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像是一張全景照片,留住了那個時代的所有細節,市井剪影。
《揮扇仕女圖》,中國唐朝畫家周昉創作的一幅國畫,絹本設色,由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是一幅描寫唐代宮廷婦女生活的作品。全卷所畫人物共計十三人,色彩柔麗,豔而不俗。
《人物夔鳳帛畫》,又稱《人物龍鳳帛畫》,長沙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國寶級的名畫,其主題是表現龍鳳引導死者即墓主人靈魂升天。夔是商代及西周時期傳說中一種近似龍的動物,多為一角、一足、口張開、尾上卷。畫面居中偏右下方位置描繪了一高髻的婦人側身而立,雙手合掌。
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局部,全卷分為三個部分,曲折細緻而又層次分明地描繪著曹植與洛神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時空中自然地交替、重疊、交換,而在山川景物描繪上,無不展現一種空間美。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創作的紙本繪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畫家黃公望為師弟鄭樗(無用師)所繪,1350年繪製完成,後幾經易手,並因「焚畫殉葬」而身首兩段,前半卷:剩山圖,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後半卷:無用師卷,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千裡江山圖》,北宋王希孟創作的絹本畫卷作品,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該作品畫面細緻入微,煙波浩渺的江河、層巒起伏的群山構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圖,漁村野市、水榭亭臺、茅庵草舍、水磨長橋等靜景穿插捕魚、駛船、遊玩、趕集等動景,動靜結合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