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宜居的成都近日又迎來一批大咖到訪!10月31日—11月2日, 「知名網絡媒體總編探訪成都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活動在成都成功舉行。來自經濟日報、湖南紅網、廣東發布、浙江發布、重慶發布、武漢發布、西安發布等的10餘家知名網絡新媒體負責人齊聚蓉城,深入體驗正在加快建設的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本次活動由成都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指導,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成都市網際網路文化協會主辦,四川發布承辦。
成都三日行!
見證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加速建設進程
美麗「蓉城」——成都
是四川省省會城市
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擁有4500年文明史、2300多年建城史
是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十大古都之一
也是全國重要的
經濟中心、科技中心
金融中心、文創中心
對外交往中心和國際性綜合交通通信樞紐
成都有多美?成都有多綠?
這個面積約1.46萬平方公裡的城市擁有常住人口1600餘萬人,森林覆蓋率達39.1%,建成區綠地率達36.83%、綠化覆蓋41.6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3.66平方米,是長江中上遊重要的生態資源富集區、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生態市、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今年7月,成都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通過了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決定,到2020年,成都將初步顯現公園城市特點,2035年基本建成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到本世紀中葉,將全面建成城市形態和諧大美、城市品質宜人宜居宜業、城市生態價值充分彰顯的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10月31日至11月2日
全國知名網絡媒體總編一行深入成都各地
看規劃、遊綠道、進鄉村
入基地、看熊貓、賞新村
從產業發展、環境保護、鄉村振興等多個維度
全方位了解成都的現在
預見成都的未來
三天的時間裡,他們——
參觀成都市規劃館,了解了成都「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的發展格局;
探訪雙流區黃龍溪,在古鎮的街坊巷道中感受飽含歷史底蘊的成都;
探訪天府新區興隆湖、鹿溪智谷,見證新區的飛躍發展;
探訪錦城綠道、熊貓綠道景觀節點,放身徜徉在生態、宜居、美麗的成都畫卷中;
探訪青羊區「宜居水岸」西郊河改造示範工程,見證成都打響環保戰役的決心和成果;
探訪郫都區青槓樹村、戰旗村,感受鄉村振興好風貌;
探訪崇州市道明竹藝村,體驗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結出的碩果;
探訪都江堰水利工程,尋根天府之國源頭,一觀千年智慧傳承;
探訪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與國寶、萌神同樂;
探訪青白江區成都國際鐵路港,參觀亞洲最大的成都鐵路貨櫃中心站;
探訪新都區「花香果居」,體驗古蜀農事和柚鄉風情的田野之趣;
在新都區沸騰小鎮開展「成都建設公園城市」座談會,暢聊三日體驗見聞……
知名網絡媒體大咖齊點讚!
他們這樣評價成都
11月2日下午,「知名網絡媒體總編探訪成都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座談會在成都市新都區天府沸騰小鎮舉行,至此活動完美收官。作為成都特色小鎮之一,天府沸騰小鎮將建設公園城市、體現生態價值,傳承天府文化、發展綠色經濟在實踐中結合了起來,將火鍋、音樂、熊貓元素融入小鎮建設,在體驗中話感受,也為本次探行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三天的探訪後,各位網絡媒體大咖有何感受?在他們看來,成都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得如何?又有哪些好的建議?
武漢發布的負責人宋濤在結束三天的探訪之後總結到,成都於全國率先建設「公園城市」,它比之前提到的「園林城市」更加生活化,有參與感,「公園城市」也是比「園林城市」更提升的一種表達。經過三天的體驗,他表示,自己深切感受到公園的概念已經徹底融入到成都的城市建設中。比如綠道的建設成網成體系,串聯起城市的生活場景和氣氛;鄉村的現代化建設覆蓋了從高端到基礎所有的可能性,並保留了最原汁原味的特徵;天府新區規劃中也融入了公園的概念,建築還沒修建起來,綠地就已經覆蓋了。他說,每個地點都有自己的網紅產品,這能使城市發展快速擴大影響力,值得學習。他建議:下一步,成都可以在結合歷史文化方面更加細緻,在某一個地方突出某一個文化點,使各地有更大的拓展可能性。
廣東發布負責人黃少江感嘆到,成都的發展日新月異,現在已然是一座國際化的都市。在座談會上,他舉了一組數據: 2017年城市書店量排行中,北京排第一,成都以3463家排第二。2016年,全國只有三個城市的酒吧在2000家以上,其中成都排第三。在薪酬與流動發展相關報告中,成都位居第三位。在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中,成都連續六年位居榜首。成都的茶館數量有接近1萬家。這些給自己的總體印象就是,成都是一個非常宜居而且有幸福感的城市,經過實地走訪,他也深刻的體驗到,成都真正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發揮到極致。他說,我相信成都會越來越好。
重慶發布的負責人歐泓村表示,為推進城市生態建設,重慶也在打造山城步道、濱江沿線綠道,但是同成都相比,成都平原顯然有其他城市所不具備的優勢。他說,成都關於綠道的規劃非常的完整,能夠形成一個整體的閉環,既具有觀賞性又具有實用性。此外他表示,在看到了天府新區興隆湖及其周邊產業的規劃發展後,印象非常深刻,他認為天府新區的規劃、發展必將能夠給當地的群眾帶來實惠,帶動城市發展。
在多個鄉村親眼見證了成都的鄉村振興發展後,浙江發布負責人沈華軍用「震撼」來總結觀後的感受,他認為,成都鄉村振興成效明顯,走在全國前列。他說,今天了解到許多先進的關於鄉村振興的規劃和概念,當地的經濟發展、文化品牌打造以及村民致富情況讓人讚嘆。特別難得的是,在很多傳統手工藝逐漸失傳的今天,成都對於傳承及發揚傳統技藝卻仍舊有著自己深刻的認識和獨到的經驗。
西安發布的負責人劉小榮對成都的城市文化建設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他表示,成都文化具有創新創造、優雅時尚、樂觀包容、友善公益的特質。他以西安、南京、杭州、成都四個城市作比,從城市營銷、城市氣韻等多種角度分析了成都擁有的良好城市建設文化環境。在圍繞天府綠道進行學習之後,他總結出16個字:「造福天府、惠澤四川、對標世界、領跑中國」,他說,天府綠道工程和都江堰工程一樣,是一個千古工程,將讓成都乃至四川受益,也將有力助推成都成為中國大陸經濟社會板塊發展多級引擎中最重要的一極。
西南財大的教授劉璐表示,建設公園城市,成都有著非常好的先天條件,但同時也要加強後天的努力。他建議,一方面我們可以把「邊角餘料」利用起來,將零散的城市用地打造成公園,這對城市價值將有很大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鑑國外的一些先進理念,在垂直領域打造綠化景觀,建設核心區域城市公園。
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副總編輯、四川發布總編輯簡文敏總結表示,今天我們見證到成都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豐碩成果,這正是得益於多年以前成都高標準的統籌規劃,得益於成都打破城鄉二元結構,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實際行動,同時,也得益於四川人堅韌樂觀,敢為天下先的骨氣和創新精神。她表示,未來的成都將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