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記|臺灣行動支付平臺下月接入銀聯卡支付

2020-12-16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1月20日報導臺媒稱,財金公司表示,「臺灣Pay QR Code共通支付」於12月起受理銀聯卡交易,陸客來臺消費,也可使用臺灣Pay。

據臺灣「中央社」11月15日報導,打造本土行動支付環境,臺灣財政部門主導公股銀行推動「臺灣Pay QR Code共通支付標準」,由財金公司建立「臺灣Pay QR Code共通支付」平臺,提供手機綁定金融卡帳戶,透過QR Code掃碼方式即可完成轉帳、購物、繳費、繳稅、提款等多元行動支付功能。

而在完成信用卡EMV QR Code規格整合後,現在臺灣Pay也可以使用信用卡支付。財金公司表示,11月起臺灣Pay店只要張貼收單機構提供的QR Code貼紙、或於手機中收款APP中顯示QR Code,就可以同時受理臺灣Pay及Visa、MasterCard、JCB信用卡掃碼交易。

另外,報導稱,財金公司表示,臺灣Pay12月起也可受理銀聯卡交易,達成「QR Code共通支付五合一」,讓店鋪受理行動支付服務更方便多元。

財金公司表示,「臺灣Pay QR Code共通支付」服務在拓展消費購物的應用場域方面,積極在市集攤販、知名商圈、觀光景點等以往只受理現金的微型商店場域推廣,包括嘉義臺灣燈會「無現金市集」、桃園農業博覽會「無零錢市集」示範區、臺北希望廣場「農夫市集」、臺北建國花市、永康商圈等,或民眾日常小額消費的知名連鎖店如萊爾富、全家、OK、聖德科斯、掌柜智能櫃等,讓民眾體驗「臺灣Pay」多元支付的便利性。

報導稱,財金公司指出,目前已有多家公民營金融機構加入「臺灣Pay QR Code共通支付」服務,後續亦歡迎「電子支付」、「電子票證」等支付業者一同加入,讓行動支付使用及受理涵蓋面,擴大至全民及全通路,協助金融機構及各業者拓展自有的行動支付服務,藉以整合產業資源,共同達成「一機在手,樂活臺灣」的普惠金融目標。

「臺灣Pay QR Code共通支付」服務於2017年9月19日上線,首先推出金融卡支付,截至今年10月底止,已有26家金融機構採用「臺灣Pay QR Code共通標準」規格,綁卡數逾500萬戶,交易值逾新臺幣116億元,逾4萬戶商家、超過1700項帳單項目導入。

一名遊客(左)使用支付寶購買臺北101大樓門票。(新華社)

相關焦點

  • 出海記|日本樂桃航空網站可用支付寶及銀聯卡支付
    參考消息網2月27日報導(文/郭慶娜) 日本航空公司樂桃航空2月22日宣布,從即日起可使用支付寶和銀聯卡在該公司預約網站上進行支付。螞蟻金服向參考消息網-出海記記者證實了此消息,並介紹,公司起步於2004年成立的支付寶,近年來不斷向海外擴張。
  • 臺灣有幾十家行動支付平臺,相比大陸的行動支付他們缺少什麼?
    當我們覺得大陸的行動支付很發達很方便的時候,殊不知臺灣有幾十家行動支付平臺。其中,一些國際性的行動支付平臺有Apple Pay、Samsung Pay、Android Pay,帶有本土性質的行動支付平臺有橘子支付、街口支付、行動支付、PChome Pay、歐付寶、橘子支付、國際連、智付寶、臺灣支付、Line Pay、Pi行動支付、GOMAJI、Yahoo奇摩等等,據臺灣有關專家說,臺灣至少有三十五加行動支付平臺。
  • 接入微信支付 臺北101要當臺灣首座智慧商場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地區赴臺遊客旅行團數目減少,但作為臺灣最知名的精品百貨商場,臺北101發現陸客購買力反向上升。為了讓用戶更方便地使用行動支付,2月微信支付與臺北101、臺灣第一銀行聯手推動微信掃碼支付服務,消費者在館內使用微信支付人民幣無需任何的手續費,對於大陸消費者來說,行之有年的行動支付購物更安心而且便利。
  • 臺灣Pay版圖再擴張 12月起導入銀聯卡支付
    財金公司表示,「臺灣Pay QR Code共通支付」目前已可使用3大國際卡組織的信用卡支付,並於12月起受理銀聯卡交易,陸客來臺消費,也可使用臺灣Pay。打造本土行動支付環境,財政部主導公股銀行推動「臺灣Pay QR Code共通支付標準」,由財金公司建立「臺灣Pay QR Code共通支付」平臺,提供手機綁定金融卡帳戶,透過QR Code掃碼方式即可完成轉帳、購物、繳費、繳稅、提款等多元行動支付功能。而在完成信用卡EMV QR Code規格整合後,現在臺灣Pay也可以使用信用卡支付。
  • 中國行動支付遍布海外 這春節出境遊微信、支付寶到底選哪個?
    合規國家/地區可以通過微信支付海外開放平臺實現線上自助申請,營銷活動、基礎物料都能支持線上自助申請。那麼用行動支付出境旅遊到底劃不划算?支付寶目前已經可以處理30多種外幣,在支付寶今年的集五福的活動頁面上,在醒目位置顯示支付寶海外支付優惠,於是筆者便算了一筆帳。以國人最愛去的目的地之一的日本舉例,以10000日元為例。
  • 出海記|港媒:微信支付香港版功能升級 提升用戶體驗
    參考消息網11月2日報導港媒稱,早前港版微信支付(WeChat Pay HK)進駐香港,在香港掀起行動支付熱潮。WeChat Pay HK10月31日在港舉行「讓生活更喜悅」啟動儀式,宣布一系列升級功能,不僅支持大小型商戶行動支付,也支持個人、報攤、茶餐廳、超級市場等收付款。
  • 家樂福中國接入微信支付 行動支付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大型商超接入行動支付   「家樂福(需求面積:3000-15000平方米)中國與微信支付O2O戰略合作發布會」5月5日在深圳家樂福保利店舉行。家樂福中國在會議上宣布,廣州、深圳的13家門店將首批接入微信支付,這意味著家樂福中國將正式啟動「智慧超市」模式。
  • 臺灣2018行動支付戰開打(三):中國大陸VS臺灣支付發展環境大不同
    每隔幾年,網絡上就會出現幾篇比較中國大陸與臺灣行動支付趨勢的文章,有些文章褒揚中國大陸的迅速發展,有些文章則點出中國大陸其實是不得不發展行動支付。不過,中國大陸的行動支付現在究竟發展到何種地步?支付環境與臺灣有何不同?會不會也有缺點?《CNEWS匯流新聞網》帶你來解析!
  • 滙豐推出外資銀行首個全渠道行動支付收款平臺
    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今日宣布,面向內地零售企業推出覆蓋支付寶、微信支付、銀聯閃付和Apple Pay等所有主流行動支付渠道的收款平臺,幫助其在迅速發展的行動支付時代更有效便捷地管理來自多種支付渠道的錢款。滙豐由此成為首家在內地推出支持所有主流行動支付渠道收款服務的外資銀行。
  • 出海記|銀聯與俄支付系統合作推跨國匯款服務 轉帳只需1分鐘
    參考消息網12月14日報導 俄媒稱,據銀聯發布的消息,俄羅斯Unistream支付系統與銀聯推出MoneyExpress跨國匯款服務。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12日報導,消息中稱:「現在可以從Unistream任何的站點向銀聯卡進行跨國匯款。收款人只要有中國境內駐地銀行或者獨立國協國家發行的銀聯卡就可以得到匯款。」
  • 支付寶進軍希臘接入中國遊客聚集地商戶
    (2017-04-13 03:35:01)  【延伸閱讀】出海記|歐洲數位化速度太慢?支付寶開始在德推手機支付  參考消息網4月12日報導德媒稱,這個消息或將再次有力推動手機支付在德國普及。  支付寶方面向參考消息網-出海記記者介紹,在德國,法蘭克福和慕尼黑機場都接入了支付寶,其中慕尼黑機場全部接入支付寶,並且可以完成即時退稅,為出境遊的旅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 行動支付入臺記
    「取經」101大廈是最早接入微信支付的。去年春節前後,接入微信時,整個大樓被微信支付的綠色鋪滿。其實,按照原計劃,101大廈想在2015年底就接入,但因為宣傳物料製作周期、培訓店員、POS機整合等工作耗費一段時間。這些準備工作做完正好趕上春節。去年春節去臺灣的內地遊客,是最早用上微信支付的。
  • 【特寫】微信支付進臺灣
    作為騰訊付基礎平臺與金融應用線(下稱FIT)在臺灣的唯一一名員工,陳儀庭的2016年只能用「忙碌」來形容。「一周之內,從南到北,我每天基本都在外面跑。」在採訪的間隙,陳儀庭告訴界面新聞記者,他已經很久沒有在辦公室內坐過了。2016年2月,微信支付正式落地臺灣,臺北101大樓是它接入的第一個商戶。從那時候開始,陳儀庭就開始了自己的忙碌生活。
  • 銀聯國際攜手臺新銀行推閃付 為推廣行動支付等打下基礎
    臺灣非接受理環境的不斷完善,為推廣行動支付等創新業務打下了基礎。銀聯國際執行長蔡劍波、臺新金控執行長尚瑞強共同出席籤約儀式。  臺新銀行是臺灣大型商業銀行之一,此前已開通旗下部分商戶受理銀聯卡。此次銀聯國際與其深化合作,在繼續擴大銀聯卡受理覆蓋面的同時,還加大創新支付渠道建設,進一步優化持卡人用卡體驗。
  • 【獨家】臺灣兩大行動支付TSM平臺橫向對比
    行動支付年底正式上路,臺灣移動、群信兩大TSM平臺開始拼場。  金融業者指出,手機載具的界面非常重要,而目前臺灣行動支付是與中華電信合作,因此,臺灣移動與群信之間尚未進行介面合作之前,銀行可透過個別的結盟,搶先一步讓客戶的信用卡,除了中華電,也同時能在其他4家電信公司的手機系統作行動支付。
  • 華為Pay落地馬來西亞,中國手機廠商爭相出海拓展支付業務
    支付寶支付、微信支付與各大銀行合作,各家銀行的錢可以接入支付寶、微信的系統中,用戶在付款時,錢從銀行卡轉出、經過銀聯/網聯的清算,再轉到收款者的帳戶中。但慕楚指出,現在當資金進入某些第三方支付機構時,便脫離了銀行,由第三方支付機構管理。相比之下,現時包括Huawei Pay在內的各家手機Pay,只是銀聯與手機廠商合作,推出的虛擬化的卡。
  • 繁華商業街行動支付調查:6%商家使用行動支付
    TechWeb 4月27日報導 文/王蒙、邱旭東  阿里巴巴有支付寶錢包,騰訊有微信支付,兩家在行動支付市場的已經從布局進入暗戰階段。阿里巴巴、新浪微博等開啟了「網際網路+城市服務」的戰略布局,騰訊則聯合全國擁有237家門店的家樂福超市合作,推微信超市服務、補足微信支付生態。  看上去,很是熱鬧,似乎行動支付已經取代了傳統支付方式。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特寫:微信支付在臺灣地區的現狀
    作為騰訊付基礎平臺與金融應用線(下稱FIT)在臺灣的唯一一名員工,陳儀庭的2016年只能用「忙碌」來形容。  「一周之內,從南到北,我每天基本都在外面跑。」在採訪的間隙,陳儀庭告訴界面新聞記者,他已經很久沒有在辦公室內坐過了。  2016年2月,微信支付正式落地臺灣,臺北101大樓是它接入的第一個商戶。
  • 「探索」統一支付平臺在醫院行動支付改革中的應用實踐
    該平臺需要以安全支付為基礎,且能夠整合目前主流的行動支付方式,支持接入醫院網際網路移動應用、窗口收銀、自助機收費等不同的支付渠道,業務覆蓋整個就醫支付場景;同時還需要整合接入醫院的財務管理業務,構建一個涵蓋支付、結算、對帳與管理的綜合服務體系,方便醫院財務人員高效完成對帳與退款等業務。
  • 出海記|東南亞支付平臺helloPay正式併入螞蟻金服
    參考消息網4月20日報導 外媒稱,阿里巴巴集團關聯企業螞蟻金服將與東南亞電商網站Lazada旗下在線支付平臺helloPay合併,從19日開始,helloPay在其運營的每個國家將以Alipay的名義推出,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