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覺失調的特徵,你家寶寶有沒有?剖腹產寶媽越早知道越好

2020-12-20 育兒慢時光

每次說到剖腹產和順產比哪個好,大家都知道能順就不要剖,如果在保命的情況下不得不剖腹產,這件事千萬不能忘:寶寶觸覺開發。

觸覺失調不是剖腹產寶寶特有的,順產寶寶如果過度保護不讓他自我探索,或者成長中沒有安全感,也會出現這個情況。比如歡樂頌中的安迪。

由於剖腹產的寶寶在羊水裡睡的正香,毫無徵兆的就被拎出來了,在拎出來的那一瞬間,腎上腺素分泌導致心肌收縮,未來得心臟病的機率大增。這還是一個很多年後才能發現的事,但是觸覺的異常,學齡前就能看出來。

寶寶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身體皮膚是從溫暖的羊水直接暴露在空氣裡,很容易沒有安全感。所有寶寶會出現極端的表現:過度敏感或者低度敏感。

過度敏感又叫觸覺防禦,直觀看就是不喜歡被碰。比如:

不願意被抱著,抱起來不老實到處扭;

背後抱他他會牴觸;

反感無準備的突然觸碰;

拒絕新食物,挑食,對食物的溫度敏感;

不喜歡被親吻,親了立刻用手擦;

不喜歡穿質地粗糙的衣服,牛仔褲或毛衣都拒絕;

蚊蟲叮咬會不舒服忍不住哭泣;

不喜歡理髮,剪指甲,梳頭髮;

不喜歡玩沙子,泡沫,膠水,彩泥,麵團等沾手的東西;

需要身體接觸的集體活動也會拒絕;

排隊離前面的人很遠等。

這時候不要覺得這孩子怎麼這麼事多,更不要給孩子貼上膽小,不合群,潔癖等標籤。

而低度敏感的寶寶可分成兩個方面的異常,這兩方面並不衝突。

一是觸覺被動,表現是不怕疼,具體比如:

身上有淤青,卻不太清楚什麼時候撞的;

可能會自我傷害,擊打頭部,手上拿著東西扎到自己,咬人;

在他後背寫字無法分辨是什麼字;

怕黑,看不到的情況不能摸著東西前行;

鼻涕流到嘴邊不知道擦,打針拔出來才開始哭;

感覺不到因為衣服不整齊而不舒服,擰巴著,穿反了,褲腿挽著等等都無所謂;

睡覺時身下褥子打捲兒也不會覺得不舒服。

精細動作十分困難,比如系扣子,拉拉鏈,拿餐具等。

還有一方面是觸覺渴望,表現為想被抱著,具體比如:

和小夥伴相處,會推搡,親抱,拍打或咬;

喜歡吃重口味的食物,比如酸的,不怕辣等;

喜歡刺激的遊戲,被顛被搖等;

渴望觸碰身邊一切事物,經常翻抽屜,弄傷寵物;

喜歡玩水玩沙玩長頭髮等等能在手中流動的玩具;

睡覺要抱著,喜歡穿緊身衣等。

觸覺敏感期在0-4個月,越早改善越好。無論寶寶已經出現了觸覺失調的症狀,還是剛剛出生的小嬰兒,剖腹產的寶寶都應該增加觸覺輸入,來避免和調節過度敏感和低度敏感。

增加觸覺輸入的方式主要有被動刺激和主動訓練,被動刺激從出生一直可以持續下去:

新生兒也不需要太柔軟的紗布毛巾,洗完澡可以用稍微粗糙的毛巾擦拭。用觸覺刺激球在身上滾動,用軟毛刷刷孩子全身。每日被動操和撫觸,包括頭髮頭皮(注意囟門部分輕柔)

主動訓練需要孩子大一些,帶他玩觸覺遊戲:

抓豆子,抓大米等細碎的物品,慢慢引導孩子抓沙子等。讓孩子感受不同溫度的水(不要超過40度),感受不同質地的布(棉,麻,牛仔,毛呢等)蒙上眼睛讓寶寶用手摸著猜物品。撕紙,捏橡皮泥,光腳走路,遊泳等。

家長在家給寶寶做觸覺失調的康復訓練,簡單方便又有效果,大家行動起來吧,記得分享給更多人。

相關焦點

  • 產後「大姨媽」拜訪越早,身體就恢復越好?對於一些寶媽未必是
    有人說大姨媽和女人的身體息息相關,生娃後,來得越早代表身體恢復越好。這句話前半句沒毛病,但後半句未必正確。「7個月『老朋友』還沒來,我是不是身體差」醫生一句話打消寶媽憂慮丹丹和好友生孩子在同一天,因為照顧孩子忙,第二次見面已經在7個月後了。
  • 兒子成了觸覺敏感型寶寶,原因只有兩個:剖腹產、沒有撫觸按摩
    這些行為都是觸覺敏感型寶寶的典型特徵,而這些都還只是一些外在問題而已,觸覺敏感對寶寶的影響是會深化到社交、情緒等內在方面。我兒子墨仔就是剖腹產,並且屬於觸覺敏感型,讓我困擾不已啊。為什麼剖腹產寶寶容易出現觸覺發育不足的現象剖腹產造成了生命中第1次最強烈、也是唯一一次如此強烈的觸覺經驗的缺失,剖腹產讓孩子的感覺系統發展起步比順產的孩子慢了一步--------《有能力的愛》。
  • 寶媽們,孩子的感統失調要重視起來哦
    可是各位家長們有沒有想過寶寶的種種不當行為和奇怪的表現,並不是性格不好,也有可能是「感覺統合」出了問題呢?可能很多新晉寶媽們都聽說過「感統失調」,但幾乎沒人清楚感統失調究竟是什麼問題,因為感統失調在孩子3歲之前是很難被家長察覺到的,所以很多家長根本認識不到自己的寶寶存在感統上的問題。
  • 剖腹產媽媽要注意:孩子易患感覺統合失調、多動症!
    只有遇到難產、妊娠併發症或合併症時才進行剖腹產。剖腹產對孩子的危害很大,而自然分娩對母嬰一生都有很大的好處。一是自然分晚時,臨產胎兒的全身隨著子宮的收縮而得到摩擦,這對出生後孩子的動作發育和協調功能都大有好處。
  • 產後束縛帶並不是越早用越好,這跟寶媽的生產方式有關,別用錯了
    導讀:產後束縛帶並不是越早用越好,這跟寶媽的生產方式有關,別用錯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產後束縛帶並不是越早用越好,這跟寶媽的生產方式有關,別用錯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抬頭越早發育越好?寶媽可別瞎高興,抬頭「3階段」了解一下
    今日問題:寶寶抬頭越早越好嗎?寶寶出生後有許多需要自己摸索學習的事情,隨著寶寶們一天天的長大,他們掌握的動作和技能也越來越多。寶寶在小的時候抬頭和翻身這兩個動作是比較重要的,但是孩子們的成長有其自己的發展規律,有的寶寶抬頭早一點,有的寶寶抬頭晚些。那麼寶寶抬頭越早是不是就意味著孩子發育得越好呢?
  • 孩子愛發脾氣,多半不是情緒問題,而是觸覺敏感,家長要積極引導
    很多孕婦因為選擇剖腹產生寶寶,到最後卻發現孩子"感統失調",而更多的家長還並沒有意識到,這種感統失調的症狀如果在12歲之前沒有得到很好糾正,將會定型,一輩子都沒法改變。胎位不正導致胎兒平衡失調,從而在出生後有了和其他兒童不一樣的表現。2、 剖腹產有些時候孕婦選擇剖腹產,通過手術直接將胎兒從媽媽肚子裡取出,雖然生孩子的時間縮短,但讓胎兒在出生的過程中減少了壓迫感,造成了觸覺失調。在順產的過程中,孕媽的陣痛和宮縮對孩子的壓迫感也是增強孩子的觸覺。
  • 剖腹產後半小時就讓寶寶吸吮,太殘忍了?
    很多新手父母比較關心這個問題,順產的產婦,一般休息半個小時就可以給寶寶進行餵奶,越早的給寶寶餵奶,就越容易刺激乳房分泌乳汁。許多人以為剖腹產後由於麻藥沒完全過去,分泌的乳汁會影響寶寶的健康,所以不敢也如順產的寶媽一樣,產後半個小時就餵奶。其實,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剖腹產的寶媽也完全可以在產後半小時給寶寶餵母乳,剖宮產的新生兒在產婦返回病房的半個小時之內就可以開始母乳餵養。
  • 解讀剖腹產對寶寶的六大危害
    作者:寶寶知道 hkhxllwwzz4越來越多的孕媽傾向於選擇剖腹產這種分娩方式,覺得剖腹產少痛苦,產後身材容易恢復等。有研究指出,剖腹產的孩子與自然分娩的孩子在智力上並無差異,但是因為剖腹產的過程違背了自然分娩的一些必要程序,生出來的孩子行為適應能力可能要比自然分娩的孩子稍差。下面我們來看看剖腹產可能對寶寶的健康產生哪些不好影響。
  • 順產產後第一天,有兩件事情越早做越好,待產媽媽要提前知道
    真的等到陣痛,然後被送到產房,最後把孩子生下來,這期間的經歷,估計每個媽媽回憶起來都會有無限滋味湧上心頭。但是,等到聽到孩子的第一聲哭聲,媽媽心中的石頭落下,喜悅也許會暫時的忘卻身體之痛。孩子出生,才是第一步,後來一系列的事情才是真正考驗人。今天要跟待產媽媽分享的是:產後第一天有兩件事情越早做越好。
  • 剖腹產孩子的觸覺訓練可以這樣做
    孩子在出生是就要經過產道的擠壓,受到特殊的觸覺刺激;在成長過程中,吮吸乳頭、受到母親的愛撫、和兄弟姐妹玩鬧等活動都要進行充分的觸覺學習。但是,如果孩子是剖腹產、早產、人工餵養(缺乏母乳餵養)、獨生子女(缺乏兄弟姐妹)、早期限制活動過多等,就會造成孩子觸覺學習不足,出現觸覺敏感問題。這樣的孩子比較神經質,情緒不穩定,容易緊張,愛哭,害怕人多的地方,甚至不願意上學。
  • 剖腹產與順產的寶寶差距到底有多大
    相信持續關注我的朋友們都知道,剖腹產的孩子更容易產生感統失調,但是一直有朋友不是很清楚其中原委。今天就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剖腹產的孩子產生感統失調的原因,以及剖腹產的孩子與順產孩子的幾點區別。為什麼剖腹產的孩子更易感統失調?
  • 寶寶是個夜貓子,一到晚上就胎動頻繁,三個原因孕媽越早知道越好
    孕期的媽媽是幸福的,她們可以一點點感知到胎寶的成長,期盼著他們的降臨,當然這個過程也是辛苦的,孕吐、頻繁上廁所、腿部抽筋等反應又令準媽媽覺得煩心不已。其實很多孕媽在懷孕初期可能並不會真切的感知到寶寶的存在,直到第一次出現胎動後,準媽媽的心中才會對這個小傢伙產生一個模模糊糊的印象。
  • 寶媽產後最佳減肥時間,剖腹產和順產是不同的,你知道麼?
    因此,產後減肥,這是很多寶媽產後,都迫切想做的事情,那麼寶媽產後最佳減肥時間是什麼時候呢?剖腹產和順產產後最佳減肥時間,是不同的,你知道麼?剖腹產寶媽的最佳減肥時間剖腹產的寶媽,由於身體有刀口,身體恢復慢,減肥訓練,就需要延後一些。即使坐完月子,最好也不要急著進行減肥訓練。
  • 兩類疫苗越早給孩子打越好,增強免疫力還不生病,寶媽別怕浪費錢
    兩種自費疫苗孩子越早打越好 對於免疫力較差的嬰幼兒來說,肺炎和流感對其身體健康有非常大的威脅,如果不小心感染了,並情急劇惡化,很可能危及到生命
  • 很多寶媽還不知道,孩子出生後這些證件和手續要趕緊辦,越早越好
    寶寶一出生,需要辦哪些證件?這些證件都有什麼用?早辦晚辦有啥區別?現在很多新手寶媽都還不清楚。但是這個真的很重要。記得我家寶寶出生沒多久,寶爸把寶寶的身份證拿回來的時候,奶奶還驚訝,現在這麼小的孩子都可以辦身份證了呀
  • 感統失調訓練最佳年齡是越早越好嗎?--多特兒童專注力
    隨著教育信息的廣泛普及,越來越多家長知道「感覺統合能力」,害怕孩子「感覺統合失調」,但真正了解「感覺統合」的家長並不多。「感覺統合失調」不是一種病,那麼 「感覺統合」究竟是什麼?多特兒童專注力專家表示,感統失調訓練,確實越早越好,但多數家長有個誤區,認為感統失調訓練是早教的範疇,其實感統訓練的黃金期是在12歲以前,錯過了0-6歲的早教訓練階段,那在7-12歲時就更應該抓緊訓練了。那麼,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有哪些呢?
  • 如果跳樓孕婦知道這些,悲劇或許就不會發生
    媽媽們更是討論起來自己生孩子的時候的各種場景,生了女兒的寶媽們更是用一句話來告訴大家自己的態度「將來我女兒生孩子,我就一手拿錢,一手拿刀,醫生要錢,我給,女婿不要剖,我砍」為什麼現在的媽媽們對剖腹產如此恐懼,對順產更是恐懼,婆家要求不要剖腹產,順產對孩子好;娘家要求剖腹產,順產女兒太疼。到底是什麼樣的認知讓現在的寶媽們對選擇自己孩子的出生方式如此猶豫,拿不定主意。
  • 不要錯過孩子觸覺發展的關鍵時期
    最近一個剖腹產剛2個月的朋友一直跟我吐槽,她家寶貝每次去洗澡的時候都哭的撕心裂肺,有時候都會哭的喘不過氣,弄得孩子的爺爺奶奶心疼孫子,都不太願意讓她帶孩子去洗澡和遊泳。其實很多媽媽都不知道,這些都是因為寶寶的觸覺敏感惹的禍。想讓寶寶安安靜靜洗個澡,也是很有講究的!
  • 剖腹產原來有那麼多的隱患,孕媽要早知道,能順產就別剖
    麗麗懷疑是因為自己當時怕痛選擇剖腹產從而導致的孩子感統失調,現在麗麗非常的後悔當初怕疼痛選擇了剖宮產。 其實剖宮產對於孩子的確有一些很不好的地方,所以孕媽媽們能夠選擇順產的可以儘量選擇順產,這樣好規避一些風險哦。 剖腹產的弊端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