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過年了,農村的年集上也變得異常火爆,採購年貨的人們絡繹不絕。提到過年的必備品,春聯在弄裡佔著非常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他的東西可以少點,唯獨春裡每年都必須買,村裡老人呢覺得春聯和來年的運勢緊密相關,大門上貼上春聯才叫過年。其實大貼上紅色的春聯,掛上紅色的燈籠,也顯得喜慶,才有了過年的味道。
有人過世不能貼春聯
貼春聯其實也有非常多的講究,在過去三年裡,家裡面有直系親屬去世的家庭,是不能夠貼春聯,如果要貼的話,也不能用紅色的紙,通常都是要素色。否是的話,指定在村子裡面鬧笑話,至於不能貼的原因,各地的說法都不一致,過年的是喜慶的節日,春聯也是紅色代表著喜慶,這和家人去世悲傷是相互違背的,不能貼春聯都是為了緬懷去世的人。
春聯貼單不貼雙
春聯一共分為三部分,左聯右聯加橫批,在貼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村子裡面有這樣的說法,「貼單不貼雙」,據說單數象徵著吉祥。要麼不貼,要貼的話一定要貼好,三張都貼上才行,並且講究對稱。貼對聯,左右要分清,其實不用刻意的追求「上仄下平」。把握好語境、布局、順序最為重要,如常見的「一順百順事事順,千好萬好年年好」,就是這樣。
福字不能倒著貼
雖然在農村裡人們常說,「福到」了,但是過年畢竟是一個莊重的事。大門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納福的意思,並且是家庭的出入口,必須要端莊大方,並且凡是比較莊重的場合,都應該正貼福字。不過也有倒貼福字的說法,那就是家裡面的水缸、米缸、垃圾桶等,等倒的時候福字就正了過來。
這裡面要切記一點,門上可以貼「福」字,但可千萬不要貼「春」字。這個說法由來已久,在古代裡只有煙柳巷的人才會在家門口上貼「春」字。
貼對聯的時間
過去來說,貼對聯也講究時間,通常都是在除夕的早上,表示辭舊迎新。在王安石的詩裡曾寫道,「千家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說的在早上的時候貼春聯,並且貼好的春聯不能隨便撕掉,等其自然脫落或者來年的時候換成新的。其實現在來說,沒有這麼多的講究,什麼時候貼都成,主要就是過年喜慶。
貼門神
在農村裡門上除了貼春聯,福字之外,還要貼「門神」,這是民間信仰守衛門戶的神靈,貼到門上象徵著,保護家人平安,吉祥等意思。門神是一對,稱為門神的有許多,如「神荼、鬱壘」、「哼哈二將」,「關羽,張飛」,「尉遲敬德、秦叔寶」等等。這些門神都都可以貼,但在貼的時候要注意,不要把左右給貼反了。
過去農村裡都是請老人手寫春聯,也屬於一項過年的活動。現在來說,春聯福字等都可以買到,並且價格也不貴,但是其中的年味卻變得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