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建斌 許素賢)「下面,讓我們把熱烈的掌聲送給我們班拾金不昧的好同學孫泓軒……」5月3日下午,石家莊市井陘縣第一小學三2班的教室裡,響起陣陣掌聲。失主女兒張海華帶著一封感謝信來到學校,一定要當面表達對一位小學生的謝意。
失主女兒張海華送感謝信
4月28日中午,失主 「張福生」在某銀行支取退休金後,不慎將還存有9000多元的存摺丟失。發現丟失後,失主趕緊去銀行掛失,可是卻被工作人員告知無法辦理掛失和補辦手續,這可把「張福生」老人急壞了。原來,失主身份證的姓名和存摺上的不一樣,身份證上是「張福生」,而存摺上卻是「張富生」。沒有了存摺,就意味著不能取養老錢用了,這可怎麼辦啊?
正當失主心急如焚的時候,失主女兒張海華忽然接到銀行電話通知,去井陘縣第一小學教務處認領存摺。原來,當天中午,該校三2班的學生孫泓軒上學路上,路過府南街口時撿到一本存摺,到學校後把它交給了教導處。該存摺裡記載著「張富生」的基本養老金存取記錄,餘額還有9000多元,最後一次交易記錄為當日支取800元。為了儘快找到失主,教導處潘主任迅速聯繫了在該銀行工作的教工家屬,告知如果失主前去辦理掛失,請通知他到學校領取。
存摺失而復得後,失主感動不已,親手寫了這封感謝信,並讓自己的女兒親自送到孫泓軒手中,用以表達對這位拾金不昧的小學生的感謝,同時感謝這所教書育人的好學校。
前幾天,手機失主送的感謝信
「前幾天,這個地方也貼著一張感謝信,是一位手機失而復得的居民寫的。」教導處潘主任指著眼前的櫥窗說。潘主任說,「這些事看起來是小事,但是,它的發生偶然中有其必然。學校長期開展「學雷鋒」主題教育活動,利用宣傳櫥窗、紅領巾廣播、主題隊會等陣地宣傳「小雷鋒」事跡,不斷匯聚正能量,把學雷鋒演化成一種習慣,收到了實效,從而湧現出一個又一個「活雷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