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小海坨山,他們在山頂為冬奧加油!

2021-01-09 澎湃新聞
登上小海坨山,他們在山頂為冬奧加油!

2020-12-21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效果圖) 來源:北京冬奧會奧組委官網

白天氣溫零下14℃,夜間低至零下20℃——在延慶小海陀山南麓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刺骨的陣風風速可達每秒27米。為一輛壓雪車加油的工夫,裹得嚴嚴實實的張松波就被凍透,雙手僵硬發麻,臉頰、耳朵、嘴唇凍得發紫。

每年11月到來年3月是雪季。近期,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啟動賽道造雪,造雪機和六七十臺壓雪車、雪地摩託車24小時晝夜不間斷作業。張松波和同事一直在現場值守陪伴,幫這些車輛加油。和往年不同的是,3座橇裝供油裝置如今已登上小海陀山,保障加油不斷線。

張松波指揮前來加油車輛

張松波是中國石油北京銷售第三分公司八達嶺加油站經理,也是3座新建橇裝供油裝置的經理。去年11月12日,中國石油接到應急供油任務後,北京銷售公司經過緊急協調調配資源,在3個半小時內,把400升汽油和2800升柴油送至北京冬奧組委指定接收地點。

頭一回開車上山送油,一路坎坷令張松波至今難忘。此後4個月,上山送油的活兒於他和同事而言成了家常便飯。到今年3月14日,他們已累計供應近1.7萬升汽油、14萬升柴油,為賽事籌備車輛提供「能量」。

應急供油的同時,橇裝供油裝置建設也同步進行。跟人們平常見到的加油站不同,橇裝供油裝置的油罐和加油機一體,安全防爆標準也更高,很適合賽事現場保供。

由於壓雪車等設備十分特殊,僅能在雪道行駛,橇裝供油裝置也就近建到了最方便設備加油的賽道邊。最終,1號橇裝供油裝置選址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冬奧集散廣場賽道結束區,2號、3號橇裝供油裝置則安裝在接近小海陀山山頂的地方。

陡峭的山路

要從坡度達到65度左右的小路上運裝備,更是難上加難。這一年來,建橇裝供油裝置的艱辛,中國石油北京銷售第三分公司工程部副經理劉彬深有體會。

「尤其是運輸3號橇裝供油裝置,5.5噸重的設施要上山,小車拉不動,大車轉彎半徑不夠。」她說,前後聯繫了15家運輸單位,可司機聽了都直搖頭,表示運不上去。

費盡周折,最後才找到一家單位願意嘗試。今年11月30日,3號橇裝供油裝置往山上運,花了兩個多小時,才運到指定位置。「真的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劉彬感慨。

今年9月30日,1號橇裝供油裝置終於建成投用,可供應2.5萬升汽柴油。2號、3號橇裝供油裝置如今也已吊裝就位,等供電完成後,即可進行安裝、調試、投運。

今年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競技賽道全面完工,造雪壓雪任務也比去年增加一倍多。壓雪車等設施用油量隨之增加,目前每天柴油用油量在兩三千升,汽油約300升。

「每天除了加油,還要定時巡檢加油裝置,確保加油百分之百安全、順暢。」張松波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他說,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為前來加油的車輛做好服務,保證加油環節不掉鏈子。

張松波和兩名值守同事臨時的家

距橇裝供油裝置3米多遠,是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移動用房,如同一個貨櫃,這裡是張松波和兩名值守同事臨時的家。除工作外,大家吃住休息就在這裡——忙時,吃點壓縮餅乾簡單對付一下;不忙時,就丟幾片菜葉、兩根火腿腸煮方便麵;山上水也變得更稀缺,常常得等到下山後才能洗漱。

「山上條件是苦了點兒,可一想到咱這是在為冬奧做貢獻,感覺都不算啥!」北京2022年冬奧會賽事期間,橇裝供油裝置也將在一線提供加油服務,一想到這些,張松波心裡就滿滿的自豪感。

記者 | 孫杰

圖片 | 呂殿傑

來源 | 北京日報

原標題:《登上小海坨山,他們在山頂為冬奧加油!》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桂東八面山:只有登上山頂,才能看到山那邊更美的風光!
    我曾無數次地登上不同的高山,清晰地記得每座山的綠肥紅瘦,清楚地記得攀登每座山的時間和次數,唯獨記不清自己是第幾次登上八面山了,只記得春夏秋冬、起早貪黑我來過,只記得風雨霧雪、日出日落我去過……一切能在戶外活動中體驗的喜怒哀樂我都在這裡體驗過。我無數次登上八面山,親近八面山,感受屬於她的「紅、古、清、淨、幽、奇、險、驚」。
  • 你好少代會┃「冰雪中隊」,為冬奧加油!
    這是電廠路小學冰球隊訓練的一幕,別看隊員都是小學生,他們可是冰球「老手」了!「2015年北京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我們學校少先隊大隊就開設了一系列冬奧課程,讓孩子們學習掌握一項冰雪運動。」中隊輔導員田甜老師介紹說。不過要想真正掌握一項冰雪運動,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離不開隊員小夥伴互相的加油和鼓勵。
  • 建設體育強國回應時代呼喚的思考之五:冬奧籌辦寫好「中國範本」
    回顧2019年,冬奧籌辦成果顯著:滑雪大跳臺在北京首鋼園投入使用,為這座百年工業遺存注入了新的活力;京張高鐵正式通車,大大縮短了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地間的通勤時間;延慶賽區的小海坨山,高山滑雪賽道已初露模樣,帶動著周邊冰雪小鎮建設……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北京冬奧會籌備工作,是在為「辦賽精彩」築牢根基,也為舉辦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開掘出源源不斷的動力
  • 世界上最小的山:可一腳就登上山頂,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過呢?
    說到山,我們知道我們國家的山是非常多的,大多以氣勢恢宏和高大出名,但是我們今天說的這個山呢卻是以小出名,甚至可以說都是世界上最小的山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首先 ,這個山是位於壽光境內的靜山,知道壽光的人都知道,在壽光境內呀是沒有高山的,一座都沒有,甚至來拿小山坡都沒有,那這個山呢就是壽光最高的山了,也是唯一的山。不得不說,這個山實在是太小了,小到什麼程度呢?
  • 香港國安法草案公布,市民登上獅子山頂表心聲大力支持
    今天,香港民間團體「維港之聲」約50名市民,登上獅子山頂,支持「涉港國安法」立法。向全世界吶喊,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禁止一切外部勢力幹預中國內政。「撐涉港國安法,讓香港重回正軌」市民們統一身著印有「守護中國香港」的紅色短袖襯衫,手舉五星紅旗和寫有「支持國安法,香港再出發」的橫幅登上獅子山,在山頂揮舞國旗並齊唱國歌。之後,在團體代表的帶領下,大家高喊「反港獨、反顛覆、反暴恐、反幹預、中國加油、中國香港加油!」的口號,表達希望「涉港國安法」早日立法的心聲。
  • 爬完這座山真的很困難,但我還是登上山頂了,不信你看
    下車之後,我看到那那些剛下山的人的表情,我大概就能猜到,要爬完這座山,不容易。但是我沒有退縮,依舊信心滿滿地往前走,首先我去一家商店裡買了一支登山杖,然後再背了兩瓶水和一些乾糧,孑然一身大膽地往山上走去了。現在回想起來,我還真得感謝那支陪了我一路得登山杖,因為我累的時候都是靠它來支撐我走下去的。
  • 北京2022年冬奧組委會正式成立
    要加快冰雪運動發展和普及,帶動廣大群眾關心、熱愛、參與冰雪運動,提高冬季運動競技水平,努力在北京冬奧會上取得優異成績。   張高麗要求,冬奧組委要加強內部建設,抓緊組建機構,強化人才支撐,健全規章制度,認真履職盡責,為冬奧會籌辦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有關地方和部門要把籌辦冬奧會作為一件大事來抓,積極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形成做好籌辦工作的強大合力。
  • 探訪延慶賽區冬奧氣象服務團隊,遇上這種天氣必定進山追風逐雪
    時少英正在進行氣象觀測 記者 駱倩雯攝在海陀山下的延慶區氣象局,延慶賽區冬奧氣象現場服務團隊的11名成員再次入駐。今年冬季,是冬奧會正式舉辦前最後一次實戰演練的機會。時少英說,在團隊成立之初,考慮到冬奧山地氣象預報服務的特殊性,隊員也經過特別挑選,「年輕、學習能力強的,也必須有一定的氣象預報經驗。」由於在日常氣象預報中,氣象預報員很少接觸到山地預報,這方面的氣象觀測資料比較缺乏,加上山地複雜的地形條件,都成為冬奧氣象服務團隊面臨的挑戰。
  • 「數」連冬奧丨三峽集團上海院助力北京冬奧
    仰望位於北京延慶高山滑雪中心的賽道,三峽集團上海院工程數位化技術人員,為參與到北京冬奧建設而感到由衷地自豪。冬奧C1雪道高山滑雪中心是北京冬奧會最受關注的新場館建設項目之一,是我國最高等級的高山滑雪賽道。
  • 京郊山頂露營的最佳去處,北京延慶海坨山,體驗下「中國小瑞士」
    海坨山位於延慶區張山營鎮北部與河北赤城縣交界處,距北京130公裡,屬軍都山系,為北京第二高峰,海坨山方圓10餘公裡,總面積100餘平方公裡。山脈呈西南東北走向,成為北京與河北的自然分界和分水嶺。海坨山頂是一個長近10公裡,寬500米,最窄處不過百米的草甸平緩山頂。這裡視野開闊,除了驢友外,這裡也有天文愛好者聚集,晴朗的日子裡還能觀測到流星雨。
  • 雙奧品牌為冬奧加油 中國石化長城潤滑油發布冬季用油戰略
    11月28日,「寒區潤滑專家 為冬奧加油」——中國石化長城潤滑油冬季潤滑技術推廣會,在這座意義非凡的城市揭開了帷幕,中國石化潤滑油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春輝及長城潤滑油合作夥伴匯聚於此,共同見證了寒區潤滑專家長城潤滑油的奧運品質。
  • 大手拉小手,冬奧齊加油——石景山區「冬奧少年星火計劃」啟動
    區委教育工委書記石顯富對「冬奧少年星火計劃」的目標、內容和特色進行了解讀。該計劃以「志願家庭」為載體,以社區、學校為重點,以「雛鷹爭章」為激勵,著力實現「大手拉小手,冬奧齊加油;小手拉大手,文明齊步走;家校共協同,合力促成長」的目標,助力「擦亮城市西大門,文明祥和迎冬奧」。
  • 嵩山山頂風很大,但是風景獨好,所有爬山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大約半小時到達景區售票處,學生票兩張50元,此時大概三點左右,開始了漫漫爬山路,太室山給我最大的體驗是,樓梯比較多,但並不是很陡,中途景點不是特別多,由於趕時間,我們並沒有仔細地逛,路上遊客並不是很多大部分是學生,越往上走越累,真的是咬牙堅持的,如果沒有登山杖可以在樹林裡找一個長度合適的粗樹枝呦,當時朋友看別人拿著樹枝,一直在路邊幫我找。
  • 崇禮:冬奧小城的美麗蝶變
    交通更通暢,往來更便捷  「嗯,一個多小時後見吧……」7月20日16時25分,中赫集團崇禮太子城冰雪小鎮高級媒體經理於博一邊跟朋友聯繫,一邊登上了太子城至北京的G8816次高鐵。  「太子城冬奧核心區各項工程都在加緊建設,將來崇禮一定會更具吸引力,與世界的聯繫更加緊密。」於博說。  北京冬奧會將為崇禮留下諸多「奧運遺產」。
  • 揭秘冬奧延慶賽區氣象預報:肩扛騾背建氣象站 可觀測「秒級風」
    在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一支由11名成員組成的冬奧氣象現場服務團隊已經紮根4年。他們收集賽場風速和風向等數據,一遍遍進行模擬預報,以期在冬奧賽場作出準確預報。延慶賽區冬奧氣象服務團隊隊長時少英說。 在北京冬奧會延慶氣象服務分中心,一塊塊大屏幕全景展示賽場風向、風速等數據。 時少英指著其中一塊屏幕介紹,「這是小海陀山,兩邊山脊就像兩條胳膊似的,懷抱裡邊,也就是陽坡的位置就是高山滑雪中心。整個陽坡還錯落幾條山脊和山溝,競技賽道和競速賽道在不同的山脊之上」。
  • 能加油還能拿滑雪門票 12月21日中石化冬奧紀念版加油卡鄭州開售
    該卡全國計劃發行202.2萬張,鄭州地區從12月21日開始發售這張紀念加油卡,該卡不僅能在中國石化全國3萬多座加油站加油,還能享受知名雪場門票、戲雪樂園通用門票1張,車主還可以享受道路救援、低價車險、低價洗車等增值服務。冬奧紀念版加油卡卡面設計以藍色為主,帶給人清透的冰雪感受,象徵著純潔與堅強。
  • 山下看洞、山中品茶、山頂拜……雲臺山享受不一樣的旅遊體驗!
    這麼多雲臺山裡面,屬於咱們大湖南的安化雲臺山你們去過嗎?如果沒有,那就去一次吧!這裡一定會是值得來一趟的地方。最高海拔998.17米的雲臺山,山險谷深,終年雲霧繚繞,山頂有9平方公裡的精美盆地,素有「高山之臺」和「高山上的平原」美稱。
  • 冬奧紀念版加油卡正式發布,七大雪場天塹變通途
    11月20日,由中國石化和北京冬奧組委聯合主辦的「潔淨能源,為冬奧加油」北京冬奧會合作夥伴俱樂部主題活動在京舉行。現場發布了冬奧紀念版加油卡,彰顯了中國石化積極參與冬奧、服務冬奧、奉獻冬奧,持續助力「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