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蔣談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兒子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曾和他的班主任聊過一些關於孩子學習的問題,有次,班主任跟我說我兒子是有做「學霸」的潛質的,她總結過很多學霸的4個特點中,兒子佔了3個,讓我一定要多關注稍弱的部分,爭取教出一個小學霸!
班主任說的第一個特點就是:有主動學習的動力,不是被家長或者老師要求學或逼著學,而是要有「我要學」的勁頭。
我記得當時,兒子的同桌學習就很好,他倆經常主動「比著學」,那段時間兩個人都自覺,生怕自己少學點什麼就被對方落下了。
除了這種比賽式的學習方式,我還可以跟家長們分享一個激發孩子「我要學」動力的方法——讓孩子做小老師。
家長不要盯著孩子學,而是要請孩子教你學,用請教、討論的方式和孩子共同學習,這樣孩子才會覺得學習是有用武之地的、有成就感的事,而且家長的這種「不恥下問」的精神也能感染到孩子,他以後會更願意主動請教別人、與他人討論學習。
俄國作家尼古拉·魯巴金說: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班主任說過,自從新課標改版之後,語文對課外閱讀量就格外重視,有閱讀的愛好,並且閱讀廣泛的孩子,知識面和理解能力都比普通孩子高出一個層次。
班主任說,真正的學霸都有「高水平的勤奮」,也就是該玩的時候就玩,該學習的時候就認真學習,看起來可能不算「勤奮」,但很專心,所以學習效率極高。
班主任也特意提醒我,我兒子其他幾方面做得都挺好,但就是還不夠專注,偶爾會有些溜號。
如果說前幾特點是軟實力的話,思維靈活就屬於學霸孩子的硬實力。思維靈活的孩子能更快的學習新知識,理解能力、邏輯能力都更好,學習的時候遇到的困難也更少,同等努力的條件下成績會更好。
不過好在思維也是可以經過後天培養的,班主任說:小學期間,尤其是10歲之前,少讓孩子用電子產品,多思考、多做益智遊戲、多閱讀就能幫孩子有更靈活的大腦。
可以說想要成為普通學霸,這4種特點佔3點就夠了,但要想成為頂級學霸,這4種是缺一不可的。
這裡是小蔣談育兒,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