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英譯品讀

2020-12-12 騰訊網

《紅樓夢》作為中國文學的代表作能夠走向世界,為西方讀者所了解,主要歸功於四位譯者:大衛·霍克斯、約翰·閔福德和楊憲益、戴乃迭。前兩位是師生兼翁婿,後兩位則是夫妻。這兩對組合分別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將《紅樓夢》譯成英文,讓外國讀者能夠走進大觀園,一窺這座奇偉瑰麗的文學寶庫。

霍克斯是英國人,漢學家,1948年-1951年曾就讀於北京大學,回國後任教於牛津大學中文系。1970年,霍克斯開始翻譯《紅樓夢》。這是一項開天闢地的工程,為此,霍克斯辭去了牛津大學中文系的教職,全心全意地投入了翻譯工作,直到1980年,才將《紅樓夢》的前八十回(曹雪芹著)譯竟出版。曹雪芹寫作《紅樓夢》,「披閱十載,增刪五次」;霍克斯翻譯《紅樓夢》,同樣歷時十年。曹雪芹為寫《紅樓夢》,貧困潦倒,舉家食粥;霍克斯為譯《紅樓夢》,一度生活窘迫,曾經想找一個送牛奶的工作貼補家用,當店老闆得知他是牛津大學的教授,卻以「學術背景過高,不適合此項工作」為由婉拒了他。看來,成就大事者,必經艱苦磨礪,古今同理,中外皆然。

翻譯《紅樓夢》,困難重重。首先遇到的障礙就是「甄(真)」與「賈(假)」、夢境與現實以及大量隱喻、諧音的處理。《紅樓夢》雖然是文學創作,但所記之事,不僅是作者親身經歷,而且又有很多情節涉及到皇家,因此,作者不得不隱去真名,借女媧補天的故事,引出通靈寶玉的前世今生。曹雪芹在小說中反覆使用寫「夢」的手法,拉開故事情節與現實生活的距離,同時,又用大量的隱喻、暗示,包括人名和地名的諧音,將故事與真實聯繫起來。書中第一回甄士隱在夢中見到「太虛幻境」石牌坊上的一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Truth becomes fiction when the fiction's true, Real becomes not-real when the unreal's real.—霍克斯譯 When false is taken for true, true becomes false; If non-being turns into being, being becomes non-being.—楊憲益譯)」,似乎也是在提示讀者書中真實與虛構的複雜關係。

霍克斯不愧是一位漢學家,他沒有採用音譯的辦法,而是用轉譯的手法,將「十裡街」譯為Worldly Way, 意思是「勢利街」,將「仁清巷」譯為Carnal Lane, 意思是「世俗巷」。無論是什麼靈石還是仙草,一旦墮入凡間,等待他們的不就是名韁利索和情怨苦恨嗎?這樣的翻譯,不僅保留了原意,而且還與作者「神合」,殊為不易。當然,也不是每一處諧音、隱喻和遊戲筆墨都要直白譯出,如果將「閶門」譯成Brothel Gate,將甄士隱譯成Hidden Truth,反有過分之嫌。

霍克斯在英譯本的前言中也提到《紅樓夢》中的夢境:The idea that the worldling's 『reality' is illusion and that life itself is a dream from which we shall eventually awake is of course a Buddhist one; but in Xueqin's hands it becomes a poetical means of demonstrating that his characters are both creatures of his imagin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real companions of his golden youth.(佛教認為,一切俗世的「真實」皆為虛幻,人生只是一場終將醒來的夢。在曹雪芹的筆下,佛家的這種觀念卻變成了浪漫的寫作手法,作者年輕時的真實際遇與創作中的虛幻想像有機結合,難分彼此。)

對於書中的象徵、隱喻和諧音,霍克斯是這樣理解的:......but many of the symbols, word-plays and secret patterns with which the novel abounds seem to be used out of sheer ebullience, as though the author was playing some sort of game with himself and did not much care whether he was observed or not.Many such subtleties will, I fear, have vanished in translation.My one abiding principle has been to translate EVERYTHING-even puns. For although this is, in the sense I have already indicated, an 『unfinished'novel, it was written and rewritten by a great artist with his very lifeblood. I have therefore assumed that whatever I find in it is there for a purpose and must be dealt with somehow or other. I cannot pretend always to have done so successfully, but if I can convey to the reader even a fraction of the pleasure this Chinese novel has given me, I shall not lived in vain.(小說中頗多象徵、隱喻及遊戲筆墨,應系作者興之所致,信手拈來,仿佛在與自己捉迷藏,至於是否有人觀看,他並不甚在意。但這些微妙含蓄之處,恐怕已在翻譯過程中消失殆盡了。我始終不渝的原則就是「全部」翻譯出來,即使是雙關語也要設法譯出。雖然這是一本未完成的小說,但卻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用生命之血寫成,所以,我認為小說裡的內容,不論是什麼,必有其存在的目的,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處理,不能刪減。我不能說自己做得有多麼成功,但只要能夠將這本中國小說帶給我的快樂,哪怕是很小的一部分,傳遞給讀者,也算不虛此生了。)

霍克斯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在語言轉換的過程中,最難處理的就是諧音之類的文字遊戲了。英語中也常有這樣類似於腦筋急轉彎的話:He is a man of letters—he works in a post office. 就像中國的歇後語「肚皮上蓋章——印度」一樣,只可意會,一旦轉換成另一種語言,由諧音構成的邏輯與幽默都不復存在了。連霍克斯這樣的大師級譯者尚存遺憾,足見翻譯之難。

霍克斯花費十年光陰翻譯《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外譯的精品,也是對中國文化的巨大貢獻,功德無量。後學晚輩,茶餘飯後,換一種語言品讀紅樓,在兩種文字轉換之間體會語言文化的微妙,偶有心得,與朋友分享,也是人生一大樂趣。(from catti中心)

相關焦點

  • 《紅樓夢》英譯品讀(九)
    林黛玉這樣一個大家閨秀,怎麼會說出如此具有政治高度的話來呢?  《紅樓夢》第八十二回,寶玉上學讀書,襲人在家無事,想起晴雯之死,不免兔死狐悲,進而又想到,如果寶玉娶了王熙鳳那樣厲害的正妻,自己不就成了尤二姐了嗎?她跑到林黛玉那裡,想試探一下她的態度。黛玉知她從不背後議論人,今天這樣做必有緣故,便道:「但凡家庭之事,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
  • 《紅樓夢》英譯品讀 (十一)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2014年,南開大學的一位從事《紅樓夢》日文翻譯研究的博士從資料中了解到,1973年,日本翻譯家佐藤亮一曾收到林語堂寄給他的《紅樓夢》英譯原稿,並在幾個月後又收到了修改稿。佐藤亮一將林語堂英譯《紅樓夢》轉譯成日文並於1983年在日本出版。順著這條線索,幾經輾轉,這位南開的博士終於在日本的一家圖書館看到了這份珍貴的原稿,包括林語堂的解說、序章以及64章譯文。
  • 《紅樓夢》英譯品讀 (七)
    《紅樓夢》中賈府因元妃省親,大興土木,修建了大觀園。樓閣水榭,山石迴廊,還有竹林農舍,酒肆田莊,如此景致,匾額對聯自然少不了。賈政為試寶玉詩才,特意命他跟隨,前往大觀園巡視並擬定匾額對聯,待元妃遊幸時,再行賜名。  匾額是中國獨特的藝術形式,對文辭、意境和書法都有很高的要求。要將匾額的內容翻譯成英語,還要做到形、意、美兼備,非常不容易。我們來看看高手是怎麼譯的。
  • 《紅樓夢》英譯品讀(八)
    《紅樓夢》的主人公賈寶玉甫一出場,華麗的穿戴便讓人眼前一亮:  「頭上戴著束髮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絛,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
  • 《紅樓夢》英譯品讀(六)
    作者:王曉輝  十幾年前,一位香港朋友跟我提起大衛·霍克斯教授,說他在香港中文大學給博士生開設了一門課程,專門研究《紅樓夢》人名的翻譯。當時覺得很不理解,不就是個名字嗎?按照發音翻過來不就行了嗎?
  • 《紅樓夢》英譯品讀(四)
    作者:王曉輝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塑造了500多個人物,涵蓋了社會的各個階層,既有達官顯貴、才子佳人,也有衙役僕從、和尚尼姑。正因如此,《紅樓夢》的語言才呈現出豐富多樣,大雅大俗的特點。  翻譯陽春白雪難,翻譯下裡巴人同樣難。
  • 《紅樓夢》英譯品讀(十二)
    在《紅樓夢》中,薛蟠是個十分精彩的人物。說他精彩,並不是因為他人品高貴或者風流俊雅,而是曹雪芹以生花妙筆,將其塑造得活靈活現,如在眼前。  薛蟠,表字文龍,聽上去倒是一個氣宇軒昂的名字,只可惜名字與實際相差太遠。
  • 《紅樓夢》讀不懂怎麼辦?
    不僅是《紅樓夢》,任何名著,我都主張這樣讀:隨便翻看一頁,看三分鐘,如果不能吸引你往下讀,就另翻一頁。這樣試三次,如果還覺得吸引不了你,就可以放下不讀了。當然,這辦法只適用於名著小說,不適用於課本教材。
  • 外國人怎麼讀《紅樓夢》?
    外國人怎麼讀《紅樓夢》?這在「紅學」中是一個冷門的課題。李晶,中國國家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卻對這門「冷知識」進行了多年研究。和大家想像的不同,最早翻譯《紅樓夢》的人並非來自近鄰日韓,而是來自西方。
  • 外國人怎麼讀《紅樓夢》
    外國人怎麼讀《紅樓夢》?這在「紅學」中是一個冷門的課題。李晶,中國國家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卻對這門「冷知識」進行了多年研究。和大家想像的不同,最早翻譯《紅樓夢》的人並非來自近鄰日韓,而是來自西方。
  • 跟著道長讀《紅樓夢》~開篇語
    你將會看到,校園裡,同學間,「開談不讀《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那些決戰高考的莘莘學子也會懂得:一場高考多少夢,何須今日惜此身!書中自有顏如玉,盡信書不如無書!高中生如何在「通讀」《紅樓夢》中「讀懂作品和作家」呢?高中語文教師如何引導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個性化的閱讀中有效進行「審美體驗」從而「把握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享受讀書的愉悅」呢?
  • 不讀《紅樓夢》,不背《弟子規》,孩子讀什麼?
    「我不提倡六年級以下孩子讀《紅樓夢》,甚至初中也未必都要讀。」11月25日,語文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原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在「2019年北京兒童閱讀周中小學校校園閱讀研討會」上說道。兒童閱讀應該讀什麼?孩子又應該讀哪些書呢?其實孩子閱讀問題也困擾了我很長時間,有的時候,給孩子買了很多書,但孩子往往被手機和一些綜藝節目所吸引,根本就沒有興趣閱讀,讓孩子拿起一本書閱讀真的是太難了,而且自己有的時候也困惑:讓孩子讀《紅樓夢》,背《三字經》《弟子規》真的有意義嗎?
  • 「死活讀不下去書」《紅樓夢》,我們究竟應該怎麼讀?
    《紅樓夢》是一部奇書,不僅僅是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更是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小仙看這本書看了很多年、很多遍,現在依然是我的枕邊必備書之一,可以說是常讀常新。小仙也經常向身邊、網絡上的朋友推薦這本書,不過很多人都會說:「這本書太難讀了,讀不下去。」
  • 許世友咋讀《紅樓夢》:5萬字精簡本讀5遍(二)
    把《紅樓夢》精簡成5萬字
  • 讀《紅樓夢》,選哪個「本子」
    【讀書會】讀《紅樓夢》,選哪個「本子」主講人:張慶善 時 間:2018年3月31日 地 點:首都圖書館編者按:《紅樓夢》是中華民族為之驕傲的最偉大的古典小說之一,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傑出的代表本期讀書會,我們邀請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張慶善,為讀者講述《紅樓夢》的「本子」問題。《紅樓夢》的多個版本常言道:「說不盡的《紅樓夢》。」對於《紅樓夢》,大家有很多感興趣的話題。我為什麼要談談《紅樓夢》的「本子」呢?
  • 小學生讀《紅樓夢》合適與否?你怎麼看?
    您會讓孩子讀《紅樓夢》嗎?您是否擔心有些內容不適合孩子閱讀呢?歡迎您來情報站一起聊聊吧,索菲爸爸將向您推薦一套紅學專家為小學生改寫的《紅樓夢》。 「索菲爸爸親悅讀」欄目,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資深編輯、山東省第一屆閱讀推廣人趙世峰(索菲爸爸)主持,採用音頻、視頻及圖文等形式,內容主要涉及親子閱讀的理念、做法以及怎麼為孩子選書等。
  • 蔣勳品讀:細說紅樓夢5
    前言:最近一直在欣賞蔣勳先生的細說紅樓夢語音作品,感覺很不錯,心想如此美好東西能使之廣泛傳播為人所知道,也不失為件美好的事,何樂而不為呢?曾尋求版權所屬者的授權,但未獲真正聯繫。希望願聽的善男子、善女人,通過蔣老師如何以佛心解讀《紅樓夢》,分析作者曹雪芹對每個大小人物悲憫之情,我們聽者從中又領悟了什麼……在往後的好一段日子,需要您的相伴,每天一回,可能都要發送一百天。
  • 讀不懂吃不透?不如讓孩子另闢蹊徑巧讀《紅樓夢》!
    常言道:「老不看三國,少不讀水滸,男不讀西遊,女不看紅樓」,但是頻頻出現的高考題目早已讓《紅樓夢》成為孩子語文學習的「必修課」,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 (2018年北京高考語文)從《紅樓夢》中選擇一個既可悲又可嘆的人物,簡述這個人物形象。
  • 初讀《紅樓夢》理解偏差,令人啼笑皆非,讀書該持有什麼樣心態?
    也就是說,你喜歡讀不代表你能讀好。有些書比較難啃,一開始很難讀下去;還有些書寓意較深,容易產生理解偏差。再次硬著頭皮翻出珍藏已久的上、下兩部《紅樓夢》。開篇較為晦澀,幾乎一字一字念出來的;不好理解的地方甚至念出了聲。前面4個回合,忙於梳理人物關係,兩小時才讀一個回合。不管多麼難啃,《紅樓夢》成了我的枕邊書,睡前、醒後都拿來品一下,又酸又爽的滋味……死啃起來!
  • 小學生為排演痴學《紅樓夢》 晚十點躲被子裡讀
    背詩文,寫詩文  七八歲孩子如痴如醉學《紅樓夢》  本報訊(記者郭麗霞 通訊員王瓊)為了爭取到出演「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機會,小學生們瘋狂背詩文、寫詩文,晚上十點還躲在被子裡讀《紅樓夢》……近日,武昌實驗小學南湖校區的33個孩子接到了一項寒假任務:自主、自由地在家完成「紅樓一夢小詩魂」音樂劇的預排,並抄寫經典詩詞《好了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