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中部機場將建廉價航空專用航站樓 2019年投入使用
機場方面表示,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中國及東南亞訪日遊客,目標是在2019年使利用中部機場的旅客人數達到1500萬人。這一目標也有利於中部機場實現建設第二條跑道的願望。2014年中部機場的旅客人數與五年前相比僅增加了7%,而羽田機場是20%,關西機場則是50%。機場方面認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中部機場只有一條跑道。夜間維護時,飛機便無法起飛降落,非常不便。然而主要承擔建設費用的政府態度卻比較冷淡。日本國土交通相石井啟一曾於3月11日表示:「中部機場目前還沒有充分利用現有跑道,所以沒必要建造第二條。」
-
鄭州離中部第一有多遠?鄭州機場吞吐量增幅中部第一
2016年12月,在短短11天內,長沙機場、武漢機場、鄭州機場旅客吞吐量先後突破2000萬人次大關,在當年的全國機場旅客吞吐量排名中,長沙機場位於第13位,而鄭州機場僅以不到1萬人次的微弱差距落後武漢天河機場,位列全國第15位。雖然在去年並未實現對中部其他兩大機場的超越,但迅猛的增速,正在讓鄭州機場與武漢機場、長沙機場的差距逐漸減小。
-
東京成田機場寄希望於廉價航空挽救危機
本報訊 日媒報導,隨著東京羽田機場增加國際航線,加上亞洲各主要機場的競爭力增強,成田機場可謂內憂外患,優勢已經不再明顯,因而成田機場希望通過擴充廉價航空市場的方式增加客流量。而成田機場已於4月8日正式啟用第三航站樓,這個第三航站樓專門提供給廉價航空使用,是成田機場時隔22年零4個月投入運營的新航站樓。
-
2019年全球旅客吞吐量最多的十大機場
機場航站樓面積63萬平方米,機位數量299個,共有五條跑道。2019年旅客吞吐量11053.1萬人次,起降架次90.4101萬架次,貨郵吞吐量63.9276萬噸。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10001.3萬人次)
-
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啟動 設計年旅客吞吐量6000萬人次
長沙機場中新網長沙12月3日電 (付敬懿 鄧竹君 唐騫)湖南長沙機場改擴建暨綜合交通樞紐工程3日正式啟動,工程按滿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60萬噸目標設計,總投資約430.2億元,將形成集高鐵、地鐵、磁浮、公路等多種交通方式為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
-
T1航站樓升級回歸,南京祿口機場距離國際航空樞紐還有多遠?
7月29日,旅客期盼已久的南京祿口國際機場T1航站樓正式回歸,闊別6年,T1航站樓換得新顏。T1、T2開啟祿口機場的「雙航站樓」模式,有望滿足年旅客量超過5000萬人次的保障需求,祿口機場也將迎來「雙翅齊展」的國際航空樞紐發展新時代。但距離打造世界級國際航空樞紐目標,祿口機場還需要補齊多方發展短板。
-
2018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億人次 創歷史紀錄 | 互聯...
28日,隨著中國國際航空CA932法蘭克福—北京航班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平穩落地,首都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億人次。至此,首都機場成為我國第一個年旅客吞吐量過億人次的機場,也是繼美國亞特蘭大機場後,全球第二個年旅客量吞吐量過億人次的機場。
-
南航等12家航空公司進駐廣州白雲機場二號航站樓
T2第一個到港航班 曾健 攝 中新網廣州5月19日電 (記者 郭軍)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及南航系的重慶航空、四川航空、河北航空,以及南航代理的大韓航空、越南航空、法國航空、俄羅斯航空、中華航空、泰國國際航空、新加坡航空、日本航空19日起整體轉場至廣州白雲機場二號航站樓(T2)運行。
-
瀋陽桃仙機場吞吐量破千萬 打造東北亞航空樞紐
中國日報網消息:12月21日,中國東北的航空交通樞紐站——瀋陽桃仙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萬,成為東北地區唯一吞吐量過千萬的機場。瀋陽桃仙國際機場始建於1986年,是東北地區最大的機場。目前該機場有17條國際航線,每周73班,主要通往日本、韓國、朝鮮、俄羅斯等國家。
-
哈爾濱機場將建T3航站樓|比T1+T2的兩倍還要大……
全部作為國內航站樓使用黑龍江省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哈爾濱機場擴建一期工程於2015年5月開工,今年4月底,第一階段13.5萬平方米的T2航站樓建成投入運行。哈爾濱機場T2航站樓二期擴建工程中,哈機場將新建約50萬平方米的T3航站樓。新航站樓將建約150個機位的停機坪,主要辦理國際及地區業務,現有的T1、T2航站樓全部作為國內航站樓使用。
-
仁川機場T2航站樓正式啟用,預計年吞吐量7200萬人次
據韓聯社1月18日報導,韓國仁川國際機場第二航站樓於18日正式啟用,預計年輸送旅客將超過7000萬人次。 仁川國際機場公社表示,從菲律賓馬尼拉出發的大韓航空KE624客機將於當天凌晨4時20分抵達第二航站樓,宣告第二航站樓正式啟用。首飛航班為大韓航空KE621客機,將於7時55分起飛。預計第二航站樓啟用首日將迎來235架航班、約5萬餘人使用。
-
仁川機場第二航站樓正式啟用 年輸送旅客或將超過7000萬人次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婷婷】據韓聯社1月18日報導,韓國仁川國際機場第二航站樓於18日正式啟用,預計年輸送旅客將超過7000萬人次。仁川國際機場公社表示,從菲律賓馬尼拉出發的大韓航空KE624客機將於當天凌晨4時20分抵達第二航站樓,宣告第二航站樓正式啟用。首飛航班為大韓航空KE621客機,將於7時55分起飛。預計第二航站樓啟用首日將迎來235架航班、約5萬餘人使用。
-
2019年中部六省會機場排名!鄭州新鄭問鼎!貨物吞吐量超武漢長沙總和!
中部機場排名 但在貨郵吞吐量排名中,新鄭機場藉助於強大的手機終端生產能力,排名全國第七名,中部第一,並大幅領先於中部其他機場。貨郵吞吐量是武漢天河機場的兩倍多,是長沙黃花機場的三倍。鄭州航空港建設初見成效!
-
白雲機場發布T2航站樓航空公司運營分配方案
廣州白雲機場T2航站樓 中國民用航空網通訊員胡方、黃俊滎訊:廣州白雲國際機場T2航站樓預計於2018年2月投入使用,啟用之後各家航空公司在哪運營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近日,白雲機場正式公布了T2啟用後各航空公司運營配置方案,總體按照聯盟化運作來劃分,南航等16家航空公司前往T2運營,國航等54家航空公司仍在T1運營。 南航等16家航空公司進駐T2航站樓 南方航空、廈門航空、河北航空、重慶航空、四川航空,東方航空、上海航空、中國聯合航空等8家內地航空公司將前往T2運營。
-
首都機場T3航站樓:旅客如何登機?
再到3月26日零時,T3將再迎來第二批進入的航空公司,分別為: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上海航空公司、北歐航空公司、奧地利航空公司、德國漢莎航空公司、韓亞航空公司、加拿大航空公司、美國聯合航空公司、全日空航空公司、泰國國際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芬蘭航空公司、國泰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公司、港龍航空公司、土耳其航空公司、阿聯航空公司、澳門航空公司、新西伯利亞航空公司
-
即將投入使用的哈爾濱機場T2航站樓有哪些便民新設施
哈爾濱機場T2航站樓哈爾濱機場T2航站樓【民航事兒】即將於近期投入使用的哈爾濱機場新建T2航站樓,給旅客帶來哪些便利,增設了哪些配套設施,持有怎樣新的設計理念?就這些問題,11日,記者到哈爾濱機場進行了採訪。據介紹,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擴建工程是按著滿足目標年2020年旅客吞吐量180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17.5萬噸,年起降14.1萬架次,高峰小時6053人次的使用需求設計。 工程內容含飛行區工程、航站區工程和附屬配套項目三大部分。
-
浦東機場開建世界最大單體衛星廳 規模比T2航站樓還大
本報記者張海峰攝 東方網12月30日消息:昨天,隨著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衛星廳工程第一根樁基緩緩入地,上海航空樞紐建設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浦東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全面開工。 到2019年浦東機場三期竣工投用時,這一工程將使浦東國際機場保障的年旅客吞吐能力從4200萬人次增長到8000萬人次。
-
天河機場2019年旅客吞吐量2715.02萬人次
中部排名幾起幾落2009年以前,天河機場旅客吞吐量一直穩居中部第一,2010年受京廣高鐵衝擊一度被湖南長沙黃花機場趕超。2015年前後,天河機場曾奮起直追,重回第一。但到2016年至2018年,受限於城市淨空環境等因素制約,天河機場運行受限,無法增加航班總量,導致客貨運吞吐量雙雙落後於鄭州、長沙,僅列中部第三。2018年8月,在省委省政府和武漢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天河機場成功解除限制,2019年1月起將高峰小時容量由33架次提升至39架次。隨著航班數量增加,機場客貨運實現恢復性增長。
-
昌北機場圓夢千萬級機場 將啟動擴建T2航站樓、新建T3航站樓前期工作
「2016年,昌北機場旅客吞吐量為786萬人次,增速僅為5%。此前的2014年、2015年,受高鐵的衝擊,昌北機場也都處於低迷狀態。按照原計劃,今年昌北機場的旅客吞吐量目標是900萬人次。」 昌北機場如何從持續低迷邁向爆發增長?郝司陽說,江西省、南昌市共投入4.15億元專門用於昌北機場航線開拓補貼,獎勵進駐昌北機場的航空公司。江西機場集團母公司首都機場集團設立2000萬元航空發展資金,積極協調航空公司優先配置南昌航線資源,促成多家航空公司在南昌增加運力,並達成戰略合作。
-
大韓航空將遷至仁川機場2號航站樓
仁川機場T2航站樓自助值機仁川機場2號航站樓(T2)將於2018年1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大韓航空也將從T1航站樓搬遷至T2航站樓,作為在T2航站樓運營的重要大型航空公司,大韓航空將為客戶提供更加卓越的服務,並與天合聯盟其他航空公司一起吸引更多轉機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