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怎麼讀《紅樓夢》

2020-12-11 中國青年網

外國人怎麼讀《紅樓夢》?這在「紅學」中是一個冷門的課題。李晶,中國國家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卻對這門「冷知識」進行了多年研究。

和大家想像的不同,最早翻譯《紅樓夢》的人並非來自近鄰日韓,而是來自西方。「當時有很多到中國工作的西方外交官、傳教士,中西文學和文化的交流開始得非常早,而且他們用功之深,遠超一般人想像。」李晶說,「因為教材收錄的一定是最好的文學作品,所以《紅樓夢》最早出現在了中文教材裡,最早讀《紅樓夢》的老外是為了學中文。」

有一本1816年出版的名為《中文對話與單句》的教材,作者是英國翻譯家馬禮遜,裡面就選譯了《紅樓夢》第三十一回中寶玉和襲人的兩段對話。早在1812年,馬禮遜就翻譯過第四回的「葫蘆僧判斷葫蘆案」,只是譯文並沒有公開發表,而是附在書信中寄給了他在英國的朋友。可見,除了工作緣故,馬禮遜還很可能是一個資深書粉。

也有的老外沒認真讀《紅樓夢》。1842年,德國傳教士卡爾·古茲拉夫在廣州出版的《中國叢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把寶玉黛玉混為一談,還說「寶玉是女人」。

那麼,如今英文世界中的「林妹妹」是什麼樣的呢?黛玉的名字有音譯和意譯兩種,音譯「Tai-yu」,意譯則是「Black Jade」(黑色的玉石)。1980年前後,美國著名漢學家魏斐德在《紐約書評》上發表了一篇長文《紅樓天才》,認為黛玉是「一位任性的、孤芳自賞的、才華橫溢的美人」。

紐約大學的一個頁面上,說林黛玉是「賈寶玉最親近的表妹,也是他鍾情的首要對象。她很瘦很病弱,但是美得超凡脫俗……她情感脆弱,容易嫉妒,不過卻是一位極有才華的詩人和音樂家。」為什麼是音樂家?李晶解釋,可能因為後40回裡有林妹妹撫琴的情節,稱音樂家也說得過去。

《紅樓夢》的英文書名,中國翻譯家楊憲益和戴乃迭翻譯成「A Dream of Red Mansions」(紅色宅邸的夢),英國漢學家霍克思翻譯成「The Story of the Stone」(石頭的故事)。但在英文世界,最廣為人知、約定俗成的還是早期翻譯「Dream of the Red Chamber」——這是1929年,哥倫比亞大學華裔教授王際真翻譯的節譯本出版時的書名。

《紅樓夢》的第一個英文全譯本由霍克斯和他的學生閔福德一起完成。上世紀60年代,閔福德在牛津大學讀書,沒有定性,今天幹點這,明天幹點那。突然有一天,他很開心地對老師說:「我終於知道這輩子要幹什麼了,我要把《紅樓夢》翻譯成英文!」然而,當時霍克斯已經接受約稿開始翻譯,「可憐的孩子,接下來20年的市場都由我壟斷了」。怎麼辦,畢竟自家學生(後來還成了他女婿),霍克斯決定自己翻譯前80回,由閔福德翻譯後40回,倆人就這樣愉快地達成了協議。

有意思的是,楊憲益、戴乃迭都是閔福德的校友,上世紀30年代中後期就讀於牛津大學,戴乃迭還是牛津大學第一個中文專業畢業生。據說他們當時的教材,是中國學生都很少在學的「四書五經」。

有不少中國的讀者、研究者相信《紅樓夢》寫的就是曹雪芹的故事,外國譯者則認為小說是藝術的再現。大英百科全書中的《紅樓夢》詞條,也是把其作為最好的中國小說和世界文學裡最優秀的小說之一來介紹的。

全世界最早的《紅樓夢》外文全譯本是漢朝對照文,大約在朝鮮高宗二十一年(公元1884年)完成。這是一個120回譯本,譯者是朝鮮專職的翻譯官。最早翻譯《紅樓夢》的西方語言則是俄文,1958年在莫斯科出版。

最早的日文版譯者松枝茂夫,是一位著名的漢學家,從1940到1952年,花了12年時間在東京的巖波書店陸續出齊。上世紀80年代,松枝茂夫曾到中國訪問,並仍在不斷修訂譯本,1972-1985年,歷時13年出版了最後的版本。算來,這位漢學家在《紅樓夢》翻譯上花費的時間近半個世紀。

然而,這還不是最下功夫的,另一位日本翻譯家伊藤漱平,第一版出版於1958-1960年,之後又修訂和重譯大致5次,直到晚年。他在日譯本的開頭寫:「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是枉然。」

有的《紅樓夢》愛好者不僅翻譯,還寫「同人文」。日本譯者飯冢郎年輕時候,把《紅樓夢》裡的主要人物形象提取出來,按照現代小說的形式,編譯了一部《私版紅樓夢》。幾十年後,他大概覺得改寫版不是盡善盡美,索性又把《紅樓夢》程乙本120回全文翻譯了一遍,堪稱「真愛」。

「《紅樓夢》的譯者,往往一旦開始,就不再做別的事情,一生一世只對這一部書,可以說是『至死方休』,一直在修訂自己的譯文,到晚年翻譯不動了才停。」李晶說,《紅樓夢》的譯者特別「苦命」,他們首先要選擇一個自己認為比較負責任的版本,但早年開始翻譯時,「新校本」尚未出版,「就像最近流傳的張文宏大夫的一句名言,『你讀的書和我讀的書不一樣』。這句話用在《紅樓夢》翻譯上很合適,大家讀的書不一樣。」

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初,堪稱《紅樓夢》走向世界的黃金時代。據當時法國一位著名漢學家雷威安統計:1978年,楊憲益和戴乃迭的英譯本第一卷、第二卷出版,1980年第三卷出版;霍克思翻譯的三卷英譯本,分別於1973年、1977年、1980年出版;1981年,法文全譯本出版。

1981年年底,法國《快報》周刊發表評論:「全文譯出中國古典名著中最華美、最動人的這一巨著,無疑是1981年法國文學界的一件大事……填補了長達兩個世紀的令人痛心的空白,人們就好像突然發現了塞萬提斯和莎士比亞。」

在法國讀者眼中,來自中國的曹雪芹可與莎士比亞並論。

《紅樓夢》究竟一共被翻譯成了多少種語言?李晶介紹,我國的少數民族語言有8種:滿文、藏文、錫伯文、蒙文、維吾爾族文、哈薩克文、彝文和朝鮮文;亞洲語言有7種:日文、朝韓文、越南文、泰文、緬甸文、阿拉伯文、馬來文;歐洲語言較多,有羅馬尼亞文、匈牙利文、希臘文、捷克文、斯洛伐克文、俄文、義大利文、荷蘭文、德文、西班牙文、保加利亞文、瑞典文、法文和英文。《紅樓夢》還有一種特殊語言的版本,就是人造語言——世界語。

翻譯《紅樓夢》是一場浩大的工程,需要漫長的時間,幾乎每一種語言都經過了數十年的光陰。李晶透露,目前來看,比較有希望出現保加利亞語的全譯本,因為這位譯者韓斐是一名保加利亞學者,還年輕,有足夠的時間一卷一卷譯下去,他的第一卷譯文已於2015年出版。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外國人怎麼讀《紅樓夢》?
    外國人怎麼讀《紅樓夢》?這在「紅學」中是一個冷門的課題。李晶,中國國家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卻對這門「冷知識」進行了多年研究。和大家想像的不同,最早翻譯《紅樓夢》的人並非來自近鄰日韓,而是來自西方。
  • 《紅樓夢》在世界:兩百多年來,外國人如何讀「紅樓」?
    記者丨何安安《紅樓夢》一共被翻譯成了多少語言?哪種外語的《紅樓夢》譯本比較多,哪些譯者對這部中文名著最為鍾情?《紅樓夢》是如何走向英、法、德等西方世界的?各種譯本的《紅樓夢》又有哪些不同?4月11日,中國國家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李晶做客朝內166文學公益講座,以「外國人怎麼讀《紅樓夢》」為題,講述了作為中國傳統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的海外譯本故事。《紅樓夢》已被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紅樓夢》一共被翻譯成了多少語言?
  • 小學生讀《紅樓夢》合適與否?你怎麼看?
    您會讓孩子讀《紅樓夢》嗎?您是否擔心有些內容不適合孩子閱讀呢?歡迎您來情報站一起聊聊吧,索菲爸爸將向您推薦一套紅學專家為小學生改寫的《紅樓夢》。 「索菲爸爸親悅讀」欄目,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資深編輯、山東省第一屆閱讀推廣人趙世峰(索菲爸爸)主持,採用音頻、視頻及圖文等形式,內容主要涉及親子閱讀的理念、做法以及怎麼為孩子選書等。
  • 外國人怎麼閱讀《紅樓夢》?林妹妹是「黑色的玉石」
    中新網北京4月22日電(記者 應妮)《紅樓夢》一共翻譯成了多少種語言、有多少外語的全譯本?第一個外文全譯本是什麼語言?影響最大的譯本是哪種語言?英文世界裡的「林妹妹」又是什麼樣?日前,中國國家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李晶,應人民文學出版社之邀與讀者分享了這些《紅樓夢》的冷知識。楊憲益、戴乃迭合譯英文版《紅樓夢》精裝三冊。
  • 外國人看不懂《紅樓夢》?那是翻譯不行,看到這些人名翻譯,我已笑哭!
    看看外國人是怎麼翻譯我們的《紅樓夢》,笑得肚子疼,丫環鴛鴦變成了鵝!因為文化背景與語言差異,老外寫中國歷史,難免有很多錯誤。但是,從一個局外人的眼光看中國歷史,其實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紅樓夢》是中國文學的頂峰之一,是中華文化的一顆明珠,而外國人通過翻譯《紅樓夢》,也在力圖摘取這顆中華民族文化的明珠。
  • 「死活讀不下去書」《紅樓夢》,我們究竟應該怎麼讀?
    《紅樓夢》是一部奇書,不僅僅是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更是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小仙看這本書看了很多年、很多遍,現在依然是我的枕邊必備書之一,可以說是常讀常新。小仙也經常向身邊、網絡上的朋友推薦這本書,不過很多人都會說:「這本書太難讀了,讀不下去。」
  • 《紅樓夢》英譯品讀 (十一)
    當然,林語堂是用最為簡捷的語言和方法向外國人介紹《紅樓夢》,這樣可能更容易為西方讀者所接受,我們也不必過於較真兒。        林語堂在《紅樓夢》上是下了大功夫的。1943年出版的《無所不談合集》中,關於《紅樓夢》的專題論文就有十二篇之多。
  • 《紅樓夢》讀不懂怎麼辦?
    不僅是《紅樓夢》,任何名著,我都主張這樣讀:隨便翻看一頁,看三分鐘,如果不能吸引你往下讀,就另翻一頁。這樣試三次,如果還覺得吸引不了你,就可以放下不讀了。當然,這辦法只適用於名著小說,不適用於課本教材。
  • 《紅樓夢》英譯品讀(九)
    林黛玉這樣一個大家閨秀,怎麼會說出如此具有政治高度的話來呢?,整句讀下來,更有口語或者「說話兒」的感覺。楊憲益先生的翻譯是逐字對應,毫釐不爽。就此請教了外文出版社的徐明強老師,他說當年作為毛主席語錄,這句話的標準翻譯是「Either the East Wind prevails over the West Wind, or the West Wind prevails over the East Wind.」 ,與楊憲益的譯法基本上是一樣的。
  • 《紅樓夢》裡地名人名含有雙關之意,外國人要如何翻譯呢
    實際上,《紅樓夢》不僅成為了九月考生的噩夢,其實它早就是中外各界翻譯家的難題了。但更加困難的則是《紅樓夢》中時不時出現的雙關現象,舉例來說,甄士隱和賈雨村兩個名字,暗藏了「真事隱,假語存」的含義,試問,這兩個名字要怎麼翻譯,才能兼顧名字本身的含義和暗語呢?如此一來,翻譯《紅樓夢》簡直就成了一場噩夢。這些雙關語,外國人都怎麼處理了呢?
  • 《紅樓夢》被翻譯成了多少種語言 外國人如何閱讀和評價
    《紅樓夢》作為中國人最耳熟能詳的古典名著,被翻譯成了哪些語言?有哪些重要的譯本?從世界文學史上看,這部作品有怎樣的地位?外國人如何閱讀《紅樓夢》?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主辦的朝內166文學公益講座,特別邀請到中國國家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李晶分享了和《紅樓夢》相關的這些冷知識。
  • 國畫名家給外國人畫《紅樓夢》,比文字更傳神
    比如代表華語文學最高成就的《紅樓夢》,雖然有不少翻譯家努力嘗試,但效果很難盡如人意。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為了將《紅樓夢》推介給外國讀者,外文出版社邀請楊憲益、戴乃迭兩位翻譯家聯手進行翻譯,然而對於這樣一部著作,光有文字顯然不夠,又請來國畫名家戴敦邦進行插畫創作。
  • 許世友咋讀《紅樓夢》:5萬字精簡本讀5遍(二)
    把《紅樓夢》精簡成5萬字
  • 讀《紅樓夢》,選哪個「本子」
    【讀書會】讀《紅樓夢》,選哪個「本子」主講人:張慶善 時 間:2018年3月31日 地 點:首都圖書館編者按:《紅樓夢》是中華民族為之驕傲的最偉大的古典小說之一,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傑出的代表在那次讀者見面會上,我談到了這套「四大名著珍藏版」中《紅樓夢》的「本子」以及後40回續書的署名問題。此後兩個多月來,關於《紅樓夢》新校本的「本子」等問題,引起讀者的熱切關注。讀《紅樓夢》選哪個本子,這很重要。藉此機會,我來談談《紅樓夢》的「本子」問題。讀者應該怎樣讀《紅樓夢》呢?
  • 跟著道長讀《紅樓夢》~開篇語
    你將會看到,校園裡,同學間,「開談不讀《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那些決戰高考的莘莘學子也會懂得:一場高考多少夢,何須今日惜此身!書中自有顏如玉,盡信書不如無書!高中生如何在「通讀」《紅樓夢》中「讀懂作品和作家」呢?高中語文教師如何引導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個性化的閱讀中有效進行「審美體驗」從而「把握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享受讀書的愉悅」呢?
  • 李紈成了女裁縫——來看看外國人翻譯的《紅樓夢》人物名稱
    《紅樓夢》是我們的文學巨著,自從《紅樓夢》問世以來,受到了無數紅粉的瘋狂喜愛,也包括我這個小人物。在國際上,《紅樓夢》也越來越受到外國人的喜愛,已經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翻譯成20多種文字。然而,《紅樓夢》是一部極具中國特色的作品,裡面的很多內容,連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中國人都還不甚了解,更別說那些一知半解的外國人了。所以,在《紅樓夢》被翻譯成的外國語言中,鬧出了不少笑話,僅僅是人物名稱,都被扭曲的不成樣子。一、司棋,是西洋棋?
  • 《紅樓夢》英譯品讀
    《紅樓夢》作為中國文學的代表作能夠走向世界,為西方讀者所了解,主要歸功於四位譯者:大衛·霍克斯、約翰·閔福德和楊憲益、戴乃迭。前兩位是師生兼翁婿,後兩位則是夫妻。這兩對組合分別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將《紅樓夢》譯成英文,讓外國讀者能夠走進大觀園,一窺這座奇偉瑰麗的文學寶庫。
  • 不讀《紅樓夢》,不背《弟子規》,孩子讀什麼?
    「我不提倡六年級以下孩子讀《紅樓夢》,甚至初中也未必都要讀。」11月25日,語文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原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在「2019年北京兒童閱讀周中小學校校園閱讀研討會」上說道。兒童閱讀應該讀什麼?孩子又應該讀哪些書呢?其實孩子閱讀問題也困擾了我很長時間,有的時候,給孩子買了很多書,但孩子往往被手機和一些綜藝節目所吸引,根本就沒有興趣閱讀,讓孩子拿起一本書閱讀真的是太難了,而且自己有的時候也困惑:讓孩子讀《紅樓夢》,背《三字經》《弟子規》真的有意義嗎?
  • 《紅樓夢》英譯品讀(六)
    作者:王曉輝  十幾年前,一位香港朋友跟我提起大衛·霍克斯教授,說他在香港中文大學給博士生開設了一門課程,專門研究《紅樓夢》人名的翻譯。當時覺得很不理解,不就是個名字嗎?按照發音翻過來不就行了嗎?
  • 《紅樓夢》希伯來文版第一卷在以色列出版
    《紅樓夢》希伯來文版譯者浦安迪教授。(攝影 孫伶俐)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孫伶俐):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首《紅樓夢》已經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出版,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近日,歷經10年辛苦譯就的《紅樓夢》希伯來文版第一卷終於在以色列由比阿里克學院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