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型大學在特色發展中樹品牌

2020-12-13 中國教育新聞網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背景下,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並對高等教育發展提出了新目標、新要求。為此,今年11月,常熟理工學院召開發展戰略研討會,立足學校第三次黨代會提出的「努力將學校建設成為一所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同類院校前列,特色鮮明、質量著稱的應用型品牌大學」發展目標,直面新形勢下的新挑戰,探索新一輪改革發展的對策。

常熟理工學院最早提出、研究並探索「向應用型轉變」,實施校地互動發展戰略,主動探索產教融合。在學科專業布局方面,立足地方行業產業實際,從單一的師範類教育為主轉向以理工應用類為主。在發展方式方面,較早確立校地互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轉型發展戰略路徑,主動創新省市共建地方高校、校地互動支撐地方高校的體制機制,並與地方、行業企業建立密切協作關係,建立健全有行業企業和用人單位參與的理事會制度、專業指導委員會制度等。在人才培養方面,強調產學研結合,引入外部標準和資源開展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以與行業合作共建的行業學院為改革的突破口。在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方面,加強應用研究和成果轉化,積極與地方政府和企業搭建研究平臺,努力成為區域創新發展的驅動器,並為學校發展爭取更多空間和資源。

應用型大學的第一要務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如何培養?學院總結經驗:在人才培養理念和目標上,從「注重傳授、偏重理論」轉到「注重學理、親近業界」,再轉到「注重通識、融入業界」,明確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理念和目標。在專業布局上,牢牢把握「地方性」的定位,較早按「專業群」布局和建設,構建了高度契合地方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的機械、電子、信息、生物、材料、管理工程等應用型專業集群。在專業建設上,為保障人才培養的質量,較早建立健全內部教學質量保證體系,並全面引入專業認證的理念、思路和做法,以滿足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規格與質量要求。在培養模式上,按照應用型人才成長的規律和特點,堅持產教融合,深化產學研合作,專業鏈對接產業鏈,引入業界的標準、方法和資源,重點推進與業界共建的行業學院建設,成為全國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的典型和範例。在師資隊伍建設上,突出政策引導,重視產教融合,完善激勵機制,聚焦能力提升。按照「雙師雙能結構型」思路,先後兩次實施師資隊伍建設專項行動計劃,推動教師業界研修、海外研修、學習深造,促進教師教學理念、知識和能力結構轉型。

目前,1999年及之後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已達400多所,加上差不多同等數量的老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和民辦本科高校,千所左右的地方本科高校大多定位為「應用型」「地方性」。地方本科院校之間的競爭已全面展開並將日趨激烈。儘管「地方性」特點一定程度上減緩了這種同類競爭,但同省域範圍內和同區域範圍,以及想要在同類院校中「拔尖」的應用型本科高校,全國性的競爭挑戰巨大。如何避免可能出現的應用型大學的千校一面和新一輪的同質化競爭?差異化發展、錯位競爭,辦出特色和水平並形成品牌,無疑是地方本科高校脫穎而出的關鍵。

面對激烈的同類院校競爭,在「特色鮮明、質量著稱的應用型品牌大學」的目標指引下,十多年來,常熟理工學院堅持錯位競爭,在特色發展中樹品牌。以學科專業特色作為特色發展的核心內容,學科和專業建設,緊密對接地方行業產業,有所為有所緩為,重點建設與地方行業產業深度契合的八個特色專業(群)和四個特色學科。以人才培養的高質量作為辦學質量的核心內容,在不斷完善內部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同時,所有專業均按照或參照專業認證的要求,規範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從過去的重視少量尖子生轉到確保每一個學生都達到基準要求、滿足用人單位和社會的需求。以「學校有實力、學院有活力、教師有尊榮、學生有素質」作為總體願景,通過制度的規範引領和實踐的改革創新,將學校實力聚焦到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的能力上來,將辦學主體逐步落實到二級學院上來,將教師的追求升華到尊嚴和榮譽上來,將學生的成長擴展到素養和精神狀態上來。以「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同類院校前列」作為轉型發展的基本參照系,始終逼迫自己不斷放寬眼界和延伸競爭的觸角,化壓力為動力,銳意改革、敢於創新、追求卓越。

(作者系常熟理工學院院長)

《中國教育報》2017年12月11日第5版 

相關焦點

  • 綏化學院召開「應用型大學內涵建設和特色發展大討論」工作動員大會
    為加快學校內涵充實、特色鮮明應用型大學建設步伐,深入落實省教育廳《關於開展地方省屬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戰略定位論證及專業結構優化調整論證的通知》等文件精神,6月11日,學校在教學主樓五樓會議廳召開「應用型大學內涵建設和特色發展大討論」暨「人才培養戰略定位論證和專業結構優化調整論證」工作動員大會。校領導冉慶國、張鳳武、田軍、李淑慧、孫慶平、田國忠、陳玉平出席會議,會議由校長張鳳武主持。
  • 長春工程學院成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應用型大學A類高校
    、省工信廳、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發布《關於公布入選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項目高校名單的通知》(吉教聯〔2020〕5號),公布特色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高校名單,長春工程學院入選吉林省特色高水平應用型大學A類建設高校名單。
  • 地方應用型大學,何為高水平
    地方應用型高校是高等教育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力量。建成特色鮮明的地方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是地方高校的戰略目標。但何為地方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在當前各種紛繁複雜的排行榜、指標體系面前,如何真正理解、認識地方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內涵並釐清、明確其外在表徵,從而引導地方高校精準尋位、合理定型、特色發展?
  • 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特色應用型本科教育
    聚焦應用型 建頗受尊崇的特色本科大學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緊抓國家對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的要求契機,於2010年遷入新校區後,著力探索「全方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特色模式。多元化育人 形成特色教育品牌學校注重學生的多元成長,倡導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構建了獨樹一幟的發展願景、育人路徑和學生成長平臺,現已形成一系列特色教育品牌。遠景學院。學校創造性地結合了國際博雅教育的成功經驗,聚集全校優勢教育資源,重點打造遠景學院成為精英人才培養基地。
  • 加快邁向特色鮮明 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學校將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強化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加快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跨越發展辦學綜合實力正不斷增強近日,肇慶學院實施廣東省高等教育「衝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3年期滿進行評議。
  • 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特色應用型本科教育
    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緊抓國家對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的要求契機,於2010年遷入新校區後,著力探索「全方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特色模式。  多元化育人 形成特色教育品牌  學校注重學生的多元成長,倡導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構建了獨樹一幟的發展願景、育人路徑和學生成長平臺,現已形成一系列特色教育品牌。  遠景學院。學校創造性地結合了國際博雅教育的成功經驗,聚集全校優勢教育資源,重點打造遠景學院成為精英人才培養基地。
  • 鄭州商學院:初心不改,辦好商科特色鮮明的高質量應用型本科高校
    至此,河南省首家獨立設置的商學院成立了,一所商科特色鮮明的高質量應用型本科高校開啟了新的徵程。學校前身是與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合作建設的獨立學院;2012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普通本科高校。為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實現學校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學校於2018年11月正式更名為鄭州商學院。  初心不改:以更名為契機奮力走商科發展道路
  • 翁玉耀到莆田學院調研:建設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大學
    4月21日下午,市長翁玉耀率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前往莆田學院調研學校發展和建設情況。副市長張麗冰一同參加。翁玉耀主持召開現場會,聽取莆田學院黨委書記陳柴生、院長李永蒼有關學院辦學和轉型發展情況匯報,現場協調解決學院發展中面臨的困難與問題。
  • 山東被低估的大學,是首批「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
    山東被低估的大學,是首批「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一所大學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與不少能力強的大學相互對比來說,很多大學的實際意義也會變得更大,同時也會得到更多遊客的讚賞,因為隨著我國對大學的不斷重視,從而促使了很多大學都取得了更好的進步和發展,而這也會起到比較強的社會意義,進而會讓更多學子感到很有價值,可見,這所大學的區域意義還是很大的。
  •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召開建設特色鮮明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座談會
    未來網高校頻道1月13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胡芳)1月9日,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建設特色鮮明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座談會在致遠講堂召開。全體校領導,中層幹部,教授,副教授及系主任、副主任代表近300人參加。該校黨委副書記、校長蔣毅堅主持會議。
  • 宜賓學院:踐行初心使命 努力建成特色鮮明的應用型綜合大學
    ——緊密圍繞「兩大目標」,多措並舉,推進學科專業特色發展   學校圍繞「建設特色鮮明的應用型綜合大學」和「培養創新型應用人才」兩大目標,推進學科專業特色發展。2015年,成為四川省部分二級學院(專業)轉型發展改革試點學校;2016年,成為四川省整體轉型發展改革試點學校,開啟了轉型發展、特色發展之路。
  • 高校分類對新建地方應用型大學的啟示
    三、我國應用型大學的應然職能從上述高校分類研究中不難看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分類法中的5A2層級、潘懋元的應用型本科高校、鄒曉平的專業類2級及杜瑛的應用研究型等,可作為我國地方應用型大學辦學定位的參照,這與我國在《教育部關於「十三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中所提出的「應用型」高校類型不謀而合。
  • 銅仁學院第二次黨代會提出:為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奮鬥
    大會號召,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解放思想,凝聚力量,深化改革,開拓創新,為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奮鬥。學院黨委書記朱洪波代表校黨委作題為《堅持立德樹人,推動創新發展,奮力推進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的工作報告。
  • 《應用型高校的未來》出版 揭示應用型本科教育發展邏輯
    這部專著應用實證研究方法,對中國應用型高等教育的歷史沿革、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辦學定位、人才培養、學科專業建設、社會服務、師資隊伍建設、創新創業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等專題深入研究,回答了高校向應用型轉型發展「為何轉」「轉什麼」「怎麼轉」等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為應用型本科高校制訂「十四五」規劃勾勒出一個可資借鑑的最近的未來。
  • 加快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中國江蘇網訊 新時代,一大批應用型轉型標杆院校勇立潮頭,成為優化區域高等教育結構、服務區域產業發展的生力軍。16日,省人大代表、無錫太湖學院黨委書記金秋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暢談如何加快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 高質量推進特色應用型本科高校發展
    劉志輝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深入分析了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意義、有利條件和重要特徵,系統介紹了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闡明了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 北京聯合大學怎麼樣?應用型大學的先鋒!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國際高教界逐漸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那就是普遍重視實踐教學、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國內的諸多高校也紛紛在教育教學改革的探索中注重實踐環境的強化,開始建設應用型大學,以此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社會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
  • 人民日報憑欄處:應用型大學不等於應用技術大學
    這是好事,本無可厚非,但與此同時似乎「應用型大學」被「應用技術大學」取代了,人們一談應用轉型就只談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其實,「應用技術大學」和「應用型大學」不能畫等號。   應用型大學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它是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的進程中相對於學術型研究型大學而出現的一種新的大學類型。
  • 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需要重點研究的幾個問題
    摘 要:高等教育走向大眾化乃至普及化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重心下沉,更大程度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多規格、多樣化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大學選擇錯位發展、特色發展的戰略是必然的。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是新時期以來國家在高等教育發展方面的重大戰略舉措,教育部為此制定了鼓勵支持應用型大學發展的政策。
  • 北京聯合大學「城市型、應用型藝術學院發展論壇」在京舉辦
    11月1日,北京聯合大學「城市型、應用型藝術學院發展論壇」在北四環校區舉行。本次論壇聚焦「城市型、應用型藝術學院的創新與發展——新時代學院美術教育的自定義模式」,下設紅色主題創作研討、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文創產業人才需求交流與對話三個板塊,彰顯時代特點,立足社會需求,突出立德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