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找回17年前的存摺,想取出裡面的11萬存款,銀行:已銷戶!

2020-12-22 塵埃小人物

老人找回17年前的存摺,想取出裡面的11萬存款,銀行:已銷戶!

現代社會的迅速發展,人們身上現金已經很少了,可以直接用手機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還有就是各種銀行卡的辦理,一個人可以辦很多銀行卡,方便又快捷,但是在之前人們的工資發放都是在存摺裡,存款也會在存摺裡,但是對於獨自生活的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記憶力會慢慢衰退,因此自己很容易丟失存摺,不知道塞哪,放哪。

這不,最近已經退休多年的陳大伯,之前丟失了存摺,但是存摺裡存了錢,這段時間要搬家,在搬家過程中卻意外重新找到了這張存摺卡,存摺裡面有11餘萬元。失而復得的陳大伯非常開心,隨後便激動的拿著存摺到銀行取錢,可是銀行的答覆卻讓他萬萬沒想到,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當陳大伯正興衝衝的去往銀行櫃檯取款時,銀行工作人員卻告知陳大伯該存摺已經掛失銷戶了。確實之前陳大伯以為自己的存摺丟了,有過掛失,可是存摺裡還有11萬怎麼能銷戶呢?那存摺裡的11萬也沒了嗎?

陳大伯問銀行職員,銀行職員解釋道掛失很久了,因此已經銷戶了。意味著這裡面的錢確實沒有了。陳大伯一時難以接受這樣的結果,自己辛辛苦苦一點一滴的積攢的11萬,就這樣沒有了,好不容易找到了存摺,但是卻被註銷了,陳大伯不相信這自己的錢還能要不回來,於是就來來回回找了好幾趟銀行,希望銀行能調查清楚,但是一直沒有得到解決。於是陳大伯決定起訴銀行,把自己的錢拿回來。因為存摺上,明確寫著存摺所有存款記錄按本行帳目為準,存摺上每次存取完錢,銀行的存摺上都會有相應的數字。

但是之後陳大伯的存摺有換折,從存摺記錄可以看到1998年到1999年,該存摺帳戶一共產生了53筆流水。最後一筆流水是存入26000元,存入後的餘額為116703元。而在訴訟中,銀行方表示,銀行系統在運行過程中會經過數次的數據移植,在這個過程中就很可能因為陳伯的存摺是已經掛失,長期在掛失中,因此被銷戶,而在銀行2000年數據移植時不一定會把之前的流水記錄一併移植,只移植了最後一筆的掛失及銷戶記錄。確定了涉案帳戶的掛失及銷戶的原始憑證記錄在2016年已經銷毀。

經過法院的判決,最後讓銀行向陳大伯返還存款本金116703元及利息,而本案的受理費由銀行承擔。經過一審判決,銀行履行了對陳大伯的義務。大家怎麼看,銀行這樣的行為.

相關焦點

  • 存摺丟失十餘年後想找回11萬元存款 銀行卻說取不了
    原標題:存摺丟失十餘年後找回11萬存款銀行卻說取不了?   老人多年前在銀行辦了存摺存款,裡面一共存了11萬餘元,但存摺之後不慎遺失,直到十幾年後搬家時才找出來。老人想去銀行把錢取出,銀行卻以「已經掛失銷戶」為由拒絕了。這筆錢還能取出來嗎?近日,廣州天河法院對該案進行了宣判。
  • 拿20年前的存摺去取錢,卻遭銀行拒絕,難道,存摺也會「過期」?
    不過,對於老年人來說,存摺比銀行卡更令人「安心」,在老人看來,銀行卡只是一張卡片,而存摺則會將每一筆交易都顯示的清清楚楚。老年人無法更好的使用手機簡訊,來查看存取款情況,但是老年人通過存摺可以更好地掌握個人存取款的明細。而且,存摺更容易讓老人進行保管,不會輕易丟失,所以,很多老人會覺得存摺比銀行卡,更方便,更具有安全感。
  • 存摺還有「有效期」?存摺放了20年,銀行卻拒絕取款
    當然,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存摺收起來後,長時間不用就忘記了存摺的存在。之前就有這樣一個報導,一位老人家20年前將自己的存摺收起來了,之後沒有什麼機會用的,就一直沒有去管它,直到20年後搬家,找出了存摺,才想起來裡面還有好幾萬的存款,於是去銀行準備取出,卻被銀行告知:無法取款,存摺已經「掛失銷戶」。
  • 「20年前的存摺」,銀行豈能過期不候?
    20多年前,陳伯在銀行辦了一本存摺,而今拿著找回的這本存摺想要取出十幾萬存款時,卻被銀行拒絕兌付,原因是銀行系統顯示「掛失銷戶」。多次溝通未果,陳伯不服,一紙訴狀將銀行告上法院,要求償還存款及利息。近日,本案經廣州市天河區法院審理後,判決涉案銀行償還存款本金116703元及利息。
  • 20年前存摺找得回 11萬元存款卻取不出 法院這麼判……|新聞早茶
    ,而今拿著找回的這本存摺想要取出十幾萬存款時,卻被銀行拒絕兌付,原因是銀行系統顯示該存摺已「掛失銷戶」,無法取款。存摺記錄與系統記錄大相逕庭,這裡面到底有何隱情?多次溝通未果,陳伯不服,一紙訴狀將銀行告上法院,要求償還存款及利息。陳伯究竟能不能拿回錢?
  • 儲戶17年前存銀行1.1萬 取款時發現帳戶被註銷
    17年前在中國郵政儲蓄存款11000元,17年後去取款時,發現帳戶已被註銷,儲戶的兒子黨先生疑惑:「父親的存款哪去了,存摺還在儲戶手中,又是誰註銷了存款帳戶?」整理物品發現父親17年前存摺昨日上午10時許,在西安城東電力總醫院,華商報記者見到黨先生。「這筆錢是我父親在寧波援建發電廠時存的,存摺的開戶人姓名是我母親。」黨先生說,存款是活期的,一次性存了11000元,發電廠修好後,父親就返回西安。「在寧波存錢,他從沒給我們子女說過。」
  • 武漢一獨居老人翻出18年前的存摺,餘額69元,銀行卻說取不出來!
    武漢的張婆婆是一位獨居老人,說自己在家裡翻出來一張存摺,裡面好像還有69塊錢,但是去銀行取這69塊錢的時候,銀行卻說取不出來。張婆婆的這張存摺是中國工商銀行的活期一本通,存摺上最後一次取錢的時間是2002年9月14日,取出了1500塊錢,裡面還剩下69塊錢,之後就再也沒有任何記錄了。
  • 西寧市民塵封了18年的存摺,裡面的存款還可以取嗎?
    已故丈夫18年前留下的工資存摺 裡面是否還有存款? 親屬能否隨意支配? 法律又是如何規定?那麼這張被塵封了整整十八年存摺還能使用嗎? 存摺裡是否真的還有錢呢? 高女士又是否能取出這些錢呢?這些年,她和女兒四處打工維持生計,如今母女倆購買了這套新房已是負債纍纍。 面對突然出現的這張存摺,高女士也是滿心歡喜,希望這筆存款,能解她們的燃眉之急。 高宗青:然後我就去銀行問了,他說你這個存摺這麼長時間了,快20年了,時間久了這個摺子銷戶了。然後我說,這個摺子在我手裡,你怎麼銷戶?
  • 存摺13年沒用裡面錢沒了 銀行:長期不用被銷戶
    本報訊(記者李永利實習生張宸豪)家住西安東關南街的馮師傅,2002年從銀行取完錢,存摺上還剩10美元餘額。3月16日上午他拿著存摺到銀行支取時,被告知存摺裡沒錢了,感覺非常納悶。記者從中國銀行了解到,該存摺有可能是長期不使用被銷戶了,正常情況下不存在存款無故「蒸發」的情況。
  • 銀行帳戶莫名被銷 17年前存的11000元哪去了
    核心提示: 17年前在中國郵政儲蓄存款11000元,17年後去取款時,發現帳戶已被註銷,儲戶的兒子黨先生疑惑:「父親的存款哪去了,存摺還在儲戶手中,又是誰註銷了存款帳戶?」 17年前在中國郵政儲蓄存款11000元,17年後去取款時,發現帳戶已被註銷,儲戶的兒子黨先生疑惑:「父親的存款哪去了,存摺還在儲戶手中,又是誰註銷了存款帳戶?」整理物品發現父親17年前存摺昨日上午10時許,在西安城東電力總醫院,記者見到黨先生。
  • 找到張30年前的老存摺,600元折騰一年卻取不出來?銀行:已銷戶
    說到存摺現在很多人可能都不太熟悉,畢竟銀行卡的使用人數越來越多,存摺一般年輕人都不會選擇使用。但是這幾年經常會出現存摺取不出錢的事情,就在前段時間,一位老先生拿著30年前的存摺去取錢,本以為30年可以拿到不少利息,最後卻被銀行告知取不出來?
  • 長泰:八旬的老人拿20年前的舊存摺取錢,該存摺卻已……
    日前,一位年過八旬的老人焦急的拿著一本20年前的舊存摺來到農業銀行長泰興泰支行要取錢,櫃面經理接過客戶存摺及證件準備開始辦理。然而由於該存摺開戶時間較早,近年來農行進行了系統更新及網點撤併,櫃面現有的系統已無法查詢到該存摺信息。銀行內勤行長推測該帳戶已掛失銷戶,但老人堅持該存摺仍可使用。考慮到該客戶年齡較大,為了給老人一個滿意的答覆,櫃面經理安撫好客戶情緒後,留下了該客戶的聯繫方式,表示會將該情況上報上級行請求處理,爭取在最短時間內為客戶解決疑問。
  • 老人去世留下銀行存款,家人為什麼拿不出來,這十多萬到底咋辦?
    >發現老人一本存摺了有一筆存款大家想折把老人存在銀行的錢取出沒想到卻遇到了不少麻煩老人2014年因病去世>帳戶留下存款凌女士一家住在景田路市政生活區,其公公萬先生於2014年3月5日因病去世。因為家人放棄了對萬先生財產的繼承權,所以老人的遺產全部留給了婆婆周女士。
  • 老人去世後存摺不見了,為什麼銀行卻查不到存款?專家說出這3點
    在家裡老人通常都會有自己的存款,特別是有著退休金的老人,他們習慣了給自己留一份儲蓄,因為怕家裡突然有事,或者子女碰上需要錢的時候,都是很有後顧之憂的。但是隨著老人年齡漸漸變大,終有走的一天,但是去世的之後老人的存款總得取出來,這時候去銀行查詢說沒有存款,這是為什麼呢?
  • 存摺放了20年,銀行拒絕取款,「存摺」到底有沒有「有效期」?
    正常情況下用完為止,如果到期仍想繼續使用,銀行會再次更換新的存摺,繼續使用。只是存摺編號會不同,帳戶號碼和帳戶餘額都不會改變。但是存摺也有活期和定期之分,即常見的活期一本通和定期一本通,定期一本通不涉及任何費用,所以不會作廢,而活期一本通則有可能作廢。所有銀行的定期存款,包括銀行卡存款、定期存摺、存單,都不收取年費和小額管理費。
  • 老人去世後只留下銀行存摺,配偶怎樣取出銀行的錢?要做公證嗎?
    老人去世後,想要拿到存銀行的錢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取出:第一種:有老人存摺,並且知道密碼,拿著存摺去銀行櫃檯辦理,老人的配偶也是可以去銀行取錢的。第二種:走法律途逕取到去世老人的錢,走法律途徑是需要做公證的。下面進行詳細分析一下,老人去世後,只有存摺,配偶怎麼取出這筆錢?一定要做公證嗎?
  • 中國郵政儲蓄帳戶莫名被銷 客戶萬餘元存款"消失"
    17年前在中國郵政儲蓄存款11000元,17年後去取款時,發現帳戶已被註銷,儲戶的兒子黨先生疑惑:「父親的存款哪去了,存摺還在儲戶手中,又是誰註銷了存款帳戶?」   整理物品發現父親17年前存摺   昨日上午10時許,在西安城東電力總醫院,華商報記者見到黨先生。
  • 老存摺裡錢沒了 銀行責任不能丟
      文/江德斌   有張19年前的某國有銀行的存摺,牛先生想取出裡面的2000多元錢,但銀行方面3個月查了17次,先是稱無法查到該存摺的存儲信息,後又說錢已被取完……(1月4日《華商報》)   這又是一起葫蘆案。
  • 保定易縣老人農村信用社手寫存摺 不能取出存款
    我姥爺於1999年在我村(朔內村)信用社存入了兩筆存款,分別是3500和600元,存期是一年。但是一年後我姥爺忘記取這筆存款。今年春天,我母親在收拾房間時找到了這兩個存摺,打電話問了一下說是得需要二代身份證。現在,我姥爺在廊坊養病,由於我姥爺已癱瘓多年,沒有辦理二代身份證,他自己又不能出門去派出所辦理,後來費了很大勁,才順利辦理了身份證。
  • 逝者存摺遺下40多元 家人取出需花200元公證費
    福州一女士遇尷尬,由於她誤操作,丈夫生前的帳戶被凍結,想取出存摺裡的40多元,需花公證費200多元,只好把餘額「送」給銀行幾年前,潘先生因病離世,存摺留給姐姐繼續使用。2011年時,存摺內還剩80多元,姐姐想將餘額取出,但銀行工作人員告知,由於系統升級,原先4位數密碼升級為6位數,需要在原先密碼後面多加兩個0。可不知為何,肖女士的姐姐多次輸入密碼後,均提示「密碼錯誤」,導致存摺被凍結。由於餘額也不多,一家人便沒有再理會這張存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