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摺丟失十餘年後想找回11萬元存款 銀行卻說取不了

2020-12-20 廣東頻道

原標題:存摺丟失十餘年後找回11萬存款銀行卻說取不了?

  老人多年前在銀行辦了存摺存款,裡面一共存了11萬餘元,但存摺之後不慎遺失,直到十幾年後搬家時才找出來。老人想去銀行把錢取出,銀行卻以「已經掛失銷戶」為由拒絕了。這筆錢還能取出來嗎?近日,廣州天河法院對該案進行了宣判。

  原始憑證已銷毀

  1999年年底,陳伯在某銀行的存摺中存入2.6萬元,加上這一筆,當時存摺裡總共有116703元,之後存摺遺失。2016年,陳伯在搬家時無意中找到這個存摺。從2017年開始,陳伯多次拿著存摺到銀行取款,均被銀行告知帳戶已註銷,無法取款。陳伯與銀行交涉無果,遂於2018年提起訴訟,要求銀行償還存款,支付利息,並承擔訴訟費用。

  銀行辯稱,陳伯的存摺在2000年的時候便掛失銷戶了,銷戶前的餘額為703元,陳伯先掛失後銷戶,因此存摺原件並未收回銷毀,但銀行系統中已沒有這個帳戶。況且陳伯的存摺已與銀行卡關聯綁定,卡折資金通用,不能僅憑存摺流水證明餘額。

  法院審理查明:1996年,陳伯在銀行開立一張存摺,存摺首頁清楚載明:存摺所記帳目以本行帳目為準,儲戶每次存取後應立即核對存摺記錄。在陳伯的存摺換折以後,從1998年到1999年,該存摺帳戶一共產生了53筆流水。最後一筆流水是存入26000元,存入後的餘額為116703元。

  訴訟中,銀行方表示,銀行系統經過數次的數據移植,可能是因為陳伯的存摺已經銷戶,在2000年數據移植時不一定會把之前的流水記錄一併移植,只移植了最後一筆的掛失及銷戶記錄。根據《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第八條規定,會計原始憑證的保管期限是15年,涉案帳戶的掛失及銷戶的原始憑證記錄在2016年已經銷毀。

  銀行轉移風險被判全賠

  經辦法官趙心晶結合案件情況和現有證據,依法對陳伯存摺記載的餘額116703元予以確認。法官認為,陳伯的存摺直接證實了存款餘額的事實,而銀行系統「掛失銷戶」記錄只能證明該帳戶最終的狀態,對於存款餘額為何減少,如何減少,銀行沒有任何流水記錄或原始憑證可以證明,並沒有一個完整、詳實的帳目予以記載。

  此外,雖然《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對於會計原始憑證要求的保管期限是15年,但是銀行也應該提供完整的流水記錄予以印證。銀行既然明知原始憑證在將來會被銷毀的情況下,更有責任及義務保存好完整的流水記錄,不能以系統移植數據存在問題,而把潛在的風險轉移給儲戶。

  天河法院判決,銀行向陳伯返還存款本金116703元及利息。本案受理費由銀行負擔。一審判決後,銀行依法履行了義務。

  南方日報記者 尚黎陽 通訊員 闞倩

  ■提醒

  留存憑證是維權關鍵

  作為銀行客戶,可以直接提供的證據多為銀行在辦理業務時開具的憑證或單據,法官建議大家在辦理銀行業務時,及時仔細留存相關憑證和業務辦理單據。銀行作為專業金融機構,應對特殊類別的原始憑證,例如借款借據、銷戶等相關憑證,延長保管期限或永久保管,保證原始材料的完整性;對銷戶等重要類型業務,以系統簡訊方式再次通知儲戶,保證儲戶的知情權。

(責編:陳育柱、王星)

相關焦點

  • 老人找回17年前的存摺,想取出裡面的11萬存款,銀行:已銷戶!
    老人找回17年前的存摺,想取出裡面的11萬存款,銀行:已銷戶!現代社會的迅速發展,人們身上現金已經很少了,可以直接用手機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還有就是各種銀行卡的辦理,一個人可以辦很多銀行卡,方便又快捷,但是在之前人們的工資發放都是在存摺裡,存款也會在存摺裡,但是對於獨自生活的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記憶力會慢慢衰退,因此自己很容易丟失存摺,不知道塞哪,放哪。
  • 存摺丟在銀行,兩年後銀行取存款將丟失在銀行存摺內的錢取走,存摺...
    銀行規定存摺可以不設置密碼,而不設置密碼的存摺可以非本人取款嗎?既然存摺丟失,無論是丟失在銀行,還是其他地方,按照常理,作為存款人自然會想到掛失,而不會任其事態發展,直到2年也置之不理。
  • 20年前存摺找得回 11萬元存款卻取不出 法院這麼判……|新聞早茶
    ,而今拿著找回的這本存摺想要取出十幾萬存款時,卻被銀行拒絕兌付,原因是銀行系統顯示該存摺已「掛失銷戶」,無法取款。圖:視覺中國(圖文無關)陳伯多年前在一家銀行存款,並辦了存摺,在1999年年底時,他往存摺裡存了2.6萬元,加上這筆存款,當時存摺裡總共有116703元
  • 臨泉七旬老人存摺初始密碼未改 丟失後被人取走3萬元
    原標題:臨泉七旬老人存摺初始密碼未改 丟失後被人取走3萬元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9月14日,臨泉一名七旬老人丟了存摺,到銀行補辦時發現,存摺裡的3萬元存款不見了。經警方查明,原來老人辦好存摺後未修改初始密碼,被一名拾到存摺的老人猜出來並取走了裡面的錢。
  • 假如在銀行只辦理存摺不開銀行卡,存摺裡面的錢會不會丟失?
    但存摺裡面的錢並非這麼容易被人轉走或者取走,因為存摺都是只能去銀行取錢櫃檯辦理相關業務,並非向銀行一樣其他地方可以刷卡,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套取銀行卡和密碼,錢不知不覺的被轉走了。而存摺不同,存摺想要取錢需要前往銀行櫃檯辦理,帶好存摺和密碼去銀行取錢取款,如果是大額取款還需要本身身份證,正因為這樣讓存摺裡面的錢更加安全。
  • 老人翻出20多年前「老存摺」 4萬餘元存款取不出
    無意中在老家柜子中翻出一張1995年的存摺,上面顯示有41000元結存。兩年來,家住淳化縣的邱師傅一直在為這張手寫的老存摺忙碌著,「銀行對我的存摺不認可,錢一直取不出來。」邱師傅說,存摺中最後一筆存款發生在1995年3月,而他在1996年就從老家搬到了縣城居住,「現在想來,這張存摺應該是搬家時忘在了老家。」  此後,邱師傅曾多次趕往銀行想把錢取出來,但並不順利。他說:「我已經記不清去了多少趟了,銀行的人一開始說,查不到這筆存款。後來又說我拿的不是存摺,是對帳單,甚至質疑我當年哪兒來那麼多錢。」
  • 如果存款100萬沒有用存摺,銀行倒閉了,怎麼證明自己有存款?
    如果存款100萬沒有用存摺,銀行倒閉了,怎麼證明自己有存款?眾所周知,隨著行動支付的全面普及,銀行也悄然發生了一些改變,從ATM機的「刷臉取款」,再到銀聯的雲閃付,儘管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大家已經會直接接觸銀行,但我們不能否認,如果要選擇存款100萬,即便是微信、支付寶,也沒有辦法替代銀行的作用。而大家應該都知道,銀行存款一般都兩種方式,第一種藉助儲蓄卡完成的,第二種是藉助銀行存摺完成的。
  • 拿20年前的存摺去取錢,卻遭銀行拒絕,難道,存摺也會「過期」?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避免不了要和銀行打交道,畢竟,大部分人的手中都持有銀行卡,不過,在過去,由於銀行卡尚未普及,很多人都會去銀行辦理存摺。現在,銀行卡更受人們青睞,而擁有存摺的客戶群體,大多是中老年人。不過,對於老年人來說,存摺比銀行卡更令人「安心」,在老人看來,銀行卡只是一張卡片,而存摺則會將每一筆交易都顯示的清清楚楚。老年人無法更好的使用手機簡訊,來查看存取款情況,但是老年人通過存摺可以更好地掌握個人存取款的明細。而且,存摺更容易讓老人進行保管,不會輕易丟失,所以,很多老人會覺得存摺比銀行卡,更方便,更具有安全感。
  • 存摺有錢不讓取?老人將銀行告上法庭,最終卻被判敗訴
    存摺有錢不讓取?老人將銀行告上法庭,最終卻被判敗訴在現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裡面,很少有人在出門的時候會佩戴現金購物了,大家都慢慢地習慣了手機支付,這種既便捷又方便的方式了,但是不管是什麼樣子的支付方式,都是離不開一個東西的,那就是銀行卡了,不過是什麼平臺,都是需要綁定銀行卡後,才能進行消費,而且消費所花的錢就是你銀行卡中的錢。
  • 父親去世不知道密碼 銀行折中取存款有望
    原標題:父親去世不知道密碼 銀行折中取存款有望   原標題:父親去世不知道密碼銀行折中 取存款有望  父親去世後,名下有一筆1.8萬元存款因忘了密碼無法取出,母親重病急需用錢,真是讓市民小郭著急。近日,小郭無奈找到「安迪幫你辦」,希望記者幫忙,看看如何才能儘快取出這筆錢。
  • 無密碼存摺丟失在銀行,銀行員工能偷偷把錢取走嗎?
    存摺丟失在銀行,兩年後銀行人員趁取其他存款時將丟失在銀行的存摺內的錢取走,存摺沒密碼,這樣有可能嗎?應該說很難,但是理論上確實是存在有這種可能的,但是概率很低,應該要同時滿足幾個條件方有可能實現這個假設條件。
  • 一文看懂存摺、存單、銀行卡、手機銀行,哪種存款方式最安全?
    據報導,在浙江寧波做生意的高女士,把1000萬存到某銀行,為期一年。到期後,銀行告訴高女士,錢被凍結質押了,在高女士存款後的第三天,該銀行接到分行的通知,說高女士籤訂了一份質押擔保委託書,把這1000萬放款給某房地產公司,而且質押期限竟長達82年!貸款的房地產公司承認從銀行貸款,但對委託質押不清楚。
  • 存摺和卡沒丟 存款萬元卻不翼而飛
    剛存進去萬元現金,卡和存摺都在戶主手中,但半小時內錢就被他人全部取走。廬陽區雙崗街道的胡大爺說,女兒胡女士一萬元存款被盜,報警一個多月處理未果。  8月初,一位男子找胡女士談生意,要求胡女士開出一萬元的存款證明。 8月7日,胡女士用自己的身份證到雙崗街道某銀行開戶,第二天中午又和弟媳婦帶著一萬元現金去存款。
  • 老人去銀行存款13萬,半年後發現存摺上只有3萬應該怎麼辦?
    經常提到有關去銀行存款購買了保險、銀行的存款不翼而飛不見了的新聞,現實中卻是各有各的原因。但銀行畢竟是持牌金融機構,承擔著大眾財產安全和存款安全的責任和義務,一般情況下存款是安全的。如果遇到老年人去銀行存款13萬元,半年後才發現存摺上只有3萬元的情況,到底會是什麼情況呢?應該怎麼辦呢?
  • 老漢持有1966年老存摺 42年後能取多少錢(圖)
    宋老回憶,去年11月,他無意中發現了這張存摺,才隱約回憶起當年確實辦理了這個存摺。  沒戶名和帳號能取出錢嗎  宋老告訴記者,發現這張存摺後,他馬上到銀行諮詢,想取出存摺裡的錢,但由於沒有帳號和戶名,他的願望沒能實現。之後,宋老便沒再去銀行諮詢過取錢的事。
  • 武漢一獨居老人翻出18年前的存摺,餘額69元,銀行卻說取不出來!
    武漢78歲老人翻出18年前存摺,還有餘額69元,卻被銀行告知取不了過去幾十年,人們把錢存在銀行,銀行都會給儲戶一個存摺,存摺就和現在的銀行卡一個功能,只不過每次去取錢的時候,只能去櫃檯辦理,不像現在的銀行卡,只有有ATM
  • 家裡老人去世,銀行仍有存款,缺少這一項,家人知道密碼也取不出
    只要使用過存摺的人應該都知道,儲戶可以在存摺上看到每一筆交易記錄,而且如果銀行卡或是存摺丟失的話,那銀行卡可能會因開通網絡轉帳這一功能被人盜刷,而存摺則是需要本人帶著身份證去櫃檯辦理,裡面的資金更為安全。一般來說,很多人的銀行卡都和網絡平臺綁定在一起,如果手機丟失的話,那銀行卡的盜刷風險更高,而存摺則一直被老年人放在家裡,極不容易丟失,更具有安全性,這也是老年人喜歡存摺的主要原因。
  • 西寧市民塵封了18年的存摺,裡面的存款還可以取嗎?
    高女士回憶說,自從丈夫生病後,這張發放生活費的存摺就一直放在家裡沒人動過,而這張存摺的存取明細到1999年2月就截止了。 高女士判斷找到的這張存摺很可能還存有這筆生活費。 高宗青:他沒得病的前兩天我取的,因為快過年了,然後就一直沒取。得病了就忘了。
  • 存摺丟了,去世親人存款怎麼取
    快報訊(通訊員 於金蘭 記者 鄧雯婷)丈夫去世後在銀行留有存款,自己沒有存摺應該怎麼取出這些錢?南京市民劉女士就遇到這樣的難題。丈夫去世前告訴劉女士,自己有一張5萬元的存摺,但劉女士整理丈夫遺物時沒找到這張存摺。於是,她來到南京市石城公證處尋求幫助。
  • 如果在銀行只辦理存摺,沒有卡,裡面的錢會不會丟失?
    朋友們好,銀行存摺,既防偽,便捷,又有帳本功能,深受中老年存款人的喜愛。不僅如此,它的安全性還相當高呢。同時,合理的優化保管,安全性會更上一層樓。存摺存款便捷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