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蘇木綽的土家阿哥通過攀爬竹竿,來到心愛的人身邊。 文國友 攝
華聲在線1月31日訊(記者 廖聲田 通訊員 寧奎 田貴學)「郎上坡,姐上坡,叫聲喲,哥哥喲,情郎哥哥喲,依喲,你等等我喲喂。」
「唱個山歌,丟個信咯,叫聲喲,姐姐喲,情郎妹妹喲,依喲,你等哪個喲喂。」
1月30日,大年初三,張家界永定區蘇木綽,一場別有風味的「畢茲卡相親會」在這裡舉行。100多名土家阿妹阿哥深情對唱,引得大家叫好不斷。
「畢茲卡相親會」又稱「女兒會」,興起於雍正年間。相傳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土家族的姑娘平日不能出門,唯有每年「女兒會」這天,土家族阿哥們才能與她們邀約相會,自主選擇婚戀對象。相親會上,雙方初步滿意後,行至僻靜處,或河邊,或林間,對起山歌來。你情我願中,甚至會對歌到太陽下山。
可是,要想獲得阿妹的芳心,阿哥光有唱歌的才藝還不行,還要考驗他們的體魄。在蘇木綽,爬竹竿可以說是土家小夥的拿手本領,要想獲得自己的「心頭所愛」,誰就要最先爬竹竿上阿妹所在的吊腳樓。
「此時阿妹就在樓上,大家想不想要?」話音未落,60名土家小夥齊聲回答:「想,逮起,逮起,逮起!」
小夥們蜂擁而上,架起竹竿。10秒不到,就有一名小夥爬上了吊腳樓,抱起了心中的阿妹。另一名土家小夥也順利爬上了竹竿,被周圍很多姑娘拉扯,中間一名爬上去的小夥居然被自己心中的阿妹抱了起來。
在土家族的婚禮習俗中,還有一種抹鍋灰風俗——當阿妹尋得自己的如意郎君,便會在嬉鬧間往阿哥臉上抹鍋灰,藉此機會尋覓、選擇意中人。阿哥如果心動了,就輕踩阿妹花鞋三下。追愛成功的青年男女,還會相互交換愛情信物,並在鐵鏈上鎖上同心鎖,以示對愛情的守護。
「滿臉鍋灰,都看不清本來面貌了。」一位小夥臉部均被塗黑,周圍人忍俊不禁,他心裡卻十分高興,「抹得越多就說明喜歡我的阿妹越多,一定有我中意的那位姑娘。」
有直接的表達,也有羞澀的愛意。害羞的土家姑娘還可以在吊腳樓上,往意中人背簍中拋竹鈴球。這不,樓下的一位帥小夥背簍中居然收穫了6個竹鈴球,樂得合不攏嘴。
當夜幕降臨,阿哥阿妹們通常會點燃篝火。他們身著盛裝,手牽手圍繞著熊熊之火,在月色下,吊腳樓前,深情地跳起擺手舞,祈禱未來生活美滿,風調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