新青年》雜誌)老漁陽裡2號裡的建黨風雲1920年2月,《新青年》的創始人陳獨秀經化裝成商人的李大釗秘密護送至天津多年後,毛澤東在與斯諾交談時回憶:「在我第二次到上海去的時候,我和陳獨秀討論著我所讀過的馬克思主義書籍。在我一生中,這一轉變的時候,可以說他對我的印象是極其深刻的。」與陳獨秀在漁陽裡的這次會談,對毛澤東後來的革命思想與革命活動產生了重要影響。
  • 百年漁陽裡「正青春」 紅色文化傳播「出新招」
    在當日舉行的「漁陽裡:跨越百年的初心傳承」主題活動中,由上海團市委、黃浦區團委等共同推出的多款形式新穎的紅色文化產品受到關注,讓百年漁陽裡以更加青春的方式展示在廣大青少年面前。這其中,有全新的水墨連環畫、線上線下的「百年百物展」、沉浸式微團劇,還有新漁陽裡6號的青年志願服務大使宣傳片,青年演員周冬雨也成為漁陽裡青年志願服務大使。首本!
  • 上海科技大學「四史」教育進課堂,將教室「搬」到了「漁陽裡」
    近日,上科大全新開設的本科生思政選修課《紅色聖地——從開天闢地到上海解放》,將課堂搬到了「漁陽裡」,開展現場教學,令周志寧和同學們既感到新鮮,又收穫頗多。作為上海科技大學黨委推動「四史」教育進課堂的的重要舉措,上科大全新開設的本科生思政選修課《紅色聖地——從開天闢地到上海解放》,特聘請上海市黨史學會副會長徐光壽教授授課。
  • 英語作文範文:英語四級話題作文:我的室友
    被分配與自己同一房間的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室友,他是影響你幸福指數的要素之一。與你的室友有吵過架嗎?
  • 閱讀上海100勝丨漁陽星火 紅色源頭閃爍信仰之光
    召開黨的一大會議通知書,從這寄往各地;一大會議突遭襲擾,代表轉移至南湖也在此決定;一大召開後,這裡成了中共中央局所在地……漁陽裡 劉歆 攝今年七一期間,陸家嘴社區陽光驛站公益服務社組織60位大學生村官和青年黨員瞻仰中共一大會址。
  • 紅色檔案系列|《新青年》的朋友圈與建黨偉業
    坐落在南昌路100弄老漁陽裡2號的《新青年》編輯部,鑄就了中國革命的紅色起點。(中國共產黨發起組成立地(《新青年》編輯部)舊址)1920年6月,坐落在南昌路100弄老漁陽裡2號的《新青年》編輯部,秘密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共產黨組織。
  • 上海舉行「漁陽裡:跨越百年的初心傳承」主題研討會
    必須持續推進史料發掘、歷史宣傳、精神弘揚等工作,讓漁陽裡成為一本內容豐厚、深入淺出、推陳出新、催人奮進的生動教材。他希望各方持續深入研究「漁陽裡」史料,讓漁陽裡這本教材「厚」起來;要面向黨員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講好「漁陽裡」的初心故事,讓漁陽裡這本教材「活」起來;要在新時代新徵程中,傳承弘揚紅色傳統,讓漁陽裡這本教材「新」起來。
  • 《新青年》:青年是國家未來的主人
    青年之於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人身,新陳代謝,陳腐朽敗者無時不在天然淘汰之途,與新鮮活潑者以空間之位置及時間之生命……」1915年9月15日,陳獨秀在他租住的上海法租界環龍路老漁陽裡,即今天的南昌路100弄2號,為自己主編的《青年雜誌》撰寫發刊詞《敬告青年》。同年6月,陳獨秀從日本回到上海,決定給中國的青年辦本雜誌。
  • 改造後的「漁陽裡」今天亮相...
    紀念館內部設計力求復原漁陽裡原貌,展陳內容聚焦1919年五四運動到1922年團的一大召開期間,漁陽裡培育的青年在中國革命和共青團建設初期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不少史料和文物為首次展出,讓觀眾能更好回顧百年前的紅色足跡,感懷革命青年愛國情懷。紀念館自4月30日起開始試運行。
  • 在漁陽裡舊址,武警官兵上起了「雲團課」
    圖說:五四青年節,武警上海總隊執勤第二支隊官兵在漁陽裡紀念廣場重溫入團誓詞 韓玉祥/攝(下同)授課主講人是支隊執勤十八中隊士官鮑瑞,他是支隊「紅肩章理論宣講團」的一員,曾多次來過紀念館,為一茬茬官兵做現場講解,贏得好評。
  • 百年漁陽裡 「漁」你相約|這些館徽徵集作品你最喜歡哪一個?
    05《石庫門裡團中央》:從小到大,我多次來到漁陽裡,大氣簡潔的石庫門是漁陽裡留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因此,在設計館徽時,我選擇了石庫門的門楣部分作為圖畫部分的主體,在還原「漁陽裡」的字體設計的同時,凸顯出上海的建築特色和城市形象。
  • 當代青年的崩潰,是從遇到奇葩室友開始的
    那問題來了,你做好準備和室友住在同一屋簷下了嗎?優秀的室友千篇一律,糟糕的室友千奇百怪。@neveah_lll:我把我室友餵胖了四斤左右@在下乃人間瑪麗酥酥脆:我就把我室友餵胖了十斤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ItsRachel77:我的室友愛做飯 每天起來給我做早餐 我胖了10斤 我受不了了
  • 百年漁陽裡玩得high 上海夜生活節青春市集來襲
    今天(6月6日)晚上漁陽裡廣場熱火朝天。紅色基因配上時尚氣質,由團市委主辦的「HI青春,YE生活」2020上海夜生活節青春市集吸引了眾多市民,尤其是青年市民的光顧。6月6日晚,為提振夜間經濟,首屆上海夜生活節在思南公館啟動。
  • 統軍莊:漁陽古城秦磚漢瓦
    這座古城就是漁陽城,從公元前283年始建,到北魏初年廢棄,在密雲境內的800多年時間裡,這個名字出現的頻率相當高,特別是在秦漢時期,這個名字常常和兵連禍結的徵伐以及由此引發的政治大事件聯繫在一起。腳步輕輕,帶著祭奠的虔誠和莊嚴,走過茅草叢生的阡陌,走過綴滿野花的坡地,走過春苗的新綠和啾啾鳥鳴。
  • 革命先輩如何對待工作和榮譽?老趙"提幹"這事讓人感慨萬千
    戰士們敬佩老趙,也為老趙鳴不平。大家覺得老趙是井岡山時期入伍的老兵,經歷了反「圍剿」、長徵和抗日戰爭,他是純粹的「老革命」。與他同期參軍的同志都當了幹部,許多還到了師團職領導崗位,可老趙仍是個「大頭兵」……難道他有歷史問題,還是犯有嚴重錯誤?程茂友是通信隊的黨支部委員,他就去找黨支部書記兼指導員常存禮反映戰士們的意見。
  • 天津漁陽酒業登陸納斯達克,向全球華人拜年
    天津漁陽酒業此次登陸納斯達克,意在向全世界人民展現中國品牌力量。天津漁陽酒業有限責任公司位於天津市北部薊州區上倉鎮,盤山腳下,始建於清朝同治年間(1867年),距今已有150餘年歷史,時稱「興泰德燒鍋」,是當時全國十大宮廷御酒之一。著名書畫家溥佐經考證後,為漁陽酒業題字「昔日宮廷御酒,今日漁陽玉液」。
  • 我的大學往事(八)恢復原名、加裡森敢死隊、老趙戀曲
    他遺憾地告訴我,他非常鍾情心理系一位女生,但由於矜持和膽怯未去追求,現在正為此而懊惱,經受著戀愛中常常遇到的驚喜、迷惘和苦惱的折磨。我勸他,既然這樣,那你就盡力去追求唄,愛人與被人愛,都是很幸福的。讓我感到遺憾的是,那座山,離知青點有十多裡地,不能經常看到同伴。入夜四周靜下來,心上常有說不出的煩悶和渴望。我時常想家裡人,想朋友們。知青們不常來,有時為了搞點東西才找我。知青生活很苦,沒錢買菜。到了春筍出土,他們就來挖一點走。雖然,我不算什麼,可我在這裡守山,我如不同意,誰也不能拿走一點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