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風採】丁德華:用科研驅動食品質量提升

2020-12-23 澎湃新聞

【委員風採】丁德華:用科研驅動食品質量提升

2019-09-27 0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用科研驅動食品質量提升

——記政協委員 江西穀物源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丁德華

【委員檔案】丁德華,江西穀物源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從事食品產業以來,他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第一驅動力,不斷開拓創新提升工藝,使企業成為了穀物加工行業的領軍者,企業因此而獲得「江西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榮譽稱號,而丁德華個人也當選為宜春市、高安市政協委員。

【委員故事】

記者來到江西省穀物源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看到,一臺臺大型設備正在進行穀物的攪拌。據了解穀物源食品有限公司在丁德華的帶領下,經過不斷的研究摸索,推出了一項至今在穀物加工行業都遙遙領先的先進工藝——穀物預糊化加工工藝,成為了業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穀物加工企業,從而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

穀物源食品有限公司專長於食品配料技術研究,創新設計熟化穀物類食品工藝流程,針對客戶不同消費群體應用需求,立足高安農業產業優勢,根據穀物原料的不同食用功效,穀物源食品公司開發出了一系列備受市場好評的穀物產品。

穀物源食品有限公司在做好產品的的同時,還積極貫徹國家「走出去」戰略布局,開拓國際市場,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新路子。在做好品牌的同時,公司還成立了黨支部,設有「黨員之家」活動室,不僅能夠讓企業貫徹公司黨建工作,更能提供給企業員工一個學習黨知識、互相交流學習的平臺。

作為我市食品行業的領軍人物,企業獲得「江西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榮譽稱號;作為宜春市、高安市政協委員,丁德華關注公眾食品安全,積極參政議政,對我市目前食品安全生產、經營環境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有效的食品安全管與控建議。

【委員心聲】 丁德華表示,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我非常珍惜這份榮譽和使命,在做好企業的同時,關注民生,了解民情,寫高質量提案,提合理化意見建議,履行委員職責,為十全十美品牌高安建設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記者 黃瑤)

廣告合作熱線:15179508888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佛山政協委員風採(一)
    今天起,本報推出「佛山政協委員風採」專欄,擷取部分優秀委員事跡,沿著他們的足跡,一覽他們忠誠履職的風採。劉建萍:將個人理想與履職盡責相結合目前,她擔任佛山職業技術學院社會服務與科研處副處長、機械製造專業教授,民革佛山市委會副主委,佛山市政協常委、提案審查委員會委員。作為一名高層次人才,劉建萍不忘社會責任,懷著一份回報社會的感恩之情和家國情懷,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社會的改革發展結合起來,讓工作、生活更有意義。
  • 何一心委員:加強農產品食品安全防控
    全國政協委員何一心說,為了公眾的健康,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更加關注農產品、食品的質量安全防控。「近年來,我國農產品、食品安全工作雖取得了許多成效,但仍面臨不少挑戰,微生物和重金屬汙染、農藥獸藥殘留超標、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預警等基礎工作薄弱,基層監管力量和技術手段跟不上等等。」
  • 政協委員韓英:展巾幗風採 譜事業華章
    (原標題:政協委員韓英:展巾幗風採 譜事業華章) 作為企業家,多年來,她誠信經營,攢下了良好的業內口碑;作為政協委員,疫情初現,她不忘初心,無私奉獻,彰顯了政協委員的責任擔當。
  • 王海波委員:教育科研領域應儘快終結"重點論"
    裴小閣/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5日訊(記者 楊斯陽) 今日,全國政協委員、農業和生物技術學者、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副院長王海波做客中國經濟網2015兩會特別報導節目。王海波不僅介紹了今年兩會準備的提案內容,還圍繞教育與科研領域的重點論做法與網友展開了交流。他認為重點院校、重點項目等原本有效的做法已經被異化,應當儘早終止。
  • 【委員風採】平凡「英雄」醫者心丨記區政協委員、小崑山社區衛生...
    【委員風採】平凡「英雄」醫者心丨記區政協委員、小崑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張衛 2020-09-14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委員風採】志高敢舞浪 潮頭唱大風
    【委員風採】志高敢舞浪 潮頭唱大風 2020-12-21 1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美食品入選東莞「倍增計劃」 推出智能製造、產品驅動兩項舉措
    信息時報記者 劉芳2月10日,東莞市政府正式發布《關於實施重點企業規模與效益「倍增計劃」全面提升產業集約發展水平的意見》提出,全市上下要把「倍增計劃」擺在經濟工作非常突出的位置,強力支持企業內涵增長和集約轉型,推動產業經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發展。
  • 佛山政協委員風採(二)
    2019年11月27日,市國土資源和城鄉規劃局發布佛山文化中心(兩館一廳)方案設計國際競賽公告,佛山市將新建一座文化中心,打造佛山地標性公共文化建築,提升城市形象。李蕾說,這些年自己的提案建議內容涉及產業轉型、養老服務、交通管理、鄉村振興、社會治理、教育改革、營商環境、食品安全、城市升級、環境保護、對外貿易、家政服務、人才工作等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 抓檢驗員培訓促食品質量提升
    為幫助我市食品生產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控制、提升出廠檢驗能力,2020年下半年,六盤水市市場監管局食品生產監管科積極組織食品生產企業開展食品檢測培訓,與六盤水市檢驗檢測中心聯繫,由該中心具體實施,印發了《六盤水市檢驗檢測中心關於舉辦食品檢測技術培訓班的通知》。
  • 食品系 |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介紹
    食品系 |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介紹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在青島農業大學海都學院已有14年建設歷史,近年來本專業已成為學校重點建設專業。平均就業率超過96%,考研錄取率達50%以上,為各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輸送數千名合格畢業生。
  • 教育科研支撐驅動引領教育改革發展
    一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指引下,教育科研戰線認真貫徹落實《意見》精神,切實增強了新時代教育科研工作的價值認同,深化了新時代教育科研工作的使命擔當,對《意見》中提出的教育科研「對教育改革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驅動和引領作用」的定位和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 《政協委員風採》李順:良心辦企業 熱心做公益
    在不同人眼中,縣政協委員、湖南鴻達建築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順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形象,對於建築工程質量,他要求嚴格,總給人刻板的冰冷印象,而在農民工、貧困學子等群體心中,李順的笑容卻有著一種溫暖人心的神奇力量。
  • 聚焦特色,突出質量,為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提供一流科研支撐
    洪流強調,要大力加強基礎科學研究,要服務於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要持續強化科研育人,要進一步加強黨對學校科技工作的領導,腳踏實地、擔當作為,大膽探索、銳意進取,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為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會上,校長顏曉紅作了《聚焦特色,突出質量,為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提供一流科研支撐》的工作報告。
  • 食品與輕工學院學生會風採展示
    這裡追夢的舞臺進步的階梯這裡志同道合的夥伴創造機遇的可能這裡歡聲笑語聚一堂同心協力共前行歡迎來到食品與輕工學院學生會風採展示頻道屬於我們的獨家故事馬上呈現春季#食品與輕工學院「傳遞心聲,為心發聲」創意小視頻比賽#食品與輕工學院「為地球發聲,食輕學子在行動」活動#食品與輕工學院第十五屆食品科技文化節#食品與輕工學院就業經驗分享會#食品與輕工學院考研交流會秋季#食品與輕工學院「爭做新輕年,共創新時代」夢想公開課暨團支部風採展示#食品與輕工學院
  • 達能開放科研中心在上海揭幕,專注營養及食品領域
    7月16日,位於中國上海的達能開放科研中心(Danone Open Science Research Center for Life-transforming Nutrition)正式揭幕。作為在中國市場最為重要的戰略投資之一,達能開放科研中心將匯集公共部門、醫療衛生機構與院校、業務夥伴及廣大消費者的力量,構建一個開放、協作、包容的創新生態體系,依託於這一開放式的科研平臺,達能將在健康領域持續發力,進一步支持「健康中國2030」行動計劃的實施。「深耕中國市場三十多年來,達能始終致力於提升中國消費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質。」
  • 四川旅遊學院 | 食品學院2020年招生簡章!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兼職教師57人,其中專任教師38名,輔導員5名,實驗員6名,外聘行業兼職教師8人;教授(其他正高級)13人,副教授(其他副高級)1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1名,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3名,四川省突出貢獻專家2名,省級教學名師1名,四川省「千人計劃」資助人選1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評審委員會委員1名,四川省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委員3名。
  • 餘德輝委員:在雄安建「中央大學」 2035達世界頂級
    餘德輝委員:在雄安建「中央大學」,2035年達世界頂級  澎湃新聞記者 程真  全國兩會正在北京召開,雄安新區的建設是代表委員重點關注的話題之一。這樣一所大學不僅是創造「雄安質量」、原創性科技創新等方面的需求,也將伴隨著新時代發展,成為中國教育改革創新的先行者和全球綜合性一流大學的排頭兵。  圍繞在雄安新區建設新時代綜合性、國際化、研究型大學及「雙創」園區,餘德輝的總體構想是,以大學為核心,圍繞大學的組建和配套辦學,凝聚和帶動相關研究機構和創新型企業,有序建設「產學研用」科研和應用體系,輻射形成具有創新基因的「雙創」園區。
  • 用「最強大腦」提速 為創新驅動蓄能
    70餘年來,我國研究生教育踐行著「高端人才供給」和「科學技術創新」的雙重使命,快速發展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用「最強大腦」提速,為創新驅動蓄能。從小到大,一代代研究生成為發展中堅考研3次、讀博7年,從一名普通的農家子弟成長為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物理學家薛其坤直言自己「趕上了好時候」。
  • 【代表委員風採】努力為創造高品質生活建言獻策!
    【代表委員風採】努力為創造高品質生活建言獻策!回望2019年,區政協委員、區城市管理局副局長肖永紅談到自己的政協履職工作時,不禁由衷感慨。2017年11月,肖永紅從區司法局調到區城管局任副局長。上任後,她常常把辦公室「搬到」馬路上,提倡開展馬路巡查,發現問題在一線,用走街串巷、實地調查的方式,了解群眾需求,傾聽民意,把平時的工作積累撰寫成一個個優質的政協提案。
  • 【政協委員風採】楊平:攀登輕鋼結構高峰
    公司既引進了有豐富工程設計經驗的高級工程師、註冊建築師、註冊結構師等諸多高級專業人才,又購置了先進的硬體設備,目前在設施上已擁有現代化的科研和工作條件。在取得大量工程設計經驗與成果的基礎上,楊平不斷進行總結探索,投入精力編寫了《輕鋼工程設計深度與技術統一措施》《單層工業廠房防火技術措施》等手冊,這在全國的輕鋼設計領域裡尚屬首例,眾多輕鋼工程建設單位和鋼結構製作單位對公司設計水平給予了高度評價。