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智庫
12月5日,由瞭望周刊社指導,瞭望智庫、《財經國家周刊》主辦的「第五屆新金融論壇」在全國人大會議中心舉行。平安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黃寶新出席並發表演講時指出,新形勢下,金融企業要回歸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從宏觀層面看,金融企業要主動適應並滿足實體經濟發展及轉型升級中的多元化、多層次金融需求,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良好金融環境。從微觀層面看,金融企業要不斷提升經營管理效率,提升服務水平,有效滿足政府、企業、社會和個人等主體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黃寶新提到,平安集團的實踐經驗表明,科技創新和數位化轉型對提升金融行業服務效率和水平,增強風險防範化解能力,滿足多元化、多層次金融需求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1
新發展階段,金融企業肩負新的使命和任務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做好「十四五」期間和更長時期工作進行了全面戰略部署,明確提出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強金融普惠性等重點金融工作。進入經濟社會新發展階段,金融企業肩負著新的使命和任務,需要更好發揮服務實體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作用。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我國金融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新形勢下,金融企業要回歸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從宏觀層面看,金融企業要主動適應並滿足實體經濟發展及轉型升級中的多元化、多層次金融需求,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良好金融環境。從微觀層面看,金融企業要不斷提升經營管理效率,提升服務水平,有效滿足政府、企業、社會和個人等主體的多元化金融需求。這是新時期金融企業的歷史使命。從已有的實踐,包括我們平安集團的實踐經驗表明,科技創新和數位化轉型對提升金融行業服務效率和水平,增強風險防範化解能力,滿足多元化、多層次金融需求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2
科技創新和數位化轉型對金融行業的影響和變革
當前,數位化風暴席捲全球,以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為代表的新興技術正重塑各行各業,金融行業同樣面臨來自科技的顛覆和挑戰,數位化轉型升級成為金融企業的必經之路和未來趨勢。事實上,金融與科技一直相依相伴,科技已深刻融入金融血脈,成為金融電子化、網絡化、智能化演進的動力。科技手段大量簡化金融交易環節,降低交易成本,同時擴展金融服務的受眾群體,開闢觸達客戶的全新途徑,不斷增強金融服務的核心競爭力。這些科技創新已對金融行業產生了深遠影響。
第一,科技創新推動了金融產品與模式的變革。運用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技術,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服務門檻,加大對長尾客群的服務力度。依託科技手段搭建場景,利用信用數據積累開展線上信貸產品,使消費金融、普惠金融得以覆蓋眾多消費生活場景、精準服務消費者和中小微企業。
第二,科技創新促進了金融服務方式的優化和改進。通過主動擁抱金融科技,加快數位化、輕型化、平臺化轉型,金融服務全面實現線上化、場景化。以銀行為例,直銷銀行是傳統商業銀行順應金融科技化趨勢、主動改革轉型的創新探索,以網際網路、移動終端為觸點,為客戶提供便捷高效的線上金融服務。
第三,科技創新對金融制度與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創新使金融風險的形態和路徑發生重大變化,數據安全、網絡安全、信息安全、投資者保護等已成為金融監管的全新課題,監管部門需要適應新形勢,建立健全監管體系和機制,並積極運用大數據、機器學習等技術手段,為維護市場秩序、促進公平競爭等提供完善制度保障。
3
科技賦能金融
助力金融企業更好履行責任和優化金融資源配置
科技賦能金融,能夠有效幫助金融企業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做大做強。金融是一個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只有在做大做強的基礎上才能更好服務國家戰略、服務社會大眾。同時,順應新形勢的發展,金融控股公司具備的綜合金融優勢,離不開科技的支持,通過科技幫助金融控股公司增強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託、租賃等專業領域的協同效應,最大限度優化金融資源配置。
中國平安作為國務院批准試點的我國三大綜合金融集團之一,成立32年來,從一家單一財產險公司發展成為《財富》世界500強第21位的超大型綜合金融集團,得益於平安近10年來對科技的大量研發投入。科技創新對平安金融主業持續健康發展起到關鍵作用,在全方位賦能銀行、保險、資產管理等核心金融業務的同時,在醫療健康、智慧城市、智慧企業等應用領域也取得了顯著成效。同時,還將有關科技賦能政府、部門、企業和其他機構。
比如,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藉助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優化流程和模型,綜合運用投貸聯動、產融結合等業務舉措,為不同階段、不同類型的企業創新創業活動提供資金支持。疫情期間,平安運用醫療科技、金融科技為800萬名疾控和醫護人員提供超13.6萬億專屬保險保障,支持數萬家中小企業共度難關;自主研發的移動CT影像車,大幅提高抗疫前線醫療服務效率。
在履行行業責任方面,嚴控內外部風險是金融行業的根本。針對外部風險,大數據風控在信用評級、反欺詐、用戶畫像等方面顯著提高金融企業的效率和風控水平,實現事前風險預警。針對內部風險,通過搭建一體化、智能化、場景化的AI風險管理平臺,幫助金融企業滿足中央和國家監管要求,實現智慧風控和精益管理。平安長期採用國際領先的風險管理理念和風控體系,是行業內的標杆,科技輔助風控平臺實現持續智能升級,「平安智風控」風險管理平臺內部年調用量超過20億次。
在履行客戶責任方面,服務好客戶,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為客戶創造價值是金融行業的最終目標。藉助機器學習、知識圖譜、自然語言處理等手段重塑金融業務模式,打造智能金融產品,為客戶提供智能化金融服務體驗和科學的金融決策支撐。比如,平安產險運用領先的AI圖片定損技術和精準客戶畫像技術,已為約90%的出險客戶提供端到端的在線理賠服務;平安通過旗下金融壹帳通搭建開放平臺,幫助金融機構實現數位化轉型,已累計服務630家銀行、100家保險類機構,並通過這些機構觸達數以億計的終端客戶。
在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方面,科技賦能下的綜合金融創新,最終目的是改變不同金融服務必須通過多個金融機構才能完成的傳統模式,實現「一個客戶、多個產品、一站式服務」的目標。對於客戶來說,獲得了更低成本、高效、高品質的產品體驗,以及更全面、便捷、多元化的金融服務;對於金控機構自身來說,綜合金融帶來穩定、多元的業務及利潤結構,實現協同效應,創造最大價值;對於社會來說,利用領先的科技手段,金融控股機構得以培育多元化的金融供給主體,拓展多樣化的金融供給渠道,最大限度地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針對性和有效性強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科技賦能金融,助力金融企業做大做強,進一步履行責任與擔當是我們一直的追求,未來,我們也希望與金融同業一道,在國家政策和監管部門的指導下,繼續加強合作和創新,為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