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河永隆段堤防潰口 京山縣200被困群眾安全轉移

2020-12-16 央視網

天門河永隆段堤防潰口 京山縣200被困群眾安全轉移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05日 23:21 來源:

來源:楚天都市報

荊楚網消息(楚天都市報)(記者王成琛 通訊員孫又欣 實習生左豪傑)據省防指通報,3日17時,荊門京山縣天門河永隆段發生30米的潰口,決口處過水深2米。所幸,被洪水圍困的200群眾已安全轉移。目前,抗洪搶險工作正在緊張進行。

6月30日至7月3日,天門河流域京山段再次遭受大暴雨襲擊,加上上遊石門水庫水位超汛限2米,季河水庫水位接近壩頂,2座水庫被迫洩洪,天門河段水位出現超歷史水位。由於永隆段堤基較差,3日17時出現塌方後決口30米,決口處過水深2米,有200名群眾被洪水圍困,6500畝農田被淹。

省防汛部門於當晚7時30分派專車緊急運送20萬條編織袋到現場支援搶險,國家防總當晚也下令長江防辦從中央防汛物資漢口倉庫中緊急調運40萬條編織袋,連夜送往搶險現場。20時55分,被洪水圍困的200人安全轉移。

昨日凌晨2時25分,距決口處300米的第二道子堤潰決20米。為保護何集辦事處集鎮及附近4000畝農田的安全,200名武警、30名公安民警和3000名幹部群眾在何集辦事處上遊搶築了長3公裡、寬1米、高1.5米的第三道子堤。

截至昨日11時,主河道水位緩慢回落,堤防決口寬度無變化。第二道子堤潰口後,新淹沒農田1000畝。第三道子堤部分堤面開始漫水,荊門市委書記傅德輝、市長王玲正在現場組織人力、物力全力搶護。

責編:張健

相關焦點

  • 湖北永隆:十萬群眾安全飲水夢終於圓了
    5月28日一大早,湖北省京山縣永隆集鎮上鑼鼓喧天,從四面八方趕來的群眾共同見證了該縣安全飲水工程竣工時刻。10年了,永隆及周邊10萬群眾的安全飲水夢終於圓了。
  • 新疆邊檢總站民警全力抗洪搶險 轉移被困群眾500餘人
    圖為新疆阿勒泰查幹郭勒邊境派出所民警正在攜帶繩索將被困孩子往安全地帶轉移。   連日來,新疆邊境轄區多地發生洪澇災害,新疆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各邊境管理支隊聞令而動,積極參與抗洪搶險,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截至7月24日,該總站民警共轉移被困群眾500餘人。新疆阿克蘇邊境管理支隊吐木秀克邊境派出所民警正在轉移被困牲畜。
  • 湖北建始遭遇新一輪強降雨襲擊 消防緊急營救轉移被困群眾960餘人
    人民網恩施7月27日電 7月26日,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遭遇新一輪強降雨襲擊,導致城區和長梁鎮多處出現內澇險情,多人被困。險情就是命令,恩施州消防救援部門在做好屯堡鄉馬者村山體滑坡處置工作的同時,迅速調集力量,再次開拔,緊急趕赴建始縣洪澇災害現場,營救轉移被困群眾960餘人。
  • 水城縣坪寨鄉:天門冬種植託起群眾增收致富夢
    近年來,水城縣坪寨鄉積極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想辦法、謀出路,因地制宜種植天門冬。基地建成後,流轉土地的老百姓除了可獲得流轉費,還能到基地務工,實實在在拿到雙份「薪資」,有效助力精準脫貧。   眼下本是農閒時節,可記者在坪寨鄉播落村卻看到一派繁忙景象,原來,這裡的村民們都在栽種天門冬。天門冬,別名三百棒,武竹,絲冬,老虎尾巴根,天冬草,明天冬。天門冬根部紡錘狀,葉狀枝一般每3枚成簇,淡綠色腋生花朵,漿果熟時紅色,為百合科、天門冬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 竭盡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法治頭條)
    面對險情,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向險而行、緊急出動,參與抗洪搶險救援,營救遇險被困群眾,竭盡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用責任、使命和擔當譜寫了一曲曲奉獻之歌近期,受持續強降雨影響,長江、淮河等流域,洞庭湖、鄱陽湖、太湖等湖泊處於超警戒水位,貴州、重慶、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蘇、浙江等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防汛形勢十分嚴峻。
  • 轉移群眾近10萬人!
    7月19日15:20,河南安陽市林州河順鎮河灣村一居民家因暴雨被困,蜀黍及時趕到現場,家中有兩名被困人員,其中有一名兒童,蜀黍利用掛鈎將梯子放在房簷上,用輕型安全繩綁在小孩的身上 ,進行救助並逐一救出。
  • 堤防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範本
    第一節 工程概況  ××河段位於長江中遊下荊江起始段,地處湖北省××市境同內,上起茅林口,下迄南碾子彎,全長31km.河段左岸有荊江大堤,其外有人民大垸堤和合作垸堤,這些堤防保護著××平原廣大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 廣東汕頭洪水直擊:內衣名鎮多名工人被困廠房
    而且很多地方是100多號人被困在一個廠房內。  洪水未退,颱風又來。受強熱帶風暴「潭美」逐漸靠近影響,20日午後汕頭市潮陽區北部出現了局地雷雨大風天氣。預計21日夜間到23日,汕頭市還將出現暴雨過程。練江上遊普寧市也普降大暴雨,普寧湯坑水庫緊急洩洪,大量客水湧入練江,致使潮南區練江、中港、陳店西切流等堤防多處洪水漫過堤壩。其中,陳店西切流堤出現多處缺口,中港堤上東浦段石籬損毀,中港大宅至泗聯段決口60多米寬,司馬浦港洲段決堤,峽山、陳店、司馬浦、臚崗、兩英、井都等地發生嚴重內澇。
  • 19秒|日照東港區張郭村138名轉移群眾第一時間吃上了熱乎飯
    受暴雨影響,22日晚11點,東港區日照街道張郭村老年安置房進水,200名群眾被困,日照市應急管理、公安、交警、消防等部門,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救援。經過2個多小時的連續奮戰,於23日凌晨2點,日照市東港區日照街道張郭村被困人員全部安全轉移,除部分群眾轉移到親屬家中外,張郭村共有138人安置到恆豐賓館。
  • 麵包車起火 消防員用雲梯轉移一家7口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子垤 通訊員 粵消宣)記者今日從廣東消防部門獲悉,9月29日01時12分,陽江市河西消防救援站接到指揮中心指令稱:陽春市河西蓮平路一房屋後門著火,有人被困。接到報警後,河西站先後調集4輛車20名指戰員火速趕往火災現場處置。
  • 辛德勇:東漢王景治河與堤防修護制度的完善
    戰國時不僅築堤規模突飛猛進,大大超越從前,同時在堤防的修護上也已具有相當水平。韓非曾經講到過一個名叫白圭的築堤專家,評價白圭在堤防修護中十分注重消除隱患。他說:「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是以白圭無水難。」由此可見,當時對於堤防的修護已相當嚴密,連蟻穴之類的隙漏都不輕易放過。
  • 九圩港北港堤加設二道堤防
    長江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以後,泰興市虹橋鎮切實加強預警預測預判,提前做好風險分析和應急預案,全力消除江堤隱患,確保安全度汛。連日來,長江虹橋段最高水位已達4.42米,內河水位處於2.8至2.9米之間。
  • 胡德盛:天門人移居南洋史考
    災難過去,劉先生重返講臺,在天門中學等校教授英語,1990年獲「湖北省特級教師」殊譽。1992年榮休後,在隨長子劉俊教授旅居美國期間,舊志復萌,遍訪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同鄉會,搜集史料。歷時半個多世紀,《湖北天門人移居南洋史》一書終於在2000年得以出版。現從該著中摘取梗概,結合《天門縣華僑述略》等研究資料,撰述成文,一窺家鄉先輩們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1]。
  • 求解改革發展的最大公約數——記天門市委書記吳錦
    他就是湖北省天門市委書記吳錦。2013年6月,吳錦調任天門後,面對天門這個工業基礎薄弱的農業大市,明確發展是第一要務,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項目建設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引擎,實施生態修復工程。近年來,天門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位居湖北省前列,人居環境大幅改善。
  • 房屋轟然垮塌在洪流中 幸好鎮村幹部提前轉移了一家4口
    蔣兵 封面新聞記者 鄧丹 攝影報導「幸好提前轉移了,要不然我們爺孫三輩就跑不出來了。」8月18日一早,在自貢榮縣鼎新鎮老當村村民吳正華家房屋被衝垮前,鎮村幹部將他們一家四口安全轉移,還為他緊急轉移糧食、空調、桌椅、衣被等200多件生活必須物資。
  • 武漢堤防險段龍王廟,值守人員表示,一定完成好守堤任務
    今天上午10點,在武漢堤防險段龍王廟,這裡的防汛工作人員正嚴陣以待。現在這裡的水位是28.66米,經過武漢市防汛人員的艱苦奮戰,長江上第一次洪峰已經平安通過武漢。他說:「今年的防汛和九八年來比,一個是堤防設置的等級提高了,通過九八年洪水以後整個堤防建設都加固了,第二個就是新型的科技手段。鋼閘門、拼裝式防水牆這種設備對防汛起到了很好的支撐作用。和20年前相比,現在防汛不僅有科技創新,而且預報早、啟動早、人員物資到位早,所以防汛工作有條不紊,將洪水影響降到了最低程度。」
  • 全力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清城轉移安置3661人
    9日下午,清城區召開防汛工作會議,聽取區三防辦各相關成員單位及各街鎮有關負責人匯報各地防汛搶險救災工作情況,對全區的防汛減災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安排,全力保障汛期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清城區召開防汛工作會議。
  • 江西九江:警方連夜緊急轉移疏散三角鄉5000餘名群眾
    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受強降雨及鄱陽湖、修河水位上漲影響,江西永修縣三角鄉防汛形勢極其嚴峻,三角鄉2.6萬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亟待轉移安置。當晚,參戰民警進行任務分工後,立即趕赴三角鄉投入疏散滯留群眾、搜救被困群眾、圩堤巡查值守及險情處置等工作。民警們挨家挨戶上門,勸說滯留群眾撤離,幫助群眾轉移財物。三角派出所民警在數次進出村莊幫助老人和孩子轉移到安置點後,警車在又一次救援途中被淹,民警們脫困後,又迅速投身救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