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統失調訓練最佳年齡是越早越好嗎?--多特兒童專注力

2020-12-19 環球網

隨著教育信息的廣泛普及,越來越多家長知道「感覺統合能力」,害怕孩子「感覺統合失調」,但真正了解「感覺統合」的家長並不多。「感覺統合失調」不是一種病,那麼 「感覺統合」究竟是什麼?

感覺統合:指個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眼、耳、口、鼻、皮膚等),以不同的感覺通路 (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等)從環境中獲得信息輸入大腦,大腦再對輸入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包括:解釋、比較、增強、按捺、聯繫、同一),並作出適當反應的能力,簡稱「感統」。 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通俗地說,感覺統合就是信息輸入、處理、輸出循環協調統一的過程,是認識世界的根本。

多特兒童專注力專家表示,感統失調訓練,確實越早越好,但多數家長有個誤區,認為感統失調訓練是早教的範疇,其實感統訓練的黃金期是在12歲以前,錯過了0-6歲的早教訓練階段,那在7-12歲時就更應該抓緊訓練了。

那麼,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有哪些呢?

多特兒童專注力根據多年的教學研究及教學經驗,總以下幾點表現:

1、本體感覺失調

表現多為方向感差,左右不分,易寫錯別字,經常扣錯扣子。動作模仿不到位,四肢協調性差,手腳笨拙,坐姿不端正。

2、前庭感覺失調

表現多為注意力不集中,好動不安,情緒控制差,喜歡自轉或害怕旋轉,轉很久不覺頭暈或一轉就暈。平衡感差,走路東倒西歪,經常碰撞東西。

3、視覺系統失調

表現多為空間理解差,對圖形的辨識能力低,。經常將文字偏旁部首寫反,閱讀抄寫跳字漏行。粗心大意,丟三落四,閱讀速度慢,寫作能力常常不高。

4、聽覺系統失調

表現為聽而不見,一句話要聽好多遍才理解。語言發育遲緩,發音咬字不清。聽動反應慢,影響聽寫速度,詞彙記憶差。

5、觸覺系統失調

表現為反應遲鈍,或對外界刺激反應過分敏感。害怕陌生的環境,適應性差。偏食,暴飲暴食,脾氣暴躁。喜歡吮吸手指,咬指甲。對某種感覺特喜歡;如:玩沙,刮東西。

需警惕,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常出現學習問題!

多特兒童專注力資深感統訓練師表示,學習是個需要調動視覺、聽覺、本體、觸覺等一系列能力的複雜過程。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因為視覺不成熟導致閱讀能力弱、認字困難;因為大小肌肉發展不良或手眼協調不良,握筆困難無法寫字;因為空間理解能力弱,導致數學學習慢,計算易出錯;因為視覺不平順,出現丟題漏題,影響成績;因為易受幹擾而注意力不集中,無法控制自己遵守紀律。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學習不好就是態度不好,但,有些時候,不是孩子不想學好,而是能力不足,沒辦法學好。

怎麼辦?感覺統合失調有辦法解決嗎?

多特兒童專注力專家強調,感覺統合失調不是病,不需要吃藥打針,在專業的測評和觀察下,制定符合孩子發育狀況的訓練計劃,堅持正確規律的感統訓練就可以糾正。

1、 前庭平衡訓練

通過【旋轉運動】、【搖晃運動】、【平衡運動】、【跳躍性運動】、【姿勢反應性運動】、【速度感、位置感、距離感的體驗】等訓練刺激前庭覺的發展。

2、 本體感訓練

通過羊角球蹦跳、平衡木、腳踏車、攀爬、翻滾等訓練刺激本體覺的發展,此外,遊泳、摔跤、拔河、爬繩、搬運貨物等戶外運動可以刺激孩子本體覺的發展。

3、 觸覺訓練

通過大籠球、刺球、跳帶、穿爬隧道等刺激孩子的背部、腹部、腕部、顏面部、手腳等部位,促進觸覺的健康發展。

4、 學習問題的行為幹預

動態訓練結束之後,結合靜態行為幹預,建立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訓練視覺能力、聽覺能力,提高注意力。動靜結合,標本兼顧,才能全面解決感覺統合失調帶來的問題。

多特兒童專注力,根據多年的教學積累,研發了一套權威、科學、專業的訓練體系,在嚴格的教學訓練下,能很大程度提升兒童感覺統合能力、提高專注力,解決感統失調帶來的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等問題。

相關焦點

  • 80%兒童「感統失調」?培訓機構:花一萬元訓練三個月就好了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報導:「感統失調」、「感統訓練」,這兩個詞在媽媽圈中可以說是耳熟能詳。很多兒童培訓機構也都推出了針對性的改善課程,孩子粗心、專注力不足等都被培訓機構打上了「感統失調」的標籤,為此,一些家長不惜花費動輒上萬的費用讓孩子去上這樣的訓練課。
  • 「天才」第一步,培養專注力——青苗大講堂走進多特兒童專注力
    帶著種種疑問青苗大講堂直播活動第七場來到多特兒童專注力,為您揭曉答案。針對我們國家感統失調的孩子比例逐年增高的現象,李鈺老師也發表了個人看法。在體驗了一節感統訓練的課堂之後,觀眾們無不感受到多特兒童專注力的專業性。
  • 感統失調的孩子,如何在「玩」中訓練改善?
    上面這些問題,與感統失調都有很大關係,我發布了很多關於孩子感統失調問題的文章,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感統失調,嚴重感統失調的人往往在運動、協調、判斷、處理、語言、視覺、聽覺,記憶、和其他方面也存在明顯的問題。感統失調隨著年齡、身體的發展,會有相應的改善,但如果不及時幹預訓練,成年後仍然會存在,身體協調差、易疲勞、情緒差,計劃和組織事務,存在相應困難的問題。
  • 兒童感統訓練的3個階段,越早開始訓練效果越好,父母要引起重視
    0-3歲, 兒童感覺統合基礎訓練階段,感覺統合的預防階段3-6歲, 兒童感覺統合最佳訓練階段,感覺統合的發展階段6-12歲,兒童感覺統合重要訓練階段,感覺統合的矯正階段為什麼要進行感統訓練呢?她指出:感覺統合失調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其危害涉及包括身體發育、運動能力、空間感知能力、手眼協調能力、心理健康、智力開發、綜合能力、注意力、專注力、學習力、性格、情緒管理、人際交往等在內的方法面面。感統失調的原因是什麼呢?
  • 娃的這些鬧心行為,可能是「感統失調」惹的禍,不幹預影響一生
    這些都是很多兒童存在感統失調的原因。3、如何改善孩子感統失調的現象? 孩子感統失調,有什麼辦法可以改善嗎?答案是有的。 多特兒童專注力,擁有10餘年的感統訓練經驗,根據孩子的測評結果,科學分析孩子的各項感統能力,設置相應的課程安排,並根據孩子的進步情況,個性化調整課程內容
  • 當孩子出現感統失調,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越早進行感統訓練越好
    我現在目前的是當地一家大型親子教育的親子老師和感統訓練老師。我就是接觸了很多家長也就是帶了好多孩子,就是教孩子呢。做這個感統訓練啊我帶過很多孩子。上我這個感統訓練課那麼今天呢,我就跟大家來聊下這個感統訓練對孩子的好處吧當你家孩子出現肢體不穩啊,還有這個。也就是說穿珠子啊。這個線呢。老是穿不穿不過去還有看字的時候呢,明明是上一行的字。
  • 拆解感統失調、訓練專注力培訓機構的營銷謊言
    作為現代父母,對感統失調和缺乏專注力一定都不陌生。所以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感統失調是一個階段性的問題。作為一個普遍性的階段問題,再把症狀拿出來講,自然就可以命中很多孩子。很多機構都告訴你要來我們這訓練就可以如何,但唯獨沒告訴你的真相是,只要不是過度保護孩子,保證足夠的戶外活動,這些看起來是問題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 拆解感統失調、訓練專注力培訓機構的營銷謊言
    作為現代父母,對感統失調和缺乏專注力一定都不陌生。不知道為什麼那些症狀總是和自己家娃神奇的吻合,原因很簡單,那只是商家包裝項目的一種方式,你恐怕只是被營銷了而已。凡事看起來人人都可以對號入座的,其實,推敲起來越是漏洞百出。
  • 兒童專注力提升訓練有哪些_鞏義眾艾感統品質出眾
    兒童專注力提升訓練有哪些,鞏義眾艾感統品質出眾,眾艾感統課程介紹感統上課形式感統教育是通過遊戲和專業感統教具,在遊戲中對孩子進行訓練:平衡腳踏車、海洋球池、跳床、獨腳凳、踩踏石、吊纜、大陀螺、大籠球等,需要在專業的感統教室,由專業感統訓練師指導才能完成。兒童專注力提升訓練有哪些, 同道師生陸續增多,所謂成長,就是壯大!
  • 孩子有感統失調,不能等!年齡越大,感統訓練效果越差
    常常有家長會問,感統訓練適合什麼年齡段的孩子?我的孩子年齡太小適合做感統訓練嗎?那麼針對這一疑問,我們結合科學理論和多年的實際教學經驗總結出:感覺統合能力發展與兒童的生理髮育和腦神經網絡聯結息息相關,感統訓練是以兒童的生長發育為中心,以尊重兒童的差異發展為原則的能力提升訓練。
  • 判斷孩子是否感統失調,及時進行感統訓練
    這種偏重於平衡能力感統失調、前庭統合失調的孩子,給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活潑,可愛,好動。 但這樣的孩子很難與其他人同樂,也很難與別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慮別人的需要,有些孩子還可能出現語言發育遲緩,說話詞不達意,語言表達困難等。
  • 感統失調,又一筆早教智商稅嗎?|感統失調|早教|孩子|早教機構|美吉姆
    在記者走訪時,包括金色雨林、美吉姆、積木寶貝等在內的多家機構,均宣稱可通過課程訓練提高孩子的「感統」。那麼,「感統失調」真的會影響孩子成長嗎?「感統訓練」究竟是早教機構為攬客想出的又一噱頭概念,還是確實有效呢?
  • 感統失調,又一筆早教智商稅嗎?
    在記者走訪時,包括金色雨林、美吉姆、積木寶貝等在內的多家機構,均宣稱可通過課程訓練提高孩子的「感統」。 那麼,「感統失調」真的會影響孩子成長嗎?「感統訓練」究竟是早教機構為攬客想出的又一噱頭概念,還是確實有效呢?
  • 中科院入股多特專注力,倡議家長提前重視兒童身心健康
    首先,電子娛樂產品(除電視外的手機、IPAD等)泛濫,趨於低齡化,使大多數學齡兒童多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不愛學習等常態化狀況;另外,剖腹產、隔代教育等社會教養方式,也使感統失調成為更普遍的現象,而這些正是兒童身心健康發展不足的典型行為。兒童的成長成才,培養好身心健康是重要前提。
  • 南開感統失調訓練線上課程_星寶上學教育
    3歲小孩感統失調康復訓練怎麼做?3歲兒童感統失調康復訓練需要兩頭抓:補差、培優。補差主要是將0-3歲缺少的感覺統合刺激補回來,使兒童達到3歲兒童的感統能力。代表其在平臺內的綜合表現越好。感統全稱感覺統合失調,感覺統合是大腦的功能,感覺統合失調即為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也可稱為學習能力障礙。
  • 家長要注意了,可能是感統失調
    感覺統合失調的影響:大腦不能有效整合感覺信息,從而導致兒童產生一系列的行為問題,表現為學習、專注力、姿勢控制、小肌肉協調、情緒、生活功能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礙。所有感覺系統都可以發生感覺統合失調。    因此,感統訓練越早進行越好,一般經過3個月訓練,大多數孩子的異常行為會有所改觀。●1. 可穩定小朋友的情緒。●2. 可增進自閉症兒童語言主動性。●3. 可以讓自閉症兒童學會遵守規則。●4. 可以培養自閉症兒童學會觀察。●5. 可以培養自閉症兒童感受遊戲氣氛及樂趣。
  • 針對視覺類感統失調的家庭訓練方法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介紹了視覺類失調的表現以及對孩子所造成的影響,有粉絲詢問關於視覺類感統失調的訓練方法,所以這一篇著重介紹這一內容。視覺類感統失調可能很多家長覺得陌生,但造成的影響在大多數孩子身上都有體現。
  • 淮安一機構稱"八成孩子專注力有問題" 專家:不可信
    3月30日,淮安市清江浦區的黃玉香(化名)向本報讀者熱線(025-84701119)反映:自己帶8歲女兒在淮安萬達金街新開的一家機構「多特兒童專注力」做完測評後,被告知孩子感統失調導致專注力差,每周至少要做兩次課程訓練,否則易形成專注力缺陷,「如果參加訓練,半年費用1.44萬元,若3月31日開業當天報名,有優惠」。惶恐糾結的她問記者:「這家測評機構靠不靠譜?這個名能不能報?」
  • 為什麼城市的孩子,普遍專注力不足?家長一定要知道的成長小秘密
    兒童比例高達85%,其中約有30%的孩子為重度感統失調。,感覺統合是大腦的功能,感統失調是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它可能會讓孩子出現不合群、孤僻、書寫速度慢、學習障礙、好動、拖拉磨蹭等一系列異常現象。為什麼城市化,會使許多兒童出現不同程度的「感統失調」呢? 早期在農村生活的父母一輩,都有這樣的童年感受:田裡抓蛤蟆、山上抓鳥、村裡到處跑,和同伴們玩各種各樣的遊戲,不知疲倦,天黑累了才回家睡覺......
  • 寶寶感統失調了?需要做感統訓練嗎?
    關於感統訓練,如果有接觸過早教課,估計都不會陌生。市面上不少早教機構,當你帶孩子去上過體驗課後,經常會對孩子進行評估,然後跟家長說孩子感統失調需要進行感統訓練來改善。 那感統失調究竟是什麼呢?是否有必要特別去進行感統訓練呢?今天就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