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過年,很多人都喜歡回到農村老家,即使是那些在城裡買房的人。告別了城市的喧囂,回到安靜的農村,似乎才有了過年的味道。在農村,過年一直是農村人心中最重要的節日,一來在外的親人兒女都回家了,留守的老人小孩兒也期待著團聚;二來也是懷著對新年的祝願,老人希望晚輩更幸福,子女希望長輩更健康;這第三,也有對老祖宗的敬意。但是這些都怎麼來體現呢?
有人說靠吃,有人說靠熱鬧,說的也對,但這都只是側面而已。農村人對待過年,最主要的不是殺雞宰牛,更多的是通過對聯來表現。因為吃的東西過一過肚子也就沒了,而熱鬧更是暫時的,唯獨對聯,農村人是相當敬重,只要貼出去,一直要等到來年才換新的。但是農村貼對聯,顏色也是有所講究的,稍微弄錯了就是大不敬,這個你知道嗎?
一般來說,貼對聯都是以紅底黑字居多,這也是從古時候流傳下來的,紅色代表喜慶,而黑色是因為古人的寫作習慣,沒有特別豔麗的彩色原料,尤其對農村百姓來講,只能用黑色的筆墨書寫在紅色的紙上,圖個來年吉利。儘管現在的印刷技術越來越先進,很多金色的字也出現了,但是農村人更多的還是接受古樸的手寫對聯。所以,紅底黑字,這在一般的過年,都是很普遍貼的對聯樣式。但是也會有不同的情況出現。
可能很多人見過白底、黃底和綠底的對聯,有些人也大概知道白底黑字對聯是對逝去先人的祭祀,但是其他兩個顏色的對聯,也同樣是有講究的,不光顏色不能弄錯,順序也不能弄錯。這其中到底有個什麼說法呢?
可能各地域對這個講究也不太一致,我主要結合鄂北地區的風俗來談。在這個地區,一般家裡有人在當年去世的話,在辦理喪事的時候,會把白底黑字的對聯貼在各個門兩側,而往往到了這一年年底,也就是過年的時候,對聯一般是不貼的,而兩側依然是辦理喪事的時候留下的白色對聯。當然,如果白色對聯有所遺失,往往還會補貼一副。這是第一年。
而到了第二年,過年的時候,白色對聯會被撕掉,然後家人又會找人寫上幾副黃底黑字的對聯貼在門兩側。這黃色對聯也是為了祭祀先人,並不是因為好看。而到了第三年的時候,黃色對聯就會變成綠底黑字的對聯,所以,這綠色的對聯也同樣是有緬懷的意思。而等到第四年的時候,家裡才會重新換上紅色的對聯,這樣才算是一個循環。可是為什麼要有這個循環呢?
因為古人常講,守孝三年。我們不可能跟隨古人的步伐,在逝者墳墓旁建一座小屋,吃住都在那裡,真正做到守孝三年。而我們也同樣沒有忘記對親人的思念,所以,通過過年貼不同顏色的對聯,三年一個循環,來表達自己守孝三年的意思。雖然方式不同,但所表達的孝道或者思念卻是值得我們傳承的。
所以,如果你在過年看到別人家的門口張貼的白色、綠色、或是黃色的對聯,不要有太多的過問,這是對死者的不尊重。更不要以為這是為了好看才貼出花樣的,這樣只會顯得你無知。目前,這樣的習俗依然還在,只是外出打工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很多人回來不知道其中緣由,小編也深感可惜。
除了歷史因素之外,農村人過年最看重的是傳承,一種年味的傳承,一種對家人的祈願的傳承,一種對先人緬懷的傳承。所以,過年貼對聯對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來講,是尤為重要的,也是很有講究的,稍不注意,弄錯了真的會大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