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新作」王西蘭|不寫之寫意味深——《紅樓夢》小說藝術賞讀

2020-12-14 作家鬼譚

主編寄語

且讀書,你就是活了兩世;且寫作,你就活了三世。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簡介

王西蘭,男,1948年生,山西永濟人。中國作協會員,一級作家職稱。曾任運城市文聯主席,運城市作家協會主席,山西省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山西省文聯副主席。主要從事小說、散文創作,發表文學作品200多萬字,其中短篇小說《耬鈴叮噹的季節》(1985年,第一屆)、長篇文化散文《大唐蒲東》(2004-2006年度)獲趙樹理文學獎。出版有短篇小說集《耬鈴叮噹的季節》、小說散文集《無悔選擇》、長篇小說《送葬》、長篇文化散文《大唐蒲東》、《不朽關公》,文學傳記《關羽傳》,文學評論集《文學的覺醒與歸真》,隨筆集《藝術是生命的支撐》,長篇報告文學《中國農民原貴生》,文化專著《世紀之問與時代回答》等。有作品翻譯國外。

《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藝術瑰寶,紅學的研究是一門學問,同時也是一門藝術,近代研究者頗眾,從不同的角度對紅樓夢作出不同的藝術解讀。而王西蘭老師從紅樓夢人物的描寫藝術出發,著重探討了其中的一種描寫藝術:「不寫之寫」。這是王西蘭老師的獨特發現,從一個新穎的角度對紅樓夢的小說藝術做出解讀。今天推送的《不寫之寫意味深——<紅樓夢>小說藝術賞讀》一文,會讓我們對《紅樓夢》的人物刻畫與描寫藝術有更深層的認識,也會對我們初學者提升欣賞水平和創作水平有所幫助。

——編者推薦

《紅樓夢》裡的人物,描寫得實在是太生動了。一個個人物性格各異又鮮活靈動,讀者仿佛就能從紙上看到活生生的人在行動,在說話。而且這一個人物的行動和言語,決不可能混同於另外一個人的行動和言語,因為他們有著各自不同的性格邏輯,他們的行為和言語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心理依據。我們常常會以為,這是曹雪芹太熟悉生活了,太熟悉他所描寫的人物了。他隨意地一下筆,各種人物就活靈活現地出現在紙上。他實在是個天才,是個善於描寫人物的天才。

曹雪芹確實是天才,但我們不能說曹雪芹很隨意地一下筆,各種活靈活現的人物就出現在紙上。《紅樓夢》裡的各種人物,都是曹雪芹嘔心瀝血,獨運匠心的藝術成果。這是曹雪芹根據自己對生活中各種人物的了解和熟悉,根據小說故事情節、矛盾衝突、性格命運等等規定情境的需要,揣摩描摹,精心刻畫,運用典型化的方法進行藝術描寫,才塑造成功的。這要靠他調動起自己的全部生活積累,要靠他一生所經歷的特殊世態人情的經驗,也要靠他在寫作過程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反覆修改,才能達到的藝術境界。

曹雪芹刻畫人物形象,有的是寥寥幾筆,有的則是反覆塗染,還有的是用一種不寫之寫的方法,讓人物形象給讀者留下更深的印象。

什麼是不寫之寫?說來簡單,就是在某種場景裡,沒有去寫某個人物,而又由於沒有寫,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徵反而更突出。就是所謂的不寫之寫,意味更加深長。這當然是更上乘的藝術描寫了。但既然是沒有寫,是不寫之寫,粗心的讀者就可能錯過了欣賞領會的閱讀愉悅,我們就有必要特意指出一下。

有一件事,是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候的事。

劉姥姥家裡光景十分艱難,由於和賈府掌家的王夫人沾親帶故,就厚著臉皮,到賈府裡來攀扯富家親戚。王夫人和鳳姐(王夫人的娘家侄女)沒有把這門親戚太當回事,給了20 兩銀子就打發走了。時間過去了幾個月,劉姥姥又來了,帶了一些自家莊稼地裡的茄子豆子來表示謝意。沒想到老祖宗「正想個積古的老人家」,見了這位鄉下的窮親戚,竟十分投緣,非常喜歡聽她說些鄉下趣聞,村人奇事,就留她住了兩天。這一天老祖宗宴請湘雲,還特意吩咐要請劉姥姥參加。

劉姥姥也不像上一次那麼拘謹了。她有了些年紀,「世情上經歷過的」,知道些人情世故,知道自己之所以受到老祖宗和大家的歡迎,就是自己能給這些成天養尊處優的人們提供一點笑料。但自己是因為家境貧寒才來這裡套近乎打秋風的,就顧不得太自尊,就故意裝傻角,故意逗大家笑。而王熙鳳和鴛鴦是酒席總管,要逗老祖宗高興,也要故意出劉姥姥的洋相。她們彼此心照,互相配合,酒席上就笑聲不斷。後來上來一個菜,劉姥姥就鼓腮瞪眼,裝作老母豬不抬頭的樣子,實在太逗了,於是大家哄堂大笑。

這一次哄堂大笑,寫的實在是太生動了:

眾人先還發怔,後來一想,上上下下都一起哈哈大笑起來。湘雲掌不住,一口茶都噴了出來。黛玉笑岔了氣,伏著桌子只叫「哎約!」寶玉滾到賈母懷裡,賈母笑的摟著叫「心肝」,王夫人笑的指著鳳姐兒,卻說不出話來。薛姨媽也掌不住,口裡的茶噴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扣在迎春身上。惜春離了座位,拉著她奶母,叫「揉揉腸子」。地下無一個不彎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著笑去的,也有忍著笑上來替他姐妹換衣裳的。獨有鳳姐鴛鴦二人掌著,還只管讓劉姥姥。

——「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

一場酒宴上各種人物各具特徵的笑,就好像發生在我們眼前。沒有一句呆板,沒有一句做作,沒有一句不貼切,沒有一點斧鑿的痕跡。我們已經熟悉的那些紅樓人物,在我們面前一場大笑,寫得生動具體,活靈活現。

更有意義的是,他不光寫出了場面的生動,不光是寫人物笑的神態和聲音,而且在寫人物的性格,在寫人物各自不同的生活角色和身份地位,在寫人物之間的關係——大觀園裡的主客、長幼、尊卑等等人物關係,都在笑作一團中得到體現。這個場面裡不同的人,都按照自己的性格在活動著。而且一個一個的,都非常傳神。

這次酒宴是宴請湘雲的,她是老祖宗娘家的侄孫女,關係密切,地位重要,是重要親戚,而且是這次宴席上的主客;她們史家,是《紅樓夢》四大家族之一,「阿房宮,三百裡,住不下金陵一個史」,身份也格外高貴。侯門千金,宴席主客,她本來不該笑,她應該掌住,掌住,就是忍著,控制著,不要笑出來。但湘雲是什麼性格?她就是愛說愛笑大說大笑的人,哪裡能掌住?她就顧不得自己的主客身份,顧不得端著小姐的款兒(就是如今說的範兒),顧不得淑女象,最先笑起來,而且笑得把口裡的茶都噴了出來。

黛玉呢,是老祖宗的親外孫女,又是長期在外婆家生活的,而且母親不在了,外婆的家就是她的家。她本來可以敞開地笑,但這裡畢竟不是自己的家,她又是那樣敏感,在外婆家裡總是感到理缺,平時總是很刻意地拘束自己。同時她又愛面子,不能不顧形象地放任地笑。於是她儘管笑得岔了氣,忍不住地叫「哎喲」,還是伏在桌子上,不能露出有傷大雅的笑相。

寶玉呢?他是這個大家庭的「鳳凰」,是上上下下都寵著的人。他又是男孩子,是個「混世魔王」,沒有「笑不露齒」淑女規範的拘束,就不用顧慮什麼,怎麼笑都可以,願意怎麼笑就怎麼笑,於是他的笑就沒有什麼寫頭了,曹雪芹就乾脆不寫他的笑了,只寫他笑得「滾在賈母懷裡」——只有他具有滾在祖母懷裡的身份和資格。老祖宗身份最高,年紀最大,也是怎麼笑都行,也沒有什麼寫頭,也就不寫她怎麼笑,只寫了她摟著孫子叫「心肝」。在這個場合,誰摟著寶玉叫「心肝」都不行,寶玉的母親王夫人也不行。

薛姨媽是客,雖然就寄住在賈府的一個空閒院子裡,但畢竟是客,本來也應該掌住,不能失了客人身份,但結果還是沒掌住,「口裡的茶噴了探春一裙子」。這也是實在忍不住了,否則怎麼會把茶噴在別人身上,而且還是探春的身上。探春可是賈府裡一點不能輕慢的人物。當然,酒宴上湘雲是主客,但她輩分小,年紀也小,大家不一定把她當客人那般要求。薛姨媽卻是有身份的客,輩分又大,年紀也大,她應該掌住卻沒有掌住——要說另外的誰沒掌住就沒有必要了。王夫人、探春等等,在自己家裡,沒掌住就沒掌住,笑了就笑了,是符合她們身份的。

王夫人「笑的指著鳳姐兒卻說不出話來」,這場笑是鳳姐故意挑起來的,是一場惡作劇,鳳姐又是王夫人嫡親的娘家侄女,王夫人這會應該是要指著她責怪幾句,但也笑得說不出來什麼話了。

惜春最小,只有她有奶母跟著,只有她可以叫奶母揉揉腸子,小姑娘之態可掬。

這些人物都笑得很放任。不是特別逗,特別好笑,大家都不會笑得這樣放任。但是,那些在酒席邊上服務的丫頭們,就不能太放任,不能忘形地笑。笑倒是可以笑,但不能忘了自己下人的身份,得有所克制,不能只顧笑,忘了自己伺候主子的職責。「地下無一個不彎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著笑去的,也有忍著笑上來替他姐妹換衣裳的。」

更絕的是鳳姐和鴛鴦,她們是這場惡作劇的策劃者,施行者,她們要是笑了豈不穿幫了?露餡了?所以只有她們兩個不笑。

她們不笑比笑了還有意思。

更有意思的是,還有沒寫的。

還有沒寫的?誰?

——迎春。探春的碗扣在迎春身上了,迎春怎麼樣了?沒寫。

迎春就是個沒反應的人,是個木訥遲鈍的人,是個低眉順眼的人。她是老大賈赦「屋裡人」生的,是個「庶出」,地位本來就低,她又生性懦弱,隨遇而安,凡事都是沒主見也沒脾氣的,對什麼事情也不會太關注,連身邊的下人丫頭也管教不住,反倒要受她們的哄騙和擺布。這樣一個人,這時候只能是似笑非笑,就沒有什麼寫頭了。這就是迎春的性格,沒寫還是寫了。

還有嗎?還有沒寫的嗎?

還有,還有更重要的。

熟悉大觀園人物的讀者,應該注意到,這些笑作一團的人群裡,缺少一個重量級的人物,一個最重要的人物。

薛寶釵!

薛寶釵是《紅樓夢》裡與林黛玉一樣重要的人物,是林黛玉的愛情競爭者,是寶二奶奶寶座的覬覦者。她來到賈府的時候,寶玉和黛玉已經是賈府上下公認的一對兒,寶玉的婚姻「將來準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則都還小,所以還沒辦呢。再過三二年,老太太便一開言,那是再無不準的了。」最初的情勢當然對薛寶釵不利。但薛家是確立目標,後發制人,步步為營,穩紮穩打,進入賈府不久,就造了一個輿論:寶釵的脖子上戴著一個項圈,掛了一個金鎖,說是一個和尚給的,而且聲言「以後要與有玉的配成姻緣」。

所謂「金玉良緣」就成了一個戰略規劃,引導了寶二奶奶爭奪戰全面展開。黛玉的優勢是老祖宗的外孫女,但寶釵的優勢是王夫人的外甥女;而賈府裡的主導權正在從老祖宗向王夫人方面轉移。黛玉家裡父母雙亡,沒有了任何依靠;寶釵的舅舅(也是寶玉的舅舅)卻是「京營節度使」,即首都衛戍區司令。家庭陣營的優勢劣勢已經非常明顯,薛寶釵處心積慮的是要多方面展示自己的個人優勢。林黛玉經常會使點小性子,而薛寶釵處處表現得雍容大度;林黛玉說話尖刻,薛寶釵說話就十分溫婉敦厚;林黛玉不會在外婆舅母面前逢迎討好,而薛寶釵則在老祖宗和姨媽面前貼心貼肺,表現得十分圓滑世故。在眾人面前,在公眾場合,薛寶釵更是要表現得安分隨時,罕言寡語,裝愚守拙,端莊賢慧,完全是一個淑女的標準形象。

這一次酒宴上哄堂大笑的場合,薛寶釵當然要格外注意不能有失儀態,不能在大家面前破壞了自己平日裡端莊、賢淑、嫻雅的印象。王熙鳳在酒宴上搞的惡作劇,實在是太逗了,太好笑了。客人也罷,家長也罷,都忍不住放任地笑了,酒宴上的人基本上都失態了,只有薛寶釵掌住了。這樣的情況,只有她能保持端莊嫻雅的樣子,只有她具有做出大家閨秀樣子給人們看的心機。她能忍人所不能忍,因為她心裡有著登上寶二奶奶寶座的偉大目標,再難忍的事她都得忍,她都能忍,她都會忍。她在平常生活中,就一直這樣做著,就一直這樣頗費心思地表現著,日復一日地表現著,她才最後贏得了領導層的歡心,她才能戰勝林黛玉成為寶二奶奶,才能最終實現她的寶二奶奶夢。「林黛玉焚稿斷痴情,薛寶釵出閨成大禮」,薛寶釵終於勝利了,她笑在了最後。

當然,《紅樓夢》的最後結局是寶玉出走,當和尚去了。寶二爺沒有了,寶二奶奶還成其為寶二奶奶麼?她的笑變成了苦澀的笑。用盡心機的成功,變成了一種無言的結局。

一次不寫寶釵的笑,竟有這麼大的名堂?是不是過度解讀了?也許是作家忘了寫?也許是寶釵就不在宴席上?

並沒有過度解讀,就是有這麼大的名堂。作家也不是忘了寫,更不是寶釵不在宴席上。在描寫這場哄堂大笑的前兩個自然段,就這樣敘述參加宴會的人物:

調停已畢,然後歸坐。薛姨媽是吃過飯來的,不吃了,只坐在一邊吃茶。賈母帶著寶玉、湘雲、黛玉、寶釵(!!)一桌,王夫人帶著迎春姐妹三人一桌,劉姥姥挨著賈母一桌……

不寫之寫,完全是作家的藝術匠心。

不寫之寫的,還有一件事,是那次著名的寶玉砸玉事件。

我們知道,自從薛寶釵進了賈府,寶玉和黛玉的愛情就有了挑戰者,林黛玉就有了危機感。以林黛玉的弱勢地位,還有她的敏感性格,就很容易猜忌寶玉和寶釵的關係。寶玉生來就胎帶一塊「寶玉」,而薛寶釵恰巧就有一個和尚給的金鎖。這是一種很有欺騙性的輿論戰。黛玉感到威脅的、不能釋懷的,就是這個「金玉良緣」。她不能對寶玉公開地剖白心跡,不能正面地表達愛情,就只有經常對寶玉使點小性子,弄一些小彆扭,嘴上常說的話就是「我知道你心裡有妹妹,只是見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這是他們的愛情無奈的痛苦的表達方式。這一天黛玉病了,寶玉去探望,不知怎麼又說起了「金玉良緣」這個惱人的話題。兩個人不能明白說,只能反著說,越說越說不清,越說越覺得對方不理解自己,越說越覺得自己委屈,說著說著就急了。寶玉為了表白自己並不理會所謂的「金玉良緣」,就摘下自己的「寶玉」要砸。

賈府上上下下都知道,「寶玉」是寶玉的命根子,砸了它,豈不是要了寶玉的命?這當然又是黛玉決不願意的。

黛玉就哭了。

曹雪芹這樣寫他們的哭:

……黛玉見他如此,早已哭起來,說道:「何苦來你砸那啞巴東西?有砸它的,不如來砸我!」

二人鬧著,紫鵑雪雁等忙來解勸。後來見寶玉下死勁的砸那玉,忙上來奪,又奪不下來。見比往日鬧的大了,少不得去叫襲人。襲人忙趕了來,才奪下來。寶玉冷笑道:「我是砸我的東西,與你們什麼相干?」襲人見他臉都氣黃了,眉眼都變了,從來沒氣得這麼樣,便拉著他的手,笑道:「你和妹妹拌嘴,不犯這砸它;倘或砸壞了,叫她心裡臉上怎麼過的去呢?」黛玉一行哭著,一行聽了這話,說到自己心坎上來了,可見寶玉連襲人不如,越發傷心大哭起來。心裡一急,方才吃的香薷飲,便承受不住,「哇」的一聲,都吐出來了。

紫鵑忙上來用絹子接住,登時一口一口的,把塊絹子吐溼。雪雁忙上來捶揉。紫鵑道:「雖然生氣,姑娘到底也該保重些。才吃了藥,好些兒,這會子因和寶二爺拌嘴,又出來了;倘或犯了病,寶二爺怎麼心裡過的去呢?」寶玉聽了這話,說到自己心坎上來了,可見黛玉還不如紫鵑呢。又見黛玉臉紅頭漲,一行啼哭,一行氣湊,一行是淚,一行是汗,不勝怯弱。寶玉見了這般,又自己後悔:「方才不該和她較證,這會子她這般光景,我又替不了她。」心裡想著,也由不得滴下淚來了。

襲人守著寶玉,見他兩個哭的悲痛,也心酸起來;又摸著寶玉的手冰涼,要勸寶玉不哭罷,一則怕寶玉有什麼委屈悶在心裡,二則又恐薄了黛玉:兩頭兒為難。正是女兒家心性,不覺也流下淚來。紫鵑一面收拾了吐的藥,一面拿扇子替黛玉輕輕的扇著,見三個人都鴉雀無聲,各自哭各自的,索性也傷起心來,也拿著絹子拭淚。

四個人都無言對泣。……

——「享福人福深還禱福,多情女情重愈斟情」

各有各的哭法,各有各的心理活動,各有各的性格依據。寶玉和黛玉,都不能明白表露自己的心跡,只認為自己不被對方理解,只能錯怪對方不理解自己。襲人和紫鵑呢,又要勸解自己的主人,又不能厚己薄彼,不能顧此失彼,要照顧到對方,說的話就說到了對方的心坎上。這又叫自己的主人更傷心,覺得對方還不如對方的丫頭呢,於是兩個人只會越哭越傷心。兩個丫頭都是主人的貼己,都知道主人的心思,感同身受,替主人傷心,也只有跟著哭。

四個人都無言對泣。

在場的明明有五個人,怎麼寫四個人在哭呢?沒有寫誰呢?

——雪雁。

黛玉父母雙亡,又沒有近族可以依靠,也沒有兄弟姐妹可以作伴,老祖宗就接她來到賈府生活。她從南方帶來的,只有自己從小的貼身丫頭雪雁和奶母。由於雪雁年齡尚小,老祖宗就派自己的丫頭鸚哥伺候黛玉。黛玉很喜歡鸚哥,給她改名為紫鵑。這和寶玉的情況一模一樣。老祖宗怕寶玉的丫頭年齡小些,伺候不周,就把自己屋裡的丫頭蕊珠派給了寶玉。寶玉也喜歡蕊珠,給蕊珠改了名字叫襲人。看寶玉和黛玉給丫頭改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們的文化水準和雅致的性情。襲人對寶玉伺候得很周到,而且有了肌膚之親,但卻與寶玉的人生道路格格不入,還試圖對寶玉的愛情選擇進行幹預;紫鵑對黛玉伺候得也是非常周到,而又性情相投,相處非常好,甚至互為知己。名義上是小姐丫鬟,主僕關係,實際上情同姐妹。紫鵑對黛玉的愛情嚮往十分了解,也努力地給予幫助,反倒是黛玉出於小姐的矜持不肯全盤託出。

本來,雪雁應該與黛玉關係更密切一些。她從小就跟著黛玉,從南方一起來到賈府,本該與黛玉相依為命的,但卻不是這樣,與黛玉相處反而淡薄一些,反而不如從賈母處派來的紫鵑與黛玉那樣投契。就算年齡小,但過了幾年,也長大一些了,但她的心理沒有長大,或者說她生來性情淡漠,就不是一個重感情能夠交心的人。照現在的說法是情商不高。她本來就在跟前,本來就在勸解,在為黛玉服務。那四個人無言對泣,曹雪芹卻沒有寫到她。

她哭了,還是沒哭?

應該是沒有哭。

雪雁就理解不了林黛玉。她與林黛玉就沒有心靈相通,她就不會理解黛玉和寶玉又是相愛又是誤解又要經常拌嘴的矛盾心理,她就理解不了雙方巨大的內心痛苦。她就沒有動感情,當然就沒有哭。這是這個人物的年齡、閱歷、性情、與主人的關係決定的。

雪雁不光是年齡小,更主要的,她就是一個感情冷漠的人,就是與人相處產生不了深厚感情的人。

這也是不寫之寫。這一次不寫,雖然沒有酒宴上不寫寶釵那樣重要,但也同樣是有意義的:

這一處不寫之寫,如果粗心的讀者沒有看出來,沒有看懂,《紅樓夢》後四十回的作者倒是看出來了。不管後四十回的作者是不是高鶚,但他的文學欣賞水平不能說是很低。在後四十回最重要的情節中,他又寫到了雪雁,而且是那樣地合理,甚至也可以說是匠心獨具了。

經過長時間的精心策劃,熱戰冷戰,迂迴蠶食,和平演變,寶玉和黛玉的愛情陣地終於失守,「金玉良緣」戰略規劃終於得到實現。寶玉和黛玉因為愛情的煎熬雙雙病倒了。林黛玉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寶玉已經神志不清精神錯亂。為了給寶玉「衝喜」,賈府決策層決定提前為寶玉舉行婚禮。他們使了一種偷梁換柱的「掉包計」,欺騙寶玉說給他娶的新娘是黛玉,實際上拜堂的是寶釵。薛寶釵鳳冠霞帔,大紅「蓋頭」罩臉,寶玉也很難分辨出是釵是黛。這樣,攙扶新娘的丫鬟就成了關鍵。既然騙他說娶的是黛玉,那就應該是黛玉的丫鬟陪伴在新娘身邊。主子們要紫鵑來擔任這個角色,紫鵑堅決地拒絕了。她當然要拒絕,她怎麼會丟下病危的黛玉,去幫助那些人欺騙寶玉實現「金玉良緣」呢?於是要雪雁來擔任。其實雪雁擔任這個角色更符合身份:她是林家的人,是林黛玉自己家裡帶來的丫鬟。

雪雁竟然去了,陪伴在新娘寶釵身邊。她幫助薛寶釵登上寶二奶奶的寶座,幫助偷梁換柱的「掉包計」順利實施。她的姑娘,她從小跟著的林黛玉,這會兒正悲憤地叫著「寶玉你好——」,魂歸離恨天。

回想寶玉砸玉那一次「四個人都無言而泣」,不寫雪雁,實在是太高明了。

不寫之寫,意味更深。

曹雪芹的藝術匠心,我們可以體會一些了。

相關焦點

  • 胡衍南:《金瓶梅》於《紅樓夢》之影響研究「1」(上)
    不過若從既有文獻來看,實在沒有曹雪芹讀過《金瓶梅》的直接證據,雖然小說第一回藉石頭之口批判「風月筆墨」及「才子佳人等書」、第五十四回又見賈母譏評女先兒本欲演說的才子佳人故事,可以視為作者的文藝思想表白,但兩處都談不上構著了《金瓶梅》。
  • 「衛」姓怎麼寫?6位書法名家寫「衛」字!
    衛氏圖騰「衛」姓衛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七十一位,人口約六十七萬六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42%左右。衛宏著作有《漢舊儀》四篇,據史籍《後漢書》記載,內容是記述前漢時期西京的雜事,又著賦、頌、沫七首,歷史名家寫的「衛」字董其昌-行書敬世江-行書宋高宗-草書王羲之-行書
  • 「韓」姓寫出來真好看!書法名家寫「韓」字!
    韓氏圖騰「韓」姓韓姓,晉國六卿之一,為後宋國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韓虔為得姓始祖。書法名家寫的「韓」字褚遂良-楷書敬世江-行書文徵明-草書顏真卿-楷書趙孟-行書趙子昂-草書
  • 巨著微讀:《紅樓夢》不寫男性服飾,寶玉穿的箭袖是什麼?
    牛評導語:小說《紅樓夢》寫於清初,作者一定是經歷了明末清初歷史交替、大家族興衰的,所以內容明清朝混搭、漢滿女化雜糅,讓後世考證者費盡心思、絞盡腦汁。因《紅樓夢》裡基本上不描寫男性穿什麼衣服,只有一個北靜王、一個柳湘蓮寫服飾,但是戲服,不是現實生活中的服裝。
  • 大學生讀紅樓夢有感筆記3000字-讀書筆記摘抄
    寫讀書筆記是訓練閱讀的好方法,在閱讀時,人們或摘錄各種精彩詞句、至理名言,或歸納書中的重點內容,或表達對文章內容的感受體會,形式多樣。它既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也是提高閱讀和寫作水平的一種好方法和好形式。以下內容是大學生讀紅樓夢有感筆記3000字-讀書筆記摘抄 ,供大家參考!
  • 高淮生:精讀《紅樓夢》的「大家小書」——胡菊人著《小說紅樓》
    他強調「中華文境」,且標舉「雪芹筆法」(即「紅樓筆法」),他的《紅樓小講》、《紅樓夢與中華文化》、《紅樓藝術》等鑑賞和評論《紅樓夢》之書總能娓娓道來不拘格套地談講他自己對《紅樓夢》的感悟和理解。吳小如曾在《紅樓藝術》序言中說:「最近讀完周先生的《紅樓藝術》,不禁為他鞭辟入裡的創見新解而傾倒折服。
  • 榊一郎新作×Tony輕小說「機關鬼神AKATSUKI」即將發售
    榊一郎新作×Tony輕小說「機關鬼神AKATSUKI」即將發售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 國畫名家給外國人畫《紅樓夢》,比文字更傳神
    眾所周知,將中文小說翻譯成外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莫言之所以能拿諾貝爾文學獎,和翻譯他小說的瑞典漢學家陳安娜是分不開的,比如莫言不到兩個月寫完的《生死疲勞》,陳安娜整整翻譯了6年。當代小說的翻譯固然不容易,中國古典小說的翻譯更是難上加難。比如代表華語文學最高成就的《紅樓夢》,雖然有不少翻譯家努力嘗試,但效果很難盡如人意。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為了將《紅樓夢》推介給外國讀者,外文出版社邀請楊憲益、戴乃迭兩位翻譯家聯手進行翻譯,然而對於這樣一部著作,光有文字顯然不夠,又請來國畫名家戴敦邦進行插畫創作。
  • 紅樓夢裡誰的文採最好?讀讀她寫的十種詩詞,你就知道了
    紅樓夢裡誰的文採最好?讀讀她寫的十種詩詞你就知道了張桂琴揚州姑娘林黛玉堪稱是《紅樓夢》中唯一的詩人,她的作品「文備眾體」。她所寫的詩歌皆是出自詩人之情懷,住的地方、言行舉止皆出自真性靈。她對寫詩填詞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
  • 億萬編劇擅自把「山謬傑克森」寫進新作劇本
    Yes娛樂11月1日綜合報導 有「好萊塢髒話王」之稱,以神盾局局長一角紅遍全球的山謬傑克森一向為大導們爭相合作的對象,知名編劇竟然因為太渴望由他擔綱新作重要角色,不經同意就先把山謬的名字寫進劇本,直到完成才邀約告知,讓山謬震驚以三字經霸氣回覆,獲得網友聲援贊爆
  • 「寫作經歷分享」我是如何學習寫小說的?
    剛開始我先從短篇小說寫起,毫無章法地寫,想到哪裡,寫到哪裡,當然寫出的文章肯定爛。於是我開始大量閱讀我喜歡的類型小說的名家名作,我將每一個故事分開讀,試圖弄清楚它們是如何產生效果的。學習他們的寫作技巧,然後模仿著寫,慢慢地我的文章有些起色。我讀書第一遍先讀自己感興趣的部分,然後再精讀,細讀。看作家寫這篇文章如何開頭,是娓娓道來還是驚奇刺激,是運用順敘還是倒敘的方法;中間如何製造故事衝突,情節如何跌宕起伏,又是如何結尾的,是點明主題還是開放性結尾,啟發讀者,引人思考。
  • 「藝惠藏」李亞花鳥畫作品入古而能出今,清雋典麗,盡顯清雅古韻
    李亞擅工筆花鳥走獸,師承有素,遠挹宋代院體畫諸大家,濡染既深。復借鑑近代花鳥畫大家恩師霍春陽之長處,清雋典麗,為自然生命寫照。曾文正公謂:「有氣則有勢,有識則有度,有情則有韻,有趣則有味。」李亞慣於無限生機間尋覓境界,得勢度而求韻味。每每傾注融融愛心,流淌汩汩詩意。
  • 32本迷倒眾生,卻深刻入理的名家小說作品
    群山之巔則是至高至冷之處,也是無可攀登之處,表現出限度之美,再進一步,雙腳便無可踏之地;這種極限來自人心,也來自生命的現實之困。小說中沒有一個是壞人,只有被逼到極限之地、踏在虛空處的人的靈魂,遲子建用她溫暖而美麗的筆觸去描寫去擁抱他們,寫完小說最後一句話「一世界的鵝毛大雪,誰又能聽見誰的呼喚」時,她說:「我的心是顫抖的」。
  • 《南國之冬》:用古代中國小說技巧構造的「說書迷宮」
    >「寫文章,不要搞作文!」但大概是過了「搞作文」的年齡,一直沒有拆封去讀。後來把書送人,這句話倒是留在腦海裡,每當提起「張大春」,就順扯出這句話。與其把張大春看作小說家,毋寧稱之為說書人更適合。《南國之冬》的作者就像一位說書人,從腔調、行文到故事轉場、人物塑造上都秉承了筆記小說的傳統,讀者能感到說書人那股老氣橫秋又談笑風生的氣質。
  • 如何讓小說回到審美藝術的軌道?要注意不為寫故事而寫故事
    卞晨絢寫小說,是一個令我意外的發現;待到讀完《鯨落》這個中篇,這種意外更加重了一重。她的作品有著與通常所見文學期刊的小說不一樣的相貌和氣質,例如重視故事到了精雕細琢的地步,其中甚至不乏在遠離日常的歷史縱深中「創世」的魄力——這些仿佛都不該是她這個代際的作者筆下應該有的東西,如果有,也應該在網絡小說中。但顯然,我們不能把「有故事」的小說都看作是網絡小說,她精緻化的文本及其透過人物所表現出來的主題取向構不成消遣閱讀的商業賣點,不是消費性文本所能夠比擬的。
  • 外國人怎麼讀《紅樓夢》?
    「當時有很多到中國工作的西方外交官、傳教士,中西文學和文化的交流開始得非常早,而且他們用功之深,遠超一般人想像。」李晶說,「因為教材收錄的一定是最好的文學作品,所以《紅樓夢》最早出現在了中文教材裡,最早讀《紅樓夢》的老外是為了學中文。」
  • 外國人怎麼讀《紅樓夢》
    「當時有很多到中國工作的西方外交官、傳教士,中西文學和文化的交流開始得非常早,而且他們用功之深,遠超一般人想像。」李晶說,「因為教材收錄的一定是最好的文學作品,所以《紅樓夢》最早出現在了中文教材裡,最早讀《紅樓夢》的老外是為了學中文。」
  • 為什麼讀得多卻還寫不好?
    為什麼讀得多卻還寫不好?抄完之好,利用工具書將字詞疑難解決後,就反覆賞讀所抄內容。用一支紅藍鉛筆,不斷在所摘抄的文章上作閱讀記號,前一次用紅筆做過記號了,下一回就用藍色作標記。眼到、手到、口到、耳到、心到,多管齊下,牢牢把握住閱讀對象,深深記住所讀材料。積累得多了,就會離古人所說的「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的理想讀寫境界不遠了。
  • 「網易蝸牛閱讀」和「微信讀書」的寫書評功能分析
    找到功能亮點,以及挖掘可學習之處的能力。對於「微信讀書」來說,抄不抄?怎麼抄?二、產品簡介(1)「網易蝸牛讀書」 1.7.0簡介:每天送你一小時,本本精品,只賣時間。創新共讀模式,組隊讀書收益更多。特性:「每天送你一小時」國內首款按時間付費的閱讀app,助你養成每日讀書習慣。「海量優質出版書」提供理想國、上海譯文、果麥、磨鐵等優質出版專區好書。「各種分類精品書」歷史名著、網際網路經營、心裡社科、影視小說、漫畫繪本,總有一本適合你。「領讀流問答評論」專業領讀人閱讀書單推薦、適時進行問答互動。
  • 左手讀紅樓夢,右手寫BUG,閒快活
    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的《紅樓夢》,有1600餘頁、73萬餘字(人民文學出版社版本),涉及的人物和事件繁多,若是單純靠人工去總結,顯然並不可取,而且也無法遷移到其他文本上去。當然,《紅樓夢》本身廣受讀者喜愛,歷來研究的人也多,且婦孺皆知、耳熟能詳,網上現成的人物名單、事件羅列,想來或多或少都是有的,此處暫且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