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一整塊能賣到近10萬塊,如今降價到8元一兩也無人去買,商人無奈吐露真相。
中國人喜歡吃,也敢吃,無論是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土裡長的地上跑的,都能進中國人的肚子。但有一種確實好吃的小吃卻無人敢吃,路人看到它的攤位都要繞道,它就是讓人「談虎色變」的新疆瑪仁糖,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切糕。
切糕是新疆的一種特產,上面撒滿了各種堅果,密度非常大,有點像「壓縮餅乾」。在製作的過程中,會需要把蒸熟的切糕放在木槽裡,蓋上木板,用重物壓住或是乾脆找幾個胖子站在上面,這樣兩天過後就會得到一塊結結實實的切糕。切糕的主料其實還是麵粉,雖然會放堅果,一斤切糕的成本大概在40元左右,攤販以一斤200元的價格賣出,利潤足足有五倍。
「買買提」們帶著這個「新疆八大怪」——切糕來到內陸,的確掀起過一段時間風潮,大街小巷都能看到這種吃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開始對「切糕」這種食物敬而遠之,不是因為它不好吃,而是「怕了吃」。
一兩20塊,一刀上百塊,「買買提」們的文字遊戲
一開始是有很多人被切糕美麗的外表吸引,想買一塊嘗嘗,如果你問賣切糕的人價格,「買買提」們會用含糊不清的普通話告訴你:「20!20!」但是這裡的20可不是20一斤,而是20一兩,一斤切糕得要200塊錢。
如果你覺得價格還可以,想讓攤主切一塊嘗嘗,那你就徹底陷入了這場文字遊戲中。因為切糕密度大又比較厚,賣切糕的攤販一般是從上切到下,這樣就算只切細細的一條,可能都價值好幾百。而且切好的糕他們是不允許退的,必須要你掏出幾百塊錢才會放你走人。
除此之外,「買買提」們的刀還總是握不穩,本來你只想要小小的一塊,他卻能幹脆利落地給你切下一大塊,還一定要你買走。這樣矛盾就出現了——老百姓感覺被騙了,不想掏出這麼多的錢買下一塊他們認為只值幾十塊的糕。如果老百姓透露出不想買的意思,攤主立馬就會糾集附近同樣的賣切糕的攤主向買糕的人施壓。
曾經就出現過一起價值16萬的「切糕」事件,凌某在購買切糕時與攤主發生了口角,兩個人都受了傷,而且凌某把攤主的切糕都弄壞了。微博傳凌某賠償了16萬的切糕,引起網友們的熱議。最後核實凌某損壞的那塊切糕重達5520斤,價值96600元!
天價切糕降到8元一兩無人買,「買買提」又出新套路
上當的人多了,大家漸漸對切糕敬而遠之,買的人越來越少,賣切糕的攤販也將價格一降再降,現在的切糕價格是80/斤,比切糕剛火紅時的價格降低了不止一倍,但是還是沒有人買,攤販無奈吐露:都怪一開始的「買買提」們把切糕的名聲搞臭了!
不論做什麼生意,口碑都是最重要的,像「買買提」們這樣強賣強賣,只會讓切糕的口碑越來越差。之前風靡全國的切糕好像已經銷聲匿跡了,但是還有一些唯利是圖的商人不願意放棄這個「暴利」的商機。最近網絡上爆出了一個切糕新騙局,切糕商販將擺放切糕的攤子用一根細繩與路旁的樹相連,路上的行人如果不注意腳下打翻了切糕車,就要交出天價的「賠償金」。
國家一直在嚴格的「掃黑」、「打黑」,像切糕這種強買強賣的方式就登上了重點督查的名單,城管也加大了「打黑」的力度,想考強買強賣賺一輩子錢是不可能。小編其實真的很想嘗一下切糕是什麼味道,但是兜裡沒錢不敢買。你們有吃過切糕嗎?又花了多少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