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說到剖腹產和順產比哪個好,大家都知道能順就不要剖,如果在保命的情況下不得不剖腹產,這件事千萬不能忘:寶寶觸覺開發。
觸覺失調不是剖腹產寶寶特有的,順產寶寶如果過度保護不讓他自我探索,或者成長中沒有安全感,也會出現這個情況。比如歡樂頌中的安迪。
由於剖腹產的寶寶在羊水裡睡的正香,毫無徵兆的就被拎出來了,在拎出來的那一瞬間,腎上腺素分泌導致心肌收縮,未來得心臟病的機率大增。這還是一個很多年後才能發現的事,但是觸覺的異常,學齡前就能看出來。
寶寶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身體皮膚是從溫暖的羊水直接暴露在空氣裡,很容易沒有安全感。所有寶寶會出現極端的表現:過度敏感或者低度敏感。
過度敏感又叫觸覺防禦,直觀看就是不喜歡被碰。比如:
不願意被抱著,抱起來不老實到處扭;
背後抱他他會牴觸;
反感無準備的突然觸碰;
拒絕新食物,挑食,對食物的溫度敏感;
不喜歡被親吻,親了立刻用手擦;
不喜歡穿質地粗糙的衣服,牛仔褲或毛衣都拒絕;
蚊蟲叮咬會不舒服忍不住哭泣;
不喜歡理髮,剪指甲,梳頭髮;
不喜歡玩沙子,泡沫,膠水,彩泥,麵團等沾手的東西;
需要身體接觸的集體活動也會拒絕;
排隊離前面的人很遠等。
這時候不要覺得這孩子怎麼這麼事多,更不要給孩子貼上膽小,不合群,潔癖等標籤。
而低度敏感的寶寶可分成兩個方面的異常,這兩方面並不衝突。
一是觸覺被動,表現是不怕疼,具體比如:
身上有淤青,卻不太清楚什麼時候撞的;
可能會自我傷害,擊打頭部,手上拿著東西扎到自己,咬人;
在他後背寫字無法分辨是什麼字;
怕黑,看不到的情況不能摸著東西前行;
鼻涕流到嘴邊不知道擦,打針拔出來才開始哭;
感覺不到因為衣服不整齊而不舒服,擰巴著,穿反了,褲腿挽著等等都無所謂;
睡覺時身下褥子打捲兒也不會覺得不舒服。
精細動作十分困難,比如系扣子,拉拉鏈,拿餐具等。
還有一方面是觸覺渴望,表現為想被抱著,具體比如:
和小夥伴相處,會推搡,親抱,拍打或咬;
喜歡吃重口味的食物,比如酸的,不怕辣等;
喜歡刺激的遊戲,被顛被搖等;
渴望觸碰身邊一切事物,經常翻抽屜,弄傷寵物;
喜歡玩水玩沙玩長頭髮等等能在手中流動的玩具;
睡覺要抱著,喜歡穿緊身衣等。
觸覺敏感期在0-4個月,越早改善越好。無論寶寶已經出現了觸覺失調的症狀,還是剛剛出生的小嬰兒,剖腹產的寶寶都應該增加觸覺輸入,來避免和調節過度敏感和低度敏感。
增加觸覺輸入的方式主要有被動刺激和主動訓練,被動刺激從出生一直可以持續下去:
新生兒也不需要太柔軟的紗布毛巾,洗完澡可以用稍微粗糙的毛巾擦拭。用觸覺刺激球在身上滾動,用軟毛刷刷孩子全身。每日被動操和撫觸,包括頭髮頭皮(注意囟門部分輕柔)
主動訓練需要孩子大一些,帶他玩觸覺遊戲:
抓豆子,抓大米等細碎的物品,慢慢引導孩子抓沙子等。讓孩子感受不同溫度的水(不要超過40度),感受不同質地的布(棉,麻,牛仔,毛呢等)蒙上眼睛讓寶寶用手摸著猜物品。撕紙,捏橡皮泥,光腳走路,遊泳等。
家長在家給寶寶做觸覺失調的康復訓練,簡單方便又有效果,大家行動起來吧,記得分享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