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
1、講一下,香港有哪些著名的海鮮餐廳?
因為工作的原因經常去香港出差,吃過很多香港的美食。我覺得做海鮮最好的餐廳當屬西貢的全記海鮮菜館。老闆麟哥在數年前已經不滿足做一般的海鮮,在各地搜索特別的,所以在這裡會看到很多別處沒有的新奇海鮮。全記的海鮮餐屬傳統的港式風味,在這裡能吃到標準的粵菜味道。酒家門前有個巨大的海鮮池,養著各種各樣的海鮮,有一條超級大龍躉,吸引了好多人在那裡拍照。店家說那是不賣的,拿來觀賞。可能因為我是四川人的原因,我比較喜歡吃辣,在香港吃到的最和我胃口的海鮮餐廳就是橋底辣蟹。下次去香港還想去吃。銅鑼灣的橋底辣蟹,的確不錯。生蠔做得也很好,各種拿手的海鮮。青菜做的一般化,味道有餘分量不足。不過是一家很值得一試的餐廳。不得不說香港人也是極其鍾愛海鮮,海鮮料理做的好的實在太多了,而這家太湖海鮮城曾經獲獎無數,還曾獲得中國飯店金馬獎,服務也是出了名的貼心。它是全球最大的海上餐館,可同時容納二千三百多名賓客,也是香港的重要地標及旅遊熱點,餐廳以供應海鮮美饌、傳統中菜及新派美食著稱。也是眾多港星到南丫島吃海鮮必到的。
2、香港「風流」首富:每5秒掙一輛蘭博基尼,還常年住酒店不回家
2014年,呂志和超越李嘉誠,成為亞洲首富。當年,呂志和身價飆升100多億美元,平均每5秒便能買下一輛蘭博基尼。但在1937,戰爭爆發時,呂志和便隨家人一起逃到香港。呂志和的曾祖父將自己香港芝麻油田出租,祖父二人得以在「光明」中度過一段算是無憂無慮的時間。因為日本人得到,改變了香港,也改變了呂志和的生活。當時,這筆錢可以在香港買下一條街。除此之外,呂志和還有200多家子公司,光是酒店就有20多家,這也就是為什麼呂志和在1998年的時候被稱為「酒店大亨」。在不到20天的時間裡,呂志和瘋狂吸金超過200億元,身家一度達到296億美元,比李嘉誠還多出一億美元,榮登亞洲首富寶座。如今,89歲的呂志赫擁有1394億元的淨資產,是香港第三大富豪,僅次於李嘉誠和李兆基。有人算了一下他的收入,毫不誇張地說,每五秒鐘就能掙到一輛蘭博基尼的錢。呂志和名下有十幾家五星級酒店,因此呂志和不回家的時候,都住酒店,而且這種狀態已經持續好幾年了。今年春節期間,呂志和還被拍到和兩名年輕女子住在酒店裡。
3、香港武打明星以前竟是240磅的胖子 為追求女生而努力減肥活出自我
現在一直都流行一句勵志名言:「每個胖子都是潛力股。」其實在娛樂圈中就有許多這樣鮮活的例子。而其實大家殊不知,剛娶得美人歸的現年35歲的向華強之子向佐原來其實也是一個體重重達240磅的胖子。在長大後,向佐也開始意識到自己外形的重要性並開始努力減肥,成功轉型為擁有一身肌肉的武打演員。其實早年在接受傳媒採訪時,向佐的母親向太就透露了自己兒子減肥的原因。她表示自己的兒子當時喜歡上了一個女同學,努力減肥就是為了能引起女同學注意,其目的就是為了追女同學。結果向佐還是憑著自己的努力瘦身成功,也讓向太刮目相看。但一向獨立的向佐卻沒有一點富二代的嬌生慣養,他對自己有著很嚴格的要求。在國外讀書的他,畢業後回到香港發展。直到某一天他的父親向華強告訴他:「只要你努力,就可以飛。」隨後向佐便開始了自己的「瘋狂人生」。這期間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只有他自己知道。而如今的向佐也算是愛情和事業雙豐收。而在愛情方面,今年年初向佐成功求婚35歲的臺灣女神郭碧婷。向佐因為年習武因此腎功能受到了不少的傷害,堪比70歲的老人。
4、香港最低調的隱形富豪,85歲一天賺80億,實力不輸何鴻燊家族
香港可以可以說是一個臥虎藏龍的地方,這裡盛產富豪,比如說李嘉誠、劉鑾雄、李兆基這樣的頂級富豪。呂志和出身於僑商之家,本來該是妥妥的富二代,家族卻遭遇巨變。在短短的3年時間裡,呂志和就賺到了日本的200多萬元,在當時200多萬元足以買下香港的整條街,但是戰敗後日本從香港撤兵,這些日本軍票全部變成廢紙,當年才15歲的呂志和備受打擊。1961年,澳門政府公開招標賭牌,當年10月,何鴻燊投得澳門博彩專營權,雄霸澳門博彩業超過40年。2002年,澳門政府將賭權執照由一分為三,來自全球各地的公司激烈爭奪,何鴻燊持有的澳博公司奪得其中一個賭牌,另外兩個賭牌由美國西岸賭王史蒂夫·永利和銀河娛樂奪得。何鴻燊家族持有六張賭牌中的三張,勉強仍佔著半壁江山。直到2013年,呂志和的銀河娛樂股價大漲,10月3日一天便有賺得10億美元,之後在短短的16天時間裡,他的財富增長35億美元,呂志和的身家達到296億美元,相當於每秒15萬美元,那麼呂志和每5秒賺的錢足以買一輛類似蘭博基尼的豪車了。
5、香港早茶除了蝦餃,燒賣,叉燒包還有什麼好吃的點心?
我男朋友是香港人,在內地的時候他也很喜歡吃早茶,有次我心血來潮跟著他去吃早茶,他一下點了好多的好吃的,我都覺得我們會吃不完。我覺得這個流沙包是真的特別好吃,特別好吃,強烈推薦。我去香港吃的最多的是鹹水角,是用油炸的,別看小小的很普通的點心,但是裡面的的材料確實非常的豐富,香菇、肉末、蝦仁、雞丁、筍丁、還有肥膘粒攪拌在一起的。我在香港工作,剛去的時候對於香港的美食很好奇,有天我和同事特意抽出了一個早晨,想要去喝早茶,順便感受一下香港的這種飲食文化。跟爸媽去香港旅遊,發現香港人有吃早茶的習慣,第三天,我跟我媽也去吃早茶了,點了很多好吃的,有蝦餃燒麥,叉燒包,豬腸粉,還有流沙包,都是服務員推薦的。腊味蘿蔔糕是經常在香港出現的家常點心,在酒樓餐廳更是人氣點心。一般喝早茶,主要是粥類、蒸點、腸粉、等,我們喝了兩款粥,經典的皮蛋瘦肉粥是必須要的,還有菜乾豬骨粥。和老公去香港玩,去嘗試這邊的港式早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