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李治沒有想像的那麼窩囊!

2021-02-13 讀史

點擊上面藍字免費訂閱


| 讀史 |ID:dushi818

博聞通識,知古鑑今。有品、有趣、有態度。已開通認證號(ID:dushi918 和 dushi828),歡迎訂閱。


文:齊三忘(微信公號讀史特約作家)

後人總有這樣的認識,一個懦弱的李治,一個強勢的武則天。一個妖媚的武則天蠱惑了一個乖乖的李治,於是李家王朝沒了,武則天有了機會改名武瞾。但歷史真的是這樣麼?三忘並不這麼認為。

李治是唐太宗與長孫皇后的小兒子,自小生長在唐太宗的身邊,可以說是唐太宗唯一一個親手撫養長大的兒子。李治出身高貴,卻本也與皇位無緣。在長幼尊卑相當嚴苛的古代,作為嫡三子的李治,在人生的前15年都享受著作為小兒子的獨寵。貞觀五年,年僅三歲的李治被冊封為晉王,要知道,山西可是唐朝的龍興之地,以山西作為晉王的分封之地,可見李世民對小兒子的偏寵。貞觀十年,長孫皇后崩逝。已經8歲有餘的李治並沒有如同一般親王般出宮獨居,李世民將晉王和晉陽公主接到自己的寢殿中,加以照料。


李治在李世民的身邊長大,得到了最好的教育資源。當然,他也一直是一個努力讀書的年輕人。史書向來苛刻,卻對李治留下了這樣的評價:李治幼而聰慧,端莊安詳,寬厚仁慈,和睦兄弟。他的性格真的是極好的。帶著一種天生的貴氣又平易近人,李世民將他教養的很好。跟在李世民身邊的李治,可謂對李世民的性情最為了解。他深知父皇作為皇帝的權謀心術,眼看著父皇駕馭群臣,左右天下,他也知道父親多年前殺兄逼父,在權力之榻絕不容他人酣睡。他十分了解他的父皇,但也深愛著他的父皇。給大家看看李世民在出徵高麗時給李治寫的信吧:

《兩度帖》:

兩度得大內書,不見奴表,耶耶忌欲恆死,少時間忽得奴手書,報娘子患,憂惶一時頓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後,但頭風發,信便即報。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報。今得遼東消息,錄狀送,憶奴欲死,不知何計使還,具。耶耶,敕。

譯文:

兩次收到大內送來的文書,卻還不見稚奴你的書信。爸爸我擔心的要死。剛才忽然得到稚奴你的親筆手書,說娘子生病了,我的擔心害怕頓時消失了,就好像死而復生一樣。從今以後,只要你的頭風病發作,就立刻寫信告訴我。爸爸我如果生病,也會一一寫信告訴你。今天得到遼東(戰場)消息,抄錄一份給你。想稚奴你想得要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去,要說的就這些。爸爸,敕。

很難想像吧,這是李世民這樣一個殺伐果斷的千古一帝寫給兒子的信。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李治和李世民的感情,是真的好,就像普通人家的父親和兒子,最起碼超越了李世民和自己的嫡長子李承乾。

好了,現在要出場我們這篇文章的女主角了——武則天。

關於李世民、李治、武則天的風流八卦,想必在中國沒有幾個人不知道。三忘就不再和大家囉嗦了。很多人認為李治懦弱痴情讓武則天鑽了空子。其實真是這樣麼?三忘來和你說道說道。


首先,站在巨人李世民的身邊,李治沒學到9分帝王術,也要學到6分制衡術吧。不等同於軟弱,三忘反而覺得李治的膽子大得很。他明知道媚娘是自己父親的才人,還敢情根深種,冒天下之大不韙,除了深愛,怕還是有一種成竹在胸的篤定和能力吧。後宮之中人多口雜,李治若是一個不問世事的閒散太子,那還不分分鐘就被揭發。親爹尚在,就已經暗中來往,想必此時的李治已經在宮中形成了自己的勢力。

李世民很愛小兒子李治,李世民也曾經很愛大兒子李承乾啊。可是一旦李承乾威脅到他皇位的時候,他好不心軟的剷除了自己的嫡長子。反觀李治呢,當然他有先天優勢,就是他自幼生長於李世民身邊,感情甚篤。可李治也是一個很有城府的年輕人,他的野心從沒有在李世民的視線裡展示過。他總是謙卑的,總是溫和的,總是與世無爭的。可真的是這樣麼?我們都知道,歷史證明,沒有一個好人,能爬上那個至高無上的位子。

在李治還是太子的時候,媚娘是依附著李治的。

等李治當上皇帝的時候,媚娘依然是依附著李治。


也許你會說,李治總是不上朝,他讓武則天監朝,還讓她當天后,是個糊塗蛋。事實是這樣,可是你詳看歷史,雖然李治因為頭風症不怎麼上朝,可是軍政大權沒有一個時刻不是攥在他自己的手裡的。他扶持武媚娘,打壓王皇后,是因為王皇后出身世族大家,他要從世族大家的手裡拿回皇權。說到底,王皇后也好,武皇后也罷,都不過是他手中的一盤棋。不信?

長孫無忌本就是李治的親舅舅,當年李治登基,一度權傾朝野,把持朝政。他不同意立武則天為皇后,多次加以抨擊和阻撓。武則天怎可能不懷恨在心,於是有了後來許敬宗誣告長孫無忌謀反,逼長孫無忌自縊於黔州。長孫無忌一死,武姑娘終於登上後位。要說武皇后可是對長孫無忌恨得牙痒痒,可是偏偏高宗李治在長孫無忌死後不久就將其嫡長孫召回長安為官,對此武后全無辦法。

同理,李治一朝還有很多有意思的事。王皇后的哥哥也一直在朝為官,並且絲毫沒有受王皇后事件的影響。毒辣的武則天似乎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他們毫無辦法。倒是當年擁立皇后武則天那幫子人,在李治手裡並沒有什麼好結果。死的死流放的流放,下場很是悽慘。直至武皇后變成了武皇帝,才重新為他們追封了官爵。

李治,其實是一個很牛逼的皇帝。唐代的版圖,以高宗時為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臨鹹海(一說裏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維持了32年。而進入武則天時期,中國的版塊反而縮小了。安北都護府在高宗死時尚處在中國統治,而武則天當權後濫殺程務挺、棄用王方翼等名將更使東突厥復國。安北始終沒有再收復過。她幾乎將太宗、高宗辛苦經營的安北、安西全部放棄了不過隨著統治的穩定又逐漸挽回了頹勢。

李治,只是一個看著默不作聲的人,但是他不是一個懦弱的人。他用自己的一雙眼睛牢牢盯著自己的國土與皇位。和他的父親一樣,是決計不容別人染指的。至於武皇后是怎麼一路從武太后升級成為武皇帝的。只能說李治沒有好好教好自己的兒子,或許他當年如果能如自己的父親調教自己般上心兒子的教育問題。武太后,也就只能安安心心當自己的武太后了。

熱誠歡迎廣大微友投稿,我們將在最顯著的位置註明作者姓名、來源及作者打賞二維碼。投稿信箱:2076458511@qq.com(回復「投稿」,可查看投稿事宜)

| 天生麗人 | ID:liren919

在這裡,所有姐妹都可以做一個性感時尚的漂亮女人。


○溫馨提示:可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 無線南京 | ID:wxnj818 

南京最有影響力的新媒體,關注你我的衣食住行。


○溫馨提示:可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 沐心木語| ID:xhbyhc

著名情感作家木木個人寫字的地方。


○溫馨提示:可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 健康範 | ID:GVGZLPYS

上醫治未病。從田間直達舌尖的健康管理專家。


○溫馨提示:可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相關焦點

  • 唐高宗李治懦弱無能?真實歷史上的唐高宗一點也不簡單
    李治在唐朝時期,與唐朝開國皇帝李淵一樣,他們的存在感都是非常低的。前有千古一帝李世民,後有女皇武則天。這就是李治面臨的環境,那麼後人所認為的,李治是懦弱無能的,事實真的如此嗎?李治能夠坐上皇位,與他的舅舅長孫無忌有很大的關係,當初正是長孫無忌的支持,讓李治成功的做了皇帝。問題是,李治繼位後,長孫無忌成為了權臣。
  • 李治明明有雄才大略,怎麼會是懦夫皇帝呢?
    人言謂,唐高宗李治是史上最窩囊的懦夫皇帝,前半生在舅舅的控制下度過,而後半生則又屈服在妻子的淫威之下。就連影視劇作大多都把他塑造成來了懦弱無能的形象。可是李治他真的就如人言般的不堪嗎?未必,他只是太大隱於無形了。
  • 李治是真的很懦弱無能嗎?真實歷史上的唐高宗其實一點也不簡單!
    歷史上李治的存在感低,因為在他前面有千古一帝的父親李世民,在他後面則有千古一女皇帝的妻子武則天和開創盛世的孫子李隆基,李治夾在這些猛人中間,給後人留下的印象是心軟善良,懦弱無能。但是,真相果然如此嗎? 真實的李治其實是一名工於心計、大膽、心狠手辣、治國能力不錯的一位皇帝。只是由於大唐差點葬送在他手裡,所以他被史書抹黑了。
  • 武則天與李治地下情,你覺得李世民到底知不知情?
    我認為,李世民生前並不知道武則天與李治的地下情,甚至他們兩個本來就沒有開始什麼地下情。試想一下,作為太子李治不是傻子,即使荷爾蒙上身,他也不敢光明正大地勾搭皇帝老爹的女人。何況皇宮內,到處都是皇帝的耳目,一舉一動都被監視著。
  • 李治真的懦弱無能?真實歷史上的唐高宗,一點兒都不簡單!
    但是大家似乎都忽略了李世民以及武則天之間的唐高宗,甚至有不少人認為,唐高宗李治就是靠武則天才能夠統領唐朝。《資治通鑑》當中認為,在唐高宗李治繼位之初,唐朝實行的永徽之治被稱為「小貞觀之治」,當時的武則天尚未干涉朝政,並不能算是武則天的功勞。
  • 武則天與李治之間是真愛嗎?
    從此之後唐高宗的所有子嗣都是武則天生的,包括4個兒子加兩個女兒,這麼清一色的結果要麼是武則天殺掉了所有非己出的孩子,要麼只能說她和李治有那麼點真愛。第二個證據是唐高宗立武則天為後的阻力,當時長孫無忌和褚遂良都反對,武則天也沒顯示出太多政治才華,這樣的情況下李治乾脆鬥到兩個老臣,拼死也把武則天扶上皇后,還好武則天政治能力出眾,要不然大約也是一出愛美人不愛江山的狗血劇,大約也算些真愛吧。
  • 李治性格仁弱,竟敢與父親的才人武媚私通,有何隱情?
    唐高宗李治給我們的印象大約是「仁弱無能、優柔寡斷」,他的命太好,前半程靠父親,後半程靠老婆。的確,李治有一個偉大的父親,被譽為「千古賢君,帝王楷模」;老婆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手段高超,膽略過人。夾在這光芒萬丈的兩大親人之間,李治即便有雄心壯志,也被掩蓋的黯然失色了。
  • 「對家人發脾氣,對外人很禮貌」:窩囊的男人,通常具備三種特徵
    翻譯過來就是說,父母不慈愛,兒女則不會孝順;兄長不友愛,弟弟則不恭敬;丈夫無情無義,那麼妻子也難以順從。 一個家庭,如果男人沒出息,那麼對於女人來說是很糟糕的事情。 並非就是說女人就不能撐起一個家庭,而是在女人眼裡,一個「窩囊」的男人是很難給予自己足夠安全感的。
  • 李治為什麼一定要立武則天為皇后?
    為了平息輿論,李治急忙讓人把武則天給接到了宮中。 武則天喜出望外,以為10幾年的忍耐終於熬出了頭。但是,現實仍然比較冷酷。可能是失去了偷情的刺激,李治對剛入宮的武則天並沒有顯示出特別的寵愛。因為一直到公元652年5月,整整一年的時間,李治都沒有給武則天任何名分。
  • 唐高宗窩囊懦弱?大唐的疆域版圖在他手裡達到最大
    我們對唐高宗李治的評價可謂是不太好,窩囊、懦弱、無所作為等。實際上,我們對唐高宗的評價可能有點偏頗。唐太宗李世民駕崩之後,李治從他英明神武的父皇手中接過江山,成為歷史上的唐高宗,跟皇位一起接過來的還有高句麗這個軍事敵人。
  • 李治性格仁弱,竟敢與父親的才人武媚娘在一起,有何隱情?
    唐高宗李治給我們的印象大約是「仁弱無能、優柔寡斷」,他的命太好,前半程靠父親,後半程靠老婆。的確,李治有一個偉大的父親,被譽為「千古賢君,帝王楷模」;老婆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手段高超,膽略過人。夾在這光芒萬丈的兩大親人之間,李治即便有雄心壯志,也被掩蓋的黯然失色了。
  • 不好意思,說唱真的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屌!
    說唱,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屌,即使什麼都不會,她還會教你穿衣打扮,讓你成為街頭上最潮的那個。說唱,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屌,如果宿舍裡只有你一個人聽說唱,大概一個學期後,全宿舍都在聽說唱,每天下課回到宿舍,像回到了一個livehouse,動不動就搖起來;說唱,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屌,就算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可以無限freestyle,
  • 真實 | 一次測試暴露,我並沒有想像中那麼了解兒子
    01上周在視頻號更新了一條我和兒子多多快問快答關於他的喜好的六個問題,沒想到沒有一條和兒子的答案一致,全軍覆沒啊啊啊。看完剪輯之後的視頻,我被自己的表現逗樂了,看來我比我想像中還要不了解我的兒子。我能坦誠地接受任何的可能性,在我看來,在真實地做自己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好,這就是最大的完美。
  • 尼泊爾「一妻多夫」背後的真實生活!當地美女:沒有想像那麼美好
    有很多當地的美女聽到這樣的描述後並表示:並沒有你們想像的那麼美好,特別是對女性來說,那麼為什麼這裡當地的美女會這樣說呢,接下來我們來探討一下,尼泊爾「一妻多夫」背後的真實生活。經過了解之後,發現這裡實行「一妻多夫」的制度也是有原因的。
  • 真實故事:他寫的《「窩囊」父親》,榮獲文學獎,卻看哭了無數人
    然而,作者的父親卻十分普通,以至於沒有任何值得自己誇耀的地方。 不但如此,父親的窩囊是村民「公認」的,不但掙不了大錢,還非常膽小怕事,有點事情就喜歡躲起來抹眼淚。因此,作者也被稱之為「窩囊兒子」,被村裡人拿來當做教育自家孩子的反面案例。「窩囊兒子」與「窩囊父親」簡直是絕配,處於青春期逆反心理的作者便更是不想和自己的父親扯上任何關係。
  • 武則天做李世民12年的小妾都沒有懷孕,為何李治碰一下就生6個孩子!
    據史料記載,李世民最後一個孩子出生於貞觀10年,也就是後面李世民再也沒有生育過。武則天僅僅只是一個才人而已,李世民沒有專寵武則天,這就導致武則天懷孕的機率更小了。
  • 生活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好,也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糟
    人生中總有那麼多沒有完成的事要做,有那麼多美好的事要等待去欣賞,哪有時間去做無謂的掙扎,白白浪費寶貴的時光,還影響身心健康。生活中,一定要照顧好自己,除了健康和心情,什麼都不屬於你。減少憤怒,增加理解,減少批評和讚賞。生活中那些令人煩惱的事,其實不過是風風雨雨中偶爾飛揚的塵土。
  • 武則天發現外甥女和李治「私通」,不僅面紅耳赤,還親手毒死了她
    當然了但凡是在中國歷史上有作為的女人,幾乎都是和「心黑手辣」,有那麼一絲絲的關係,就好比呂后,她殘忍地殺害了戚夫人,開啟了宮鬥戲的大幕。呂后還殺了劉邦的幾個兒子,被人送外號為「毒婦」。也許,正是因為她們的心狠手辣,才讓其它臣子對她心存敬意的,才心甘情願的臣服於她們的吧。
  • 孩子內向窩囊,可能是因為「綠色天分」,父母不要一味的責罵
    搞的自己錯了一樣,真是窩囊。」現在大多數的孩子,都是被家裡寵到了天上的主。怎麼會還有這樣的孩子?一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天生的內向窩囊,將來孩子會沒有出息。其實孩子內向窩囊,可能是因為「綠色性格」。那麼什麼是綠色性格呢
  • 仇鹿鳴︱唐高宗李治和他的四個保母
    另一方面,長孫皇后去世後,太宗一直未另立皇后,在這之後的十幾年中後宮中並沒有女主人,雖然史書上記有如徐賢妃這樣頗受太宗賞識的嬪妃,但太宗與徐惠的投契,恐怕更多是基於文學上的共同趣味,徐妃並不能取代長孫皇后宮廷領袖的角色。母親的早逝,年歲相差較大而且正忙於互相爭奪的兄長,如果說少年李治生活在一個稍顯黯淡壓抑的宮廷氛圍中,恐怕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